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绾为何背叛刘邦投降匈奴?

史事春秋


卢绾为何背叛刘邦投降匈奴,这事儿不怪卢绾,刘邦确实办的不地道。

前面,刘邦杀韩信,杀英布,杀彭越,异姓王快杀完了,搁谁谁都背后凉嗖嗖的!卢绾在这种情况下背叛刘邦也就很好理解了。刘邦杀比他功劳的异姓王跟杀鸡一样,卢绾就算不反,心里也一定是惴惴不安,起兵造反又打不过,只能逃跑投降匈奴[泪奔][泪奔][泪奔][泪奔][泪奔][泪奔]



程小满的文史日记


身份变了,屁股决定脑袋。

卢绾者,丰人也,与高祖同里。卢绾亲与高祖太上皇相爱,及生男,高祖、卢绾同日生,里中持羊酒贺两家。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高祖为布衣时,有吏事辟匿,卢绾常随出入上下。及高祖初起沛,卢绾以客从,入汉中为将军,常侍中。从东击项籍,以太尉常从,出入卧内,衣被饮食赏赐,群臣莫敢望,虽萧曹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卢绾。汉五年八月,乃立虏绾为燕王。诸侯王得幸莫如燕王。汉十一年秋,陈豨反代地,高祖如邯郸击豨兵,燕王绾亦击其东北。当是时,陈豨使王黄求救匈奴。燕王绾亦使其臣张胜於匈奴,言豨等军破。张胜至胡,故燕王臧茶子衍出亡在胡,见张胜曰:“公所以重於燕者,以习胡事也。燕所以久存者,以诸侯数反,兵连不决也。今公为燕欲急灭豨等,豨等已尽,次亦至燕,公等亦且为虏矣。公何不令燕且缓陈豨而与胡和?事宽,得长王燕;即有汉急,可以安国。”张胜以为然,乃私令匈奴助豨等击燕。燕王绾疑张胜与胡反,上书请族张胜。胜还,具道所以为者。燕王寤,乃诈论它人,脱胜家属,使得为匈奴间,而阴使范齐之陈豨所,欲令久亡,连兵勿决。

汉十二年,东击黥布,豨常将兵居代,汉使樊哙击斩豨。其裨将降,言燕王绾使范齐通计谋於豨所。高祖使使召卢绾,绾称病。上又使辟阳侯审食其、御史大夫赵尧往迎燕王,因验问左右。绾愈恐,闭匿,谓其幸臣曰:“非刘氏而王,独我与长沙耳。往年春,汉族淮阴,夏,诛彭越,皆吕后计。今上病,属任吕后。吕后妇人,专欲以事诛异姓王者及大功臣。”乃遂称病不行。其左右皆亡匿。语颇泄,辟阳侯闻之,归具报上,上益怒。又得匈奴降者,降者言张胜亡在匈奴,为燕使。於是上曰:“卢绾果反矣!”使樊哙击燕。燕王绾悉将其宫人家属骑数千居长城下,侯伺,幸上病愈,自入谢。四月,高祖崩,卢绾遂将其众亡入匈奴,匈奴以为东胡卢王。绾为蛮夷所侵夺,常思复归。居岁馀,死胡中。
《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其实燕国国小力弱,刘邦暂时还没打算对付卢绾,是他自己想多了。

不过卢绾是被之前刘邦对付韩信、彭越、英布的手段吓着了,他想自保,于是对刘邦敷衍阳奉阴违,最终在双方的努力下,走向了决裂。


真正鳄鱼不哭


卢绾和刘备是同乡,刘邦的父亲和卢绾的父亲关系极好,刘邦和卢绾还是同一天出生的,从小一起长大;刘备起兵反秦后,卢绾就跟随刘邦,可以说卢绾是刘备最信任的人,卢绾虽然功劳不及韩信、萧何、樊哙等人,但后来还是被刘邦封为燕王!卢绾之所以投奔了匈奴,也是诸多因素巧合在一起所使!

卢绾在陈豨叛乱时,派兵帮助刘邦攻打陈豨,并派张胜出使匈奴,想联合匈奴攻打陈豨,结果张胜被臧茶的儿子劝动,暗中鼓动匈奴攻打燕,张胜想保全陈豨,使陈豨、燕和匈奴三方达成一个平衡,让朝廷对燕不敢采取行动!张胜回去后,将事情的前因后果给卢绾说了;卢绾本身胆小,被刘邦和吕后诛杀外姓王的事给吓着了,就派张胜去和匈奴联络,本意是达成一个势力连决,以图自保,并没有反叛的想法!同时派人去劝陈豨逃跑,这件事被陈豨的降将告诉了刘邦!刘邦才怀疑卢绾!

刘邦和卢绾是一起长大的,很熟悉卢绾的性格,他知道卢绾是没有胆子造反的,就派人去召卢绾,卢绾借病推辞没去见刘邦;刘邦又派人去召,卢绾更加害怕,闭门不出!后来刘邦病重,卢绾便带着家属去看刘邦,想向刘邦请罪,结果半道听说刘备死了,卢绾害怕吕后杀了自己就直接投奔了匈奴。

可以说卢绾没有造反的胆量,刘邦也相信自己的这个发小不会造反,只是当时的政治形势下,卢绾为了自保,反而引起了误会,最终被逼无奈投靠了匈奴!


清茶话丹青


因为卢绾害怕刘邦会杀了自己。

刘邦登基为帝后,杀了很多当时陪他打天下的重臣。卢绾看周围的熟人一个接一个的死,心里非常的害怕。他知道要是诸侯王死的差不多了就该轮到自己了,所以就勾结了匈奴。

卢绾又派范齐出使陈豨,劝他逃亡,与燕“连兵勿决”。但此事却被陈豨的降将告诉了刘邦。

刘邦派使臣召卢绾,卢绾称病不往。刘邦又派辟阳侯审食其,御史大夫赵尧召卢绾,并借机调查他的下人。 卢绾愈加恐惧,闭门谢客。

他对他宠信的臣下说:“现在不是刘姓而做王的,只有我和长沙王吴芮了。去年春天朝廷族灭了淮阴侯韩信,夏天又诛杀了彭越,都出自吕后的计谋。现在皇帝有病,政事皆决于吕后。吕后专门想要找借口诛杀异姓诸王和大功臣。”

于是称病不往。他的手下都逃跑躲藏起来。但这段话终究被泄露到辟阳侯耳中。辟阳侯回来后,详细向刘邦做了禀报。刘邦更加生气。

卢绾听说刘邦生病,带着他的家属、宫人、亲信等共数千骑,在长城下等候,希望刘邦病愈之后,亲自入长安谢罪。然而四月刘邦驾崩,卢绾遂带领众人逃亡到匈奴。匈奴封他为东胡庐王。公元前194年死于匈奴,卒年六十三。


加油站的巧遇


公元前197年,赵国国相陈豨反叛,自立为代王。刘邦从南方亲自率军攻打,卢绾从东北方向率军攻打,形成夹击之势。被夹击的陈豨,派王黄要求匈奴的冒顿援助。知道陈豨向匈奴求助消息后,卢绾也派张胜出使匈奴,说陈豨已经被击败,要求匈奴不要援助陈豨。

结果张胜去到匈奴时,逃亡在匈奴的原燕王臧荼儿子臧衍就以唇亡齿寒来劝张胜不要灭陈豨的代国,并提出了存代连胡的合纵计策:

“公所以重于燕者,以习胡事也。燕所以久存者,以诸侯数反,兵连不决也。今公为燕欲急灭豨等,豨等已尽,次亦至燕,公等亦且为虏矣。公何不令燕且缓豨,而与胡连和?事宽,得长王燕,即有汉急,可以安国。”

张胜同意臧衍的存代连胡计策,于是要求匈奴出兵攻打燕国,以让燕国撤兵回防、免去陈豨的夹击形势。卢绾看见匈奴攻打自己,以为张胜背叛自己,于是就上书刘邦要求族灭张胜。张胜回到燕国后,告诉了卢绾事情原委。于是卢绾就用他人替换张胜家属去处死。

公元前195年,刘邦派遣的樊哙、周勃击败陈豨。投降的陈豨部下指证卢绾派遣范齐和陈豨联盟。于是刘邦召卢绾来对证,卢绾以病推辞不去。刘邦又派审食其、赵尧前去迎接卢绾。卢绾惧怕被处死,再次拒绝去见刘邦。

审食其、赵尧回报刘邦,刘邦大为愤怒。后来刘邦又在投降的匈奴人处得知卢绾派遣张胜到匈奴,于是就认定卢绾背叛自己。

公元前195年2月,刘邦派遣樊哙、周勃攻打卢绾。卢绾被击败后,率领自己的家属和几千骑兵在长城边等待刘邦病好,想要再次和刘邦修好。结果刘邦去世了,卢绾不得已,只能率领自己几千部下投奔匈奴的冒顿,被封为东胡卢王。

拦在刘邦和卢绾两兄弟之间的女人

卢绾为什么要背叛刘邦

从藏衍对张胜所说的话里,可以得知,卢绾之所以存代连胡的意义很简单——就是为了长远的治理燕国,即长王燕。

在刘邦要求卢绾去长安对质时,卢绾对自己大臣所说的话里,可以看出:卢绾害怕的不是刘邦,而是吕后,怕被吕后所杀。

“非刘氏而王者,独我与长沙耳。往年汉族淮阴,诛彭越,皆吕后计。今上病,属任吕后。吕后妇人,专欲以事诛异姓王者及大功臣。”

卢绾为了能够长远统治燕国而选择存代连胡,在事情被暴露后,不敢去长安见刘邦,不是怕不被刘邦原谅,而是怕被以诛杀韩信、彭越闻名的吕后诛杀。


孤独往生


一、卢绾本受刘邦重视,但是错误的估计了“非刘不王”的形势,以为自己功高震主,所以采取纵横之术谋求自保,对内可以与陈希交兵为理由拥兵自重,对外可引匈奴为外援避免汉朝的军事打击。

二、卢绾本为刘邦亲信,为沛县集团的重要成员。他与两韩信、彭越、英布这类为利益趋之若鹜之人不同,在看到非刘姓王的下场时,卢绾以为自己难以幸免,这与刘邦命他驻守燕国对外抗据戎狄委对内牵制诸侯国的委任初衷相互违背。

三、卢绾过于了解刘邦,但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以为刘邦所谓铲除异姓诸侯王的举动,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其实所有的军事打击行动都是在确信诸侯王谋反的事实后进行的,未牵涉谋反的诸侯王相安无事。

四、卢绾了解刘邦也了解吕后,因为知道刘邦百年后将是吕后独大,而吕后素来存有诛灭开国元勋之心念。故认为自己难以自保与后世,便自行其是了。





罗萧弋



韩I949


卢绾曾经为刘邦打下西汉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封燕王可惜好景不长,因名将韩信被冤杀他担忧会步其后尘,又被刘邦怀疑谋反在惶恐加气愤之下背叛刘邦投降匈奴,可怜一生之功化乌有,一世臣节付流水。


小龙女5505


卢绾是没有安全感。

他看着一个个功臣被杀,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他是想活。

刘邦君临天下就开始大杀功臣,那些异姓王,哪个不人心惶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