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隔着秦国和晋国,西周为什么会被戎狄打到?

用户5547794900


首先纠正问题两处错误。第一,犬戎亡周当在西周晚期,平王东迁后,建立东周以后,才逐渐进入春秋时期。第二,犬戎与周镐京并无秦、晋阻隔,这时候秦国尚在汧渭之间养马,大本营更是远在西犬丘一带(以今天水市为主)。当时晋国更是和犬戎八竿子打不着,主要在今天的临汾盆地。而犬戎则位于泾水、(北)洛水中上游之间,大致在今天宁夏以东的甘肃省境内。

以犬戎所处的地位,顺泾水而下就是攻打镐京的可行方案。况且在西周末年,西周本身的统治力已经大不如前,镐京周围可谓戎狄环伺。西北的戎狄也确实曾打到过镐京的北面。也就是说,这时候的戎狄的势力非常强,犬戎就是其中的重要势力。


西周晚期,周幽王宠幸褒姒,渐渐冷落了申后和太子宜臼,最后干脆废了宜臼的太子身份,改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这引起了申侯的极大不满。

申国在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北,是周宣王时期分封的大国,主要是为了控制楚国的扩张。在当时的南方,申国的势力可能是仅次于楚国的存在。郑桓公曾向太史伯何处为所,太史伯就提到申国力量的强大。另外,申国还占有一条通往关中的战略通道,就是后来的武关道。这为他们北上攻打镐京提供了便捷。

于是,申国就联合曾国(时亦位于南阳北方城县一带,后迁往信阳大别山光山县一带)、犬戎一起从南北两地攻打镐京,结果镐京终于被攻陷,周幽王也被杀死。


本来申侯联合犬戎,只是想替宜臼夺回太子位。哪知犬戎攻入镐京以后,申侯根本控制不住局势,不仅杀死了周幽王,而且在镐京烧杀抢掠,更为要命的是,还赖在镐京不走,这可急坏了申侯。于是申侯、曾侯和许文公只得在申国立宜臼为天子。与此同时,虢国也在携地立宜臼的弟弟无余位天子,周朝一时出现了“两王并立”的局面。

虢国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三门峡一代,就在晋国的南面,时晋文侯有心立平王,于是就杀了携王。此后又联合卫武公、秦襄公等国一起到镐京驱赶犬戎,最终把才犬戎赶走。

周平王从申国回来镐京,镐京已是残垣破瓦,狼藉一片,于是萌生了迁都洛邑的想法。后来在卫武公、秦襄公和晋文侯的护送下,才辗转来到洛邑,建立东周。


周平王为了感谢卫武公、秦襄公、晋文侯等诸侯驱赶犬戎和护送东迁之功。就对他们进行封赏,卫武公由伯爵升为公爵,秦襄公则由周附庸变为正式诸侯,并让他们继续驱赶和讨伐犬戎,占有的土地可以据为己有。而晋文侯则获得了征伐不享之臣和戎狄的大权。

综上所述,镐京之所以沦陷,是因为周王室衰落,犬戎和申国、鄫国联合,实力强大,并且都控制有的通往镐京的战略通道。但是申侯的想法和犬戎的想法不太一样,所以后来也只能靠卫国、晋国、秦国等诸侯协助才把犬戎赶走。由此平王才可以继承大统,东周才得以建立。


青铜说史


估计提问者所看的是其一,而不知其二,西周时期有两个国都。西周的最开始国都的镐京,现在西安附近,西边是秦国,现在的位置在甘肃,天水一代,周的北边是就是犬戎。现在的青海、宁夏一代。

西周建立之初,实力还是很强大的,建都在镐京,把中原其他领土分别封给其他功臣,子女和亲戚。自己守着西北。因为实力强大其他的羌、犬戎也不敢有什么非份之想,基本上相安无事。


由于周武王姬发建立周王朝后仅仅两年就生病死了。武王的儿子姬诵即位,这就是就是周成王。因为周成王只有13岁,不能处理政务。于是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助成王掌管国家大事,行使天子的职权。历史上称为“周公”。


被灭掉的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不满足于周朝封给他的殷侯地位,想重新恢复殷商的王位。武庚一听说周朝内部也是动荡不安,就和管叔、蔡叔串通起来,联络了一批殷商的旧贵族,还煽动东夷中几个部落,起兵叛乱。东方也有几个部落都与武庚串通一气,蠢蠢欲动。周公授权给太公望:各国诸侯,有不服周朝的,都由太公望征讨。这样,由太公望控制东方,周公自己全力讨伐武庚。

周公花了三年时间,终于平定了武庚的叛乱,杀了武庚,把管叔也革了职,将蔡叔充军。而管叔觉得自己没有脸面去见他的哥哥和侄儿,便上吊自杀了。


周公东征结束时,同时抓获了一大批商朝的贵族。因为他们反抗周朝,所以叫他们“顽民”。周公觉得让这批人留在原来的地方容易滋生事端;同时,又觉得镐京远离东部的广大中原地区,控制起来很不方便,他就在东面新建一座都城,叫做洛邑(今河南洛阳市),把殷朝的“顽民”都迁到那里,并派兵监视他们。


从此,周朝就有了两座都城。西都是镐京,又叫宗周;东部是洛邑,又叫成周。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地方在成周


到了周幽王时期,周王室的实力开始下降,为了防止犬戎来攻打自己,用烽火进行报警,周王朝在骊山上建有二十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便有一座,专门用来防备西戎的进攻。一旦犬戎来犯,烽火台上的烽火会像接力棒一样点燃,一个地点一个地点传下去,附近的诸侯远远见了就会发兵来救援。


周幽王干了一件最蠢的事,就是用“烽火戏诸侯”的玩笑来博取褒姒一笑。这一天幽王兴致勃勃携爱妃褒姒上了骊山,他们白天在骊山吃喝玩乐,到了晚上,让士兵把烽火台的烽火点了起来。附近的诸侯一见黑烟滚滚的烽火狼烟,以为西戎兵打来了,立即率兵来援。赶到时,却不见西戎兵的影子,只听见山上丝竹管弦之声。这时虢石父从山上下来说,大家辛苦了,这里没有什么事,大王和王妃放烟火不过想取个乐,你们回去吧!

诸侯们从老远跑来,却被幽王耍乐一番,一个个气得肺都要炸了,掉转马头就走。褒姒在山上,借着火光看到诸侯们气愤、狼狈的样子,真的笑了一下。幽王瞧见了她这一笑,不由得心花怒放。


幽王自宠幸褒姒以后,被她迷得颠三倒四。竟然废掉太子宜臼,改立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

后来申侯勾结犬戎兵来犯,幽王下令点起烽火求援,结果各路诸侯对上次的羞辱记忆犹新,加上对幽王昏庸乱政的不满,连一个救兵也没有派。


西戎兵很快攻破周都镐京,把逃到骊山脚下的幽王和伯服杀了,又把美貌的褒姒抢走了。


所以,犬戎攻击的是镐京,至于洛邑, 周幽王被杀后,周平王即位,为了躲避犬戎再次攻击,公元前770年,东迁至洛邑。历史上把周朝定都镐京的时期,称为西周;迁都洛邑之后,称为东周。

不知道这样解释是否清楚,欢迎各位大咖指正。


歌舞三国


春秋时期是东周的前期,是周平王东迁以后到商鞅变法的这段时间,西周从周幽王死了,周平王东迁以后就结束了。西周和东周虽然都是周朝,但各诸侯国的分布图有很大的变化。西周时期,秦国还是一个附庸国,国土面积非常小。春秋时秦国的国土面积包涵歧、丰之地。

西周为什么会被犬戎打到,因为犬戎原本紧邻秦国、申国和西周歧、丰之地。西周的国都镐京位于现在的西安西北。

周幽王时期,申国和犬戎接壤,申侯联合犬戎叛乱。申侯本来想打败周幽王,放出申后,让周幽王重新立宜臼为太子以后,就撤军,没想到犬戎主不满足于得到申侯的金银财宝的酬谢,霸着镐京不走,在镐京劫掠放火。

所以申侯一面在镐京救火,一面暗中联合晋侯姬仇、卫侯姬和、秦君赢开,三路诸侯和申侯、郑伯共五路诸侯攻打犬戎主军马。因为郑伯姬友在保护周幽王的时候战死,郑伯姬友的儿子姬掘突为了给父亲报仇,也率兵攻打霸占镐京不走的犬戎主,在五路诸侯兵马的强攻之下,犬戎兵败,犬戎主在大将满也速的保护下逃离镐京。

平定叛乱以后,太子宜臼登基,为周平王,五路诸侯都有升迁,秦国原来是附庸国,因为这次平叛有功,周平王加封秦君为秦伯,列于诸侯。

周平王东迁以后,犬戎主虽然退出镐京,但他自恃有功,认为自己劳而无功,因此心怀怨恨,又熟悉了中国的道路,所以犬戎经常发兵侵占周朝的边疆,歧、丰之地一大半被犬戎占领,渐渐逼近镐京,连月烽火不绝,形势非常紧迫。周平王为了彻底平定犬戎,命令秦伯赢开带兵驱逐犬戎,许诺所得土地赐给秦国,永为西番。不到三年,秦国打败犬戎,犬戎的大将孛丁、满也速全部战死,犬戎主远逃西荒,歧、丰之地全部归秦国所有。这时候的秦国辟地千里,成为大国。歧、丰之地是周朝的发祥地,秦国拥有这片千里沃野之后,也逐渐强大。

所以,春秋时期的秦国和西周时期的秦国是不一样的,犬戎和西周、东周的地理分布也是不一样的。






牡丹梅花鑫森淼


关于周幽王之死,目前有两份记载,一份是比较流行的烽火戏诸侯,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另一个版本是公元前771年,西周周幽王率军攻打申国,希望他们送回逃回申国的废后和废太子,申侯拒绝之后,随即联合犬戎,鄫侯组成联军击败周幽王,并在骊山脚下杀死周幽王。

这两个版本的故事虽然过程不一样,起因不一样,但是结果是一样的,那就是周幽王死于犬戎之手,这个是可以确定的。这也是有记载的第一次华夏族政权因为夷狄的功绩而灭亡的。当时的犬戎活跃在关中陕北一带,和周天子的宗周没有多远的距离。

在周王朝建立之后,制定了内华夏外四夷的制度,这个攻杀周幽王的犬戎就是被划为西戎的一部,他们的活动范围是在现在甘肃东部,宁夏、陕西北部的广大区域,实际上长期的和周人、以及诸多的华夏族混居,除了固定封国之外,大部分的区域当时是没有开发的无人区,这就给游牧为主的部落提供了客观条件。打了就跑的习惯使得农耕定居民族苦不堪言。

在周王朝强大时候,天子可以动用宗周八师以及诸侯国的军队征讨驱赶,但是周中期以来周王朝的实力大幅度下滑,天子威信随着封国的增多逐渐减少。因为他的直属土地慢慢减少,于是少了财力和兵员。

一直受到挤压的犬戎这个时候慢慢发展起来,侵凌周王朝的诸侯国。周天子无力维护,到周幽王时期,犬戎已经成为关中地区一个重要的威胁,对此,周王不图进取,只顾享乐,在晚年时候宠爱褒姒,最后导致了西周的灭亡,不管那个版本的故事,都因为褒姒的原因。

当初周天子分封诸侯,就为了拱卫宗周,成为天子屏障。但是在犬戎这次事件中各国显然没有发生有效作用。譬如在春秋时期的各个大国秦国、晋国、齐国、等国家都没有援手。因为当时犬戎的势力和周人的势力错综复杂,关中平原的北部是犬戎和北狄的势力范围,

现在探其原因,歪史认为只有一种原因,并不是他们不愿意,而是来不及,犬戎之乱时候,当时有差不多实力的譬如齐国、晋国、秦国等都是太远来不及反应,只有担任卿士的郑国国君一起死难。齐国在滨海,根本不可能。秦国暂时连诸侯都不是,最多算秦地的领主。

在当时最近的两个国家当时就是甘肃东南部的秦国和陕西中部的晋国。他们离宗周镐京有不少的距离,秦人还在天水一带和西戎争夺地盘,晋人正在晋文侯的带领下和北狄打的昏天黑地。也就是说他们这个时候没有紧急情况是抽不出多少力量来关中镐京的。

但是后来战事紧急,他们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如果是周幽王亲征,先胜后败,诸侯救援不及。而另外一种犬戎围攻镐京,要有足够的时间才能给诸侯的军队时间,进京勤王。很显然他们时间不够。

最后的结果就是西周灭亡,周平王在秦国和晋国的协助之下东迁成周洛邑。因为秦人护送有功,周平王正式册封秦襄公为诸侯建立秦国,将周人起源地岐山以西的地区封给秦国。


歪史


个人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点:

1.秦晋之地,本就是戎狄部落之所

春秋早期,人口稀少,群体结构为松散的部落模式。想当年周武王伐纣,也是联合大大小小很多部落,组成的联合军打败的商纣。

当年,周文王分封天下,很多诸侯国的封地都是在少数民族地盘,比如,齐国与鲁谷国在东夷之地,秦国与晋国在西戎和北狄的地方。

2.春秋早期,秦晋控制区域有限

早期封国,只是画个地盘,需要国君去自己开发建设,刚开始只有国都之城,周边有一些村落,秦国与晋国实际控制区域有限。

在秦晋周围广阔的土地上,还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很多部落,而且,这些部落人口也不少,作战能力也不俗,只是在礼仪文化方面差了一些。

秦穆公时先后灭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个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并稳定大后方以后,才奠定了其作为春秋大国的基础。

3.周王室的地理位置

周王室建立之后,建都的所在地,离这些戎狄部落不是很远,经常受到戎狄部落的骚扰。

平王东迁就和戎狄有关,公元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勾结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被犬戎所杀。周平王继位,觉得这位置不好,故迁都于洛邑,避免再次受害。

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再次赐以秦(天水),即大骆之族所居的犬丘(天水)之地。平王东迁,秦襄公护驾有功,周王把秦国封在周的故地,一方面奖赏有功,另一方面就是让秦国在那边牵制戎狄等部落,拱卫周王室安全。

4.戎狄民族特性,奔袭作战,烧杀抢掠

戎狄等少数民族,由于其游牧民族特性,擅长奔袭作战,在当时可以避开秦晋的城池,快速奔袭到周王室大本营。




小诸葛历史观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要搞清楚一点。春秋时候东周的都城已经和西周时候不一样了。在周幽王被杀后,周平王将宗室迁都到了洛阳,而在此之前西周的国都在镐京。镐京在哪里呢?也就是今天的陕西西安一代。

我们来看一下这张地图就可以发现,在西周的时候周朝的都城并不像东周有秦国、晋国作为阻隔,而是直接面对着犬戎。从地里图上看,周朝的都城与犬戎之间的距离和秦国与犬戎之间的距离几乎是一样的。所以,秦国与晋国在西周的时候根本不是犬戎攻打镐京的必经之路。

这个时候我们再来说说秦国,秦国的先祖秦非子在周孝王时代因为养马有功而被封附属国,这个时候秦国的国都是在甘肃天水一代。后来因为秦庄公与西戎作战有功而被封为西垂大夫,而后一直是周王朝用来抵挡西戎的重要军事力量。但秦国当时的国力,只能做到以一直机动部队为周天子抵挡犬戎,而根本无法形成抵挡犬戎的一条防线。

然后咱们再看看犬戎,犬戎是活跃在我国陕西、甘肃一带的少数民族部落。西周的时候随着周王室的没落,犬戎却开始兴盛起来。

根据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这个部落距离周朝的镐京非常近,加之少数民族部落一直以骑兵见长,所以只要速度够快,即便秦国想为周王朝抵挡也很难来的及。

我们都知道,周幽王时代,申侯联络了缯国和犬戎两方势力,进攻周王室的都城镐京,自此西周覆亡。这个缯国的封地是在今天的河南一代(也有一说是山东枣庄一代,那个缯国是商朝时代封的周国,跟这个缯国不是一个,从地图上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从山东如果要进攻镐京也不现实。),而申国的封地是在今天的陕西一代。可以这么说,西周的覆亡是内部联合外部共同为之的。从上图中其实我们可以看出,如果申国联合犬戎与缯国共同对西周国都镐京发起攻击,从地理位置上相当的便捷。其余的诸侯势力根本就来不及反应。

可周幽王时代,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国家腐败,百姓怨声载道。不仅如此,大家所熟知的故事“烽火戏诸侯”就是发生在周幽王身上的。为了能够得到褒姒的欢心,周幽王不惜以国家的信用来戏耍各诸侯国。多次之后,周王室的公信力彻底丧失,各诸侯国看到烽火点起都习以为常,没人会想到是周王室收到了威胁。所以当申侯联系犬戎、缯国共同攻打镐京的时候,根本没有诸侯国前来救援,这也是周幽王咎由自取。


再言春秋


事实并非如此。

秦发源地甘肃,陕西不过是当年东出最先征服的地方。

周幽王被犬戎杀死后,丰镐(西安)被犬戎杀得片甲不留。

秦国发源地在甘肃天水,秦公墓在甘肃陇南礼县大堡子山。

秦攻破丰镐(西安),赶走犬戎,代替周幽王定都咸阳。


用户67724358697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从西周立国态势、西周贵族内部的分裂这2个方面具体阐述。

西周立国态势

西周历经了好几代人的努力,最终才在周武王时期,实现了“小邦周”取代“大邑商”的目标。在周武王、周成王时期,西周的最高统治者,是战战兢兢的,一直担心无力统治这么大的疆域。尤其是西周建立后不久,周武王驾崩,年幼的周成王即位,更加剧了周人的担忧。

(周公)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

周公等西周最高统治者,吸取了夏朝、商朝灭亡的教训,胜利之后便赶紧分封诸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种分封,主要是根据血缘亲疏,把同姓诸侯分封在王畿周围和战略要地,以此来拱卫周室,这便是周朝的立国态势。

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为后人之迷败倾覆而溺入于难,则赈救之。

周公时期的分封,主要以血缘亲疏为主,当初分封的71国,其中53个都是姬姓诸侯国。因此,姬姓诸侯多分封在原殷商王畿以及战略要地,比如鲁、卫、燕、晋等。投降周的殷商贵族,置于周朝贵族的封地之间,以便于监视。至于其他的殷商势力或者依附势力,则被安排到周人势力外围,置于戎狄蛮夷时常侵略的地带,比如鄂国和淮夷接近,秦人接近戎狄,是抵御外族侵略的第一道防线。

西周分封的重点,是疆域的北方和东方,南方和西方虽然也有分封,但大多是小国。因为周人的势力偏于西方,立国之初迫切需要加强的便是东方和北方,因为戎狄、东夷的实力是非常强大的。

这种立国态势,在周王室实力强大的时候,自然没有问题。但一旦周王室实力衰落,则西方和南方便会出现实力真空。等到平王东迁,西周在西方的权力真空被秦朝取代,西周在南方的权力真空被楚国取代,这就是西周立国态势的深远影响。

因此,到了西周末年,王室的力量已经衰落,而原先分封在西部、南部的一些小诸侯国,许多也已经被灭掉,因此,原先用来藩屏周室的诸侯国,已经起不到原来的作用。比如分封在西部的密国、郑井、散国、矢国等,而到了西周晚期,郑井已经消失在历史舞台,西周在西部的防御线出现了裂隙。

而等到昏庸的周幽王即位,周室贵族内部又发生分裂,使得原本脆弱的西部防线门户大开,所以戎狄才能顺利打进来。

西周贵族内部的分裂

周幽王宠爱褒姒,甚至为了她而“烽火戏诸侯”。废申后、太子宜臼,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这种王室内部权力的争斗,更加削弱了西周的实力。而更要命的是,原本负责防守周室西大门的郑国、虢国,直接把封国迁到了中原内地。

郑桓公(周宣王弟弟,周幽王叔叔)预见了大厦将倾,因此谋划脱身之策。在接受了太史伯的建议后,郑桓公把原来位于汧水、泾水之间的郑国,迁到了洛邑附近。而虢国(位于今陕西宝鸡县附近)国君虢石父,借口灭掉焦国(今河南三门峡市和山西平陆县),虢国也迁到了东方。

而郑国、虢国原来所处的地域,是镐京通往汉中、陇南和陇东的重要交通道路,也是西方的犬戎、猃狁入侵的必经之地。郑国、虢国东迁,等于撤除了西周在王畿西部的防御阵地,使得犬戎、猃狁可以自由进出。而昏庸的周幽王,当初对郑桓公、虢石父东迁的请求,却是一口答应了!

综上所述,西周之所以隔着秦国、晋国仍旧能被戎狄打到,是因为西周的立国态势,使得西部、南部从来没有分封过强大的诸侯,这固然是害怕威胁王畿,但也埋下了戎狄攻击镐京的隐患。

等到西周末年,王室衰落,控制交通要道的郑国、虢国东迁,周王室发生权力争斗,周贵族高层分化,西部的防线门户大开,戎狄能攻进镐京便不足为奇了。

因此,在周平王即位后,镐京已经无法作为王畿所在,许多地方都被戎狄占据,只能东迁到洛邑。而周王的一句空头支票,最终使得秦国可以名正言顺地占据原先西周的地盘,最终一统天下,不能不说是天意如此了。


飞熊说历史


封国是零散的,也跟戎狄之地交错,一出城邑,就是戎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戎狄是于东周时期,分别被秦晋两国征服及吸收的。


Ilove343


西周建国以后,分封了许多诸侯,这些诸侯有的是姬姓宗族,有的是异性功臣。分封诸侯的目的之一,便是拱卫西周朝廷。

从上图可以看出,西周都城镐京的北面是犬戎,西面是秦国,东北面是晋国。初时,周朝强大,以德令天下,四方无不宾服。到了周穆王的时候,穆王忽发奇想,不顾大臣谏阻,出兵征伐犬戎,结果只得了四白狼四白鹿回来。从那以后,荒服地区的民族就不再服从周朝,以后逐渐发展为袭扰周朝了。为了防备犬戎入侵,西周在镐京城墙上修筑了许多烽火台。犬戎来犯,便点燃烽火,诸侯便从四面赶来保卫镐京。

公元前781年,周幽王继位,宠爱美人褒姒。褒姒的儿子名伯服。周幽王原王后是申侯之女,其子宜臼为太子。至此,幽王因宠爱褒姒,便不顾大臣谏阻,废申侯女和原太子,改立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申侯因此怀恨幽王。

褒姒不爱笑。幽王想尽了一切办法哄褒姒笑,褒姒仍不笑。幽王便令人点着烽火。烽滚滚直上云霄,诸侯望见,即率兵马从四面急驰而来,及到,才知无寇,纷纷回撤,"“褒姒乃大笑。幽王悦之,乃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诸侯受了几次骗,以后再举烽火,也不来了。

于是,申侯愤怒,联合缯国、犬戎来进攻幽王。幽王点烽火,诸侯不至,于是就把幽王杀死在骊山脚下,把褒姒连同周朝的财物都收取到西方去了。之后,诸侯根据申侯的願望,立宜臼为周平王。周平王将国都迁到了洛阳。历史从此进入东周列国时代。


所以犬戎打到西周,与秦和晋的地理位置没有多大关系,是周幽王自己胡闹造成的。

欢迎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