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潜伏》站长后来知道了余则成的“身份”,但他始终没说,这是为什么?

shark不去幼儿园


余则成刚到天津站的时候,站长和他谈话,就说过:马奎是毛人凤的人,陆桥山是郑介民的人,而你,是我的人。当然,余则成也很精,在到天津站的时候,也按照吴站长的爱好,给他准备了一件礼物。两人一拍即合,余则成就成了站长的人。之后,两人就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

这之后,余则成给站长办了许多事,除了公事之外,还有大量的私事,尤其是假公济私的敲诈穆连成,帮助站长捞钱,更是让站长很受用。不仅如此,在几个人的老婆中,也只有余则成的假老婆翠萍和站长老婆相处得很好,马奎和陆桥山的老婆都被淘汰出去了。

所以,余则成和吴站长的关系不仅是公事层面上的上下级关系,也建立在私人之间的相互依附上。余则成在天津站能够很快站住脚,并且成功击败马奎和陆桥山,都离不开吴站长的帮助。而且,在马奎私自进站长办公室,调查站长的事情上,余则成更是揭发有功,这都是对站长有利的。

之后,虽然余则成多次遇险,差点穿帮,但每次都能涉险过关,除了他临机应变能力比较强之外,也离不开站长的信任和帮助。除了私事,余则成也能帮站长完成许多重要的任务,陆桥山、马奎和李涯每次都把事情办砸,而余则成不仅能帮站长办事,甚至在最后阶段从南京来的特派员的私事,他也能帮忙。

也就是说,余则成在天津站最成功的就是跟对了人,从一开始就抱紧了吴站长的大腿,把自己和吴站长绑在了一起。所以,只要吴站长不倒,余则成就不会倒。有吴站长罩着,他就算是犯了错,只要对吴站长个人利益没有太大影响,也对他本人不会有太大影响。除非别人拿到的证据足够充分,或者直接危及吴站长个人安危和利益,否则他不会有真正的危险。

这在任何时代都是常见的官场规则,跟对人比能做事更重要。当然,如果既能跟对人,又能做事,那就更好了。但能做事的人其实在任何时候都是不缺的,问题只在于如何发现和使用这些人,是不是能够得到领导的信任。没有领导的充分信任,再强的能力也毫无意义,有了领导的充分信任,哪怕再平庸,也是一路坦途。

所以,吴站长即使到后期实际上也怀疑余则成,但这也没有什么。就像吴站长在最后说的那样,打仗打得一塌糊涂,光靠他们特务机关,也不可能挽狂澜于既倒。也就是说,在根本上吴站长也不认为靠那点情报能对整个党国生死存亡有什么决定性的影响,所以他实际上并不在乎余则成是不是真的卧底,只要能给他办事就可以。

从吴站长的角度说,既然别人都认为余则成是他的人,他和余则成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余则成对了是对,错了也是对。如果余则成被马奎或者李涯揭穿,他也是要承担责任的。所以,他到后面实际上并不在意余则成是否在挖党国墙角,只在于他是否还对自己有用。这也就是他到离开之前,还非要带上余则成的原因。


萧武


客观点讲,《潜伏》中站长吴敬中的扮演者冯恩鹤在后来的一次采访节目中曾经透露,按照剧本,站长是不知道余则成是“潜伏者”身份的。


说站长不知道余则成是潜伏者,实际上是为了续集(如果有续集的话)中余则成能够继续潜伏发挥作用做铺垫的。但是如果没有续集,那吴敬中是一定知道余则成潜伏者身份的。

而过了这么多年,潜伏并没有出续集。所以炒米跟大家解读一下,吴敬中知道了余则成的身份,却为什么一直没有说破?

每一个到了职场关键年纪的人,考虑得最多的一定不是工作,而是后路。这是客观规律。


吴敬中也一样逃不出藩篱,虽然他曾经也是一个和余则成一样优秀的特工。抗战胜利后,看着很多同僚依靠“接收伪区”都发了大财。吴敬中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因为天津站是一个重组站,所以各派势力都把目光盯准了天津站。毛人凤和郑介民捷足先登,把自己的心腹安排在了天津站的行动队和情报科。致使吴敬中实际上在天津站并不能都说了算。

吴敬中并不是没有心腹。事实上从剧情中来看,吴敬中有一套完整的隐形班子替自己操持着各种机密任务。如洪秘书;经常在站长吃饭时,在站长身边耳语或者叫出站长的光头;甚至最后人都逃离了,都可以派兵押解余则成上飞机的宪兵。但很显然这些人等级不够,无法对等钳制马奎和陆桥山。


但是在天津站这个职场上,吴敬中还是缺乏一个上位的“心腹”。这个人就是余则成。机要室主任这个位置和行动队队长、情报科科长形成了一种相互对等的钳制。

因为余则成是吴敬中的学生,所以吴敬中自然成为了余则成的背景。所以余则成进入天津站后,吴敬中就故意敲边鼓,让余则成去清查“大汉奸”穆连城,并各种暗示余则成好东西放在汉奸家里浪费了。

每一个职场潜规则的背后,都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圈子。


通过“敲诈”穆连城这件事情,使得余则成彻底进入了吴敬中的秘密利益圈子。用站长太太队翠萍的话说“你们家则成是我家善财童子。”

后来,戴笠来以查贪的名义从北平到天津,事先得到情报的吴敬中知道戴笠在北平查了马汉山手下很多人,肃贪手段很雷利。连急带吓,吴敬中对余则成一口一个兄弟。而余则成则一句“效忠党国,首先要效忠长官。”可谓深谙吴敬中之心啊。果然余则成不但没有暴露吴敬中的贪污索贿的事情,还以天津流行麻风病为借口,让戴笠取消了接见其他人的风险。


吴敬中事实上并不需要余则成为天津站的具体业务工作操劳。而是一心让余则成为自己敛财。吴敬中甚至说过,“以后自己到美国开个公司,余则成是最合适的经理人。”投桃报李,当吴敬中看出余则成有意副站长位子时,特地给他创造条件,抓捕中统的逃犯季伟民,由此立功,晋升中校。使得其有资格成为副站长。

越是被重用,越是被怀疑。因为秘密利益圈子需要的是更为纯洁的身份。

因此整个过程中,吴敬中没有一刻停止过对余则成真实身份的调查。


首先左蓝出现的时候,为了搞清楚余则成与左蓝之间的真实关系。吴敬中可谓煞费苦心,各种测探,甚至不惜违背禁令,擅自启用“佛龛”来查余则成的背景。这是相当危险的,但同时也证明了吴敬中对余则成真实身份的重视程度。

吴敬中之所以这么重视余则成的真实身份,是因为越是贴心的越要重点防范。面对面的敌人不可怕,最可怕的敌人来自于自己的内部。所以即便以后李涯一次次查余则成,吴敬中一次次警告李涯不要查。但实际上,只要李涯稍微整点一丢丢疑点,吴敬中立马就转向支持李涯查下去。


所以说李涯那么执着地去查余则成,本身说明李涯直觉真准外;另一层就是体现着吴敬中的意志。充分信任余则成的同时,还要随时敲打余则成。

自从李涯来了之后,余则成就是不断冒出疑点,但又无法固定证据。这就足够了,当真相即将揭开的那一刻,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李涯每次都大喊“活见鬼”。

事实上,往往很多事情就是一个直觉正确认的结果,反而在探究的过程中迷失真相。


一次次的意外和余则成反常的不愿跟自己走,反而要留下去参加什么“黄雀行动”。让吴敬中非常明确一个结果,那就是余则成是“潜伏者”无疑。但是他的能量已经不是自己能力可以挟制的了。而此刻暴露他,甚至可能伤害不了他,最大的受害者可能就是自己。

特别是李涯之死,甚至让吴敬中产生了恐惧。吴敬中说,“这神奇的一跳,正好跳到我的神经上。”凡是怀疑余则成的,或者和余则成作对的都死了,马奎、陆桥山、李涯都死了。


如果余则成真的留在大陆,自己将死无葬身之地。余则成只需要公开自己身份。自己想辞职在台湾或者美国做个寓公都是不可能的。自己要被追责清算是再正常不过的。而余则成未按计划留下,对于组织而言就是背叛。孤悬海外,有有谁能证明你的身份?

只有把余则成带走,放在自己身边是最安全的。我们彼此谁都不捅破,我投资开厂,你做我的经理。大家忘掉彼此曾经的身份,对谁都好。


炒米视角


我不认同,站长吴敬中知道余则成的真实身份。原因很简单,吴敬中是非常老练的人。即便,吴敬中非常贪财,但是假如他知道余则成的身份还把余则成留在身边,那也是太危险了。吴敬中,还不至于挣钱不要命。余则成是吴敬中点名要到天津站的,他对余则成不可能不做调查。余则成一到天津站,吴敬中就点出“你是我的人”,可以看出,站长对余则成还是非常信任的。一方面疑人不用,但另一方面用人不疑。站长当然也怀疑过余则成,甚至动用“佛龛”调查过余则成。但是所有的调查,都不能确实余则成就是峨眉峰,只能是余则成可能有嫌疑,但坐不实。但是,我们党为保护余则成,是下了血本的,甚至搭上了左蓝的生命。可以看出,我党为了保护余则成几乎是有求必应,需要媳妇立刻就安排一位,路上出了事故,立刻就补上一位,可见我党对余则成的支持之强。吴敬中是非常的老练,但作为对手的我们党同样异常的强大。余则成可能是峨眉峰的嫌疑,被马奎背了锅。随着马奎的死,余则成的嫌疑被洗脱。此后,李涯接替马奎。李涯在延安就调查过余则成,到天津更是调查过。但另一方面,肯定是没有确凿的证据,否则,不用说站长,他也不可能放过余则成。站长作为机关里的一号人物,虽然他非常阴险、老练、手段高超,但他并不处在上帝视角,他也不可能对他的手下都做到了如指掌。很多人都说马奎怀疑过余则成、李涯怀疑余则成,作为站长怎么会不怀疑余则成。事实上,站长肯定怀疑每一个人,同时每个人之间都是互相怀疑。处于观众视角的我们,我们当然看到的余则成被更多的怀疑,事实上其他人也差不多,只是电视剧没有表现出来。余则成栽赃马奎,也正是利用了马奎的种种疑点和漏洞。每个人都有疑点,但只要疑点被坐实,就会被出局。马奎、陆桥山,都是被坐实了被出局的。李涯搞掉陆桥山,就建立在他对陆桥山的怀疑侦查之上的结果,他对余则成的调查怀疑未必就比陆桥山更多,只是陆桥山最后被抓到了把柄,而余则成一直没有抓到致命的把柄。对于站长来说,随着左蓝和马奎同归于尽,他对余则成的怀疑基本消除了。在李涯、陆桥山、余则成三人之间,站长很清楚他们之间是互相争斗的。假如,站长仍旧怀疑余则成,都不用站长亲自去调查,自然有人替他盯着他。因此,他对余则成未必过分怀疑,因此更谈不上他知道余则成的身份。退一步讲,假如,余则成站长知道余则成的身份,又为什么提拔余则成成为副站长?恰恰可见站长对余则成并不怀疑,而且是当做心腹使用的。否则,结局应该是站长和余则成双手相握迎接解放了。还有,当李涯掌握了翠萍是我党的录音证据的时候,请示站长,站长也是毫不犹豫的抓人。可见站长绝不可能在证据充分的情况下袒护余则成。关键就是李涯的证据总是无法坐实。

在我们普通人眼中,余则成有很多疑点足以引起吴敬中的警觉,但是作为机关的一号人物,在他的眼里,手下人之间的互相侵轧是一种常见的事情。李涯整掉陆桥山,他很清楚李涯的手段,在吴敬中眼里,李涯对余则成的调查很容易被看做是机关内部人事斗争,余则成的疑点也很难说不是李涯的栽赃陷构。即便是最后廖三民被证实是地下党,引起了吴敬中对余则成的怀疑。但这种怀疑仍然是有限的,吴敬中是机关里的一号人物,余则成是二号人物,他们都已经不是小角色了,天津城破在即,大人物留后路太常见了,在吴敬中眼中余则成可能就是和他一样未必太干净罢了。


告鸟之


《潜伏》是一部非常经典的谍战剧,剧情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同时也不乏幽默。因此,《潜伏》播出之后,成为当时的收视黑马。看过这部剧的观众可能都有两个疑问,那就是:站长吴敬中知道余则成的身份吗?为什么不抓他?站长吴敬中是否知道余则成的身份问题,答案是:知道。


完整看过《潜伏》,似乎吴敬中都不知道余则成是卧底。其实,稍微分析一下就能得出答案。马奎怀疑余则成,李涯怀疑余则成,谢若琳怀疑余则成,甚至连单纯的晚秋都知道余则成的身份。吴敬中作为站长,无论是业务能力,还是人情世故,道行都要比余则成深,不可能不知道余则成的真是身份。既然知道余则成的真实身份,为什么吴敬中不抓他呢?

彻底看清了形势

吴敬中早就看透了当时国民党的颓势,他的很多预言后来都成了现实。他曾对余则成说,国民党的溃败已成定局,并不是抓几个间谍就可以扭转。余则成是不是卧底,对吴敬中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只要余则成还能为他做事,捞一大笔钱,他还是自己人。

培养自己的亲信

当时的天津站情况很复杂,吴敬中虽然是站长,手下却无可用之人,马奎、李涯、陆桥山都有不同靠山,他们也各个心怀鬼胎,用吴敬中的话来说,就是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余则成是吴敬中的学生,个人能力不错,可以重用。

做官只是为了钱

吴敬中没有什么信仰,也看淡前途,他老婆就说了:戴笠一生就混了个中将。中将就到顶,吴敬中已经是少将了,也没有什么前途。吴敬中还跟余则成说过,当官就是为了手上那点权,然后以权谋私。所以,吴敬中使劲敲汉奸穆连城的竹,狠狠的捞钱。

明哲保身不吭声

余则成是吴敬中的学生,有能力,会做事,关键是还能为他捞钱。因此,吴敬中任命余则成当副站长。对吴敬中来说,只要余则成能为他做事,为他中饱私囊,无论余则成是什么身份都无关紧要。余则成为吴敬中做了很多事,知道吴敬中很多秘密。另外,余则成的副站长职位是吴敬中提拔的,如果抓了余则成,他自己也会牵扯进去。所以,精明的吴敬中看破不说破,什么都不吭声。


李依珂


主要是站长在有点怀疑余则成的时候,国党兵败如山倒,而站长已经打算真的去做生意了,他需要一个真正有能力而且有让他放心的人管理公司,而余则成刚好是这样一个人!他们都去做生意了,那还管政治干啥?有钱挣就行!再则,站长这个时候也只是怀疑而已,并没有真凭实据。别忘了站长是老军统,凭他的嗅觉,他完全有能力调查余则成并拿到证据。只是他心里早就没有所谓党国了,有的只是生意,是钱。就算余则成是卧底,那又如何?反正自己就要去开公司做生意了,以后就算余则成暴露了,被抓,他自己顶多是失职!在这之前余则成又能为他挣很多钱,何乐不为?



用户6086449231


从《潜伏》的整个剧情来看,站长吴敬中并不知道余则成的“身份”。

首先,从吴敬中的身份来看,吴敬中除了是保密局天津站站长外,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身份,他是余则成军统受训时的老师。这个称谓也就意味着吴敬中是一个绝对的老军统老特工,这层身份决定着吴敬中一旦知道余则成的真是身份必然会将他除掉。

再者,在李崖和余则成的多次交锋中,吴敬中虽然多多少少有点袒护的意思,但是也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尤其在“录音带”这一局中,李崖拿着证据找吴敬中,虽然又逼迫的意思,但吴敬中并没有犹疑,直接就下令分别控制了余则成和翠萍并且亲自审讯余则成。由此看来,在吴敬中的立场和认知中,一旦知道余则成的身份,他是绝对不会手软的。

另外,在《潜伏》的大结局,吴敬中派遣手下拿枪直接去把余则成“请”到了飞机场。在这里拿枪这个细节非常的耐人寻味,但是正是这一点更加表明了吴敬中并不知道余则成的身份。因为在这时吴敬中已经拿到了飞机票,他如果知道余则成的身份,那么那几个手下要做的只是杀掉余则成便可,甚至吴敬中根本不需要管余则成。但剧情中我们看到吴敬中是直接让人把余则成“绑架”到了机场,当他见到余则成得时候吴敬中的脸上是欣慰的笑容。这些都说明了吴敬中并不知道余则成的身份。

当然通过剧情我们知道吴敬中并不知道余则成的真实身份,但是我们还是有理由相信吴敬中是怀疑余则成的。只不过他并没有把自己的怀疑彻底变为调查,毕竟吴敬中是有自己的心思的。

吴敬中作为一个老军统兼保密局天津站站长,他的身份注定了他不会相信自己的下属,哪怕是自己的学生余则成,那怕是自己的亲信李崖。

对于余则成,吴敬中这位老特工不可能对他不怀疑。别的不说,就余则成与左蓝的恋爱关系就足够引人怀疑的。尤其是后来左蓝还来到了天津,这一点足以给余则成扣上一个“嫌疑”的帽子。但是吴敬中对这一点并没有深究更没有什么行动。

在保密局天津站上层有“鬼”,这一点吴敬中一直都知道,只不过到后来他的心思并不在这上面。但是当李崖与魏界民跳楼后,其实所有的矛头就都指向了余则成,这时候以吴敬中的老谋深算不可能不对余则成产生怀疑,只不过他不想查而已。

通过《潜伏》的剧情我们知道在后期吴敬中的心思都在能不能离开天津和什么时候离开天津。但是在我看来这只是吴敬中不去调查余则成的一方面,而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只要不是板上钉钉,他不愿意调查余则成。

第一、当余则成来到保局天津站时,吴敬中就和余则成达成了协议:余则成是吴敬中的人,其他人并不是吴敬中的嫡系。在后面余则成升值,翠萍来后两家的关系都已经向外界表明余则成是吴敬中的人,再加上还有一个“英雄”的名号。这些都决定了吴敬中是不愿意自己对余则成调查的,尤其在后期吴敬中准备撤离的节骨眼上。毕竟牵一发而动全身,余则成一旦被证实,吴敬中自己也不会有好果子吃。

第二、余则成在天津站期间为吴敬中干过不少事儿,这些事情是不能见光的。余则成扣下的玉佛、吴敬中收受的贿赂、两人合伙讹诈汉奸……这些事情对吴敬中来说是绝对不能曝光的。所以即便他怀疑余则成,只要不是有真凭实据,他是不会命人调查余则成的,他只会直接干掉他。

第三、吴敬中老谋深算,他接受的保密局天津站是鱼龙混杂,各方势力都有,这一点在他见到余则成时就已经说明了。吴敬中想要稳坐站长位置,保住自己辛苦贪来的那些财产,为自己以后留个出路。这就使得他在很多时候对余则成也要睁只眼闭只眼,即便自己再怎么怀疑他,只要不碰触“板上钉钉”这个底线。


脑壳秀逗


我的看法是:对于当时的军统天津站站长吴敬中而言,余则成是不是所谓的“共党间谍”?已经不重要了,他所关注的问题不是这个,而是余则成这个人对他有没有用?

也许吴站长早年加入军统时,是有理想、有信念的坚定反共分子。但是,当战事进行到1948年~1949年的时候,“党国的命运”已经不再是吴的考虑之内了。因为他是一个聪明人,早就看出来:“党国”已经大势已去,谁来接手这片江山,都与他没有关系了。

但是,吴站长是一个实用主义的人,他关注的是:安排好自己的退路。谁能为他捞金捞财?谁就是对他最有用的人。而善于观察、善于钻营的余则成,刚好满足了他的需求,于是,他就重用余则成。至于当时的余则成是不是共党间谍?吴站长才懒得去动这个念头呢!



临时客


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这个问题,如果用现在的环境来解释这个问题,实际很简单,这部子我看的不是太多,但是我觉得这是一部非常好的谍战片,站长始终没有揭穿她的身份,这与到国共内战的最后的时刻,作为军统当中已经看透了国民党的腐败,已经无法挽回当时的局面,也许他把余则成看成是一个朋友来对待吧,或者说,他对他的前途未知,也就是说,余则成,对他来讲是有利用价值的的


安徽的胖哥


剧中站长劝余则成不要留下来潜伏的那段话就是答案:解放军势如破竹已经打下了那么多大城市,国民党兵败如山倒,是几条情报能左右的吗?站长已经感觉到余则成是地下党,尤其是翠平暴露后。但他已经看淡了,他更需要的是余则成这个得力的帮手和合作者。


天佑中华3000


《潜伏》是目前为止,拍得最好的谍战剧。没有之一。与它可以接近的是《誓言无声》、《誓言永恒》。然而在人物表演到位、台词鲜明生动、主角配角相互辉映上,《潜伏》远超其他谍战剧甚多:演技精彩的不仅是余则成、翠萍,陆桥山、马奎、李涯、站长,那个不配精彩二字?就连仅岀演几集的情报贩子谢若林,一句“主义、生意”说,也把国民党内部人心涣散、缺乏理想信念刻画得维妙维肖,入木三分。让人过目不忘——他们都掉进钱眼里了。就认得钱,理想信念全化为乌有了。而站长吴敬中,更是其中的典型和代表。

吴敬中甫一岀场,就是拉帮结派:“天津站是个重建的站,前栅栏宿猫,后栅栏走狗”、“你是我的人”等等。从他一把手的心里就不想着团结一致抓工作,而是拉帮结派搞圈子。且看他把“我的人”余则成当作心腹,首先办的事就是让余去找大汉奸穆连城替自己敲诈勒索。捞钱的同时还想好了退路:让余则成和晚秋谈恋爱,把汉奸变成“军统家属”。这样捞到的钱就安稳了——第一,军统家属是没人去查的;第二,以后还能控制住穆连城继续捞;第三,一旦有事,也能以介绍人的身份,把收贿打扮成谢媒礼。无非是收得多了点儿嘛!第四,一有不利情况,“我的人”余则成就是站长的挡箭牌、替罪羊。等等等等,好处颇多,责任没有。为达到自己捞钱的目的,不惜让余则成抛弃“发妻”。见余不肯,又让纳晚秋为妾。核心目的就是为自己捞钱方便,己经不择手段,践踏了做人的底线。

因为在军调代表住处的特务名单暴露,特别是佛龛在延安被抓,吴敬中受到毛人凤的电话申斥。为了推卸责仼,不仅不动脑筋排除疑点、挖岀内奸,反而把马奎曲打成招(你不是我的人嘛),还怕马奎回了总部说出不利于自己的情况。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联手陆桥山以“火车押运途中遇共匪解救,双方交火死于非命”,置马奎于死地。杀人灭口。为了捞钱,无所不用其极。

为了让余则成能成为自己的“招财童子”,创造条件把余的少校升为中校,抛开行动队长李涯,让办公室主任带队去抓季伟民。这一安排一石二鸟:既为提拔余则成创造条件,又深知季伟民捞的不少(满满两大车财物啊!你就没有参观参观?——潜台词就是你就没有给我拿回个值钱东西来?我派你干嘛去啊?你得心领神会嘛!)。要派你李涯去了,抓住季伟民有什么好处?能给我拿到刘裕的镇宅之宝么?当得知余则成不仅送到家里给了夫人、而且做得滴水不漏时(没有登记在册),站长的表情是深得我心——果然是“我的人”嘛!随即内定了‘你来当这个副站长’。理由也很充分:马奎通共,陆桥山内讧。至于对党国忠心耿耿的李涯,则用“袁佩林被杀”这一把柄扼杀了他升官的念头。更冠冕堂皇、更可笑、也更一本正经的理由是一句经典台词:“党国栽培,个人表现!”把以权谋私、践踏制度、行贿受贿、买官卖官说得如此高大上,也是没谁了。我看到这里,先是哑然失笑,接着是目瞪口呆……

在李涯抓到余则成通共的把柄后,站长先是打哈哈,后被逼不过,无奈“一块儿抓”。当他听到录音带时,内心认定余则成就是内奸,但仍然设法为之周旋:和余则成单独谈谈,不要李涯在身边。以便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即使当时余则成没用编辑好的录音带翻盘成功,也绝不会掉了脑袋:站长手里有袁佩林被杀\\李涯重大失职未上报的把柄,余则成手里有李涯杀死汤四毛的弹壳,站长还有盛乡被李涯冤杀的怀疑——只要深究,连陆桥山被杀都能让李涯变成第二个马奎!连敌我矛盾这样尖锐的问题都顶不过站长捞钱的决心,说他丧失理想信念、掉进了钱眼里是冤枉他了吗?

最后李涯终于抓到余则成通共的直接证据,却不第一时间告诉站长,而选择了自己单干。却被廖三民抱住同归于尽——与其说是廖三民杀了李涯,不如说是站长的贪婪害死了李涯更为确切。他虽然深知李涯忠心耿耿,但对他捞钱并无好处。因为他深知这战也就打一年半载了,今后还得靠生意——这和谢若林的主义/生意说如出一辙,把国民党内从小特务到少将都精神空虚、没有理想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吴敬中这三个字,从“凝聚意志,保卫领袖”的“吾精忠”,到没有主义要靠生意的“毋敬中”(也就是往大了说,不敬国民党中央;往小了说,不须敬你蒋中正。)直至发展到“无敬亦无中,一心就为钱”。到这个份儿上了,还管你余则成是不是共匪?只要你对我好,能捞钱,别的就不管了。不过为了以防后患,让上级发现我用人失察,到时候追究责任。临逃跑时把余则成绑架到飞机上,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我的安全。至于“党国”是否安全,我就不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