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最愤怒的一幕:有些国人的嘴,太坏

疫情中最愤怒的一幕:有些国人的嘴,太坏


2020年,三观崩塌从9个煮鸡蛋开始。

几天前,微信朋友圈开始流传这样一条消息:

六枝特区郎岱白坟冲有一只母猪开口讲话,告诉主人要在天亮之前煮九个鸡蛋吃,可以防疫情。

疫情中最愤怒的一幕:有些国人的嘴,太坏

改革开放都40年了,还有人信这种鬼话?

打开微博一搜,惊了!上当受骗的人远比想象中多得多。

疫情中最愤怒的一幕:有些国人的嘴,太坏

听信谣言的人里面,大多数都是父母和老一辈人,也不乏一些被迷惑了心智的年轻人。

疫情中最愤怒的一幕:有些国人的嘴,太坏

父母坚信不疑,强迫孩子半夜12点前吞下一锅煮鸡蛋;

爷爷奶奶们专门从异地打来电话,强调一定要吃,不然会倒霉运;

女生用“宁可信其有”的逻辑,对男朋友进行道德绑架...

2020年了,如此荒唐的谣传竟还有一批坚定的拥趸者,先生不禁怀疑:这个社会真的会好吗?

不久,造谣者朱某某被绳之以法。

她交代,在短视频上看到有人说吃鸡蛋能提高抵抗力,就编出“母猪下崽开口讲话,吃鸡蛋能防疫情”的信息发至两个微信群。

镜头面前,她忏悔:“我一时糊涂。”

疫情中最愤怒的一幕:有些国人的嘴,太坏

一个敢编,一个敢信。

这么多糊涂人再不好好教育,怕是再过一千年,社会的文明之旅也迈不出一小步。

疫情中最愤怒的一幕:有些国人的嘴,太坏

我们嘲笑那些宁愿信猪都不相信自己眼睛的人,是因为这种谎言太low。

但更多看起来高端的谣传,本质上都是利用人类对养生的迷信,编造不能直接验证的术语,糊弄不会思考质疑的蠢人。

跟母鸡一样倒霉的,还有穿山甲。

疫情中最愤怒的一幕:有些国人的嘴,太坏

传统医学里有“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说法,仅仅因为穿山甲能打洞,就被冠上了“打通”的寓意。

莫名其妙就有了通乳调经的功效,甚至还说它的鳞片可以治癌症。

疫情中最愤怒的一幕:有些国人的嘴,太坏

而科学研究发现,穿山甲的鳞片成分是β角蛋白,本质上跟猪羊牛的蹄子和人的指甲盖相差无几。

加上环境污染,其鳞片中砷、铜等有毒元素含量也较高。

穿山甲的肉也没什么特别功效,营养价值跟一般家禽相当。

老祖宗用几千年的经验,从自然界挑选出适合大规模饲养的家禽,不够你吃吗?

靠吃穿山甲就能吃出高人一等吗?

活生生剥下它的鳞片,用火烤、刀砍等残忍的手段夺走它的生命,良心不会痛么?

疫情中最愤怒的一幕:有些国人的嘴,太坏

恶报终究还是来了。

7日,华南农业大学、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教授沈永义、肖立华等科研人员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

穿山甲毒株与目前感染人毒株序列相似度高达99%。

但穿山甲做错了什么呢?

它自保的唯一工具是一身狮子都啃不动的硬壳,勤勤恳恳刨洞藏身,还是躲不过人类的血盆大口。

疫情中最愤怒的一幕:有些国人的嘴,太坏

原来在晚上六七点外出觅食,被人类侵扰之后,晚上12点才敢行动,还是逃不出人类狡诈的圈套。

很多人不知道,穿山甲是世界上唯一有麟的哺乳动物。

它像人类一样,要怀胎数月再忍痛生下小宝宝,一年只能生一胎,繁衍极其不易。

疫情中最愤怒的一幕:有些国人的嘴,太坏

它也像人类一样,本能性地保护自己的孩子,哪怕被火烤,也搂紧宝宝不松开一丝一毫。

疫情中最愤怒的一幕:有些国人的嘴,太坏

“铁憨憨”穿山甲还是森林卫士,以白蚁和蚂蚁为食。

一只穿山甲就能保护一片250-450亩的森林,免遭白蚁破坏。

它们努力经营着自己的小家园,为人类除绝后患。自己却惨遭毁尸灭迹,成了比大熊猫还稀少的濒危物种。

这一切都起于无知,终于贪欲。

疫情中最愤怒的一幕:有些国人的嘴,太坏

贪婪成性的人类并不只想占有小小只的穿山甲,他们还把毒手伸向了庞大壮硕的熊族。

你听过活熊取胆么?

1993年,一个叫罗便臣的英国女人跟着游客到广州郊区一个养熊场参观。

罗便臣不小心走进了养熊的熊房,黑暗中她看到,60多只熊被关在方寸的笼子里,根本无法转身。

每只熊的肚子上都插着一支19cm的金属管,用来抽取熊胆汁,熊房里充斥着哀鸣声。

疫情中最愤怒的一幕:有些国人的嘴,太坏

她呆住了,突然一只熊从背后拍了她一下,她转头,从它的眼睛里看到了绝望和求助。

“这是我一生中接受的最强烈的信息,黑熊的眼光一下子刺穿了我的心,就象看到被殴打的孩子。我有一种本能反应,要为黑熊做点什么。”

此后,罗便臣在自己右肩上刻下两个中文字——“月熊”。

月熊因胸口有金黄色月牙纹而得名。

它们与人类无冤无仇,在大自然活得逍遥快活,却因为无端的宣传和误解——认为熊胆可以降火增命,就惨遭囚捕和虐待。

2012年,有个叫归真堂的公司打算上市。这家公司养熊,依靠从活熊体内抽取胆汁,制作熊胆粉等保健品攫取丰厚利润。

疫情中最愤怒的一幕:有些国人的嘴,太坏

活熊取胆事件被曝光后,舆论大哗。这时,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跳出来为归真堂辩驳:

“取胆的过程中黑熊可以正常、平静地进食。

取完后把管子去掉,给漏管消毒,熊吃完东西后就能去玩了。

熊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什么异样,看起来还挺舒服。

记者当场怒斥:“你又不是熊,你怎么知道它们不痛苦?管子插你身上,你不疼吗!”

疫情中最愤怒的一幕:有些国人的嘴,太坏

月熊又惹了谁?

它们性情温和,热爱自由,常年食草,只有在极度饥饿和哺乳期才会食肉。

疫情中最愤怒的一幕:有些国人的嘴,太坏

它们憨态可掬,也和人类的孩子一样讨人欢喜,喜欢荡秋千、打滚、戏水...

疫情中最愤怒的一幕:有些国人的嘴,太坏

疫情中最愤怒的一幕:有些国人的嘴,太坏

它们本可以在自己的家园里幸福自在地过一生。

其实,熊胆的主要成分是熊去氧胆酸,如今完全可以用草药与人工合成来取代。

有专家证实,目前至少有54种草药具有与熊胆粉相似的功效,包括常春藤、蒲公英、菊花、金银花等。

但是取熊胆的丑恶行径并没有就此停息。

就在前不久,一些公众号又出来作祟了。

疫情中最愤怒的一幕:有些国人的嘴,太坏

它在公众号里公然声称自己的熊胆粉产品可以抗击冠状病毒。

疫情中最愤怒的一幕:有些国人的嘴,太坏

编造谎话都不打草稿,趁着疫情发国难财,很快被群众举报删文。

最惊讶的是,居然真的有人信了,家里还囤了不少熊胆粉。

疫情中最愤怒的一幕:有些国人的嘴,太坏

愤之!悲之!无以言表。

疫情中最愤怒的一幕:有些国人的嘴,太坏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我们当然痛恨那些捕猎、虐杀动物的牟利者。

但更觉悲哀和无力的,是那些没有鉴别力、听之任之、一哄而上的庸民。

坊间认为鱼鳔有治疗产后出血及疗伤阵痛等效果,于是体型巨大的石首鱼成为黑市走私的香饽饽。

一个完整的鱼鳔售价高达165万人民币,但其实它的蛋白质含量和很多食物无异。

疫情中最愤怒的一幕:有些国人的嘴,太坏

在中国传统吉祥习俗中,“蝠”与“福”“富”均谐音,于是蝙蝠被美化为能带来福气和富贵的吉祥物。

蝙蝠汤被端上餐桌,成为不少人追捧的养生佳品。

疫情中最愤怒的一幕:有些国人的嘴,太坏

其实不是世界的诱惑太多,而是能识别表象、看清真相的人还太少。

疫情中最愤怒的一幕:有些国人的嘴,太坏

非典时期,盛传白醋和板蓝根能防治疫情,涨价到30-250元的白醋半晌脱销。

武汉肺炎,“双黄连可抑制新冠病毒”的新闻一出,连双黄莲蓉月饼都瞬时售空。


疫情中最愤怒的一幕:有些国人的嘴,太坏

“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

2018年中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仅为8.47%,每100位公民中,具有科学素质的不足9人。

勃朗宁说:“无知不是无辜,而是有罪。”

2020年的开局很糟糕,追根溯源,都是大自然对无知又自大的人类的惩罚。

世界如何变得更好?

我想,应该先从剔除蒙昧和无知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