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为什么要在《红楼梦》中,描写一个藏污纳垢丑陋不堪的馒头庵?

君笺雅侃红楼


简单说,反映了那个时代“馒头庵”一类的地方,不过是社会的一个反映,更是社会的一个角落。从小说写作上来说,《红楼梦》毕竟是围绕四大家族来写的,没有直接描写社会(但也是整个社会的一面镜子),而从这样一个很小的角落足矣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从曹雪芹一贯隐喻的笔法来说,馒头意味着人一生“终须一个土馒头”,而不是说这里的馒头蒸得有多么好,但即便在这样的地方,竟然也有如此肮脏的交易!在馒头庵里,还发生了秦钟和智能儿的故事,以及后来静虚老尼带着智能儿进贾府取月例等。这些细节都很小,不过一个个很小故事,寥寥数笔,几乎不影响整部书的架构和整体之美。这也是跳出贾府,然后写贾府(王熙凤)的法子。曹雪芹的高明之处,无所不在。

(褚哲轮答问)


生命的追问



首先说这个馒头庵应该就是水月庵。

通行本第十五回有:“原来这馒头庵就是水月庵,因他庙里做的馒头好,就起了这个浑号,离铁槛寺不远。”还有小尼姑智能儿找惜春玩,小说中写,这个小尼姑是水月庵的,我们知道第十五回有“秦鲸卿得趣馒头庵”就是写秦钟和小尼姑智能儿的故事。虽然有些章节对话貌似把这两个名称当作两个地方,我们只能理解成作者和续者的疏漏。

再说馒头庵也就是水月庵怎么就藏污纳垢,丑陋不堪了?


首先,“王熙凤弄权铁槛寺”这一章节中,王熙凤真正使手段的地方就是这馒头庵。在这里王熙凤开始利用贾家的权力为自己敛财。

王熙凤下榻馒头庵,净虚三言两语就扯出来一桩坏事,教唆王熙凤包揽诉讼! 说什么“倒像府里连这点子手段也没有的一般。”这老尼姑六根不净,哪里是出家了。

王熙凤本来就野心勃勃,最终被净虚这句话说动,插手张家官司,得了三千两好处费,净虚从中获利多少不得而知。可怜张金哥和守备之子却双双殉情。


在这个事件中,折射出在当时社会强权的横行,官场的污浊,人心的狠毒。


紧接着王熙凤弄权,在这个馒头庵发生了秦钟和小尼姑智能儿偷情的事情,秦钟因此而亡。

秦钟求欢,智能儿对秦钟说:“你想怎样?除非等我出了这牢坑,离了这些人,才依你。”

一方面看出这个地方在小尼姑眼中竟然是牢坑,可以看出这绝非一个修行的地方。

另外秦钟和智能儿的求欢最终死在这件事情上,读着多少有点青春的伤感。


另外,馒头庵还是贾芹等贵族子弟厮混的地方。

王夫人抄检大观园后,将小戏子全部逐出,其中芳官和藕官蕊官非要出家。结果被两个拐子智通、圆心拐骗了去!其中智通就是馒头庵的。

后来王熙凤让贾芹管理馒头庵,这小伙子玩出许多风流事来,后来被人举报给了贾政。这是一个尼姑庵,竟然变成了风月场。

“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作者设置了馒头庵这样一个典型环境,让各色人等在其中活动,通过这个尼姑庵反映出形形色色的问题——权力的膨胀,人性的丑陋,青春的萌动以及情欲的放纵……这里发生的故事是贾府的缩影。

我是好风,欢迎关注好风读诗书也,我们一起读书!

好风读书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馒头庵确实是一个下流、淫秽、肮脏的地方。

你说妓院淫秽,好歹妓女也是靠本事吃饭,一个愿意卖一个愿意买,最低程度不会为了钱财害你的性命。

你说官府肮脏,拿着钱就胡乱判案,但最低程度不是涉及男盗女娼的事情。

然而,馒头庵本来是修行的尼姑庵,正常来说应该比普通的僧人寺庙还要严谨。

今天很多尼姑庵几乎是封闭的,尤其不允许男性进去。

而馒头庵却罪行累累,污秽不堪。

首先,馒头庵当家净虚害死人命。

王熙凤为了3000两银子,动用关系强迫长安守备家退婚。

结果,张家小姐金哥不堪羞辱,上吊身亡;守备的公子听说金哥自杀,也投河自尽。

王熙凤为了区区3000两银子,害死了两个年轻人的性命。

但大家注意,本来王熙凤是不愿意管这件事的。因为王家财力雄厚,也不在乎3000两银子,王熙凤确实可以一次性拿出3万两银子。

在王熙凤拒绝以后,作为中间人的老尼姑净虚非常老辣,出言讥讽,促使王熙凤同意害人。

书中这么写:凤姐听了笑道:“这事倒不大。只是太太再不 管这些事。”老尼道:“太太不管,奶奶可以主张了。”凤姐笑道:“我也不等银 子使,也不做这样的事。”

静虚听了,半晌叹道:“虽这么说,只是张家已经知道求了府里。如今不管,张家不说没工夫、不希图他的谢礼,倒像府里连 这点子手段也没有似的。”   凤姐听了这话,便发了兴头,说道:“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阴司 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你叫他拿三千两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 口气。”

看看,虽然王熙凤是办事人,但负责牵线的老尼姑净虚才是真正毒辣的家伙。

如果不是她想方设法推动,王熙凤就不会同意这种事。

实际上,这两条人命至少有一大半是老尼姑净虚害死的。

当然,老尼姑净虚此举不可能只是为了帮忙,张家一定给了她巨额金钱作为回报。

一个出家人本应该安心修行,粗茶淡饭即可,老尼姑净虚却为了金钱不惜害人性命,算得上大奸大恶,同强盗差不多。

其次,馒头庵尼姑智能和秦钟的奸情。

书中这么写:(原文第十五回)谁想秦钟趁黑无人,来寻智能。刚至后面房中,只见智能独在房中洗茶碗,秦钟跑来便搂着。智能儿急的跺脚说:“这算什么!再这么我就叫唤。”秦钟求道:“好人,我已急死了。你今儿再不依,我就死在这里。”智能道:“你想怎样?除非我出了这牢坑,离了这些人,才依你。”秦钟道:“这也容易,只是远水救不得近渴。”说着,一口吹了灯…

大家主要,秦钟和智能之前就眉来眼去,长期调情。

这种事情,如此精明的老尼姑净虚能不知道?

她是故意放纵智能,不愿意得罪贾府(秦钟是宁国府大儿媳的弟弟)。

同时,大家注意,智能和秦钟通奸,竟然是在馒头庵的寺庙里面,几乎是堂而皇之了。

这种事怕是也不是第一次,不然秦钟这种小鬼头,能够有这么大的胆量?

况且,秦钟好歹也是名门之后,他和智能儿有了男女之事以后,难道能够娶她?

智能儿是个小尼姑,秦钟又是个少年,秦家绝对不会同意。

说通俗点,秦钟此举完全是玩女人而已。智能儿其实是被秦钟玩了而已,后来都没有回到馒头庵,生死不明,很有可能自杀了。

因为一个失身的尼姑,就算尼姑庵也是容纳不下的,天下之大没有她的立足点。

这就等于,又害了一条人命,而且还是在老尼姑净虚半纵容下。

可见,馒头庵污秽不堪。

这么一个肮脏淫秽的地方,竟然被王夫人等人视为佛教圣地,多年来双方走动很多,连周瑞家的同老尼姑净虚都是老友。可见,贾府的荒唐和是非不分。

俗话说物以类聚,同馒头庵如此亲密,也就预示着贾府的荒淫和无道,距离灭亡不远了。


萨沙


曹雪芹为什么要在《红楼梦》中,描写一个藏污纳垢丑陋不堪的馒头庵?

1.馒头庵是贾府的家庙,归属贾府管理,它的好坏直接反应了贾府的好坏,是贾府的一个缩影。描写馒头庵的藏污纳垢、污秽不堪,实际上就是在描写贾府私底下的肮脏污浊,奢侈糜烂,无所事事的生活。反映的是当时上层社会的腐败堕落,腐朽不堪,根子都烂透了,怎会不败亡,描写馒头庵就是预示了贾府的结局与悲哀。

2.馒头庵主持老尼姑净虚,表面吃斋念佛,满嘴的仁义道德,却经常勾结贾府干一些草菅人命,坑财骗人,牵线搭桥的勾当,馒头庵本不该允许男子进入,但贾府却偏偏安排了贾芹管理馒头庵,贾芹本来就是一个喜欢寻花问柳,聚众赌博,喝酒斗蛐蛐不务正业的货色,现在有了馒头庵这个藏污纳垢之地,更是与老尼姑净虚狼狈为奸,干尽坏事,把馒头庵变成了暗中的妓院。

3.对馒头庵中的肮脏事,净虚老尼姑是表面上装傻充愣,暗地里支持收好处,把一个佛门修行净地整的乌烟瘴气,不堪入目。对贾芹管理馒头庵,将许多贾府暂时不用的和尚,放在尼姑庵里居住,传出许多不雅之事,难道净虚不知道?不可能!难道贾府不知道?贾府就是这个样子,这就是贾府的缩影,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自己一身黑,怎么会去指责馒头庵?

4.老尼姑净虚与王熙凤合伙害人性命,捞取钱财。王熙凤到馒头庵上香,主持老尼姑净虚亲自接待,端茶送水,并求一事,本来王熙凤不愿意插手此事,觉得懒得管这些闲事,老尼姑净虚深懂人性,对王熙凤的性格更是了如指掌,只是一句:“虽这么说,只是张家已经知道求了府里。如今不管,张家不说没工夫、不希图他的谢礼,倒像府里连这点子手段也没有似的。”激的喜欢争强好胜,又极好面子的王熙凤就接下了这桩闲事,王熙凤也不想白干,她也不管净虚从中能捞什么好处,能捞多少,只是让老尼姑净虚要三千两银子就把此事给办了,这可是两条人命啊,就区区三千两银子就害了。罪魁祸首就是老尼姑净虚,从中可见,她们这样的事干多了,轻车熟路了,也不觉得有什么内疚。

5.秦钟与馒头庵尼姑智能有奸情一事,老尼姑净虚怎能不知道?智能是净虚的徒弟,也深知净虚的底细,经常与净虚去贾府,对贾府也是有所了解,又不敢得罪与贾府有关系的秦钟,又想将来离开馒头庵这个牢笼,过好日子,就对秦钟有了想法,也就半推半就的依了秦钟,岂不知,由此给自己和秦钟都带来了杀身之祸,秦钟受风寒而死,智能也落得惨死的下场,都成了贾府和馒头庵肮脏交易的牺牲品。

6.贾府、馒头庵都是当时社会及上层阶级的缩影,映射了快要灭亡的事实。内部烂了,外部再光鲜也没用,消亡是必然的。


大夫觉成


曹雪芹不仅生动描写了一个藏污纳垢丑陋不堪的馒头庵,而且在曹雪芹笔下的那些方外人士,几乎没有一个好货色。

一、馒头庵里王熙凤和净虚完成了一桩致人性命的交易。

因为净虚老尼“一事相求”,王熙凤就“出手相助”,表面上看起来是急人之难,但从俩人的对话来看这可不是两个人之间第一次有交易往来。净虚敢接手衙内的事,就说明她这一套干得熟门熟路。王熙凤一激就应,说明净虚太了解王熙凤了,或者说她太了解人性了。

庵里本该是吃斋念佛普度众生的地方,却成了藏污纳垢的地方,方外人士却一直在暗中谋利,这是个悲剧,更是巨大的讽刺。

二、馒头庵为秦钟敲响了丧钟。

秦钟就是因为在馒头庵跟智能儿行“好事”得了风寒,不久之后就一命呜呼了。秦钟之丧仅仅是秦钟的问题吗?秦钟如果跟智能儿不熟,大概也不会走到这一地步。智能儿跟着师傅熟练地行走贾家,平常对净虚的那些行为应该也是看在眼里的。师傅为人不正,能带出什么好徒弟来?秦钟馒庵得趣是因为有智能儿配合,这本该是清净之地,却像庵里的掌门人净虚一样,徒有了一个“净”字。

三、馒头庵僧尼合住成笑话。

元春省亲之后,贾家招来的小沙弥小道士便没了用场,贾芹的母亲求了凤姐给贾芹谋得管理这拨人的好差使。然而,贾芹是怎么管的呢?第五十三回中贾珍说他:“你在家庙里干的事,打谅我不知道呢?……称王称霸,夜夜招聚匪类赌钱,养小老婆子。”我们知道贾珍在这一方面也是很没有道德情操的人,他能这样骂贾芹,可见贾芹有多过分。

于是有人给贾府贴了这样的顺口溜:“西贝草斤年纪轻,水月庵里管尼僧。一个男人多少女,窝娼聚赌是陶情。不肖子弟来办事,荣国府内好声名。”

四、仅仅是馒头庵如此吗?

行走于江湖的这些人,作者写了不少。比如说后来的给赵姨娘魇魔法的马道婆,给宝玉保媒的张道士。他们每一个人都干着无利不起早的活,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都是依附于贾家的寄生虫。干着摆不上台面见不得阳光的勾当。

“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出自于范成大的《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这句话告诉我们,不管你在世的时候是何等的风光,最终化作都是那一抔土,谁也不比谁多多少。但是,在走到那一步之前,没有一个人能够看得透,大家都在蝇营狗苟,都在争名夺利,连看似原本应该清净无欲无求的方外人士也不例外。

这就是作者想要展现的社会真实。可笑吗?当然!可是,当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扮演自己扮演的那个角色的时候,大概不觉得可笑。正如唐寅在他的《桃花庵歌》里写道的:“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苏小妮


书名《石头记》,其实暗射《宝玺记》;书名《红楼梦》上“红楼”,其实就是交泰殿这座小红楼。是因为在这座小红楼摆放着代表清王朝皇权的“乾隆二十五宝”,它是满清的最高权力中心。所以在《红楼梦》里,交泰殿频频现身。如“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双悬日月照乾坤”等。

红楼梦迷注意了,一张交泰殿图,教你快速看懂《石头记》。直接将你带进《红楼梦》大门,一条通向密境之路。胜读千百遍《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等诸钗的居所“太虚幻境——交泰殿”。这是交泰殿上的“风月宝鉴”,即“轩辕宝镜”。按书云:“这物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所以太虚幻境,实际上暗射交泰殿!“轩辕宝镜”是鉴定宝座上真假皇帝的镜子。贾瑞因不是皇帝,所以照了“风月宝鉴”后,死了!

事实上,内幕知情人脂砚斋早已在书中明确提醒读者:“此书表里皆有喻也”、“观者记之,不要看这书正面,方是会看”,并指出“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红楼梦》其实是由一明一暗两条线索组成。明线叫假语存,暗线叫真事隐。书名《石头记》,其实暗射《宝玺记》;书名《红楼梦》,其实暗射《交泰殿梦》。又因交泰殿这座小红楼,乃大清帝国的最高权力中心,所以书名《石头记》和《红楼梦》都和皇权有关!

这是太和殿上的“风月宝鉴”,即“轩辕宝镜”。它和别殿不一样,是葫芦状的!所以第一回,脂批:“蒙侧批:画的虽不依样,却是葫芦”。葫芦庙,实际上暗射“太和殿”矣!在康熙发生火灾!

在书中,其实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等诸钗乃皇帝大印的化身,它们乃“皇权”的象征,所以这才在红楼梦的开篇,引起了贾雨村的觊觎。另一方面,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等诸钗,又影射清宫里的某些重量级的人物。如:林黛玉,影射孝贤纯皇后;薛宝钗,影射慧贤皇贵妃;贾宝玉,影射太子胤礽,而大观园,其实就是圆明园!等等

红楼梦三大铁证,分别是乾隆的“清二十五宝”和大观园就是“圆明园”、“乾隆儿子的名字”三大完整证据链。“只有真金才是不怕火的”!红楼梦作者是康熙之孙!胤禵之子:爱新觉罗·弘暟!1759年1月28日 乾隆23年戊寅12月30辰时(死于壬午除夕),红楼梦作者弘暟泪尽逝世,终年52岁。乾隆亲堂兄!











伯仲679688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大观,结合故事情节和生活场景,对于“儒、道、释”宗教文化有具体的展现,“馒头庵”作为女性修行的清净地,以主持人静虚为首,却为世俗“钱权利欲”所污染,此章回的故事有点“讽刺小说”的气味,为有关人物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


馒头庵含义

发生在第15回馒头庵的故事令人悚目惊心,而馒头庵含义在第63回有所解说。

宝玉因收到栊翠庵妙玉“槛外人”落款的贴子不知如何回复,原来邢烟岫与当日在蟠香寺修炼的妙玉为贫贱之交、又有半师之分。邢烟岫提示宝玉以“槛内人”回复,乃源于妙玉的思想观念:

她常说:古人中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两句好,说道:“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出自宋代诗人范成大的诗句,意思是纵然用千年不坏的铁门槛,也挡不住死亡的来临,最后总要埋在坟墓里。

此诗句也恰对应了第15回“王凤姐弄权铁槛寺,秦鲸卿得趣镘头庵”章回的两个场地:铁槛寺与馒头庵,其含义亦因诗句显得很明确了,寓意世事皆过眼云烟,出家人讲究修炼,普度众生,众生亦当摒弃利欲执念。


馒头庵藏污纳垢

当日凤姐将秦可卿灵柩送至铁槛寺后,作为女眷不便于铁槛寺留宿,便带领宝玉、秦钟等往附近的馒头庵歇息。馒头庵“钱权利欲”四大丑事:

一是主持静虚老尼因胡府产公子,几位师父要为胡太太念三日“血盆经”,因胡太太送了十两银子,所以静虚、智能儿没时间到贾府了。

平日靠贾府养活、常到贾府的静虚老尼,因为有“金主”有法事,“忙的就没得来请奶奶的安。”

真是见“钱”眼开的馒头庵主持,有新金主就不顾旧金主了。从她最后一句话,作者曹雪芹伏笔了王熙凤后来流产了一个六七月大阿哥的悲剧。


二是静虚以三千两银子作交易,求助凤姐动用贾府关系“权力”,摆平长安县大财主张家小姐金哥向原任长安守备公子退聘,而准备接受长安府太爷小舅子李少爷的聘礼。

张家对现任的官家公子更感兴趣,源于对“权力”及门第的“贪新厌旧”、“攀高弃低”。对于张家的背信弃义,静虚倒是十分支持,从中获利多少都在她掌控中,凤姐大言不惭说“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开价“三千两银子打点下人”,她可以立即“拍板成交”。

后来凤姐只是派兴儿两日工夫往返、假托贾琏所嘱修书一封,找到长安县久悬贾府之情的节度使云光,不费吹灰之力就办妥。

三是在姊秦可卿葬礼大孝期间,住宿馒头庵的秦钟夜晚与小尼姑智能儿“鬼混”,还调唆宝玉央求凤姐多住一晚。秦钟与秦可卿尽管异父异母,但秦钟能成为宝玉家塾伴读全赖着秦可卿这层关系和悉心安排,彻底的鬼迷心窍、忘恩负义之徒。

四是头一晚秦钟与智能儿苟且作事被宝玉抓了现形,羞得智能儿跑了,宝玉便要和秦钟“等一会儿睡下慢慢算账”。为什么要睡下才算账?里面可能有沾染了家塾中“龙阳”之兴的恶习,所谓“龙阳”指男子以色事人,两个淘气少年可能有同性恋倾向。

打着宗教旗号的“馒头庵”,上梁不正下梁歪,实质是藏污纳垢、钱权利欲交易的场所,作者曹雪芹的讽刺笔法可谓淋漓尽致,并为人物命运埋下伏笔,后来秦钟不久便染病一命呜呼,王熙凤流产了男胎,虽然不能说是报应,但他们在馒头庵的所作所为,也实在天理难容。


方哲健康生活


馒头庵,馒头古称炊饼,庵是女性出家修行之所。庵里既然有人,也就要日用消耗吃饭穿衣。

《红楼梦》作者有趣,书中的庵在记忆中有栊翠庵水月庵馒头庵,不知作者有什么深意?

人第一要务是生存,吃饱饭穿暖衣。庵里无人施舍,生存就成了问题。师父徒弟也要吃饭啊,怎么办?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当时的实际情况就是如此,一笔一笔写出,如实反映了世俗人情社会哈。

唉!!!一说明作者写作功力深厚,用的是真情。二说明读者也动了真情,是作者的知音,已入梦。

怎么办?多看后四十回和看一遍后28回,会大梦初醒。会回到现实中,原来如此啊。应该能走出梦境。

怎么搞的?108回变成了120回。后四十回绝大部分人不喜欢,是实情。

因为后28回,已不合时宜。后四十回是“一芹一脂”的原笔原意,但“书未成”。披阅增删不成功,与前八十回不对榫。

既然有后四十回,那么前八十回也应经历了披阅增删润色,所以也说明后四十回是“一芹一脂”原笔原意。除却人们所说的不如意处,咱认为后四十回写的还是相当成功的。

既然前八十回足够精彩,那么后四十回也有足够精彩之处。后四十回,回到了当时的现实社会。毕竟后28回,是末世之写。

所以,认识到这一点,后四十回也大有可看之处。毕竟是“一芹一脂”原笔原意,对于重新认识前八十回大有益处。


三月乐雨


《红楼梦》中的馒头庵,看着有点像馒头,白白净净,其实是包子,里面的馅各种各样,五味俱全。


馒头庵并不是正名,而水月庵出现在书中,在现实中是真实存在的,门口有泉,泉中有明月倒影,庵内供奉南海观世音菩萨,京城和江苏都有历史踪迹。

而馒头庵出现在《红楼梦》中,其实就是个绰号,或许是真的馒头做的好,或许别有她意,大概为了和贾府的铁槛寺做对比,引出范成大的一句人生哲理话――“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

虽然是馒头,外人只看馒头面,不知馒头还有馅,馒头有馅和包子就没啥大的区别了。

不管是寺庙也好,还是什么馒头庵也罢,总之这些地方是清净之地,佛门之地,无权力之斗,也无红尘之恋,以佛法之理度有缘人,与人化解心中机缘,指点迷津,以求心理安慰。

而《红楼梦》中的馒头庵是实打实的包子,六根不净之人贪财,挑唆他人收受财物,图财害命,本在清虚之地,且心中充斥着欲望,净虚,一点都不干净,也不空虚,使用激将法和金钱诱惑法将王熙凤彻底腐蚀,干出的那些事就不一一道明了,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

包子馅除了金钱味还有情缘味,好好的一个美男子秦仲,其美满有胜于贾宝玉,且红尘在尘外之地,跨越了那道门槛,尽然在这里成为了一个土馒头,自己都不知自己是什么馅。

这一点妙玉很聪明,槛外人和槛内人是两种人生,两种境界。

当然这个馒头庵还有很多的风流事,都将这个馒头弄得五颜六色,水中之月也是模糊不清,静静离开了肮脏的污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


按照常理,作者不应该将这些红尘之事,利欲之情放在佛门净地来写,玷污心中信仰,有违常理,可就是这么写,才能深刻揭露人的本性,以及当时社会的堕落,腐朽和纵情,同时对一切姻缘,荣华富贵等等给出了结果,给出了一个因果关系,人在做,天在看,佛在看,月亮在看,污浊的水终究有一天会清澈无比,封建礼教最后会进入末世彻底瓦解,人躲不过一个土馒头,封建王朝也如此……


黑白文章泽渊诗


宋代诗人范成大有诗《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讽喻世人纵然有千年可享的富贵,到头来终究挡不住死亡,逃不过黄土一抔的归宿。曹雪芹即是据此为贾家的一寺一庵命名的。

  • 馒头庵,也是水月庵

馒头庵的本名是水月庵,因为馒头做的好才得了“馒头庵”这个绰号。水月,镜花水月之意,说来也是虚空一场。水月庵进门先见“洛神”,何尝不是悲剧的隐喻。洛神原型甄宓美貌却惨死,死后成为世俗的美人代表,也是男性文人寄托情感的虚拟对象。庵里发生的也都是男女情爱风流之事,孽缘孽情,引得男男女女丢了性命。

  • 铁槛寺和馒头庵:生门和死门

要说馒头庵,就不得不说铁槛寺。“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门限”即“门槛”。限的解释,一是比喻生死界限,二是比喻富贵。“土馒头”即坟包。寺名“铁槛”,庵名“馒头”,同属贾府的私家庵寺,且相距“不远”,这就是暗示着贾府从大富大贵到家破人亡的过程并不长。百年望族贾府由繁华鼎盛到最终“家亡人散各奔腾”的家族兴衰史,令人难免生出世事梦幻、人生飘渺的感慨。

  • 铁槛寺是“好”,馒头庵是"了"

《红楼梦》中贯穿始终都在讲盛极而衰、泰极否来的人间无奈。开头跛足道人对甄士隐唱到: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这首《好了歌》令人印象深刻,铁槛寺是贾府的“好”,鉴证了贾府的富贵排场,“馒头庵”藏污纳垢,太平盛世里的看似渺小的恶行,埋下定时炸弹等着把贾府带进深渊,最终“了”结了这场富贵繁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