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后期为何人才缺乏?看看被诸葛亮弃用了多少,就明白了

三国时期不夸张的说:会用人的只有三个人可以并驾齐驱,第一当然是曹操,唯才是举;第二是孙权,孙策临终时曾对孙权说“选贤任能,以保江东,我不如卿。”而第三位就是蜀先主刘备。蜀汉在刘备的手里各方面人才都十分得手,可谓兵多将广,人才济济;但是到了诸葛亮的手里,却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种事,可见蜀汉后期人才凋敝的困境。

蜀国后期为何人才缺乏?看看被诸葛亮弃用了多少,就明白了

在刘备时期曾经发挥重要作用的将相之辈,在诸葛亮手里却有很多被淘汰不用。这主要的原因就是诸葛亮用人不像刘备那样不拘一格,反而往往求全责备,不仅要忠诚、正直,还要会办事,稍微有过失,便终生弃用,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蜀国后期为何人才缺乏?看看被诸葛亮弃用了多少,就明白了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大将魏延还有李严,这二人被人惋惜的称为被耽误的主将。李严和魏延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人,但在诸葛亮设计的组织架构中都成了辅助性的角色。魏延前期被刘备任命为汉中太守,还有一定的独立性,等到诸葛亮坐镇南郑指挥北伐时,魏延已经降格为一个先锋的角色了。而当魏延提出极其有建设性的北伐战略时,却被诸葛亮以太冒险为理由,废弃不用,终于无数次蹉跎于岐山,一次也没有真正到达关中腹地。

蜀国后期为何人才缺乏?看看被诸葛亮弃用了多少,就明白了

另一位,李严担任犍为太守时,曾经独自率领地方武装五千人,打败盗贼马秦、高胜发动的数万人叛乱。后来因功被刘备晋升为辅汉将军。但到了诸葛亮时代,托孤大臣李严,被诸葛亮降格成了后勤运粮官,而且因为一次小过,终其一生未曾重用,以至于诸葛亮去世,李严悲痛万分,就因为再也得不到诸葛亮的肯定了。

蜀国后期为何人才缺乏?看看被诸葛亮弃用了多少,就明白了

不仅武将如此,谋臣也是。自从庞统、法正去世以后除了诸葛亮,蜀汉一直没有很好的军事参谋人才,出了一个马谡还是半吊子,后来的姜维也只是少不经事。而有一位名叫彭羕的人曾经得到过庞统、法正的双重认可,共同向刘备推荐。刘备任命彭羕为益州治中从事,可就是这样一位军事人才,诸葛亮一直看不上他,说彭羕心大志高,逐渐疏远,最后被诛杀。

蜀国后期为何人才缺乏?看看被诸葛亮弃用了多少,就明白了

此外,还有一位被诸葛亮被弃用的大管家,名叫向朗,是诸葛亮第二任丞相长史。向朗军政能力出色,随诸葛亮出征时,多次担任统领善后事务。然而,马谡丢失街亭后一度逃亡,因为向朗和马谡感情较好,知情不报。诸葛亮知道以后非常愤怒,罢免了向朗的官职。

蜀国后期为何人才缺乏?看看被诸葛亮弃用了多少,就明白了

蜀国后期为何人才缺乏?看看被诸葛亮弃用了多少,就明白了

这么多人还是不完全统计的结果,他们出道之初都展现出出色的能力,如果能处在适当的位置,不知道要为蜀汉做出多少贡献,可惜却败在了诸葛亮的手里。汉统大概是气数已尽,天亡之时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