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6《恶童日记》:理性的“恶”意,就应保持人性的距离


豆瓣8.6《恶童日记》:理性的“恶”意,就应保持人性的距离

他们只是这个糟透了的世界里迷失的羔羊,他们都是我们这个堕落时代的受害者。————雅歌塔·克里斯多夫

《恶童日记》是恶童三部曲其中之一,剩余两部分别为《二人证据》与《第三谎言》。这是一部读起来让人很难受的小说,比起正常那种正能量的小说,作者雅歌塔·克里斯多夫似乎是用从恶人的角度来诉说,一对双胞胎男孩“作恶”的故事。

《恶童日记》简单来说,是一对善良纯洁的双胞胎男孩,随着父母的离开,被寄养在外婆家。后来,被环境(外婆的冷血、战争)所逼,为了生存而看似变坏,从而作恶的故事。

《恶童日记》的故事背景设定为战争年代,因为战争的残酷,让纯真的孩童,终于被残酷的现实生生逼成了恶童,变成人们口中的“恶童”。小说写日记的形式,深刻记录战争年代他们在外婆家和小镇上人与事的生活片断,这就是《恶童日记》的小说名由来。

这是本偶然从朋友那里得知的小说,我很不敢看关于战争的小说,因为过于真实与残酷。一般来说,凡是涉及战争的小说,就会直面描述战争以及背后的无辜。然而,作者雅歌塔·克里斯多夫却以不一样的方式,以双胞胎男孩的自甘堕落,隐约揭示了战争给我们的沉痛思考:

战争都是“恶”的,我们在战争是坚守正义,还是为了生存堕落呢?

或许这就是作者雅歌塔·克里斯多夫留给我们的思考,但答案如何,结局都是让人沉痛的,这或许我不太想看战争小说的原因,那是些血淋淋现实。

因为战争是种恶行,会去摧残一切人类的文明成果。那今天就以“恶”的角度,来解读这部《恶童日记》的背后:理性的“恶”意,就应保持人性的距离。

豆瓣8.6《恶童日记》:理性的“恶”意,就应保持人性的距离


01、【理性的“恶”意】:我们都以各种方式生存,理性与恶的矛盾关系,夹杂着善良,是无法定义的善与恶。

一开始读到《恶童日记》时候,我从不解、不喜再到后面的释怀,这对战争里的双胞胎男孩,他们的种种恶行,背后却有着不想说的苦衷:都是为了生存。

纵观这些种种恶行,很多读者开始都是非常不解的,直到作者雅歌塔·克里斯多夫一步步的揭露背后的原因,我们才能去释怀他们的行为。或许战争里的他们,一开始只是单纯为了生存。

关于“生存”,很多人都有着说不清的感觉,我们在以各种方式去生存:有堂堂正正生存、也有卑微活着或是阴暗去生存着。但是,这些生存方式的核心基础是:我们都在想尽办法去生存,我们在生命的生与死面前,并没有那么多的勇敢。

第一次解读战争小说,我不由想起战争年代里的“汉奸”。或许我们是厌恶他们的行为,但背后也有些是可怜的。人的生命是宝贵脆弱的,在面临生死的时候,没有什么比活着更会去争取了,尽管有些生存的方式会让人不耻。

再把生存的方式,套用在现代社会,尽管已经没有战争的残酷,但同样的,我们还是不得去面临着生存下的压力。

在当代社会,负重前行的我们,还是能发现活着是件非常简单但又难的事。因为生存有着一定压力,就需要相对应的能力来面对。这时候,就会有少许,那些能力不足的人选择极端的方式去生存,“恶”人般活着。

其实,“恶”是种很难去解释的行为。但是,我深信,所谓的恶人那内心总有着善良的一面,因为有些作恶的人,始终是不会去欺负老弱病残的。或许,这就是他们内心仅存的理性。在我看来,是有着“理性的恶意。”

就好像《恶童日记》里的双胞胎男孩,为生存做了很多恶行,但这些行为却是拥有一定的理性:他们威胁邮差,是因为邮差藏匿了他们母亲寄来的信和钱;他们勒索神父,是因为神父和小兔子间的性丑闻;他们杀死女仆,只因为女仆用面包调戏了饥饿的士兵;他们害死父亲,是因为只有这样他们中的一人才可能通过边界……这些种种恶行,让知道了原因的读者们,竟然会觉得他们身上还留着善良的气息,这可是来自人们口中的“恶童”行为。想想也是不可思议的,是理性的,也是善良的行为。

豆瓣8.6《恶童日记》:理性的“恶”意,就应保持人性的距离


是的,不少在我们眼里是坏人的人,还是会在心中一丝仅存的善良,然后去做争斗。或许有点好笑,但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行为里,理性的背后是善良。

显然,双胞胎男孩他们的行为已经无法定义对错了。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他们恶意里,有着理性,那是“善良”的气息。除了大恶之人,我还是深信所谓的“恶人”还是会有着善良。尽管他们表达善良的行为,看起来是恶意的,但理性始终会压制他们的恶性,偶然有着一丝丝的善良。这就是,理性与恶的矛盾关系,夹杂着善良。

这是种听着很矛盾的关系,从小的原生家庭与学校教育,还是会影响到作为恶人的他们。我们时不时就会看到那些所谓的坏人,知途迷返而尝试去做回好人。这也很好理解《恶童日记》里的双胞胎男孩,那些让我们无法理解的行为。在人们眼里是恶人的他们,会去威胁、勒索,甚至是杀人。在知道真相的我们,还能定义他们是真的恶人吗?内心也会有一丝的动摇,什么是善与恶呢?

其实,有时候我们都无法定义善与恶。因为善与恶,更多的是人性的思考:有时候,我看到善良之人背后的恶意,这是非常恶的恶行,因为他们懂得用善良去伪装;有时候,又可以看到满身纹身的男人,去让座老人。所以,我们所看到的善恶,并不全是真实的,也就无法定义好善恶。

在读完《恶童日记》后,没有想象那么多的厌恶这对双胞胎男孩的行为,说不清善恶的定义。或许正是是他们的行为,有着理性的恶意,更多值得敬佩的是他们会去保持人性的距离。

豆瓣8.6《恶童日记》:理性的“恶”意,就应保持人性的距离


02、【人性的距离】:传染的人性,才会更快的堕落。

在看完《恶童日记》时候,我们会发现作者雅歌塔·克里斯多夫笔下的这对双胞胎男孩并非是真正的大恶之人。那些所谓的恶行:威胁、勒索,甚至是杀人,其背后都带着理性以及一丝的善良,想想也是心惊胆战。我是第一次深刻读到,原来眼中的“恶人”都是有着善良,而善良的人背后带着恶。

最为代表与讽刺的是小说里的神父,他虽然对小白兔做了犯禁的事,但他还是一如既往的接纳无家可归的人。尽管他过得紧巴巴,还是救济着那些穷人。《恶童日记》里,让读者矛盾与恐惧的人,原来所谓的善良也会做恶,却用伪装来掩饰自己。我想,生活之中也是存在不少这样子的人,善良中会带着恶。

相比之下,神父“善良”虚伪的伪装,我竟然反而欣赏这对双胞胎男孩了,至少他们富有理性的恶意,是堂堂正正的样子。

之所以欣赏,是因为他们的内心还是有少许的理性,保持好人性的距离。在雅歌塔·克里斯多夫的恶童三部曲之一——《恶童日记》里并没有太多的善恶与对错,有的只是生存。抛开那些理性恶意与为了生存的行为,我们就会发现双胞胎男孩并没有做太多伤天害理的事,或许他们心中的恶意,并没有真正吞噬与迷失他们。相反的,他们会去很好保持人性的距离:人性保持不被传染。

一个真正坏人的快速形成,并不是通过自身品格,而是通过人性的传染。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单纯的人性与品格,要靠自身完全堕落是很难很久的过程,那就只能通过所处环境中的人,通过复杂的人性相互传染,去助力形成。

人性是复杂的,尤其是看到有着优良美德的人,大多数人是欣赏和作为目标的心态。但是,木摧于秀,也就有些人起了嫉妒心,就会“排斥”或“同化”的心理与行为形成:

豆瓣8.6《恶童日记》:理性的“恶”意,就应保持人性的距离


先来分析一下心理,当一群平庸之人,突然有个优秀的人出现在人群中,那么,潜意识里就会产生排斥感。尤其是过于优秀,那就会引起平庸之人,心里失衡且害怕被超越,从而有着害人害己的行为。

再来分析一下行为,随着心理失衡,就会不择手段去排斥或同化优秀者,让其逐渐成为平庸之人。这时候,优秀者面临着三个结局:改变、退出或是被同化。

对比下来,就会发现人性是会有所恶性,也会有所相互传染。所以,在人多的地方,人性还是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是善恶一念之间的距离:善良,要去避免被传染,加剧堕落的速度;恶,是复杂的人性,并不是我们所能想象与面对。

纵读整本《恶童日记》,我们会发现这对双胞胎男孩并没有和真正大恶之人接触,或许他们不敢想象与面对,也或许他们只是为了生存,并不是为了名利去堕落黑暗。我们在他们身上,还是能读到,人性在战争的可怕,每个人都有着善恶,就比如神父,最为印象的是个披着善良的恶人。

那么,只能选择彼此的距离度,不被牵进其中,但也能随时置身事外,就是种交际里的人性学。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人性,始终是要去保持距离,不被排斥,但也不被同化。

豆瓣8.6《恶童日记》:理性的“恶”意,就应保持人性的距离


03、理性的“恶”意,就应保持人性的距离。

这是一本值得看的书籍,《恶童日记》反应的是战争年代下,每个人的丑恶嘴脸,有虐待他们外婆、犯禁的神父以及双胞胎男孩的父亲。在读完这本书,是久久无法释怀的,人性在战争里是很难定义善恶与对错的。

恶童三部曲之一的《恶童日记》,纵观这对双胞胎男孩是矛盾的,他们的理性与恶性,是无安全感与无法接纳现实。

①、理性的恶意:培养安全感,去接纳不安全的现实。

在看完《恶童日记》后,读者是否能为这对双胞胎男孩的恶行有所包容呢?我想,很难但又会去同情他们,或许他们只是战争底下的牺牲品罢了,而两人所处的环境是不安全的现实。

艾里希·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说:“一个人能够,并且应该让自己做到的,不是感到安全,而是能够接纳不安全的现实。”

在那个年代,或是放到当今社会,我们不得不说自身安全感的重要性,而当安全感不足时,我们的内心就会恐惧,然后做出行为,是不顾一切去抓紧,甚至都可以堕落自己,这是“理性恶意”的最常见形成过程。其实,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会觉得这是个看似合情合理的事实,因为自身的安全感是无法获得相对应的平静度。

所谓的“冷静”是基于内心的平静度,越平静的人才会能从容淡定去面对眼前的困难。平静度越高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成熟、物质优越、内心强大的人,他们懂得去接纳不安全的现实。

之所以,现实总是不安全的,是来源于外在的(经济、环境、外人行为等等)与内在(自我质疑与否认)。基于这内外元素,才会觉得有着无处安放的惊慌失措。在缺乏安全感的自身与不安全现实的情况,善恶已经很难定义,有时候那些善恶也是在一念之间。

所以,我们先要去培养自身的安全感:强大自己的内心与成长出拥有物质能力,去满足自己所需要的物质;然后是接纳不安全的现实:要明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只有自身足够强大,才能去打破这困境。

人性本善,但是却有着相对面的“恶”。我们无法彻底消灭恶性,只能去控制与提防恶性去冲破理智,让我们逐渐成为恶人。所以,自身的安全感与接纳不安全的现实,才是最好的预防人性中的“恶”。

这也很好解释了《恶童日记》里的双胞胎男孩,因为缺乏安全感与无法接纳战争之下的不安全现实,才会去堕落自己的行为。但是,细细想来,在那个年代,我们已经无法遏制他们心中的“恶”了,就连那位神父也是如此。

因为,他们缺乏爱,才会无法保持人性的距离。

豆瓣8.6《恶童日记》:理性的“恶”意,就应保持人性的距离


②、人性的距离:爱是化解的力量,爱自己的观念是爱好自己与别人,从而更好的拉进距离。

《恶童日记》一开头就表明了这对双胞胎男孩被母亲抛弃了,寄放在外婆家。而这个外婆不仅不识字,还很肮脏、吝啬、凶恶,甚至可能是一名凶手。

就是在这样子的环境,他们的心灵完整度是有所缺乏的。我停下笔很久,才得到了答案。这对双胞胎男孩缺乏亲情————爱。

佩索阿在《不安之书》中说到:“我们从未爱过什么人。我们的所爱不过是某人在我们思想里的观念。我们爱的是我们自己的观念——即我们的自我。这一点适用于爱的全部范围。”

如果说安全感与接纳不安全现实是最好预防恶性的方法,那么爱是适用于全部的范围。爱分为亲情、爱情、友情,是我们成长路上最好的动力与责任。

为亲情,背负着为最重要亲人所带来的期待;为爱情,肩负起责任;为友情,不负期望的陪伴。

善恶与人性的距离,最好的化解力量就是有“爱”。坏人之所以知途迷返,是背后爱的力量,让他们心中的善意慢慢又一次苏醒,然后去战胜以及摆脱恶意。所以,我们要有爱自己的观念,只有爱好自己,才能去更好的爱别人。同样的,爱好别人的同时,别人也会好好用爱的力量去化解我们心灵中的芥蒂,然后陪伴我们一生。

人性的根本,是复杂的且最好去保持距离,是因为我们不再是单纯待人了:同事不再是朋友,邻居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亲人也是用有色眼光来衡量。这也就造成我们在对人时,在心存芥蒂的情况下,也就会用复杂的人性去套用在交际上。

所以,人性的距离是越来越远的,而“爱”就能更好的拉进距离。我们要深信,人与人之间就算是有复杂人性的存在,就算有恶意,但也无法抵挡住这股化解的力量【爱】。那就去把爱的范围去扩散开来,或许会有所吃亏,但吃亏是福,也就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所想要的“爱”。换个角度来说,我们要先去付出,才能得到。那么,人性之间的距离,也就会慢慢靠近了,最终得到的是伴侣、挚友、亲人。

《恶童日记》里双胞胎男孩没有得到太多“爱”,他们也没能去付出,也就难以得到了。两个迷失在“缺爱”的环境下,也就走的越来越堕落。

同样的,换在战争的角度,这对双胞胎男孩还是要善待自己,和解生活,但不去逃避思想的自由。

豆瓣8.6《恶童日记》:理性的“恶”意,就应保持人性的距离


③、去善待自己,和解生活,但不去逃避思想的自由。

《恶童日记》是一部我们无法定义善恶的小说,或许有人对书中这对双胞胎男孩的勒索、威胁、杀人行为,很是厌恶。但还是动了恻隐之心,也会忍不住同情他们。就算是如此,我觉得他们要去善待自己,和解生活。

有个同事经济不太好,但她的衣服永远都是最干净的,人永远都是最有自信的。她那样子说过:“经济不好,有在努力。但生活还需要继续,也只能去善待自己,和解生活。”

以善恶的角度来看,好人或坏人都是有着一颗自我平衡的心态,从而去善待自己。每个人的生活并不是顺风顺水的,生活反而像是一场磨练,去磨练自己成长。那么,既然如此,生活还需要继续的情况下,是善或是恶也好,至少要先善待自己,去和解生活。

只有这样子,人的思想才会得到成长。或许,在我看来,真正的成长是思想的突破。只有思想成长了,才会有革命性的行动去改变自己。所以,当我们迷失在“恶”时,就不应该去逃避思想的自由。

“自由”是分为行为自由与思想的自由。抛开行为自由,我们来思想自由。那句“一切皆有可能”更多的是源于思想的改变。我想只有思想的不断改变与调整,才能有更多的可能性。但有趣的是,我们最初的思想是有着自由性,对于动不动自由生出某个思想时,是疑惑不已的。因为我们在固定环境也就只有固定的思维,而对自由思想下所突然滋生的思想,一开始是疑惑,然后是恐慌,最后是逃避式的不了了之。

我想,这也是很多上了一定年龄的人所会面对的事,“人到中年不如狗”,有时候说的是把我们独立向上的自由思想所遏制了,最终是庸庸碌碌,无任何太多的思想与改变行为。

所以,就算年龄成为问题,我们也不应该去逃避思想的自由。一个有着自由思想的人,他的人生才充满着挑战与可能性。

《恶童日记》的结局是别有含义的,两兄弟迈过父亲的尸身从被封锁的国境线,有一个逃了出去,而没有另一人留下来照顾外婆。我想,这两人所面对的是不一样的结局,是自由之下的沉思:自由之下的(行动、思想)限制,足以可以成就一个人的未来。

豆瓣8.6《恶童日记》:理性的“恶”意,就应保持人性的距离


《恶童日记》是一本战争为背景的小说,两兄弟有着理性恶意,让人痛恨又忍不住同情。或许,人性之间的距离才让他们有着恶行后面的用心良苦。

整体读下来,还是让人觉得难受,《恶童日记》是比现实还现实的小说。就好像作者雅歌塔·克里斯多夫本人说的“我想写,但是我从来不敢写现实,因为现实比这残酷千百倍。”所以,《恶童日记》更是本让人沉痛与沉思:

理性的“恶”意,就应保持人性的距离。

或许,《恶童日记》里的这对双胞胎男孩是善良的,尽管是恶行满满,只是他们迫不得已吧。在和平的年代,我们还是去好好珍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