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八路军一文一武,两员大将殉国!武指左权,文指谁?

1942年5月,侵华日军调集大股兵力,突然对太行辽县麻田一带实施“铁壁合围”式的大扫荡。设在此地的八路军总部与《新华日报》华北分社,已然危在旦夕。

大敌当前,时任社长的何云在处境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仍坚持率领社员们一边出版《新华日报》华北版,一边与友军并肩作战,迟滞日军。正是他们的努力,位于延安的新华总社,始终接收在战区内发来的第一时间战报。值得注意的是,铅印版的01号、02号,就是在左权将军牺牲前的一、两天内发出的。

包围圈在不断缩小,报社的处境越发艰难。由于行动不便,报社并未第一时间跳出敌人包围。为避免被俘,何云要求社员们化整为零,进入山中就地隐蔽。居无定所、忍饥挨饿,没有打垮这些意志坚定的战士。他们在老百姓的帮助下,借助地形不断地抗击来犯之敌。

也难怪日后有一段诗句形容何云:“一纸传播革命种,文人铁骨显峥嵘。烽火硝烟不畏惧,挺立太行迎日升。”

刘伯承:八路军一文一武,两员大将殉国!武指左权,文指谁?

何云(1905-1942)社长雕塑

何云是浙江上虞人,早年求学复旦,后留学日本。1931年9月18日,日军悍然挑起“柳条湖事端”,入侵我东北,还在念书的何云听闻此事,当即打包行李,乘坐渡轮回国抗日。1933年6月,他因抨击蒋氏在东北的“不作为”而入狱,后经组织多方营救,重获自由。

1937年底,还在延安担任《新华日报》“国际新闻”专栏编辑工作的何云,受命前往华北晋东南的抗日根据地,着手《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创立工作。在他的努力下,1939年1月,该报的创刊号在战火中诞生。而在当时的抗日军民眼中,新华日报不仅是“华北人民的聪耳、慧眼、喉舌”,更是“华北抗战的向导”。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该报的发行量便超过3万份,广受太行山区军民的欢迎。

1940年夏,日伪在华北地区大搞“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妄图用“扫荡”、饥饿来瓦解八路军等抗日武装。他们万万没想到,就在当年的8月,彭德怀将军集中20万军力,发起举世瞩目的“百团大战”。作为宣传人员,何云也深入一线部队采访,报道了无数震撼人心的新闻。

刘伯承:八路军一文一武,两员大将殉国!武指左权,文指谁?

参加百团大战的八路军将士凯旋归来,沿途百姓热烈送行

刘伯承:八路军一文一武,两员大将殉国!武指左权,文指谁?

何云社长,摄于百团大战前

1941年初,新华社华北总分社成立,何云兼职分社长。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心血都灌输到了报纸上。无论是编辑、排版、校对、印刷,都亲力亲为。在这位“以笔墨代枪炮”的社长眼中,每一张报纸,都是回击敌人最好的利器。

《新华日报》华北版自1939年1月1日创刊,至1943年9月25日终刊,共计出版845期,铅印捷报15期,战时版4期。一份份沉甸甸的《新华日报》,都有何社长的心血。

同样是1941年,日军调集5000余人的兵力,在航空兵的支援下对太行腹地展开“空地协同扫荡”。敌人来袭,何云却始终没有将报社向后转移一步。为扩大敌后新闻阵地,他甚至亲自选派了一批年轻干部,前往地方报社开展工作。《太南导报》《冀西日报》……这些超过百种的报刊在敌后遍地开花,揭露日伪的狼子野心,警醒无数百姓。

刘伯承:八路军一文一武,两员大将殉国!武指左权,文指谁?

《新华日报》华北版原件

对《新华日报》华北版在敌后的巨大作用,朱老总曾这样形容:“《新华日报》一张报纸,就抵得过日本人一枚炮弹。而且,他们天天都在浴血杀敌。”

1942年5月28日,何云与一部分社员在山西辽县(今左权县)大羊角一带被日军重兵包围。战士们三次发起突围,相继失利。最后时刻,何社长对警卫员交待:不要挥霍子弹,要留下两颗,一颗打向他,一颗留给警卫员自己。

最终,这名英勇的新闻战士牺牲在沙场之上。他的警卫员也遵照社长的指示,最后时刻举枪自尽,坚决不做俘虏。听到何云牺牲,刘伯承十分悲痛:“八路军一文(何云)一武(左权)两员大将先后殉国,实乃噩耗!”

新中国成立后,何社长的遗骨迁移至晋冀鲁烈士陵园,长眠于左将军墓之左侧,供游人瞻仰。

刘伯承:八路军一文一武,两员大将殉国!武指左权,文指谁?

何云烈士之墓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