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绑架,伤害了多少善良人的心,别再让它泛滥

疫情正严峻之际,网络上总存在这样一群人,他们质问着明星、商人、网红:

你又捐了多少钱?你这么有钱,为什么不捐款?

他们站在道德的至高点,口口声声的指责着别人。

可当你反问他们是否捐款时,他们又会理直气壮地以一句“我没钱”横行网络。

对于这种现象,有一种专有名词:道德绑架。

道德绑架,伤害了多少善良人的心,别再让它泛滥

这样的绑架太为可怕,伤害了普通人的善良之心,有时更伤害自己最亲密的人,也助长了社会的不良风气。

01 莫用年龄绑架爱心

沈阳一女孩在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座时,因嘟囔了一句“为什么偏偏是我让座”,遭到老人家属暴打;

石家庄一70岁老人因向女孩索座被拒后竟一屁股坐在了女孩腿上…

这种类似的强制让座的事件屡见不鲜,“扶不扶”“帮不帮”这样的问题始终占据社会舆论。

他们以弱势群体自居,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大家对他们的谦让和尊重;可是,举手之劳是我的谦辞,并不是你用来指责善者的说辞。

其实,我也见过很多自立自强的老人:

有的老人坐公交时会随手携带一个小马扎,年轻人让座时,他们会拍拍年轻人的肩膀,自己掏出小马扎坐下;

道德绑架,伤害了多少善良人的心,别再让它泛滥

有的人会在接受让座时表示感谢,也有的会送出一些糖果给孩子。

刘增胜老爷爷自带“无须让座”灯牌让许多人为其点赞。

在他们的身上,我们感受的是来自长辈的温暖和关心,,没有一丝一毫的倚老卖老。

社会厌恶的从不是广场舞,而是总有一些人的倚老卖老,一次次消耗大家的爱心。

让座是情分,不让是本分。每个人都有合理享受自己利益的资格。

我们秉持着与人为善的良知, 但它从来都不应该成为一种负担。

别再用所谓的道德绑架社会的爱心。

02莫用爱绑架亲情

不想结婚生子就是大错吗?不不不!

湖南卫视《我家那闺女》有一期中,爸爸们与观察团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人到了一定年龄究竟该不该结婚生子?

如果姗姗没有生孩子,那么我就是带着遗憾走的。”袁姗姗爸爸的一句话震惊了我。

不生孩子就让老人“遗憾终生”。其实能够理解父母希望子女幸福,有了孩子等到子女老了以后可以照顾他们。

可是这样的希望,何尝不是一种道德绑架。

最终有苦说不出的,还是为了不背上“不孝”的罪名们而过上自己不想要的生活的孩子们吧!

道德绑架,伤害了多少善良人的心,别再让它泛滥

19年暑假的尾巴上,一部国产剧《小欢喜》爆火。

剧中的离异母亲宋倩将自己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女儿的身上,对她无微不至的关怀,为她煮饭煲汤,教她做题。

她的一举一动都在母亲的掌握之中,她朝着母亲期望的样子去努力。

这样沉重的爱压得英子快要喘不过气来,她迫不及待地想要逃离母亲。

打着“我是为你好”的旗号的中国式家长,他们惯用亲情绑架子女,他们希望子女能按照自己的期望去生活。

可他们忘了,孩子也有自己的热爱和梦想,他们渴望用自己的经验让孩子少走弯路,可有时候他们心中的弯路,或许正是孩子们渴望的成长。

所以,别再用所谓的爱去绑架亲情。

03 莫用道德绑架规则

1764年深夜,哈佛图书馆惨遭大火,很多珍贵的图书毁于一旦,唯一留下的珍本确是一名同学违规带出的。

原来在这之前,这位学生违反图书馆规则将一本牧师捐赠的图书带出馆外。

一场大火逼迫这位同学做出选择:是神不知鬼不觉的将这本哈佛受赠的250本图书中仅剩的孤本据为己有,还是光明磊落的承认错误?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这位学生敲响了校长办公室的门。

霍里厄克校长的举动更令人吃惊:他表扬了这位同学的勇气和诚实,然后将他开除出校。

有人说霍里厄克校长的做法太过刻板,不近人情。这位同学能主动归还图书,他的诚实是值得表扬的,功过相抵甚至是功大于过。

道德绑架,伤害了多少善良人的心,别再让它泛滥

但我更想说的是,人应该在规则的框架里谈美德,而不是用道德绑架规则。

哈佛的理念是:让校规校纪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更安全有效。

社会何尝不是如此呢?

有人说,遵守规则,就会淡漠了人情,多么可笑。总有那么一部分人凭借所谓的道德、人情获得了规则以外的豁免权。

其实,规则就是成文的道德,而道德就是每个人内心的规则。二者相辅相成、并行不悖。

所以,让法律法规看守这个社会,也远比其他东西更为安全有效。

道德绑架,伤害了多少善良人的心,别再让它泛滥

善良是非常珍贵的,但是没有长出牙齿来的善良就是软弱

我们始终坚持内心的真实,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美好与善意,但更要学会在这个日益纷繁复杂的网络时代,保持自己内心的理智和判断。

不做烂好人,更不要成为高高在上指责他人的“键盘侠。

因为,水太少的时候,心灵就会成为烈日下的沙漠。

请记住:善良不是软弱,道德拒绝绑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