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过去后,对农村农业的影响是什么?好还是不好?

荒野舍人


现在病毒肆虐,对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像饭店,KTV,电影院这种,在春节原本是生意最好的时候,但今年不一样,受到疫情影响,它们早就已经完全停摆了,给相关从业人员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

农村里当然也受到了影响,尤其是水果种植和观光农业这两块,春节行情十分惨淡。

过年时走亲访友,人们都会提点礼物,水果就是第一选择,所以往年这时水果行情特别俏,价格也不错。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人们都不能走亲访友,常用作礼品的水果自然也就没了市场。这几天看到朋友圈很多甩卖水果的,价格巨便宜,还卖不动。

观光农业这块,像今年春节天气是很不错的,这要是往年,很多人都会出来游玩,到农村散散心,下地摘点蔬菜瓜果之类的回家去。今年也不行了,疫情传染性太强,人们都被禁足在家中,出个小区都不容易,更别提出门游玩了。

一些原本可以在这个时候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也被推迟了。比如说山东那边苹果树的修剪,往年正是时候。但是今天听山东那边的朋友说,现在没法干,村里查得紧,都不让出门。

农产品的销售多少会受影响,因为运输这一块现在管理非常严格。很多地方都不让外面的车进村,车进不来,种植户的农产品就出不去,除非去办手续特批,但是等手续办下来,时间又耽误了。

对平时那些上集市卖菜的农民伯伯也有点影响,像我们街上卖菜的,都是本地周边农户,每天大清早去地里摘菜,然后挑着担子上街售卖。现在镇上集市关闭,这种散摊不能随便摆,所以对这些农户的收入也有一定影响。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疫情给农村农业带来的,基本上都是负面影响,要想恢复正常,只能等疫情结束。


湘俚伢子


这场疫情对我们农民或多或少的都会产生影响,至于说疫情过去之后,会给农村农业带来什么影响暂且不说,起码眼下在这场疫情的过程中,已经对一些种植户和养殖户带来了不利。自从各村封了村口以后,城里的超市,各种蔬菜和家畜家禽短缺,而农民们喂养的家畜家禽,无法运送到城里。

现在城里很多人家已经没有白菜吃,超市里的白菜上架后,很快就被抢购一空。我有个亲戚,去年种了十几亩的白菜,本以为多多少少能挣几个钱,可去年冬天的白菜特别便宜,基本上平均两块钱就能买一颗白菜。亲戚嫌白菜价格太低,就把白菜储藏了起来。冬天的时候全部窖藏在泥土里,本来打算第二年春天挖出来卖,可没想到偏偏赶在这个节骨眼上,全国人民出不了门。


白菜价格倒是涨上去了,但是没有人敢出来买,他也不敢出门去卖。我这个亲戚在家里是干着急,眼看着十几亩的白菜在菜窖里放着卖不出去,而且白菜只要过了二月二以后,用不了几天就会长出苔花,那样就没人吃了。本来一个正月完全可以把白菜卖掉,这下可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白菜躺在菜窖里。幸亏后来有人给出了个主意说,可以通过微信的朋友圈转发卖白菜。如果有人要白菜,可以直接打电话,然后亲戚把菜送到人家小区或者家门口。这样总算减少了一些损失。


再说一下种植草莓的农民,往年春节前后草莓是我们这里最贵的水果,一般的人家舍不得买草莓吃,最便宜也要几十块钱一斤。而今年草莓却很便宜,一般的草莓是10块钱一斤,便宜的15块钱两斤,这样的价格,跟夏天的草莓价格持平。如此一来,大棚种植草莓的农民们,肯定要减少不少的收入。

养殖户更是苦不堪言,特殊时期饲料运不进村里去,而家畜家禽也跟人一样,不能不吃饭。更要命的是一些跑山鸡养殖户,所有的市场都停业,除了几个大的超市营业,其他的私人超市和专卖店,全部关门。眼看着鸡蛋在山上运送不出去,农民的心里有多么上火可想而知。


如果问疫情过去以后,是否会对农业有利,我觉得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因为经历过03年的非典,等到一切风平浪静的时候,城市农村还是各就各位,不会因为一场疫情,花生,玉米地瓜从一块钱一斤涨到10块钱一斤。


灵子


病毒尚未被我们攻克,我们不知道疫情会在什么时候出现拐点,目前大家只能躲在家里,各自做好病毒过去后,一年里农业种植的各种计划。


说实话,前阵子村里的农民还眼巴巴盼望着十五过后,我们这个小县城如果还不出现患者的话,应该可以在村外转悠,可以准备一年一度的春耕工作了。

可就在前天,正月十五那天,我们招远真就应了谁编的那几句十五祝福词了:今年十五我们一定要稳住,千万不要出门,不然病毒会笑话我们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果然我们没能躲过十五,十五那天晚上招远整个小城犹如被扔进了一颗炸弹,有一个人被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患者。

现在我们的心拔凉拔凉滴,原来打算出了正月能够抓紧时间修剪果树的计划已经无法实现,现在的我每天在家里剥一点点花生,盼着疫情耽误不了我们的春播。

要说对农业有什么影响,肯定会有影响,比如村里大棚种的草莓,每年春节时,草莓正好是采摘旺盛期,因为我们村里在种草莓的时候,考虑到现在人对于生态种植的追求,草莓施肥是土肥,管理期间也不喷施农药,因此草莓的价格高达六十元每斤,而六十元每斤的价格也是很受欢迎的。

但今年草莓被封锁在村里了,城里人进不来采摘,村里不让出去,如今草莓从最初的六十元降价到三十元,然后到十五元,就是十五元钱,村里这两千人也消费不了它啊,应该说这次疫情对草莓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再就是苹果树修剪可能会被耽误了,农村果农们冬季修剪果树,一般是头年腊月或者第二年正月,头年腊月很少有果农把树全部修剪完,因此以前都是正月初八开始剪树,只要是在数九天里能把树剪完就不耽误果树生长。

我们再看看现在的情况,第一个潜伏期到正月十五结束了,第二个潜伏期到正月底,而我相信本地的观察期在第二个潜伏期是结束不了的,因为前天才刚刚出现确诊病患,昨天增加了两个,不知道今天还有后天以及大后天还有没有确诊病患。假如有的话,他们的他们接触的那些人会无限的延迟潜伏期。

所以用最乐观的态度来看我们这里,最起码还得两个14天,两个十四天以后是3月7日,也就是说等三个潜伏期结束后,如果我们战胜了疫情,那就是九九第六天了,还有三天出九,到时候剪树的话,会带给树一定的损害。

我知道果树冬天不修剪,等到春天出了九修剪的话,会从剪开的茬口处倒抽树的汁液,有时候会把树直接抽死,总之会导致树修复不好而变弱,直接影响今年水果的产量和质量,如果不剪的话,到时候长出来的水果更小,产量更低。

小麦一向是靠天看产量,想浇返青水也没有水源,因此小麦受不到什么太大影响,就是后期春播花生和玉米,不知道能不能在播种前把地整理好,只要不耽误播种,应该也没大问题。

相对于疫情,农民们现在更关心的是生命安全,当听到病毒一步一步离我们越来越近时,我们此时不再纠结是否会因为疫情耽误庄稼了,是否因为假期延长而耽误上班挣钱。


悠然见东山


今天是很多单位复工的第一天,听一个大哥闲聊在说,每年过年回农村老家,老妈都会把门口种的小菜园给搬上后备箱,小油菜、香菜、生菜等等要啥有啥,走的时候都给收拾拿回家。可是今年,正赶上疫情的特殊时期,也是需要菜的高峰期,偏偏今年老妈被大哥叫去了城里住,家里的小菜园就撂荒了,这一年过年回家,什么菜也没拿成。

虽然说现在疫情还是很严重,病毒肆虐,但是大家越来越重视了,很多农村和小区加强了管理,复工的单位也都需要一一打申请才能复工,所以说在各种严格把控之下,相信疫情很快就会过去,那么当疫情过去之后,对于农村人来说,会对农业产生啥影响呢?我觉得任何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之后,总会给人带来许多正面的东西。

我觉得最直接的影响应该是,从今年春天开始会有很多人想跑回农村老家去种菜。我们家是从去年开始种些蔬菜的,之前家里有地,但是也都懒得种,觉得蔬菜反正买起来很方便又便宜,何必要自己下地去那么辛苦的种菜呢,但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感觉还是自己家种出来的蔬菜吃的舒心干净,还纯天然,何况自己种的菜跟买来的菜味道就是不一样,结果好巧不巧,今年冬天种了一地的大白菜,得有100多棵吧,就派上用场了。



前一阵子在刚爆发肺炎的时候,听说超市里的大白菜涨到了五六十块钱一棵,不过也只是听说,因为我们家白菜萝卜储存的足够多,根本就不需要去超市排队买菜。这可把很多城市住的朋友羡慕的不行了,他们住在楼上,根本就没有办法储存菜,储存个一两棵大白菜,吃的慢了就都烂掉了,但是又不敢天天跑出去买,也怕被传染,所以就只能少吃饭少吃菜,能扛就扛,估计她们此时心里想的就是,待疫情结束,春暖花开,我也要“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不管怎么说,基本生活还是离不开农业生产,在疫情当前时,有钱都花不出去,还是有粮食有菜,心里才有底,虽然说农村也不是病毒的法外之地,但是住在农村,山多树多,人口密度小,总觉得在村子里趴着就饿不死,相信,这次疫情之后,会有很多人回农村着手去修缮老房子,再有什么灾病的就趴在农村平房里不出门了,随便存点东西窝个一俩月不成问题。


一品小十六


有句话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次疫情到目前为止,多数地区已经持续了17天左右的封锁了,处于第二个14天的隔离期,至于啥时候能彻底结束,还得看人们的自觉性和14天以后的病毒发展态势。

现在大多数地区的农村依旧处于封村状态,人车难行,有些地区更是贴出“再走打断腿,还嘴打你嘴。”的标语,可见全民对于病毒的警觉性还是比较高的,所以多数人都在家干躺等消息,

对农村农业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但是为了疫情防控,有些影响总比全盘皆输好太多。对农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对大棚种植户影响最直接

往年春节期间,云南的花卉市场交易量都比较大,大棚种植的草莓等水果都是销售旺季,种植大棚的花农也都准备在春节前后回本赚些钱。

但是,在今年这样的特殊情况下,根本不能将产品送到市场上,所以花农也罢,果农也好,都只能自认倒霉,让鲜花自开自谢,草莓拿去喂羊,白白萌受损失。

对冷库留存水果种植户有间接影响

去年的苹果水果收购价格相对往年比较低,膜袋苹果收购价格在0.6-0.7元/斤左右,纸夹膜苹果收购价在1.2-1.5元/斤之间,相对往年价格波动比较厉害,多数果农都持观望状态,将采摘的苹果存储在了就近的冷库之中,期待年后价格有所上升的时候再进行销售。

可惜如今病毒影响生活比较严重,库存水果价格还是个未知数,并且果农每月的苹果还要多掏出0.2元/斤的存储费,所以,对存库的果农而言,病毒过后,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损失。

普通大田农业影响较轻

咱国的农业比较多元化,而且全国的气候都不相同,所以对普通大田农业影响并不大。例如产粮重地东北是一年作物,每年三四月份才进行生产,所以基本没有影响。

华北西北多数地区是一年轮作,该下地的种子早在去年秋季已经入土,轮作大约在今年五月进行播种,除了春灌略受影响,其他的几乎没有啥影响。

其他地区一年三茬种植农作物的地区,多少受一些影响。而对于种植果树的地区来说,影响也不会太。所以,对于普通大田种植农户来说,影响有点,但是也不大。

总之,就目前的形势来说,命比钱重要,疫情防控期间,为了你和他人的健康考虑,一定要听党的指挥,这样我们才能打胜仗,病毒才能被消灭。


一起种植


病毒过去后,对农村农业的影响是什么?是好还是不好?首先第一句话就有不确定因素,只有把第一句问题确定了,才可以详细延伸的回答对农业有无影响。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啊!

病毒过后,具体没有时间概念,啥时候算过后呢?目前疫情还没有过去,什么时候过去,恐怕专家也不敢绝对肯定具体到哪一天,所以,就需假设性的回答了,如果马上就过去,那么对农村农业生产、养殖种植没有什么影响。

假如,时间往后推的长些,或1~2个月,或半年以上,那么问题就大了,不仅仅对农村农业有极大的影响,甚至对我国整个国情都会有巨大的甚至严重致命的影响。农业农事活动,及国家工矿、企业单位,整个状态将发生紊乱,工农业各方面产值严重受损,后果不堪设想。这有点危言耸听,绝对也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单从农村农业上说,因疫情未过去,仍然处于封禁状态,农事活动的一切工作处于停止管理状态,农业活,若不管理,数月时间大地将是遍野荒芜,虫害迅速孶生,作物颗粒无收,民以食为天,人们还怎么活。

如果,疫情马上过去,按专家预测,病发的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1~14天)已过去,现在是第二个高峰期6日~20日左右可过去,疫情进入平稳至杀灭时期。此后,各方面工作走入正常。

这样的话,对农村农业生产及一切农事活动,尚不会受到大的影响。因为还没有违背大的农时,对春播春管、小麦的返青起身期管理,不耽误什么事,一定的影响是肯定的。通过这次疫情,人们会更加科学的管理农业,增强环保、防控疾病的认识,和无公害农业经营管理,发展更高效更安全的农业生产。

毛主席说过,坏事在一定的时候会转变为好事。人们通过这次疫情的沉痛经验教训,会更更加珍惜生命,会把以后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使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现在是非常时期,今天是2月10号,这次又迎来了第二次14天,假如再有14天,疫情才能结束了,就是再加上一个月的时间,到三月十号,如果按照我们北方而言,对农业生产没到任何影响,因为在北方是在五月一前后开始种地的,如果春耕准备工作,四月中旬左右,开始做准备工作。

农村现在防御严格,因为疫情牵扯到千家万户,有的大的屯子里,人口在1万人以上,现在是非常时期,农村人都宅在家里,没有到外边搞农业生产,这个疫情的发生,正好赶上是冬季,冬季不能种农作物,我们预测出最坏的结果,过一个月以后,就是3月10号左右,这个时候也种不地,这个时间段,外边儿的天气还是很冷的,对北方种地没有一点儿影响,所以有充分的理由,在家里待着吧。

如果过一个月以后,对南方而言是有点影响,因为冬小麦那个时间正在长大,需要上化肥,还有田间管理,这个时候如果再出不去,就可能造成冬小麦减产,或者是头半年没有收成,如果造成这样的影响,我想会给一定的补助,因为毕竟是天灾呀!但是有这一个说法,弃小家,顾大家,为了我们尽快的摆脱疫情,做出点儿牺牲也是值得的,疫情当前,我们要做到人人有责。

不管对农业生产有影响与否,我们都会面对现在的形势,如果真的是庄稼扔了,但是人还很健康,这是最值得的,因为有人才会有一切,这都是明白人的道理,你们说是这个道理吗?


三农刚子


现在已经是2月10号了,对于肺炎疫情的防治现在也到了最为关键的第一个14天,从数据上来看我们国家对于防止疫情扩散的决定是正确的,已经连续好几天新增人员都在下降,治疗好出院的人员也都在增加,所以我相信在我们国家正确的领导下这次疫情会在2月底就会过去的。对于疫情过后对于咱们国家的农业的影响应该是利大于弊。



首先来说让大家更加的明白农业是国之根本,即大家非常熟悉的“民以食为天”到什么时候都是正确的。



自从改革开放的以来咱们国家的工业发展的速度比较快,但是农业的发展虽然也很快,可是却没有工业发展迅猛。所以在这次疫情过后在加上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的重视,所以2020年的三农将会得到巨大的改变。

其次就是目前已经进入了春耕阶段,冬小麦和大蒜现在也到了该追肥或者喷施叶面肥的时候了,所以在未来15天将是非常重要的时候。对于今年农业的丰收有一定的影响。

最大的改变应该是让大家都喜欢上农村,因为只有在土地里种植出来的农产品才是健康的,同时也会加快无公害或者有机农业的快速发展。


豫东小农


过去后,对农村农业的影响是什么?好还是不好?依我看,这次过去后,是对农业发展是有好处的。

农业是社会的根本,我们要守好农业这个根,农业是第一产业,没有农业,其他的产业发展不起来的,因为农业是解决人们吃饭问题的,是人的物质需求,我们只有把肚子吃饱,不缺粮,我们才可以过上安心的生活。

我认为这次特殊情况的出现会对农业有好的运用的:

1、让人们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灾难面前,粮食安全非常重要。我们要战胜特殊情况,就必须要找解决好人们日常的粮食问题。所以说,我们的农业种植不能减少。通过这件事后,我们就要保护好我们的耕地红线,要确保农业种植,特别是水稻、小麦、玉米这些大宗粮食的产量安全。

2、我们要加快农业发展步伐,对于那些不想在农村种植的农民,我们要尽快流转土地,让想致力于农业发展的人员种植,不能让田地荒芜,不能让田地空着不种植。



3、农业不单单是农民的事情,还需要社会力量的更多支持。比如农业生产周期长,回收成本慢,粮食价格低,这样都会影响到农民种植庄稼的积极性,我们是否让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农业来,盘活农业,让农民更好的扎根农村。

关注农民,一起学三农。


三农小黄鸭


今天是2020年2月10日,对于目前的疫情防控还是处于关键时期,患者人数在不断的增加,而且今天比昨天至少目前增加了3000多人,这个数据还是比较庞大的。因此目前对于农村的疫情防控方面也是非常重视的,采取了强制性的封村封路的现象。每个村庄只设置一条生命通道并派人专门值班,拒绝所有的外来车辆和人员包括本村从外地来的人员一律劝回去。



现在在农村禁止村民出入,目前对于农业方面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因为现在已经过了立春的节气,到今天已经有一周的时间了。对于黄淮地区小麦即将进入返青的阶段,需要对小麦等等越冬的农作物进行追肥管理包括除草等,一方面的农业的农活还有春耕也是即将进行的农事。当然在我们这边已经采取了一手抓疫情的防控工作,一手抓农业生产工作,实行了两手抓两手硬的措施。一方面对于疫情的有关知识进行大力的宣传,对出入的人员进行严格的测温登记消毒处理;一方面鼓励农民抓紧进行农业生产,而且可以通过村集体集中办理一些种子、化肥、农药等等购买。

现在的疫情确实对农业造成了重大的打击,也不仅仅是对农业有一定的影响,对我国其他的各行各业的经济都有不小的冲击力。目前农村的养殖方面,特别是活禽的养殖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好多养殖户即将出栏的活禽却没有人来购买,而且也没有粮食或者是饲料来喂养,甚至还有一些活禽活活的被饿死了。这对于这些养殖户而言受到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可是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毕竟舍小家顾大家,一切从大局出发。但是近些天来我国已经认识到疫情对于农业的危害性,于是采取了相关的协调辅助措施,出台了一些关于刚性的农业民生的运输车畅通的规定。

现在对于农业的种植业也是影响非常大的,特别菜农的菜卖不出去,因为菜贩子进不到村里面,农民的菜也卖不出去,这主要是为了疫情的防控。在城里是却吃不起蔬菜,蔬菜价格都非常的昂贵,即便是大白菜的价格也已经涨到了3、4块钱一斤,而对于农民这面才只有6、7毛钱一斤还是滞销,价格行情真是天壤之别。特别一项被消费者看好的草莓价格在往年一般是20元一斤左右,如今好多草莓都被烂在地里了。一些农产品更是卖不出去了,比如玉米价格现在有所上涨,但是玉米种植户卖不出去玉米,而市场上玉米却出现了供不应求的行情。



总之,疫情过去以后,对于农民的农业生产方面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首先农民工会大量外出导致农田会出现无人耕种的现象,毕竟今年因为复工向后推迟,使得好多的企业为了赶工期赶订单,不得不大量需要农民工,而且提高农民工的工资,这就使得农民工外出赚钱的人数增加。第二方面由于疫情的影响导致了好多农村养殖户或者是蔬菜种植户受到了严重的亏损,这一部分人也不得不放弃原有的行业而外出打工赚钱。第三方面对于疫情的影响会紧接着出现一波农村热,也就是好多城里人会跑到农村去旅游踏青,去采购农村的是有机的食品,或许对某些区域的农村经济有一定的拉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