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一個月零銷售!復工第一天,暴利的地產行業都在忙什麼?

編者按:對於圈外人來說,關注房地產的走勢幾乎等於關注房價,但對於圈內人來說,需要關注的遠不止這些,所以我想說的內容不止於房價——來自一個一線售樓處小姐姐的內心獨白。

一、將近一個月零銷售,地產公司很憂慮

雖然朋友圈裡面有很多地產企業都推出了線上看房,不管通過VR技術還是抖音看房,但對於大宗商品消費者依然還是相信線下去銷售中心和樣板房實體體驗。

而目前基本上所有地產的展示區都勒令關門,當然目前人們不管是剛需還是投資,也沒心思去考慮去看房,市場幾乎是無限期的停滯,將近一個月,銷售去量基本等於零

在復工第一天網絡會議,集團要求各地關注災後各地政府關於樓市調控的政策、銀行利率調整和資金監管力度、土地市場存量釋放的信息、限售,限購,限價等政策是否有所鬆動、預售條件及首付、按揭方面是否有所調整。

評價:不要一廂情願的認為政府會快速救市,至少在目前,各地各級政府正在為防控疫情焦頭爛額,很難有多餘的心思和精力去考慮劫後餘生的復甦,所有的潛在救市的政策都可能是鏡花水月。但是目前地產自身的“病毒”,卻逐漸吞噬著原本敏感而脆弱的生態。

二、工程復工延期,資金鍊壓力巨大

即使地產各大企業按政府要求10號復工,但住建部對於工程這方面的復工要求要嚴格得多。

首先各大農民工兄弟不一定出的了村,即使出村後返回大城市也有一定的隔離時間。按鄉村的醫療條件和檢測手段,很難說不存在潛在的病毒攜帶者甚至毒王,一旦入駐工地,以工地的住宿和衛生條件,傳播效率極快。所以各地住建部對建築工地的復工都採取非常嚴格的條件,比如某地住建部明確若“工地造成1人以上的確診,視為重大安全事故”,沒人往窗口上撞。

而對於工程延期導致工程進度不能達到預售節點的項目,尤其是去年下半年拿地的項目,想必各項目總,城市總的必然臉色鐵青。同時這將帶來一個惡性循環:

地產是高槓杆行業,租金融資環境比較難,去年下半年某地產旗下的金融公司一度推出年利8%~10%的理財產品,在這樣的利息支出下,項目每晚回款一天,利潤就被銀行貸款利息吞噬一天。

評價:大多數地產公司下一步大概率會加大線上渠道拓展,增大樓盤優惠促銷力度,近期有打算購房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

三、交付風險增大,暴利行業迎來小年,二手房存在機會

按目前疫情的態勢,原本今年交付的項目預估會向後推遲3個月,雖說這是不可抗因素造成的延誤,但和購房者來回拉鋸扯皮不可避免。

同時對於延誤的3個月所造成資金成本上的損失,開發商勢必想再後續的工作中儘可能的挽回,要麼壓縮工期,要麼降低成本,但不管那條路對交付項目的品質都會產生影響,要麼在工藝工法上損失,要麼在品質觀感上損失,那麼就存在更多的交付風險。

對於圈內人,曾經暴利的地產行業,在這一次疫情之後今年要遇上小年。

對於圈外人,大災大疫後金融市場必然是以維穩為主,新房勢必不會大跌或者腰斬。但是從項目自身質量品質方面考慮需要謹慎。二手房方面,剛需者或者投資者可以順勢而動,像杭州部分地區一二手房倒掛現象可能會逐步消失,合適的上車機會開始顯現。

將近一個月零銷售!復工第一天,暴利的地產行業都在忙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