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竟因为这道工序,价值相差三倍

红木家具,竟因为这道工序,价值相差三倍


我们都知道,衡量一件好的红木家具,不仅在于其材质的优劣与品相的美丑,更在于其工艺手法的精粗与优劣,甚至有时候由于工艺优劣所造成的差价要远远大于材质及品相的好坏。


纵观国际各大拍卖公司历年所拍卖的柜类家具,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所有能被选进收藏领域的精品红木家具,其对开门的两块面板都是对称的;而面板对称的前提下,一木对开的独板又优于两拼板。


红木家具,竟因为这道工序,价值相差三倍


如下图两组家具可见:在同样材质、相似器形和相近年代,且品相都较完好的前提下,却因为一个面板是一木对开的独板,而另一个是两拼板,所以造成了两者价格相差近3倍。由此可见,红木家具的拼板工艺是多么重要。


红木家具,竟因为这道工序,价值相差三倍

明或清前期 黄花梨大方角柜(成对)

(大材一木对开,分作柜门板心,均为独板)

2014嘉德春拍“器美神完——嘉木堂藏”专场

成交价1610万元


红木家具,竟因为这道工序,价值相差三倍


清早期 黄花梨方腿圆角柜(成对)

(柜门板心取自同一树,但均为两拼板)

2015嘉德秋拍“澄怀观物——明清古典家具”专场

成交价552万元


真正的好家具,会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得很考究,哪怕是消费者根本不会注意的细节——拼板。所谓拼板,就是在一块木材宽度有限、无法制作成器时,利用两块或多块木材拼合而成。


为什么要拼板?


▲▲▲


在红木家具面板工艺的制作中,“一木连做,独板成面”固然是好,但要考虑到生态和经济效益也同等重要,如今红木材料日渐稀缺,大板材更是随之减少,所以一木连做的家具也趋于少数,同时大尺寸家具的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因此,利用两块以上的面板拼接实现板材的加宽或加厚,弥补资源的稀缺,成为了目前家具面板制作的需要,也更成为了家具制作环节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红木家具,竟因为这道工序,价值相差三倍


拼板的好与坏,不仅影响着家具的纹理、色泽及整体视觉的美观,也是保证家具质量与稳定性的关键。


拼板工艺在红木家具制作中虽普遍但尤为重要。即使是有着“不惜用料”的明清家具,也都不完全是“独板”,拼板仍占很大比重,其原因就是,红木取材不易,大料难得。


家具的好坏美丑,看拼板


▲▲▲


树木凝聚了大自然的百年精华,是有生命的个体,每一种树木都有着独特的色泽及纹理。即使为同一棵树,但也会因为朝向、光照的不同,而造成色泽、纹理也不尽相同。


对于精品家具而言,好的拼板工艺一定遵循两大标准:纹理自然、宛若独板。


红木家具,竟因为这道工序,价值相差三倍


按照纹路进行拼板,拼接痕迹很难看出


尽量选择纹理走向一致、衔接自然流畅的两块板。这不仅考验木匠的手工技巧,也需要木匠具备审美眼光,能够在面板拼接中,体悟纹理流动的线条及意境之美,以独具的匠心,将木材之美发挥得淋漓尽致。


鉴别拼板工艺的好坏


▲▲▲


拼板的最高境界是:看起来没拼,多拼拼出独板的效果。所以拼板师傅选材的技术与审美眼光很关键。拼板拼得好能大大地提升红木家具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在拼板环节中,要求面框与心板在色泽纹理上有所区分,以体现层次感和画面感。


红木家具,竟因为这道工序,价值相差三倍


如面框的4根料中,两根横料的纹理是横向的,而两根竖料的纹理是竖向的,围合成一个“画框”,用来展现纹理如画般优美的心板。仅是一个“面”,就足够给人以有主有次、有曲有直、有深有浅的丰富视觉感。


红木家具,竟因为这道工序,价值相差三倍


用于制作红木家具的红木心材内虽无活化细胞,但其含水率仍然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有微妙的变化,当然,也正因它会一直与外界保持“交流”的特性。所以,如果拼板时拼接不当,家具就容易出现变形、开裂等问题。


拼板工艺如此考究而精巧,可以说,红木家具的拼板,“拼”的不是板,而是匠人的手艺与眼光。

红木家具,竟因为这道工序,价值相差三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