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河南有那么多飞地?

饶河清


看了这么多回答,我觉得河南飞地相比于其他省份直辖市,不是很明显啊!都是小飞地,这在大部分省份都存在吧。比如上海在安徽,浙江,江苏都有飞地,其中与安徽都隔了一个省,这比河南飞地明显多了吧。北京在东北还有飞地呢,所以河南飞地和很多其他地区比,没啥特别的。


明兰是个小可爱


飞地,指的是不和本土相联系但又在行政上受本土管辖的土地。在国际上,著名的飞地有加里宁格勒州(属俄国)、阿拉斯加州(属美国)。

在中国国内,也存在很多飞地现象——比如青海省的海西州,就有很大一块土地不和本土相连,当然国内最著名的飞地,莫过于河北省境内被北京和天津所分割的那块飞地。

一般来说,国内各省中,飞地数量最多的是河南省。河南省历史悠久。传说中的夏朝,既位于河南,因此河南有“最早中国”的说法。

河南有十块飞地,其中,导致飞地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移民因素

南阳市荆紫关镇所管辖的石槽沟村,被湖北全面包围。但是行政属于河南。有说法认为,起初这个村没有人居住,是湖北境内的荒地,最先在这里定居的是河南人。最终,到底这个村弥漫河南风气,因此被划归河南——当然这个原因只是传说,真实原因待考。

类似情况还有周口留福镇管辖的小武沟村。

水患影响

中国历史上,黄河有过多次改道。改道原因中,包括人为泄洪情况。河南范县的老县城和几个城镇,位于山东境内。

起初范县归属于山东,后来因为便于水利管理,于是将范县大部分土地划入河南,但是范县的老县城和多个城镇,却被包围在山东境内,出现飞地。

行政规划

商丘城厢乡行政上管辖19个村,但是,其中有15个村位于其他城镇境内。这是因为在行政划分的时候,出现规划混乱而导致的。

其实这类原因导致的飞地,在全国大多数省份都存在,不足为奇。

地理因素

郑州高山镇管辖的杨桥村。杨桥村系行政村,管辖13个自然村。其中,有3个自然村被其他城市的附属地区所包围。这是因为杨桥村境内山地、丘陵太多,将杨桥村分割成了若干个单元,于是出现飞地情况。

产经因素

平顶山石龙区归属于平顶山管辖,但是石龙区并不和平顶山本土相连。起初石龙区归属于其他市县,后来由于石龙区发现了煤矿。为了能够整合煤炭开采,节约人力资源压缩开采成本,于是,将石龙区划归平顶山。

类似这种原因导致的河南飞地还有很多,比如平顶山管辖的舞钢市。

因此可以这样理解:总体来说,河南飞地产生的主流原因,是为了整合产经。


藤树先生


河南的飞地多,但是成因却各不相同。举个例子说吧。

河南南阳,在全国的知名度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却有一件怪事,有个村庄飞到省界之外的湖北省境内,这是怎么回事呢?

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是河南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面积约2.66万平方千米,也就比北京、天津两市面积之和稍小一点儿。人口超过一千万。这么大面积和人口的地级市,在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倒不多见。

南阳东连驻马店、信阳,南抵湖北随州、襄阳、十堰,西边和陕西为邻,北边和三门峡、洛阳、平顶山接壤。南阳位于南阳盆地,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农业发达。

在南阳市西南部,伏牛山南麓的豫鄂陕交界之处,有个县叫淅川县,境内有丹水、淅水,古称丹阳。和南阳其他地方的平原地形相比,淅川县属山地地形,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枢纽就在淅川一侧的丹江口水库。

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飞”到湖北省境内的村子,叫石槽沟村,归八九公里外的淅川县荆紫关镇管辖。村子坐落在相邻的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白浪镇境内,是属于河南省级的飞地。

省级的飞地是什么概念?通俗点讲,就是涉及到外省的相关方了。这种飞地即使很小,要想调整,处理起来流程也很复杂,要省一级的出面,向上级申请调整。石槽沟村就是这种情况。

石槽沟村面积约0.8平方千米,耕地三百多亩,人也不多300人左右。虽然地处湖北境内,周围都被湖北的村庄包围,但是石槽沟村的村民开的车牌是豫R的,座机区号是0377(南阳区号)。

村子面积不大,村民出了村打电话就成了长途+漫游了。因此,以前为了省钱,有些村民家里有两部电话,一部湖北的,一部河南的。后来电话费便宜了,就没有这样的情况了。现在手机资费也不高,而且取消漫游费,有些村民就用的是十堰的电话号码。

不但电话用的湖北省的,走的路也是和湖北临时调换的地修的,就连媳妇都是娶的湖北的姑娘,因为这里是山区,河南的姑娘不愿嫁过来。

关于这块飞地的成因,没有相关资料记载。不过有三种流传的说法:一种是陪嫁说,一种是迁徙说,还有一种是剿匪说。

陪嫁说认为,石槽沟村当时是因为湖北嫁闺女给河南人,把这块地当作嫁妆一起送给了河南。这在今天看来不可思议,但是在古代土地私有的情况下,大地主将这块土地作为嫁妆还是有可能的。而且这块土地西面、南面、北面三面环山,北面是条山沟,在当时农业社会看来,也不是什么太好的土地。

迁徙说认为,村里主要的两大姓贾、王两家祖先是从山西洪洞县迁徙到河南内乡,后来又迁徙到石槽沟村的。时间大概是清朝道光年间。因为这里当时是归荆紫关镇管辖的,就一直延续下来了。

这种情况在古代是有例可循的,地广人稀的年代,谁开荒就是谁的,只要向官府缴税就可以了。后来划分区划的时候,大都根据原来的户籍地作为判断标准。在福建省某些地区有一些飞地村落,就是因为先辈迁徙而形成。

剿匪说认为,以前在石槽沟村北面有个洪门寺,但是寺庙里的和尚却不务正业,仗着武功高强,山高皇帝远,胡作非为。当时郧县(今十堰郧阳区)官府离这里太远,近百公里山路,又不好走,等官兵赶到,土匪和尚早跑没影了。官府一直拿他们没办法,后来让较近的河南官府代为处理,将那些无法无天的和尚一网打尽。后来湖北干脆就将这块地方给了河南,由荆紫关镇管辖。

传说就是传说,因为没有相关资料记载,或许这将成为永远的迷案。其实这都无所谓,不管归属哪里,只要老百姓过得幸福就好了。

因为是比较特殊的飞地,如今得到河南方面较高的关注度,石槽沟村因而获得一些特别扶持,成为新农村试点村,村民生活各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地图帝


一、河南濮阳范县老县城飞地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位于北部的范县老县城四面不与河南接壤,是真正意义上飞地,而它与山东的樱桃园镇也融为一起,这里的人们从新县城到老县城也要跨省,非常有趣。

而范县飞地的形成是由于1964年的行政区域重新划分,当时为了泄洪需要,就将范县金堤河以北的区域划归山东,山东和河南在此也是以金堤河为界,但范县县城却在河的北边,因此便形成了飞地。

二、南阳市淅川县荆紫关镇石槽沟村

荆紫关镇是当地有名的古镇,而石槽沟村距离河南边界最近也有两公里,据说石槽沟村原本无人居住,在明初时候从山西过来的两家人在内乡居住后,后又迁徙到石槽沟。至今这里的人们还保留着河南吃面条、听豫剧的风俗习惯,在行政区划也是属于河南,因此也是一个非常奇特的飞地。

三、周口市沈丘县留福镇小武沟

这个飞地是这三个飞地中最小的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位于安徽省临泉县张营乡武沟行政村内,供电也是由安徽供给,但在行政区划上却属于河南周口。这块小型飞地的形成是由于1975年河南中东部遭遇洪灾,位于河南姜营乡的几户居民迁徙到了附近的张营乡,从而形成了小武沟,如今武沟行政村中得自然村也是分属河南安徽两省管辖。

总之,河南这三个飞地最为典型,但距离河南边界都非常近,在生活习惯上也没有过多的差别。

至于还有什么飞地,欢迎在评论区补充留言

我是河南这些事儿,持续更新更多河南本地问答,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谢谢!

<strong><strong>


河南这些事儿


大到省级小到村级,在中国很多都存在着飞地,而在国外甚至国家级的飞地也都存在,故不同级别、不同地区形成飞地的原因也是不同的。


河南因为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复杂,所以很多飞地形成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论。

下面我们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下河南与众不同的神奇飞地。

一、范县——“插入敌人心脏的飞地”

在河南范县县城有一条由南街和北街组成的大街,经常会发生一些让人哭笑啼非的事情。比如住在南街的王婆去北街的娘家却需要“出省”。再比如住在南街的一个人非要给北街的邻居写信,结果这封信先由镇邮政所寄出,再经过莘县、济南、郑州,最后到范县送到那个邻居的手中足足花了15天时间。而如果南街的这位朋友直接把信送到邻居家,只需花五分钟。这就是发生在范县这块飞地上的魔幻现实。

在范县有一大片樱桃园,范县整个县城就被这个巨大的樱桃园包围着。但令人尴尬的是,这个樱桃园在行政关系上却隶属于山东莘县的樱桃园镇。所以在这块地界就形成了“山东地里有河南县,河南县里有山东镇”的独特现象。而如此混乱的行政规划背后的故事还得从1952年讲起。




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1948年中共曾在豫冀鲁三省交界地带成立过一个平原省。但3年后这个昙花一现的平原省就被撤销了,而其下辖的县市就又划归回原有的省份。范县重新回到山东,隶属于聊城地区,县城驻在今日的山东莘县。时间走到1963年,这一年位于河南、山东两省交界地带的金堤河遭遇特大暴雨。面对暴雨成涝的威胁,位于上游的河南省只能开闸泄洪。结果凶猛的洪水一发就不可收拾,直接就把下游山东范县、寿张县的农田给淹了。

两省百姓因为这事就吵起来了,事态严重了起来,为了合理协调好两省的水利纠纷,国家特地发文决定撤销山东寿张县的建制,从而将原分属寿张、范县两县管理的金堤河南部整体划归范县,而原隶属于范县、莘县的金堤河北部就整体划归莘县。

经过重新调整,原本交叉难解的金堤河分段治理难题一下子就变得明朗了。但当时为了更好的防汛,上级部门却把范县县城留在了山东,而县城附近的几个村就顺势成了范县的辖区,但外围更大的樱桃园镇却还是隶属于山东莘县。所以这块隶属关系混乱的地界就像一个洋葱,虽然层次分明,但每一层却属于不同的主人。




二、淅川石槽沟——历史典故传下来的飞地

在河南淅川县同样有一块神奇的飞地——石槽沟,这个村子有点像中国孤悬海外的台湾岛,飞进了湖北的深山里。石槽沟村很穷,只有74户人家,全村加起来一共257人。村里85%的媳妇都是湖北人,包括建筑风格、民俗方言都和湖北荆楚文化很像。而关于这块神奇飞地的由来,据当地村民讲述,是出自一个世代流传的历史典故。

石槽沟贾姓居多,贾姓祖上原本是河南内乡县贾沟村人,当年因为逃难来此定居。有一年贾氏家族与附近湖北省的吴氏家族发生了土地纠纷,因为地方官员处理不了,案子就传到了皇帝那里。皇帝哪有多余的时间管这等鸡毛蒜皮的小事,直接就传令石槽沟附近的鄂豫两省地方长官,说谁能了断此案,石槽沟就归谁管理。

当时的淅川县令毛遂自荐,很快就凭借着出众的能力处理好了这事,所以自然石槽沟就归淅川管理了。此后,石槽沟一直隶属于淅川县至今。

河南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飞地,欢迎河南的朋友留言告知。


夏目历史君


什么是所谓的飞地?它是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现象,通常是指那些隶属于某一行政区,但是与本区域不相连的土地。如果某一行政区拥有了一块飞地,没有办法通过自己所属行政区“直接”管理,必须“飞”过去。


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省份或者地级市,其实都可能有着自己的飞地。流落在外的土地叫做飞地,外部流落在我们这里的也是飞地。至于河南地区的飞地则是比较多,有着十块。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看看有没有你的老家。

南阳市淅川县荆紫关镇石槽沟村,该村仅有一平方公里大小,人口也是不足500人。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白浪镇中心地带,但是却在行政划分上隶属于河南省南阳市浙川县荆紫关镇。

早些时候石槽沟村并没有人住,先是一对王姓与贾姓的夫妻最先移民过来,因为山上有石槽,村里又有沟,所以起名石槽沟村。他们祖辈上是河南人,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风土习俗都和河南很像。尽管长期被湖北包围,甚至是连媳妇都是湖北人,但是底子上还是河南。


濮阳市范县老县城,该地流传着一句俗语“全国一大怪,县城设在省界外。”以及“山东省里有个河南县,河南省内有个山东乡,山东乡里有个河南村,河南村里住着山东人”。这是说河南范县的县城以及镇政府坐落于山东省境内,成为了一块飞地。

范县之所以会形成飞地,主要是因为当年黄河泄洪。在建国之前,范县其实是属于山东省。建国之后由于泄洪的需要,就把范县以及其他几个县级地区划给河南,至于原先属于范县的几个城镇则是被“落”了下来,还是归属山东,因此就被包围了起来。

周口市沈丘县留福镇小武沟,这块飞地位于安徽省境内。在这里居住的村民,是从位于河南省境内的姜营行政村迁徙过来的。该行政村位于河南与安徽交界地,中间有一条汾泉河,以河上的闸口为界划分的两个省份。虽然是搬迁到了安徽境内,但是还是河南户口。


商丘永城市城厢乡位于商丘永城市的西部,下辖19个村,其中的15个行政村以及乡镇政府都位于城关镇。而另外的四个村,则位于城关镇以南地区,因此也就成为了飞地。这是因为城镇规划过程造成的,历史渊源并不多。

郑州市上街区位于荥阳市,归属郑州市管辖,成为郑州市的一座卫星城镇。上街区除了是郑州市的飞地之外,上街区自己还有一块飞地,它位于巩义市小关镇。两块飞地的行成,主要是因为该地区以铝材生产为主。郑州市在两个地区都有铝材企业,上街区的形成是典型的依企而建社区。

郑州市荥阳高山镇杨桥村和巩义市接壤,该村主要是山陵地区,下面管辖了13个自然村。其中有三个自然村被巩义市包裹,形成的原因是山陵地貌。

洛阳市吉利区归属于洛阳管辖,但是地理位置却是在黄河北部的孟县境内,与洛阳市隔了一条河。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天下这腰脊,南北之咽喉"的说法。该地区形成主要是因为黄河数次变道,逐渐的把该区分了出去。


平顶山石龙区归属于平顶山管辖,本来不属于平顶山,是归属于宝丰县以及鲁山县共同所有。这是因为该地区煤矿丰富,为了更好的发展煤矿产业所以在这里硬生生的画出一个区,直接归属平顶山管辖,因此也就成了平顶山的飞地。

平顶山舞钢市和石龙区的原因差不多,也是因为这里的矿藏比较丰富。为了发展的需要,把它直接归属平顶山治理,在该地区划立区,后来在1977年撤区建市,曾经成为了平顶山的飞地。

河南绝大部分的飞地就都在这里了,之所以会有如此“奇观”的形成,除了像石槽沟桥村这种历史原因。绝大部分都是为了建设的需要,比如说在这里发现了矿藏,但是他的直属行政区太小没有能力管理,就被直接划到更大的行政区管辖。这也从侧面体现了,在建国的初期,我们对于煤炭、钢铁等行业的重视。

在中国的领土上,除了像河南这么多飞地之外,其他地区的飞地也不少。比如河北省三河市、大厂县、香河县本来是隶属于河北省廊坊市,但是他与廊坊之间却夹杂了北京和天津。他们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我们对于直辖市的划分,即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江苏省无锡市的飞地宜兴,本来隶属于无锡市管辖,但是两者中间加了一个常州市的戚墅堰区。这块飞地的形成,主要是因为被太湖隔开了。还有就是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由于洪泽湖的出现,盱眙县被一分为二。想要从陆地过去需要经过安徽省境内,否则只有水路。

山东省济宁市飞地微山县,它是归属于山东省济宁市管辖。但是微山县旁边有一个微山湖,就是铁道游击队当中的。因为他的出现,把整个微山县从济宁市“挤”了出去。微山湖的两边一个是济宁市,另一个是枣庄市,微山县归属济宁市却靠近枣庄市。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沱沱河流域,它位于青海湖的西部,北部是甘肃省,靠近西藏自治区。还有新疆克拉玛依市飞地独山子区,他的周围都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管辖地,而它归属于克拉玛依市治理。

后面这些飞地的形成, 并不是像河南矿区分布不均匀的原因。而是因为自然因素,比如说山川河道等。在国际上面比较典型的飞地,比如说美国在俄罗斯附近的一块飞地阿拉斯加。


史之策


河南为什么有这么多飞地?这真实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什么是飞地,就是指完全被行政管辖权与自不同的土地包围的土地。世界上最著名的飞地莫过于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这块徒弟濒临波罗的海,地理上处于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的包裹之中,跟俄罗斯完全不接壤,但它却是俄罗斯地地道道的飞地!相同的情况还是直布罗陀,虽然跟英国很远,跟西班牙很近,但却属于英国管辖。

如题主所说,河南的确有很多飞地,粗略统计一下竟有十块之多!在山东、河北、湖北,都有河南的飞地。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河南濮阳市范县老县城,该地流传着一句俗语“全国一大怪,县城设在省界外。”“山东省里有个河南县,河南省内有个山东乡,山东乡里有个河南村,河南村里住着山东人”。这是说河南范县的县城以及镇政府坐落于山东省境内,成为了一块飞地。范县之所以处在山东地理范围中,主要是当年治理黄河的需要。在建国之前,范县其实是属于山东省。建国之后由于泄洪的需要,就把范县以及其他几个县级地区划给河南,至于原先属于范县的几个城镇则是被“落”了下来,还是归属山东,因此就被包围了起来。

除此之外,造成飞地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历史。地理上有一个怪现象,就是反是历史越悠久、文明越复杂的国家,其边境线就越复杂。如果不信,我们可以去翻看一下世界地图。在东亚、西欧、阿拉伯地区,都是历史悠久的有灿烂文明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国界线一般都比较复杂,走势蜿蜒曲折,甚至飞地也不少!但是在北非、北美、中亚这些历史相对不那么久远的地区,其国境线就没有多少弯曲,有的甚至直接就是一条直线!为什么有这样的现象,无非是历史越悠久的地方,其边境上的你争我夺就越多,地块的归属就远比历史段的地方复杂,所以划界就越复杂。

话题回到河南。河南为什么那么多飞地,毋庸置疑,这跟历史也有很大关系。因为历史上,河南长期都是华夏文明的中心,在这块土地上诞生和湮灭了大大小小数量数不清诸侯国,诸侯国之间都你争我夺,恩怨情仇,都对今天河南的划界有着间接影响。曾经的战国第一强国——魏国,只要就是今天河南的范围。魏国就是一个飞地众多的国家。翻看一下当时魏国的地图,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河南也飞地众多了!




周周说古今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一起来读河南那些事儿。(约500字,阅读需2分)

听到“飞地”这个名字,很多人会疑惑,难道地还会飞了不成。

还真有这样的地,本来属于这个省或者市的,非要跑到别的省市,就好像长了腿一样,故称飞地。

在今天的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白浪镇,有一个名叫石槽沟村的小地方,若是你去当地,问他们是哪里人,他们定会说,我是河南人。

没错,他们的身份证上,写的是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石槽沟村。

这个属于河南的村子为什么会孤悬于湖北呢?

这要从一段特殊的历史说起,几百年前,石槽沟这片土地上并无人居住。有王、贾二姓人家,明初从山西大槐树南迁至河南内乡的师岗,以为师岗地区处于秦岭余脉伏牛山中,所以当地生活条件也不太好,于是就向外寻求出路,到了与河南相邻的湖北石槽沟这个地方。

几百年来繁衍生息,这个1400亩大小的地方,人口三百人左右。这个地方堪称一个小小的世外桃源,周边都是山,进出不易。

解放初期,湖北省洋溪乡政府工作人员来动员石槽沟村民隶属湖北,但是村民坚持认为他们是河南人,世世代代都是,故而坚决不归于湖北。

这块地就这样成为河南省的地盘,飞落在湖北省。

虽然这个村子四面都是湖北人,小孩上学、医疗卫生、婚娶,都有诸多的不方便,但是河南人的归属感和向心力始终是这些人战胜万难的动力,一直坚持着自己心中的根,守护这河南的风俗文化。

石槽沟村

这只是河南众多飞地的一个例子。其他的诸多飞地,如河南濮阳范县的城关镇,飞入山东境内;周口市沈丘县留福镇小武沟,飞入安徽省境。等等。

每一块飞地,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欢迎关注@历史宝藏,更多河南历史文化原创内容,值得期待。

历史宝藏


“飞地”是一个地理名词,顾名思义就是这块土地没有和自己的母体连在一起,处于“离散”的状态!

而在河南省,多地都出现了这种情况,即在行政区以外,但属行政区管辖并与之有经济等方面密切联系的土地。

那么,河南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飞地”现象呢?

一、省级飞地——因历史移民原因导致!

在河南有一个村子,行政上隶属于河南省南阳市荆紫关镇,其地理位置却在湖北省十堰市内,它距离南阳也就是河南省最近的地方的距离有将近十公里。

这个村子就是石沟槽村,这个只有不到300人,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地方,完全被湖北的地界所包围,但是这个村子全部沿袭着河南的风俗习惯,饮食和生活方式等都显得和周边的环境不一样,而和河南的保持着一致!

因为这些居民早年都是河南人移居过来的,所以不仅村子行政上属于河南省,百姓们的心理也更认同自己是河南人!

二、市级飞地——为了更好的经济发展!

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有产能资源的城市,像平顶山的石龙区,石龙区并不在平顶山的地理区域内,因为此地有煤矿资源,而平顶山又是煤矿大市,所以就把石龙区划归给平顶山市管理,就是为了更好的煤矿资源开采!

三、为了更好的水利治理!

在河南山东交界的地方,有一个范县行政管理上本来属于山东,但是为了统一的水患治理,就把范县的大部分区域划给了河南,就导致出现在一些区域处于“飞地”的情况!

四、乡镇飞地——多为行政划分不够细致!

在商丘城厢乡出现了自然村“飞地”的现象,包括其他市县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些“飞地”一般都是在行政划分的时候规划混乱导致的。

这种情况其他省市也很常见!

我是xiaoZ弹史,翻看滚滚烟尘,知晓横趣点点。欢迎【关注】我,一起寻找历史中的真我!


xiaoZ弹史


许多人一听说飞地,脑子里肯定第一先想到,飞行的土地?还是会飞的土地?其实都不是,飞地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某一个地方处于A地区,但它又属于B地区管辖,就像凭空出来的一样,因此被人们称为飞地,中国飞地最多的地方,个人认为河南应当算其中之一,因为它与山东、陕西、湖北等省接壤,因此飞地的情况频发,在历史上弄出不少笑话,有的地区至今还未做出改变,那么为什么河南,会有那么多的飞地呢?

河南处于中原地带,是古代战争的频发地,因此历史上有许多王朝,都把首都建立在河南,当然了河南飞地之所以形成,也是有各种原因存在的,例如下面我们所说的范县,上面也说道,山东、河南二省接壤,是自古以来的邻居,范县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是归属于山东的,但从管理上来说,又归河南政府所管,在这座县城之中,你几乎可以几步就出省。

之所以会形成如今的局面,是因为1948年曾经成立过一个平原省,但仅仅持续三年,便被撤下省的称号,其隶下的县市,又划分回原来的省份,范县一开始属于山东聊城地区,1963年河南、山东边界发洪水,河南为了泄洪开闸放水,却没想到把山东范县、张县等地给淹了,两省人民因此展开争吵,上方为了安抚民众,经过一系列的整改,范县这才成为河南所管。

而在河南的淅川县石槽沟村,也出现一个相似的情况,不过不同的是,范县是近代才有的,而淅川县是自古以来。淅川县的石槽沟村十分贫穷,坐落在大山之中,四面林山密布,交通非常不方便。这个村子仅有74户人家,大部分的女人是湖北人,根据当地的居民所说,此地的由来是一户贾姓人家。

据说这家人原本是河南贾沟村人,因为逃难的缘故,才来到湖北定居,但因为与当地的吴姓家族所不合,导致闹到了公堂上,当地官员无法裁断,便上书给当时的皇帝,但皇帝日理万机,国政繁忙,哪儿功夫处理两家土地纠纷的事情,因此便下令让湖北、河南两地的官员断案,哪一边赢了,石槽沟村就数谁的。

相信结果大家已经知晓,淅川县的县官凭借自己的才能,很快的将此事处理完毕,因此石槽沟村,也归于淅川县所管,以至于发展到现在,结果仍旧是一样的,河南的飞地的很多,但是成因也是千差万别,当然了这些说法也是一家之言,作为参考就可以了,千万不可尽信,不过也有点好处,就是因为石槽沟村的关注度,政府给了很多扶持,当地村民们的生活,相信也会过得越来越好的。

以上就是个人对于河南飞地多的一点解答,其实严格一点来说,河南的飞地数量,只是属于中等偏上,青海省才是我国飞地面积最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