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稅”再掀風波,手段強硬,騰訊妥協了?

“要從此路過,留下買路財”,這句俗語想必使用蘋果產品的小夥伴們深有體會,因為蘋果公司就有徵收這樣一筆“買路錢”。2017年6月,蘋果公司更新App Store條款,聲明虛擬貨幣打賞屬於應用內消費,蘋果將從中提取30%的分成,並且只能通過IAP支付。這種強硬的收費行為被業內稱為繳“蘋果稅”。

“蘋果稅”再掀風波,手段強硬,騰訊妥協了?

早在蘋果剛剛推出這項“蘋果稅”時,國內許多互聯網公司就試圖阻止過,但無奈於蘋果的態度和手段過於強硬,不了了之。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騰訊對蘋果的抗爭。

2015年8月,微信公眾號平臺上線讚賞功能。騰訊開發該功能的目的在於獎勵優秀的原創作品,故而並不抽取任何費用,所得的讚賞皆為作者所有。物質有所收穫能激勵作者產出更多優秀作品,粉絲用戶隨之湧入,騰訊就能鞏固並增加用戶群體,是一舉三得。

“蘋果稅”再掀風波,手段強硬,騰訊妥協了?

但皆大歡喜的場面被蘋果打破了,蘋果公司頒佈“蘋果稅”,以讚賞機制屬於APP內付費為由,要求讚賞通過IAP,繳納30%的費用。這種“霸王條款”引來了騰訊和廣大國內用戶的反對,為了繞過IAP機制,騰訊曾將讚賞功能改為喜歡作者,用戶支付時會跳轉頁面,之後更是通過小程序來避免30%的蘋果稅。

但蘋果毫不退步,再一次出臺新規,直接要求所有APP內包括小程序的支付都要經由IAP機制。無奈之下,2017年4月19日,騰訊宣佈關閉IOS版微信公眾號的讚賞功能。

“蘋果稅”再掀風波,手段強硬,騰訊妥協了?

而就在最近,有用戶發現,讚賞功能再次上線了,不過點進去剛看到14%的文章,界面就彈出了“付費閱讀”的彈窗,點擊付款後便直接轉進APP Store付費界面。顯然,在“蘋果稅”的問題上,騰訊公司選擇了妥協。

騰訊這次的妥協並不讓人意外。首先,蘋果和騰訊一直都保持著十分緊密的合作,而且蘋果稅徵收的其實是到達作者手中的利潤,對騰訊的利益並沒有直接衝突,騰訊是不可能僅為了蘋果稅而破壞和蘋果公司的合作。

“蘋果稅”再掀風波,手段強硬,騰訊妥協了?

其次,像是去年同樣引發爭論的在線醫療平臺“蘋果稅”的風波,蘋果公司也在審核之後,確認其並不屬於繳納佣金的類型。可見,在近幾年中國手機品牌迅猛發展,蘋果遭受衝擊的情況下,其在“蘋果稅”上的態度已逐漸軟化。目前也沒有消息證明蘋果真的抽取了30%的費用,說不定騰訊妥協的背後,其實是雙方讓步後的和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