相比《復聯4》,《指環王3》當年能橫掃奧斯卡獎,是合情合理的

今年的奧斯卡獎,新晉世界票房冠軍——《復聯4》儘管報了多項大獎,但後來一項非技術獎的提名都沒有,最後居然連“最佳視覺效果”等技術獎都沒有得到,顆粒無收。

漫威宇宙的電影多次“衝奧”失敗,是不是奧斯卡那些評委歧視商業片?不懂商業片呢?

相比《復聯4》,《指環王3》當年能橫掃奧斯卡獎,是合情合理的

《復聯4》

不是的!當年就有一部商業片,獲得了《復聯4》夢寐以求的奧斯卡大獎,它就《指環王3》。

同樣是當年的票房冠軍,它卻一口氣拿下了11項奧斯卡大獎,包括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這三項非技術獎,成為了獲最多奧斯卡獎的電影之一。

相比《復聯4》,《指環王3》當年能橫掃奧斯卡獎,是合情合理的

一,不同《指環王3》,《復聯4 》沒資格拿奧斯卡的非技術獎,是理所當然的!

雖然《復聯4》和《指環王3》有點類似,都是特效大片,

但《復聯4》傾向於純商業片,純娛樂片,是很難衝奧斯卡非技術獎。

儘管它的片長有180分鐘,但實際上,它只是一部情懷電影,如果說它前面21部電影都有埋下一些“抽獎紅包”,那麼對於粉絲來說,《復聯4》就是一部集中“抽獎”的電影。

相比《復聯4》,《指環王3》當年能橫掃奧斯卡獎,是合情合理的

不是說它這種設定不好,但它選擇了這條“路”,就註定了它無法衝奧斯卡的

它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在情懷,特效,以及笑話上,因此無論是劇情,還是演員的演技,都無法深入發揮,整部電影只是表達了一些簡單的個人英雄主義,表達了那些英雄為家人,朋友而戰而已。

總而言之,它仍然是一部純“爽”片,它主要是為粉絲服務,為粉絲“爽”而設定的。

雖然這幾年奧斯卡獎是有點墮落,搞政治正確(向黑人電影傾斜),但如果讓《復聯4》這種純“爽”片獲非技術獎,那麼奧斯卡獎就會沒意義了,所以《復聯4》連非技術獎提名都沒有,是合情合理的。

2008年,同樣是獲得世界票房冠軍的超級英雄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無論是劇情的深度,還是劇情的嚴謹度都很高,但它同樣還是連最佳影片的提名都沒有,僅僅是給了小丑的演員一個最佳配角而已,所以《復聯4》無緣奧斯卡技術獎,一點都不冤!

相比《復聯4》,《指環王3》當年能橫掃奧斯卡獎,是合情合理的

《黑暗騎士》

在豆瓣上,《復聯4》的評分能超過8分,主要是漫威這十年積累的粉絲比較多,而這部電影主要是賣情懷,粉絲更多是基於電影之外的因素打分而已。

相比《復聯4》,《指環王3》當年能橫掃奧斯卡獎,是合情合理的

如果打分者拋開個人情懷,不過於先入為主,從電影本身的質量來考慮,即使考慮《復聯4》與前面21部電影聯繫的不容易,它也是沒資格過8分的。

二,同樣是特效大片,當年《指環王3》卻能橫掃奧斯卡,它卻是實至名歸的


作為一部特效片,一部商業片,《指環王3》獲得了11項奧斯卡大獎,這很罕見的,但很合情合理。

相比《復聯4》,《指環王3》當年能橫掃奧斯卡獎,是合情合理的

/1/

因為雖然它是商業片,但它是符合奧斯卡非技術獎的“潛規則”

拋開“政治正確”等因素,奧斯卡最佳影片更喜歡長電影,以及喜歡“大”電影 (比如史詩類)。

因為長電影有更多的時間去講故事,塑造人物,以及展現導演的功底,奧斯卡的評委偏好長電影是合理的。

而偏好“大”電影,我個人是很不認同的,不過這是奧斯卡評分的一種規律。

《指環王3》則符合這兩種“潛規則”。在時長方面,即使是最短的影院版本,《指環王3》也長達201分鐘,就算不算片尾的職員表,《指環王3》純劇情長度都比《復聯4》長;

相比《復聯4》,《指環王3》當年能橫掃奧斯卡獎,是合情合理的

除了片長比較長外,《指環王3》也是一部氣勢磅礴的大片,故事非常宏大,是好萊塢最具史詩感的電影之一,

很有史詩感,很符合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潛規則。

在形式上,它是符合潛規則,在電影質量上,它也是符合潛規則的 ,因為它在電影的“基本功”上做得非常到位。

無論是電影的構圖,運動,場面調度,剪輯,配樂,還是人物的塑造,電影的敘事,《指環王3》都是一流的。

相比《復聯4》,《指環王3》當年能橫掃奧斯卡獎,是合情合理的

它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它同時也講了友情,親情,愛情,人性,希望,也講了不畏強權,反戰爭,愛和平,也講了女人也能撐起半邊天..............................

相比《復聯4》,《指環王3》當年能橫掃奧斯卡獎,是合情合理的

它既有用特效弄成的宏大場景,又有一流的配樂,優美的攝影;它既能用宏大的場景讓觀眾覺得爽,又能講好劇情,塑造好人物,讓觀眾感受真善美,所以它是有資格非技術類的奧斯卡大獎!

/2/

另外,《指環王3》也完成了許多影史上比較難完成的事,也許也是奧斯卡對它這些成就的肯定

①《指環王3》這部完美終章,成功讓《指環王》系列成為世界影史上最完美的三部曲之一

拍一部超水準的作品很難,拍三部超水準的作品就更難了,因為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所以在世界影史上,是很難拍好完美的三部曲的。

相比《復聯4》,《指環王3》當年能橫掃奧斯卡獎,是合情合理的

《教父》三部曲,雖然《教父3》也是很高水準的電影,但相對於《教父1》,《教父2》,它掉隊了;

《黑客帝國》三部曲,後兩部稍微比第一部弱,《回到未來》三部曲,也是面臨同樣問題;

諾蘭的《蝙蝠俠前傳》三部曲,雖然也都拍得很好,但第二部光芒太強,導致第三部讓觀眾有點落差感;

而《指環王》系列,幾乎是唯一一部三部曲,能夠做到整體質量高,而且一部比一部精彩的,非常完美。

而它成功的秘密,首先是因為導演彼得傑克遜很有才華,並且他採取了“三連拍”的方式來拍攝,三部電影同時拍攝,然後再拆分,所以三部電影關聯性很強,互成一個整體

相比《復聯4》,《指環王3》當年能橫掃奧斯卡獎,是合情合理的

過去《指環王1》曾是8.9分,這幾年提升到9分,而《指環王3》升到了9.2分,證明了觀眾越來越認可它的質量。特別是在這個好萊塢“墮落”的年代,觀眾更能感受到《指環王》系列碾壓這個時期的大片。

②它成功改編好文學作品

很多觀眾以為基於好的文學作品的電影,它們有很好的劇本原本,比較容易拍,

但實際上,改編文學作品拍電影,也是很不容易的,難度很高的,特別是改編比較經典的文學作品;

因為書和電影是很不同的,書的載體是文字,而電影的載體主要是影音

因為載體不同,電影是很難還原書的。凡是用文字來描述的內容,用電影都很難還原。

在原著《指環王》中,用文字描述優美的景色的時候,讀者會很專注於作者的描繪,因為文字描述哪裡,讀者的注意力就到了哪裡;

相比《復聯4》,《指環王3》當年能橫掃奧斯卡獎,是合情合理的

比如書中描繪“群山環繞,遙望過去是一片綠油油的草原”,讀者看到這段文字,就會很自然,很專注地想象這種場景。

但在電影裡,即使導演把景色拍得很美,觀眾也許會分心,因為沒有文字描述,觀眾對景色的感覺只有一種:只是覺得它很美而已,不會有“群山環繞,遙望前方,則是一片綠油油的草原”的感覺;

無論是環境的描述,人物的描繪,還是人物的心理活動,電影相比書,都會大打折扣,因此改編不易。

《指環王》就改編得非常成功,用一流的電影功底去展示出原著的魅力。

比如書中文字描繪的優美環境,導演會用優美的取景,細膩的拍攝,加上經典的配樂展示出來,角色們翻山越嶺的時候,觀眾就會感受到《指環王》世界裡優美,壯觀的景色。

相比《復聯4》,《指環王3》當年能橫掃奧斯卡獎,是合情合理的


而《指環王3》則成為了三部曲中完美的終章,導演將他的電影功底發揮到極致。

③它成功兼顧了商業和藝術

商業片是很難兼顧藝術的,因為它把大量的時間花在滿足觀眾的“爽”感上,

藝術片也是很難兼顧商業的,因為它把大量的時間花在如何講故事,如何更好地表達上;

而同時兼顧商業和藝術的電影,是非常難得的,因為需要導演很高難度地去均衡這兩者,稍微做得不好,就會成為爛片。

相比《復聯4》,《指環王3》當年能橫掃奧斯卡獎,是合情合理的

《指環王3》就成功了兼顧了兩者。

歡快的基調,加上特效用得好,用於氣勢磅礴的場景上,滿足了觀眾“爽”的需求,同時一流的劇情和人物的成功塑造,也給觀眾展示了真善美。

比如最後的大戰,面對人數比自己多好幾倍的大軍,眾士兵都在顫抖,人皇阿拉貢第一個衝出去,而第二個,第三個衝出去的,卻是最矮小,最沒有戰鬥力的兩個霍比特人,他們為了朋友,比其他人都更勇敢!

相比《復聯4》,《指環王3》當年能橫掃奧斯卡獎,是合情合理的

這個情節,宏大的場景會讓觀眾覺得很史詩很震撼,但震撼的同時,導演也細膩地塑造了弱小但善良,勇敢的霍比特人,這情節很能觸動觀眾的情緒。

這就是《指環王3》的魅力,兼顧了商業和藝術。

④它成功拍好了長電影

長電影是“衝奧”的潛規則電影,但拍好長電影是很高難度的。因為電影片長越長,就意味著觀眾的注意力很難集中,越到後期,觀眾越會失去耐性,更關注電影的缺點。

只有電影的質量足夠高,才能讓觀眾對長電影滿意。

《指環王3》的導演剪輯版長達263分鐘(4個多小時),但它的故事講得非常有節奏,

兩條故事線,成功講好了如此冗長的故事,並且一環扣一環,電影的下半段分別用兩場經典大戰,成功挽回了觀眾分散的注意力,

相比《復聯4》,《指環王3》當年能橫掃奧斯卡獎,是合情合理的

也許部分觀眾會抱怨《指環王3》的結尾是多餘,從“爽”感來說,它是多餘的,但從電影的整體來看,它是必須的,因為它的結尾成功讓觀眾有一種“讀”完一部書的感覺。

總的來說,《指環王3》當年橫掃奧斯卡獎,是實至名歸,因為它很足“料”,是適合“無限刷”的電影之一!

相比《復聯4》,《指環王3》當年能橫掃奧斯卡獎,是合情合理的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

洞察影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