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諸葛亮穿越到明崇禎時代,能復遼東嗎?

用戶6502379185851


崇禎帝不是劉禪,肚量遠不及劉禪,看到崇禎帝對手下“員工”不信任的做法,我們就知道即使諸葛亮在世也挽救不了風雨飄搖的晚明瞭。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崇禎皇帝沒能收復遼東的原因:1、中反間計,殺了袁崇煥,致使手上再無良將。2、完全沒用對《孫子兵法》,在外交政策上一系列的失誤,導致失去了解決遼東問題的最佳機會。當時的北方存在著三股勢力,蒙古,後金,明朝,明朝想要做掉後金就必須拉攏蒙古,因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失去聯合蒙古的機會後也就失去了滅掉後金的最佳時機。3、沒錢。打仗就得花錢,隨著對遼戰事的持續開展,這場戰爭耗銀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其實崇禎時期,薊遼費用一直處於嚴重超支的狀態,國內其他徵稅的地區又有農民起義,沒了穩定的進項,又得超額支出,崇禎時期的惡劣的財政狀態可見一斑。4、朝廷的胡亂指揮。當時袁崇煥率領的關寧鐵騎是後金騎兵最怕的軍隊,但是崇禎帝卻沒有用好這支隊伍。一是換帥太勤,二是軍報通報受阻,三是總有一些人想冒領軍工。在如此大的壓力下,崇禎帝還將袁崇煥逮捕,讓軍隊當場失去了效忠的對象。

諸葛亮用兵前會做充足的準備,錢,糧,將領,後勤,外交等方面一樣也不會少。孔明先生依託著天府之國的優勢,萬眾一心,主要還有劉禪的無限支持,打仗才能夠佔一丁點的便宜。

所以,綜上所述,即使諸葛孔明在世也救不了大明,也解決不了崇禎皇帝的心頭之患,一切還得崇禎自己扛罵名。





上善似水


我的觀點是:不能。

自從萬曆薩爾滸之戰被努爾哈赤打得一敗塗地到天啟初年的廣寧之敗。等到崇禎時期遼東已經是頑疾。不僅被後金數次一路南下威脅京師,松錦之戰更是被後金殺的片甲不留,十三萬大軍魂斷關外。其主要原因除了崇禎疑心太重殺了諸多武將之外更重要的是關內農民起義此起彼伏,要錢沒錢要人沒人,在加上自然氣候的惡劣。所謂禍不單行,明政權對遼東實在是有心無力。

縱觀諸葛亮從公元228年到公元234年的五次北伐。我們可以看到,諸葛亮其實是一位擅長治國治軍卻在兵謀之事不甚理想的只是做一個宰相不適合做一個軍事統帥的人。諸葛亮就算靠著崇禎沒有的蜀中充沛的糧食和錢財完成的五次北伐,最終也以失敗告終。

其實歷史大勢浩浩蕩蕩的往前走,並不是靠某一個人一件事就能改變一個時代的局勢。更多的是歷史車輪向前滾動時候車輪下的那一粒粒塵土,才最終塑造了後來的世界。諸葛亮也好,袁崇煥也罷,明末遼東女真的強勢和明朝國內的動盪,任一代戰神霍去病來了亦或兵神韓信降臨,恐怕也無濟於事。因為很多時候他們對抗的不是人,是歷史潮流。明病於萬曆,崇禎時期已然不可救藥。當歷史選擇了女真人,諸葛孔明即使穿越站在了明末山海關的城樓上,恐怕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這兩句話只會是無力無奈的感慨了。


千里相逢江湖路遠


諸葛亮如果穿越到明末,他才不會為崇禎那種君主效忠呢。

雖然諸葛亮是一個政治生物,但他也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對他來說,如果遇不到理想的君主,他寧可“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本來他要出仕的話,選擇劉表就很合適了,兩人是親戚,劉表也是實力雄厚。但是劉表只能算治世之能臣,沒有平定天下的雄心壯志,也缺乏這個能力,所以只有那些想保證宗族利益就滿足了的荊州既得利益者如蔡氏、蒯氏擁護他,支持他,真正有王佐之志者都對其不屑一顧。

直到劉備上門求賢,諸葛亮才與其一拍即合,決心輔佐這位顛沛流離半生、兵不滿千、將不過關張趙,但依然不改初衷、越挫越勇的天下唯二英雄。

和劉備比起來,崇禎算個什麼東西?無能又自負,刻薄又寡恩,既不愛民又不恤士,好聽讒言又翻臉無情,真正愛護的唯有皇族而已,可以說是一個自私到了極點的虛偽之徒,諸葛亮會輔佐他才怪。


海軍史研究會員


這是一個很大的腦洞!我思考再三,覺得很有可能成功。

諸葛亮的一生的政治追求是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在出師表中,諸葛亮怒斥後漢,推崇先漢。這當然是一種政治口號,實際上的意思是諸葛亮想要恢復西漢時期的打擊豪強,扶持寒門的政治路線。而諸葛亮一生最大的政治成就其實是治蜀。諸葛亮在益州堅定執行打擊豪強的路線,所以蜀漢是三國當中政治最穩定的一個政權,魏吳都是政變連天,內鬥不止,人頭滾滾,蜀漢自諸葛亮開始一直到劉禪降魏,總體上是穩定的。

明朝之所以滅亡,其根本就在於地方士紳的勢力惡性膨脹,導致中央財政失靈,士大夫階層把整個國家都吃了。要想拯救大明,其中一個辦法就是打擊士紳。

以諸葛亮的政治手腕,穿越到天啟崇禎間,很有可能挽救大明。

明末名臣輩出,但都沒有刀刃向內,大刀闊斧剷除蠹蟲的魄力。唯一一個有魄力的孫傳庭,政治手腕不夠,還沒怎麼樣就被坑死。


肆草堂主人


這個問題問的很有意思,如果諸葛亮穿越到明末崇禎時代能否收復遼東?也就是能否降服滿清?

一、富有謀略,治世之能臣,復遼東很簡單!

為什麼這麼說?大家都知道諸葛亮在三國當中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物,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對他的軍事、政治、謀略等都是持肯定的態度,當年若不是諸葛亮可能就不會有三國這個說法,沒有諸葛亮曹操可能就會直接滅掉吳國或者是吳國投降蜀國。正是有了諸葛亮的計策才有了魏蜀吳三分天下的局面!蜀國建立後諸葛亮在治理蜀國的時候也是很有策略的他把蜀國治理的井井有序,平定南蠻,讓西南的少數民族對蜀國服服帖帖的,如果諸葛亮穿越到明末崇禎時代,那對於遼東的滿族肯定也會有治理的好方法,必然也會讓遼東少數民族臣服!

二、劉伯溫能幫朱元璋開創大明,諸葛亮也能救大明!

當年朱元璋開創大明王朝劉伯溫可謂功不可沒,如果沒有劉伯溫的計策謀略可能天下就不是朱元璋的了,很有可能是陳友諒的,朱元璋正是用了軍事劉伯溫的計策用兵用將才一步步的建立起了大明王朝。但大家也知道劉伯溫常和誰比呀?沒錯就是諸葛亮,但他卻認為自己比諸葛亮還是要差,試想一下崇禎能比的上朱元璋嗎?不能吧?雖然明朝也括朱元璋在內的所有皇帝都有一個特點就是疑心太重,朱元璋能信任劉伯溫,說明劉伯溫是有方法的,知道如何能獲得君主的信任,諸葛亮的智慧必然高於劉伯溫,如果他穿越到明末他難道沒有辦法讓崇禎信任他嗎?既然信任那以他的能力收復遼東肯定輕而易舉!

三、崇禎比劉禪誰強誰弱

劉後主劉禪治理天下的能力相比大家都知道吧,如果治理的非常好的話那就不會有成語“樂不思蜀”了,在劉後主時期假如按照劉禪的水平估計蜀國早就投降魏很多次了,但其不但沒有投降而且多次攻打魏國,經常讓魏國很被動,這是劉禪的原因嗎?不!這是諸葛亮的原因,正是因為有諸葛亮才有小蜀國經常攻打大魏國!那麼崇禎皇帝怎麼樣呢?他比劉禪差嗎?不!其實他也是一個有作為有能力的皇帝,肯定比劉禪強,推理,一個比崇禎差的皇帝都能接受諸葛亮那崇禎為什麼不能呢?而且諸葛亮能讓劉禪那麼信任他,對於崇禎估計也一樣!所以諸葛亮是完全可以復遼東!


東郭先生說


答案當然是不能。

三國時期,諸葛亮是受命於危難之間,劉備臨死託孤。給了諸葛亮至高無上的全力。

蜀國下至百姓上至朝廷官員都是十分相信諸葛亮的。

劉備的兒子劉嬋繼位以後,不思朝政荒廢國政。歷史上都說他是扶不起的阿斗。

諸葛亮一直銘記先帝的遺言。始終不忘初心。劉備對諸葛亮有知遇之恩,其一直銘記於心,不好忘懷,劉備死後他就把自己的一腔熱血都給了劉嬋。盡心盡力的輔佐。更是多次出征。穩固國家邊境安危。最後出身未捷身先死。

死後仍然用自己的屍身為蜀國爭得最後的利益。

明朝崇禎皇帝和劉嬋不一樣,明崇禎皇帝朱由檢是一個剛愎自用,性格多疑的人。

雖然在國事上他比劉嬋用心,也算是一個勤勉的皇帝,但是他多疑的性格始終是一個弱點。

因為多年他對自己重用的人才忽冷忽熱,心思百變,這一點看他先後殺了明朝大將袁崇煥就知道了,不能堅持本心,輕易就相信別人的挑唆。

可見他是一個薄情寡義之人。一個皇帝如此胸襟,實在難成大事。明朝的滅亡也是因為他先後斬殺邊關大將,無異於自毀長城。最終國破城滅。自己也上吊自盡。

要知道諸葛亮在蜀國的年代那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從諸葛亮能夠多次出兵就能看出劉嬋對他的信任還是非常高的。而這恰恰是明朝崇禎皇帝不能給他的。

所以,穿越到明朝崇禎年代的諸葛亮是不能復遼東的。天時地利人和一樣都沒有一絲勝的希望都沒有,最終也會和袁崇煥一樣的下場。


努力的就是最好的


不可能的,崇禎是一個充滿爭議的皇帝,勤儉愛民,缺點也很明顯,多疑加剛愎自用(殺股肱大臣袁崇煥等),這一點就可以推斷出諸葛亮很難有機會展現才能的!


小周愛寧寧


崇禎與皇太極幾乎同時即位,皇太極的才能與康熙不相上下。皇太極自幼就跟隨努爾哈赤東征西討歷練的很強,觀崇禎16歲即位滿朝沒一個信任的人,陡然做了皇帝,志大才疏,最信不過人。諸葛亮如果在任薊遼總兵,估計比袁崇煥還要早就被殺了。諸葛亮北伐好無見樹,軍事能力很一般,面對皇太極肯定抵擋不住。對於急於收復遼東的崇禎,不被殺已經就是奇蹟了。如果諸葛亮任內閣首輔,調配全國資源支持袁崇煥,也許有希望,前提是崇禎能用好諸葛亮。諸葛亮任在崇禎初年就任內閣首輔,北聯蒙古,東結朝鮮,內部穩定政局,待時機成熟可定遼東。內政一直說諸葛亮的所長,但是就怕崇禎沒那麼好的耐心,崇禎的性子急,辦好就罷官,就殺頭,我估計諸葛亮也會死於崇禎刀下。所以很難能收復,關鍵點是在崇禎


南海男孩


不能,我覺得當時明朝已經從骨子裡壞了,崇禎疑心病太重,就算諸葛亮穿越,怕只是另一個袁崇煥。


錢程錦呀


當時蜀國的國情也可以用內憂外患來說!國內民生凋敝,常年戰亂導致人口銳減!在古代,人口就代表勞動力,經濟實力!作戰兵力等等,而諸葛亮頻繁的北伐曹魏就說明了,蜀國在相同的時間內 拼發展是拼不過曹魏的!而這種差距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越拉越大的,還有蜀國內部第一代打天下的將帥也是死傷殆盡,人才已是青黃不接之時!各種利益集團因為各種動機也蠢蠢欲動,舉國上下也是厭倦這種連年征戰!間接的反應了對當時的蜀漢政權的不太信任,諸葛亮在時間發展上拼不過曹魏,對內也只能通過北伐來掠奪人口,打破僵局,所以他兵行險招強行北伐六出祁山,最終命喪五丈原。出師表原文有記載《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就算諸葛亮來到明朝!明朝亦是內憂外患,內有闖賊獻賊作亂又有天災人禍赤地千里顆粒無收!令人咋舌的土地兼併!外有後金叩關,倭寇橫行肆虐!已是病入膏肓,迴天乏力!在古代講究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諸葛亮能怎麼辦!觸動那個階級利益能行?來一次集體罷官,皇帝都要下罪己詔!光靠皇帝支持有什麼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