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停擺,疫時能力常態化,釘釘或將成為下一個現象級應用


經濟不停擺,疫時能力常態化,釘釘或將成為下一個現象級應用

在這場防疫大戰中,釘釘迅速上線新產品的創新力、快速升級系統算力的進化力,以及支持防疫大戰的責任力等,得以鍛造、錘鍊、考驗,這些疫時能力有望常態化。

版面/大海

疫情肆虐,交通封行,城市封禁,一場牽動14億人的全民防疫總動員,會讓中國經濟按下暫停鍵嗎?

不會。

道路能封停,但經濟仍未停擺:口罩防護工廠的流水線依然忙碌,火神山雷神山工地上的燈光徹夜通明,生鮮電商的快遞小哥們馬不停蹄,物流航線的飛機火車飛馳疾行,彙總疫情的信息平臺變動不停······

在抗擊疫情的當下,是什麼支撐著中國經濟平穩發展?

1

除了醫護人員,誰還在前線?

在這場全民防疫總動員中,身在一線戰場的不僅有醫護人員,還有涉及多個行業的企業力量,他們不停向一線“輸血”。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防疫大戰中,食物的充足供給是底線。

為了支持防疫大戰,蒙牛累計捐贈物資超過7億元。蒙牛的員工散落在全國各地,卻在疫時“停產不停工”,它是如何保障公司的正常運轉的呢?

今年的開工儀式,蒙牛有點特別,移到了釘釘在線視頻會議上。蒙牛公司IT總監鄭炯透露,春節前蒙牛就已有近2萬名員工在釘釘上跨區域協同辦公,疫情促使更多員工上線。正是基於這樣的數字化工作平臺,在線連接供應商和經銷商,精準銜接各個環節,確保產品優質、新鮮。

經濟不停擺,疫時能力常態化,釘釘或將成為下一個現象級應用

在這場防疫大戰中,包括口罩、護目鏡、防護服、消毒液等在內的防護物資,堪稱防疫大戰中的“軍火”。

一度短缺的“軍火”,曾讓不少醫護人員不得不“裸跑上陣”、“肉身抗毒”,數千名醫護人員因此感染。更糟糕的是,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透露,“軍火”短缺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在產能部分運轉的緊平衡之下,如何精準的按需分配物質?封城封路之下,如何把原料運送到工廠,如何把成品運送到一線?

這樣的考驗,國內日化行業龍頭廣州立白跨越了。

疫情發生後,廣州立白捐贈2億元消毒類產品,配送到2119個定點醫院。為了持續供應“軍火”,廣州立白已經在年初六全面復工,使用基於釘釘開發的數字化管理平臺“嘟嘟”,用數據調度數萬名員工高效協同,緊急保障產品供應。

可以看到,在線辦公軟件,同步提升了企業的供應鏈能力。

遠在大西北的新疆,同樣是防疫的一線戰場。作為新疆最大的連鎖便利店,八點半便利店通過500多家門店,日均服務近16萬市民。疫情發生後,八點半便利店依然平價供應米麵糧油、蔬果食品、口罩消毒液洗手液等各類必需品。

這要賴於八點半構建了高效的採購團隊:在家辦公的35名公司採購員工,利用釘釘和ERP軟件在線協同管理,把3000多種商品採購進來,配送到500多家門店,物資分發有條不紊。

這場全民動員的防疫大戰,絕非單打獨鬥的獨角戲,而是需要多方合力的持久戰。

正是基於在線辦公等技術平臺的支撐之下,中國企業才能在防疫大戰的緊要關頭,持續不斷為防疫一線運送緊缺的“彈藥”和“糧草”,並在員工相互隔離的條件下迅速運轉起來,把生活必需品配送到千家萬戶,保障了封在城裡、村裡的市民、村民的正常生活。

2

釘釘登頂,在線辦公更關懷員工

疫情之下,2月3日的復工潮之後,陸續有2億人在家辦公、視頻會議,以及二十多個省份的學校、數千萬名學生,通過釘釘直播“在線開學”。

2月5日,阿里旗下移動辦公應用“釘釘”首次超過微信,在蘋果手機端應用商店和MAC電腦端應用商店,釘釘下載量均躍居免費排行榜總榜第一名。

這也是蘋果應用商店裡,辦公類應用產品首次躍居第一。

經濟不停擺,疫時能力常態化,釘釘或將成為下一個現象級應用

登頂背後,是防疫大戰導致的需求暴漲。儘管,這看似一場前所未有的硬核考驗,但經歷過雙11考驗的阿里人,打得“得心應手”。

2月4日,在之前的服務器擴容基礎上,釘釘的技術人員借力阿里雲,在短短2小時內新增部署了超過1萬臺雲服務器,一個短時間彈性擴容的新記錄就此誕生——此前,微博為應對多位明星出軌時的流量暴增,一次性擴容的雲服務器,也不過8000臺。

為保障企業組織、教育醫療和政府機構辦公需求,釘釘還宣佈向1000萬家企業組織免費開放全套“在家辦公”系統,並將免費視頻會議功能擴大至302方,各地學校也紛紛通過釘釘的在線課堂組織學生“在家上課”,共渡疫情難關。

2月10日開學第一天,60萬教師變身主播,在線授課,超過5000萬學生通過釘釘,在線上了學期第一課。

經濟不停擺,疫時能力常態化,釘釘或將成為下一個現象級應用

一些頗具科技溫度的新產品也快速上線。

因為封路尚未回到一二線CBD的露西、莫妮卡,可能還蝸居在老家當“翠花”、“小芳”,早上來不及洗臉梳頭化妝,就被急匆匆拉進視頻會議。為此,釘釘緊急上線“美顏功能”供用戶選擇使用;

為關懷員工健康、推進防疫數字化,釘釘在春節假期抽調專門技術,於1月29日全量上線“健康打卡”產品,方便企業組織成員上報、實時統計健康狀況。

產品推出後,迅速得到普及,有1億人在釘釘上打卡報健康,僅蒙牛每天就有3.8萬名員工“健康打卡”,為全面恢復生產提供科學參考。

此外,在2月10日,杭州還率先推出了安全復工舉措:所有企業通過阿里釘釘線上申報企業復工,員工建釘釘數字化“健康碼”,避免工作場所發生員工感染事件。

在這場防疫大戰中,釘釘迅速上線新產品的創新力、快速升級系統算力的進化力,以及支持防疫大戰的責任力等,得以鍛造、錘鍊、考驗。

釘釘,信得過。

3

疫時能力常態化,引領智能辦公新風潮

K歌之王倒閉,中小旅遊公司苦熬,西貝賈國龍“熬不過三個月”,等等,悲觀論調撲面而來。

根據恆大研究院院長任澤平的估算,春節假期的短短一週內,僅電影、餐飲零售、旅遊三個行業的直接經濟損失就超過1萬億,佔2019年一季度GDP21.8萬億的4.6%。

峰瑞資本針對100多名公司創始人的調研顯示,創始人們短期最心焦的還是何時復工,以及如何提高在家辦公的效率,“看樣子2月底開工都懸”、 “辦公效率下降不少”等等。

由於疫情的下行拐點仍未明確,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公司選擇了在線辦公,並再次延期復工,推遲到2月17日以後——可以說,遠程辦公的能力,已經成為企業抗風險能力的關鍵指標之一,也成為了企業組織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經濟不停擺,疫時能力常態化,釘釘或將成為下一個現象級應用

企業面臨的挑戰無疑是巨大的。疫情是對公司組織力、凝聚力、執行力、調整力的極致考驗,將成為企業界的一道分水嶺:適時應變,完成新一輪數字化轉型;固步自封,離倒閉怕就不遠了。

任澤平預測,“居家隔離和避免人口大規模流動導致線上消費、線上教育、在線辦公、視頻會議等新的工作生活業態快速發展,很可能改變未來的工作和管理方式。”

這一預期在資本市場也達成共識,鼠年A股覆盤以來,雲辦公板塊已經接過了漲停的接力棒,多個在線辦公概念股應勢漲停。

而新興行業危中求“機”的故事,在2003年非典期間,也曾上演。彼時,SARS讓不少害怕出門的居民嘗試網購,淘寶等電商平臺開始從備選項變成了逐漸普及的“購物優選項”。

疫時崛起的需求變現為常態化需求,而釘釘等疫時積累的能力也將沉澱為常態化能力,從供給側改革和需求升級兩端,不妨作出大膽預測——在線智能辦公的風潮,將會在疫情結束後繼續發展;下一個現象級應用,指不定就是釘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