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暴利,为什么医药行业没有出现一个小米一样的搅局者?

把爱国当成一生的事业


一、其实暴利的不在厂家,药品的研发正儿八经的投入贼多,如果不能保证利润,那么谁愿意去干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况且投入很多的药品研发就不一定能成功!所以高投入的药品必然背负着赚回研发成本。

二、资质管理严格,不是说你想搅局就可以,具体的,不详谈!

三、药品的价格不是供应链能够决定的,必须给从出场到进入医院的中间流通环节加上足够的利润,保证有人用你研发出来的东西!

所以,你说谁去搅局!个人愚昧观点,仅供娱乐


谷大大创业志


不是药品都暴利,而是医院药店让你参与暴利

十多年前,咽炎特别严重,喝水都不行了,感觉呼吸都疼,现在诊所后到医院吊水卵用没有,然后想起来小时候的乡村医生,三块五毛钱,两天的药,吃了一顿,两个小时大大缓解,第二顿都没吃,直接好了

后来有孩子,学了点医学简单常识,比如感冒发烧了不是随便买药了,而且查血然后对症买,一般持续两三天,医生说发烧三四天太正常了,但是经常被各种建议打针,输液,灌肠,有点烦人,而且费用还不低

继续想起来那个医生,两年多了,感冒发烧,除了不着急的,一般吃药一顿,最多的一天。费用极低。十几块钱!我查过那些药,都是正规厂家普通药品,比一般医院药店给的少的多,人家一般都是用纸包几顿的,不会给你整盒!而且,几乎没有建议过,也没进行过打针,输液,灌肠!

只有一次,咳嗽厉害了,老医生不在,没办法,又折返,输了一星期的液,后来又有同样症状,他在,还是两顿药

我不懂医学,但我理解一点,一片药有某种效果,另一片药有另一种效果,但是两片结合起来,会有第三种效果!如何用最少的药,最低的成本,搭配出最好的药效,这就是水平!

所以,一方面特效药似的十几块钱,另一方面是折腾好几天的一百多甚至几百多甚至更高,两年时间,一家人特别感谢那个医生,省心,省事,省钱,太多了


机器猫AAa


题主的心情我很理解,然而药品的研发是非常烧钱的,一种新药的研发成本可能比一艘航空母舰更加昂贵!

一款新药,医药行业支付的研发费用平均约为26亿美元,包括单药的研发和许多失败项目的沉没成本。很多研发失败的药品就是在拿大钱打水漂,都不会产生任何回报。另外,药品的研发周期也很长,几十年都是非常有可能的,很多新药的发明者甚至没有等到药品上市就去世了。药品行业内有这样一种流行的说法:“第二片抗癌药物的成本可能是50美分,但第一片抗癌药物的成本可能是50亿美元。药品的生产成本很低,但初期的投入则是巨大的。药厂必须通过高定价来维持高额的研发支出,药厂不是慈善家,如果没有足够的利润,药厂甚至都不会有动力去研发新药。

所以,性价比的模式本质上就不适合药品行业,病人需要新药,但高昂的研发费用就需要靠高定价来支撑。

以上。


SamCai90


药品暴利?你这是道听途说的吧~中国除了个别大型的有真正研发能力的制药公司,大部分都是举步维艰~生存在边缘,勉强混口饭吃~你只看这个药的原料的成本,拿面包跟面粉这样的普通关系,去比原料跟最终产品的成本,但你不知道的是,药品生产,要比食品生产严格的多的多~车间都必须满足一定无菌要求~生产过程极其繁琐~只是相关的生产记录,就能落成小山~还有相关车间标准~车间温度湿度标准,可以说,药品生产的车间,耗电量都是相当大的~不是一般的食品生产企业能比的~再有就是没完没了的飞行检查,例行检查~你可知道,车间的一个普通的机械温度计,普通检测一次二百,一年一次,注意,这是一个温度计,还有许多仪器仪表,还有需要精确校准的,一次就是一万,这些不是成本??所以不是你想的,只有原料成本的~很多很多的~人都不傻,那么暴利,还不蜂拥而至~



1、药品暴利 药品是暴利,但你只看到了贼吃肉没见贼挨打,一个药品的赚的钱,一定是要把为这个药所有失败的药的本钱全部赚回来,明白?小区门口的一个苹果卖5块,这个苹果一定要把一起的磕了碰了的,腐败了的,通过这一个好苹果,把所有本钱都要赚了。而一个药品上市,要付出20亿美元左右!是dollar!不是RMB!最快还得十年时间,先说这个20亿dollar的研发投入,中国有几个企业的研发能投的出来。小米的研发才几个钱,BAT合起来能搞多少?还得坚持搞十年,还不一定能成。成了之后,药品的价格是你企业说了算吗?医药的价格不是企业随便定价的!所以这么来算,药品行业还是暴利吗?如果真的这么暴利,真的这么容易回本,真的风险低的话,资本不傻,早就进入了,都不会有小米啥事,因为投资小米的资本早就投资你的这个公司去了。

2、搅局者 搅局者一定要在某一个环节能掐死传统的企业,并且这个环节还一定得有分量,不是可有可无的环节。其实新药研发行业已经有很多新技术帮助研发了,以前是做出大约100000个化合物,然后一个一个试作用,可能会有一个成为药物,这是需要很大的人工、金钱、时间!现在高通量筛选、组合化学、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手段,已经大大提高了命中概率,但还是很不确定,这些都是辅助。所以,现在,资本还没看到能直击传统游戏规则痛点的地方。

3、医药行业相对而言,比较专业,有门槛,外行不容易进入。内行人已经被百般蹂躏,不知还有多少人有心思做医药!


医药与财经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药品是一个绝对高精尖的行业,不可能也不应该有突然出现的搅局者。

就拿题主举例的小米来说一说。在小米出现之前,好像手机领域是一种景象。小米横空出世之前,几乎没有人知道有这么个手机品牌的存在。但是等小米问世以后,立即以低售价,高配置,饥饿营销等各种特点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继而成就了如今的小米帝国。

反观药品领域,不可能有这种突然杀出来的强劲对手。为什么呢?因为手机如果上市销售,其实很简单。你有个工厂,作出手机来,经过一些标准的校测就可以上市卖了。至于好用不好用,甚至有没有严重质量问题,都是上市以后消费者反馈。

药品可不一样,绝不是你说我研发了一个药,现在赶紧让我卖的。药品从最开始的立项研发,各种实验,对照,动物实验,人体实验,一期二期三期临床,各种部分监管。就算一切顺遂,一个药品从研发到问世,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这期间很多数据也是会对外公布,所以一个药品如果真的问世,最起码竞争对手早就了如指掌,不可能两眼一抹黑,等出来了才惊呼哪里来的对手。



有人说了,我不做研发,我就做仿制药,抄国外已经有的药品,行不行。这里一定要强调,仿制药和山寨完全不是一个意思。仿制药的门槛都高的可怕,就拿阿托伐他汀这个世界上目前销售额冠军的药品来说,诺大一个中国,现在能成功仿制,并且通过药物效果一致性评价的,也就两三个企业。

综合来说,药品的研发是一个特别复杂,耗时耗力,又不容易出结果的领域。门槛很高。罗永浩可以突然杀出个锤子手机,但没人能突然研发个药品出来。就是这个道理。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手机就是个纯粹的商品,甚至不属于必需品(尽管很多人现在已经离不开了),但是药品不一样,涉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是民生问题,涉及到巨额的医保资金,也是社会问题,一旦出事,就是大事,所以监督管理的力度远远大于普通市场商品,这也是不容易出现搅局者的原因之一。

作者简介: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目前致力于医疗+互联网行业的工作。曾经做过医学编辑,有感于父母朋友圈里此起彼伏的健康谣言,希望能将正确的医学保健知识科普给身边的人。如果您觉得我讲的还不错,请点击关注,承诺无广告。

<strong>


京津记


你可以当一个搅局的么!都是让一些媒体误导了,中国是全世界看病最低的了。药品暴利为什么没有出一个世界500强的?药品不是普通商品流通监管非常严,每多个程序必然要增加成本!很多人在网上看到很多药出厂价低,但是一般配送13个点,税17个点,高开税加一起看看成本增加了多少,价格高是营销成本高。以前老百姓吃的便宜药药企亏本都不愿意生产,为啥?人工高了啊,企业肯定是以赚钱为主啊!小米搅局只是感官而已,薄利多销,看看手机业目前财报就华为跟ov手机业务赚钱,原来的中兴,酷派,金立都现在怎么样了,说明靠价格是不行的,雷布斯最近也改变了小米手机的定位了,也忍不住炮轰其他产品,说明这种模式长久不了!说明小米也难受了!


取个名字好难啊看看


医药行业,为什么没有小米这样的行业屠夫。

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医药行业的研发投入特别大,而且研发周期,回报周期比较长。很难有价格屠夫介入。

当前世界上前十的医药公司,基本上都有非常高的研发投入。像强生,辉瑞,罗氏,诺华等这种医药巨头每年的研发投入比例都不会低于营收的百分之15-20。这样的研发投入比,基本都超过华为,苹果这样的公司,试问这世上能有哪个公司有魄力花费巨资,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只为去颠覆一个行业呢?毕竟公司的第一要务是盈利。


狐狸and皇上


凑个热闹,说说我的看法。

小米是做手机起来的,这玩意是高科技,掌权者还没来得及考虑好怎么分一杯羹,这玩意就市场化了,现在再弄出个政策搞一笔,那吃相就太难看了。

医药和小米不同,医药有“严格的”招标流程。而能否中标就是药企的终极目标。举个例子,同一种药A企业和B企业都生产,如果A企业的产品中标,那A企业的零售价就会是B企业的数倍。不信你们可以在药店转转,同一种药不同企业生产的价格不同,而中标企业的肯定是最贵的。

药品不同于其他产品,凡是得到批字的同一种药品,其性能不可能有太大的差异。但中标确实贵族和贫民的分水岭,这是为什么呢?

还有一个问题,既然性能相同,那制药成本就相同,但中标药的利润未必是非中标药的数倍。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大家都清楚。

还有,不是医药界没有“小米”,而是有很多,但是基本都被玩死了。不过如果手机里面有那个企业进入政府采购目录,其实也挺暴利的。


大鸟5573


很多人都觉得药品暴利!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们可以举出很多药品暴利的原因,譬如,政府定价,医生回扣,医药代表等等!

可是,有没有人想过,药品也是商品,而且是特殊的商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是稀缺的商品!既然是商品,就有商品价值的规律!这必然会涉及到商品的生产研发成本,货物流通储存以及批发零售等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首先是研发,原研保护期内的药物肯定要比过保护期且是仿制的药物贵,这点不想多说,这点由国际药企垄断市场,追逐利润最大化来决定!

其次,是流通和储存环节!国家通过改革,医院药房药品零差价,药品在医院没有任何加价利润!这就是目前医院的同样药物要比外面药店便宜的原因!而药店在流通环节需要加价才获得利润!而流通和储存环节也是需要人工和场地的,尤其是药店,没有加价,房租水电费用从何而来?人力资源成本从何而来?

最后是批发零售,私人药店当然是以获利为目的!譬如,在流感季节,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经常断货,作为稀缺资源,有些不法药店加价售卖也有可能!

当然,药品价格应该有个限度,同样,我们也要尊重市场规律,利用规律,争取最大的性价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