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临死前,为何要派陈平去秘密杀掉妹夫樊哙?是老糊涂了吗?

田获三狐


刘邦跟樊哙早年就辅车相依,一起打天下,鸿门宴上樊哙还救了刘邦一命,后来樊哙娶了吕后的妹妹,两人成了连襟,关系更是情同手足,刘邦在消灭异姓王时,樊哙充当刽子手,燕王臧荼、楚王韩信、韩王信、代王陈稀、燕王卢绾都是他剿灭的,战功赫赫,升为大将军、左丞相。

樊哙,西汉开国功臣,大将军、左丞相,吕后的妹夫。

俗话说,物极必反,两人关系太好了以后,稍微有点小摩擦都会形成隔阂,刘邦和樊哙也一样。刘邦当皇帝后,曾发生了“太子之争”,刘邦不喜欢他跟吕后生的嫡长子刘盈,那时候刘盈已经立为了太子,而喜欢戚夫人生的刘如意,几次想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因为大臣的坚决反对,刘邦悻悻作罢,而反对的大臣里面,樊哙打头阵,无可厚非,樊哙是吕后的妹夫,当然要支持娘家孩子,再者嫡长子是宗法,不能违背的,于是刘邦和樊哙之间有了间隙。

刘邦领汉中王时,樊哙接管宣汉一带秦地,约法三章受百姓爱戴,百姓修樊哙殿纪念,此后成为地名,演变成今天的樊哙镇。

不久,朝廷上有心之人利用刘邦和樊哙之间的矛盾来挑拨离间,樊哙无辜躺枪,还差点死掉。公元前195年,前方又传来燕王卢绾造反,刘邦派樊哙前往平定燕地叛乱,这里提一嘴,刘邦此时已经病的很重了,在之前平定淮南王英布造反时,刘邦就中了一箭,重伤之际刘邦怕身边人预图不轨,本来防范心理很高,这时又有人,可能是造谣,也可能是提醒,就说樊哙和吕后是一伙的,哪天皇帝御龙殡天死了,樊哙肯定会立即带兵进长安把戚夫人和刘如意全杀了,刘邦一下子震怒。

刘邦因讨伐英布重伤不久去世,樊哙还在押解回长安途中,憨人有憨福。

因为刘邦知道太子之争刘如意虽然败了,封为赵王,但还是担心吕后和戚夫人不合,会报复母子俩,那时候吕后干涉朝政已让刘邦很不满了,于是刘邦好言相劝了既正直又高贵的汾阳侯周昌担任赵国国相,其实是保护赵王刘如意,刘邦能做这样细致的安排,当听到樊哙威胁母子的谗言后,哪能不生气,又有重病在身混了头,马上下令陈平和周勃去前线替换樊哙,到了燕地后马上把樊哙杀了。

现存的樊哙墓有多处,图为武汉龙泉山樊哙墓。

陈平是什么人,老滑头了,这会儿去把樊哙杀了,回来吕后还不找自己麻烦,于是到了军中把樊哙抓了起来,准备送回长安去,要杀樊哙,你夫妻杀,都是你们家亲戚,我可不背锅。等樊哙押解到长安时,刘邦已经病逝了,朝廷吕后说得算,马上就把樊哙给放了,陈平背里凉飕飕的,躲过一劫,大幸。


图文绘历史


据说是因为朝中有人向刘邦反映,樊哙和吕后勾结到了一起。

首先樊哙是西汉的开国元勋,是刘邦旗下的一员悍将,尤其是他还在鸿门宴的时候救下了刘邦的性命,对刘邦来说,可是他创业史上的一个大恩人。


(樊哙和吕嬃)

但是功高盖主,樊哙算是刘邦的一个得力悍将,但是于此同时臣子的权力过大也是一种威胁,所以汉高祖刘邦也是对他们有着一些提防,所以当有人向他汇报,樊哙和吕后走的太近,他如何不能起疑心?

其实早在之前,刘邦就已经对吕后干政就十分的不满了,刘邦击败了叛军之后,又听说燕王叛变,于是就派樊哙去征讨燕王,但是樊哙走后,却又有人揭发樊哙,说他与吕后串通一气,刘邦顿时就敏感了起来。


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刘邦很快就做出了决定,他临时将樊哙换掉了,还叫陈平将樊哙的头带去见他。高祖眼看着命不久矣,而之后吕后主政也是可以预测的,但是他又不好放了樊哙,只好将他囚禁了起来,果然刘邦没过多长时间就死了,樊哙也因此逃过了一劫。

后来吕后姐妹听说樊哙没死,都松了一口气,樊哙最后官复原职,得以善终了。而陈平也因此逃过了一劫。


是阿维啊


刘邦,是个思路极为缜密的人,每件事都有他的用意。临终之际要杀樊哙,不但不是老糊涂,而且是非常正确的决策。其中缘故,听司马为君慢慢道来。

首先,刘邦不是因为个人仇恨杀樊哙。樊哙早年是个杀狗卖肉的,刘邦是他的老客户,所以俩人关系不错。后来刘邦做沛公,樊哙便成了他的副官。

樊哙这个人,智略谈不上,似乎唯一可以夸耀的便是武勇,当时打仗是以人头数作为晋升标准的。樊哙在一场战斗中砍下敌军十五个首级,就被封为国大夫。和章邯的军队交手,砍下二十三颗首级。打败李斯之子李由,斩首十六级。攻武关至霸上,樊哙更是斩杀都尉一人,首级十个。鸿门宴那一场局,又是他持剑盾闯入项羽营帐,用盾撞倒拿着戟的士兵。 进入帐后拿眼珠子瞪项羽,项羽还欣赏他是位壮士,请他吃一条生猪腿。樊哙拔剑切肉而食。片刻就把肉吃光。这一场吃生肉秀,其实是救了刘邦的命——如果没有樊哙闯帐谴责项羽,刘邦很可能就被杀了。

刘邦称帝以后,樊哙依旧为他卖命,燕王臧荼的叛乱,是他搞定,代地的叛乱,则是他与周勃一起平定。直到刘邦临死前的高祖十二年(前195年),他还在北方讨伐燕王卢绾的叛乱。

所以,樊哙的军事能力,是不值得怀疑的——但,刘邦最担心的,也就是这个。

为什么呢?因为刘邦此时最大的心事,就是戚姬与儿子刘如意的安危,在他看来,如果戚姬不能反控吕雉,就一定会被吕雉杀害。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刘如意做太子,接替帝位。可是刘邦又发现,群臣都很拥戴吕雉的儿子刘盈,尤其是樊哙掌握着兵权,一旦他决意废除刘盈甚至说要杀掉吕雉,吕家人会不会谋反作乱,樊哙会不会助吕家一臂之力?

在刘邦看来,这个问题是肯定的。樊哙的老婆是吕雉的妹妹吕媭,而且樊哙很听老婆的话。所以要保住刘如意和戚姬的性命,就必须废掉或杀掉吕雉,而要解决吕雉,前提就是要让樊哙消失。

但刘邦一直下不了这个决心,直到身体快不行了,他才找来陈平,让陈平去樊哙军中传诏,又把武官周勃藏在车子里,打算一到军营,就立斩樊哙,让周勃接管军队。

可问题是陈平是个极会算计的人,他发现形势已经不对了,刘邦说不定马上就要死,而死后吕雉一定掌握大权,而那时如果陈平和周勃拿着樊哙的人头上报,岂不是自寻死路吗?

所以最终,陈平没有杀樊哙,而是将樊哙打入囚车,押回长安,结果在半途就得到刘邦驾崩的消息,陈平立马转变方向,投向吕雉,而樊哙的保全性命,就成了他的功绩。

刘邦生前没能杀掉樊哙,吕雉便没事,而吕雉没事,戚姬与刘如意母子二人便有事了。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樊哙是秦末汉初著名的猛将,他从一个杀狗的屠夫变成开国元勋,被封为大将军、左丞相的励志故事也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他和刘邦不但是同乡,刘邦之妻吕后还是樊哙之妻的姐姐,也就是说,樊哙是刘邦的妹夫。那么,刘邦临死前,为何要派陈平去秘密杀掉妹夫樊哙?是老糊涂了吗?

秦始皇五年(前242),樊哙出生于沛,也就是今天江苏省的沛县。他与刘邦是同乡,刘邦任亭长时,他正做着屠狗的生意。后来,刘邦作为亭长,要押送一批该服劳役的人去骊山,半路上许多人因为畏惧劳役而逃跑,刘邦料想到达目的地,人也跑得差不多了,索性和众人一同饮酒,并在半夜时对大家说:“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

大部分人都感恩戴德地离开逃命去了,而还有十几个人表示愿意跟随刘邦逃亡,按照《史记》中记载樊哙“与高祖俱隐。”来看,樊哙或许就是那十几人中的一个。后来,樊哙同萧何、曹参等人一同拥立刘邦为主公,合力反秦。刘邦成为沛公后,樊哙便成为了他近前的“舍人”。

后来抗秦的过程中,樊哙作战勇猛,立下赫赫战功,帮助刘邦第一个打进咸阳。进入咸阳后,刘邦沉迷于秦宫的荣华富贵,不愿离去,樊哙当先站出来“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后来还是在樊哙、张良的共同努力下,刘邦才放下这些物质享受。

后来项羽邀请刘邦参加史上著名的“鸿门宴”,樊哙一直在帐外守候,听说刘邦有危险,便“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乡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为了保护刘邦,樊哙不顾帐外士兵的阻拦冲进宴会,且他的模样非常威武,宛如凶神恶煞一般。

后来在樊哙的协助下,刘邦建立了汉朝。汉朝建立之初,诸侯们常常作乱,樊哙作为主将四处征伐,先后平定了燕王臧荼、楚王韩信、韩王信和后来的燕王卢绾。就在樊哙受命征讨卢绾之后,已经染上重病的刘邦在病榻上听说,樊哙和他的“大姨子”,也就是趁着刘邦病重而权势渐大的吕后图谋不轨。

所谓的不轨之事则是:“哙欲以兵尽诛灭戚氏、赵王如意之属。”戚氏是刘邦的宠妃,也就是后来被吕后做成“人彘”的戚夫人,而赵王如意则是她和刘邦所生的孩子,刘邦很喜爱他,甚至曾承诺让他当太子。晚年的刘邦极度宠溺戚氏,于是听说樊哙将对她不利,便起了杀心。

于是,刘邦派出手下以奇谋著称的陈平,让他前去秘密杀掉樊哙,并用周勃将其代替。陈平不忍杀掉这位老臣,于是先抓住了樊哙,准备带回长安给刘邦处置。怎料走到半路时,却收到了刘邦已经病逝的消息,聪明的陈平料到主持朝政的已是吕后,要是将她的妹夫杀害,自己可再没有容身之所了,于是释放樊哙,恢复了他的爵位。

刘邦临死前,派陈平将开国元勋,既是同乡又是妹夫的樊哙杀掉,这一举动仅仅是因为有人谣传樊哙要对他的宠妃、宠儿不利,这一举动无疑是非常荒唐的。说晚年沉迷于戚夫人美貌和枕边风的刘邦是老糊涂了,并不过分。

——本回答为西安鼎昂数字货币智能量化全自动炒币机器人(历时收益,数据核对,实况直播)公司整理。


用户769288457696924


樊哙与刘邦的关系,其实还不止于连襟这么简单。刘邦起于底层,成功靠的不单单是运气,还有一大帮少年兄弟和中年朋友死心塌地的帮衬,樊哙就是其中之一。

樊哙虽然狗屠出身,但他和后来的“狗肉将军”张邦昌不一样,张邦昌尽管写过打油诗,其实没点文化和智慧,樊哙虽然杀狗卖肉,却实在是一个智慧的、有勇有谋的将军。你看樊哙,随刘邦打到咸阳后,人家都去抢金钱泡美女去了,就连刘邦都进入了温柔乡,但樊哙既没有抢金银,又没泡美女,而是看到刘邦进入咸阳宫的如云美女之中后,担心他贪图享乐,前功尽弃,就尾随进去,力劝刘邦离开咸阳宫,还军灞上,莽莽武夫有几人能想得这么远?

在鸿门宴上也一样。无论刘邦,还是张良,面对项羽,都有些理屈词穷,后来刘邦被项庄舞剑,弄得危机万分,你看攀哙带剑拥盾冲进去后,不仅仅是拼杀,还有斗智,他向项羽说的那一番话,什么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批评得项羽哑口无言。可以说,刘邦之所以鸿门宴能脱险,功劳不在樊哙的勇,而在于他的智,你再会打也不可能打得过项羽,但樊哙的这些话,却说服了项羽,让他惭愧到不敢动手。

樊哙确实是智者,因此,他为刘邦建立汉朝所作的贡献,也不仅仅是战功,还有很多谋略和决策上的帮助,他不仅贡献了勇,更贡献了智。但对于这样一个劳苦功高而又是亲戚的樊哙,刘邦临死前,为何要派陈平去秘密杀掉他呢?这不是因为刘邦老糊涂了。一个帝王要杀功臣,大都是在这个功臣对自己的江山有了威胁,或者有了潜在威胁,樊哙对刘邦就存在这种威胁。

刘邦去世前,燕王卢绾反叛,已经病重在床的刘邦,指派樊哙带兵北击卢绾。卢绾的反叛,加重了刘邦的病情,更加重了刘邦的疑心。因为卢绾是他的发小,同年同月同日生,还是小时候的同学,是发小中唯一被刘邦封王的人,一直为刘邦所特别器重。然而,连他都反了,还能信任谁?

而恰恰在这个时候,有人对刘邦说,樊哙是吕后一党,吕后与他早有预谋,只待皇帝驾崩,就要诛杀戚氏和赵如意,夺取天下。疑心重的时候,这样的话一说即灵。所以,为了刘氏江山,为了爱妾戚夫人、爱子如意,刘邦立马命令陈平、周勃前去军中,速斩樊哙,提头来见。

所以,下命令斩樊哙,是刘邦保刘氏江山、子孙后代的一步棋。


帝国的脸谱


刘邦临死前,为何要派陈平去秘密杀掉妹夫樊哙?是老糊涂了吗?(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刘邦一直到死,都非常清醒,从不糊涂,为什么这么说,病榻问相就是例证。

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重,吕后看着弥留中的刘邦,问他“陛下归天以后,萧相国如果也去世了,谁可以替代他的位置?”刘邦说“曹参是可以的。”

吕后又问曹参之后是谁?刘邦说“王陵和陈平可以代替,他俩可以相互辅助,性格可以互补。而军队之事可托于周勃,此人忠诚于刘氏,可任命为太尉。”

吕后还想问,刘邦却说“你也别问了,再往后的事,不是你我所能知的了,你也活不了那么久。”这就是有名的“病榻问相”。

由此可以看出,刘邦虽然在弥留之际,头脑依然非常清晰,刘邦死后,吕后也确实是按照刘邦的遗嘱进行人事安排的。


既然刘邦临终前都非常清醒,他为什么要杀掉自己的发小、左膀右臂兼妹夫的樊哙呢?

樊哙——刘邦最忠实的小伙伴

樊哙是刘邦的小老乡,都是江苏沛县人,刘邦是平民,樊哙更贫贱,是个杀狗的屠户,干的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营生,练就了一副好身板和胆识。年轻时候,刘邦没少沾樊哙的光,经常去他那里吃免费狗肉,

刘邦起义后,樊哙成了刘邦最坚实的臂膀,他不但杀狗技术精湛,打起仗来也是非常勇猛,经常是冲在前面,第一个攻上城头,是一个不要命的主儿,当时打仗以人头数作为晋升标准,樊哙在一场战斗中曾经看下敌军十五颗头颅,被封为国大夫,与章邯对抗,砍下二十三颗头颅,打败李斯的儿子李由,斩首十六颗首级。攻克霸上,樊哙斩杀都尉一人,首级十颗,俘获一百四十六人,降二千九百人。

占领咸阳后,面对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富丽堂皇的宫殿楼台、千娇百媚的宫娥美女,刘邦有点乐不思蜀了,决定当晚就留在秦宫过夜,不走了,萧何苦劝无果,只好去找刘邦的铁哥们儿樊哙,樊哙冲进皇宫,把刘邦从龙床上扛起来就走,出宫后的刘邦如梦初醒,对樊哙非常感激。

除了秦宫惊醒梦中人,鸿门宴上樊哙还救了刘邦一命。

项羽邀请刘邦参加“鸿门宴”,樊哙一直在帐外守候,得知刘邦有生命危险,樊哙立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乡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为了保护刘邦,樊哙直接冲进宴会,像凶神恶煞一般看着项羽,看着铁塔一般的樊哙,项羽当时吓了一跳,立即赐予酒肉,樊哙边啃肉边替刘邦表功,“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说的是有理有据,项羽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刘邦趁机尿遁,才躲过一劫。

除了是好哥们、左膀右臂,两个人还是亲戚,樊哙去了吕后的妹妹吕嬃为妻,樊哙也就成了刘邦的妹夫了,两个人的关系更加亲密了。

既然关系这么铁,晚年的刘邦为什么还是对樊哙下毒手呢?

汉朝建立后,樊哙作为开国元勋因功封为大将军、左丞相。

俗话说“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很多开国皇帝稳固江山后往往对昔日战友举起屠刀,刘邦也没能免俗,先后消灭了臧荼,韩信,卢绾,彭越,英布等异姓王,将当初一起闹革命的好兄弟们杀的杀、抓的抓,在平叛的过程中,虽然樊哙是主将,出了不少力,但他逐渐对刘邦感到害怕和寒心,原本一腔热血毫无城府的樊哙,开始低调做人,不再事事出头,没想到刘邦最后还是算计到他的头上了。

刘邦一直非常宠幸戚夫人(刘邦死后,戚夫人被吕后做成了人彘),甚至想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废掉吕后的儿子太子刘盈,因为大臣们的极力反对才作罢。

感到自己命不久矣的刘邦为戚夫人和刘如意的命运而担忧,非常害怕吕后和樊哙在他死后难为这娘俩,一直想要限制吕后的权力。

公元前195年,燕王卢绾与匈奴勾结造反,重病的刘邦派樊哙去平叛,樊哙刚出发,就有人向刘邦告发,《史记·卷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宫车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灭戚氏、赵王如意之属。大意就是樊哙与吕后勾结,等皇帝百年之后立即杀死戚夫人和赵王刘如意。

刘邦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立即临阵换将,杀掉樊哙,命令陈平“平到军中,立斩哙头”,陈平接到这个烫手山芋,立即犯难了,眼看刘邦是马上要不行了,如果杀了樊哙,刘邦就去世了,吕后能放过自己吗,他儿子可是接班人呀,但是刘邦的话还不能不执行。

考虑再三,陈平计上心来,带着周勃一起到樊哙营中,登上高台,准备传旨,让人持节去叫樊哙,周勃藏在一旁,樊哙见只有文官陈平一人,立即上前接诏,后台突然闪出周勃,将樊哙当场拿下,装入囚车,周勃到营中接管军权,陈平押着樊哙回长安。

一路上,陈平故意磨磨蹭蹭,走到半路就传来刘邦驾崩的消息,陈平把樊哙交给吕后,邀功请赏,吕后立即原谅了陈平,樊哙捡回一条命,继续荣华富贵,而戚夫人和他儿子就悲剧了,吕后将戚夫人做成“人彘”,把她儿子刘如意毒死,刘邦是赔了夫人又折了儿子。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葛大小姐和你一起读有趣的历史!


葛大小姐


【米瑞君】的观点:刘邦临死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宠妃戚夫人以及他和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刘邦一心想护他们周全,可惜,刘邦的美好愿望并没有实现。

刘邦担心自己万一离开,吕后就会立刻派最信任的樊哙把戚夫人和刘如意杀死,于是,就派陈平秘密地杀掉樊哙。但事实上,樊哙并未因此而死,而且不用樊哙动手,戚夫人和刘如意也都在刘邦死后不久就被杀害了。

吕后心狠手辣,势力庞大,刘邦担心自己死后,吕后会让樊哙报复自己的宠妃戚夫人

刘邦在世时,一直宠爱戚夫人而冷落吕后,更让吕后气愤的是,刘邦一度想废掉刘盈,改立刘如意为太子。所以,吕后和戚夫人有着重重的矛盾。刘邦对此心知肚明,所以,就想让戚夫人和刘如意少一些威胁。

实际上,刘邦还是想多了,报复一个幼子和一个手无缚鸡之力又无兄弟家族可以依附的妇人,根本用不着樊哙。凭借吕后的一手操纵,她不仅毒死了刘如意,更是残忍地将戚夫人做成了人彘,让戚夫人悲惨地死去。

<strong>陈平是一个懂得见风使舵的人,他看出刘邦死后大权必然握在吕后手中,并没有急着杀樊哙

陈平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也是著名的谋士,所以,对于权利的纷争之事他看得清清楚楚:刘邦死后,大权一定落入吕后手中,他如果杀死了樊哙,自己就会遭殃:吕后和樊哙是亲戚关系,樊哙是吕后的亲妹夫,樊哙会被吕后重用。

所以,陈平没有急着杀死樊哙,在办理此事的过程中,刘邦去世,樊哙平安无事,而陈平又成了吕后眼中的有功之人了。


我是米瑞君,精读华夏史。品大汉风尚,析盛世风情。欢迎关注“米瑞谈历史”!


米瑞谈历史


刘邦非但不是老糊涂,临终之前反而比任何时候都清醒!

我们先来看看刘邦临终之时他的遗愿:1)首先,刘邦南来北往征战一辈子,创立了大汉的基业,尤其是年已六旬还到处亲征,自然是不想让大汉步大秦的后尘三世而亡,他肯定是想大汉千秋万代。2)其次,刘邦晚年宠幸戚夫人和赵王如意,虽然想换太子但没成功,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戚夫人母子平安活下去。

那么,刘邦的遗愿能同时达成吗?很不幸,他的两个愿望正好是对立的,不可能同时达成。首先,他死后能威胁大汉的,自然是功臣集团,而能够掌控功臣集团的,只有老辣的吕后,这也是他最终不敢换太子的原因。其次,作为政治斗争的顶尖高手,作为多年的夫妻,他对吕后非常了解的,也知道自己死后戚夫人母子面临的处境是什么。弥留之际的刘邦能做的是什么呢?只能是平衡功臣集团和吕后两方的势力,做到相互制衡,不至于一方独大。

好了,再来看看樊哙的身份。首先,樊哙是他的同乡是发小,是功臣集团;但樊哙还是他小姨子的丈夫,两人是连襟,也就是说樊哙是外戚,肯定是站吕后的。因为在剪灭异姓王的过程中,樊哙出力甚多,逐渐成了实力派大佬,如果吕后政治上的老辣加上樊哙的军权,那外戚一方就尾大不掉,谁也管不了了,戚夫人母子更是分分钟被秒。

至此,答案已经很明显了,樊哙必须死。但刘邦明显高估了陈平等功臣对自己的忠心和实力,低估了吕后的手腕和能量。在他死后吕后很快就把功臣集团收拾的服服帖帖的,至于戚夫人母子,只能任吕后宰割了。


金鳞戏兰池


刘邦经过反秦抗楚终成帝业建立西汉王朝。其能登上皇帝宝座,除了他能力过人外,还有他账下有文臣武将的辅佐。比如韩信、张良、萧何、周勃、樊哙、陈平等。其中樊哙作战勇猛、是刘邦账下重要的战将。樊哙不仅在鸿门宴上帮助解围,而且他对刘邦忠心耿耿。后因功被封为舞阳侯。

后来刘邦击败英布归来,却得了一场大病,而他刚到京城没多久就听到燕王卢绾叛变,此时就由樊哙带兵去征讨平乱,但是樊哙没走多久,刘邦却派陈平、周勃换掉樊哙而杀之。当然樊哙最后并没有被杀死。

樊哙不仅很早就追随刘邦,而且对他忠心耿耿,同时樊哙的妻子还是吕后的妹妹,如此樊哙就是吕雉的妹夫。但是刘邦在临终之前,为什么派陈平、周勃去杀掉妹夫樊哙呢?是她老糊涂了吗?

刘邦想杀了吕雉妹夫樊哙,并不是他老糊涂了,他这时虽然生病,但还是有些清醒的,虽然他也知道樊哙对他忠心耿耿,但是对于刘邦而言却有一个不得不杀的理由。那就是樊哙是吕后的妹夫。

虽然樊哙对刘邦忠心,但是此时刘邦生病,若刘邦一旦驾崩,太子登基为帝,吕雉尊为太后,若樊哙听命于吕雉,那岂不是对汉朝庭构成危害。


刘邦登基后,吕雉被封为皇后,而吕后一直以来却总是干预朝政,这让刘邦颇为不满。此时樊哙带兵大军去征讨卢绾,因为樊哙是吕后的妹夫,所以这时就有人向刘邦建言:樊哙和吕后串通,想等陛下百年之后图谋不轨,皇上应该早做防备。

刘邦听了这话后,觉得这样的事还是有可能发生的。因此此时樊哙带兵,吕雉有权,若他们有二心,岂不是坏事,所以刘邦就决定杀了对他忠心的樊哙。刘邦和陈平商议后,就让陈平和周勃去取樊哙的人头。

不过陈平是个有心眼的人,他觉得此时刘邦病重,樊哙又是刘邦的老部下、吕后的妹夫,若是真把樊哙杀了,以后也不会有自己的好果子吃。所以陈平和周勃去到樊哙那里,没有直接杀了他,而是准备把他押送京城,让皇帝亲自决定是杀是留。


当樊哙押送半路的时候,刘邦因病去世,刘邦驾崩,吕雉则掌握大权,陈平这时庆幸没有杀了樊哙,不然他们杀了樊哙,吕雉姐妹有如何会放过他们呢!陈平此举不仅救樊哙一命,而且还是救了他自己的性命。后来在汉惠帝六年的侍候,樊哙去世,他去世后,谥号为武侯。


中孚鉴


刘邦的一生似乎是过的颠倒的一生,年轻的时候吧,好吃懒做,经常厮混流连在王媪等人的小酒馆里吃喝不休,动不动就喝个酩酊大醉。反倒是自己一不小心被拉上了起义军的战车后,终其一生都是个劳碌命。

《高祖本纪》有一段话很有意思,说吕后带着孝惠帝和鲁元公主曾经自己种地呢,刘邦自己当着亭长,没办法就需要请假回去种地。一次吕后正种地碰到了个讨饭的老汉问她要水喝,吕后给老汉端了一碗水,老汉看她和两个孩子都说是“贵不可及”,等到刘邦回来听说了,赶紧去追这个老汉,老汉感叹说原来吕后和两个孩子的富贵都是因为刘邦啊。

就想起来小时候碰到从不知道哪里来的人讨饭到家门口,家里长辈就给端了满满的一碗面条,那人一边吃一边说着,哎呀你们是贵人呀。

开个玩笑,书归正传。

刘邦其实压根不是愣头青,尤其是在他执掌权力,又是在张良这样的谋臣协助下,耳濡目染,对于天下局势等方面多多少少总有一些算计,所以虽然封功给了韩信个楚王,给了黥布个九江王,但是刘邦的心理并不踏实,于是采纳陈平的建议坑了韩信一把。从此以后,逐渐调整汉朝政策,只立同姓王,不再立异姓王了,所以他的那些儿子们都得到分封。

古代的男人嘛,有个三妻四妾似乎很正常,尤其刘邦这样当了皇帝的人,而且刘邦在这方面多少有点前科,比如刚进了咸阳就抱着秦宫的宫女想享受荣华富贵了。所以后来刘邦先后又有了几个小老婆,而其中的戚氏夫人得宠,就想要让自己的儿子当皇帝呀。

但是刘邦有个不能说是缺点的缺点,那就是惧内,或者还有点觉得对不起吕后。比如当年荥阳之败,刘邦只顾着自己跑了,老婆孩子都不要了,而且路上还多次把孩子从自己车上踹下来。后来吕后一回来,肯定没少和刘邦算小账。所以刘邦虽然也曾经宠爱过几个妃子,被吕后私下弄死了刘邦也不敢吭气。

这也显示出吕后内心的不安全感:当年的刘邦能抛弃她们母子,现在当了皇帝,恐怕更容易干这种事。于是吕后诸多权谋,其中一项就是刘邦已经决心换太子了,而吕后求助于张良,请出商山四皓来辅佐孝惠帝,让刘邦放弃了换太子的想法。

樊哙,就是吕后的又一枚棋子。樊哙是谁,那可是从刘邦起事就一直坚定的跟着他的人,而且多次帮助刘邦化解危机,最有名的便是鸿门宴了。对于吕后来说,只是掌握文臣是远远不足以稳定的,她还需要稳定的军事。刚刚建立的汉朝,很多功勋武将都还健在,没有一个足够有威慑力的武将支撑,她也自觉不安稳。而樊哙的妻子是吕后的亲姐妹,那她选择樊哙联合也就大势所趋了。

可是这是刘邦所不希望看到的。一个是因为他正宠爱戚夫人,戚夫人的儿子已经封了王,吕后掌握的势力越强,他这个戚夫人越危险。另一个是吕后如果掌握权力过大,那么等自己死了之后,这个国家究竟姓刘还是姓吕呢?实在不让人放心。还有一个是樊哙也是跟随自己的一方元老,之前已经接连遭遇了众多功勋武将的叛变,刘邦对于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已经过于敏感。

所以刘邦听说了樊哙阴谋造反,马上派遣陈平等人前去捉拿樊哙。从中也可以看出刘邦新建立的帝国依然不稳定,而刘邦对于吕后的诸多举动也很无奈:不能伤害吕后,那么只好找她联合的这些人开刀了。

我是阿庆还是阿庆,欢迎大家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