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的苦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黄连的苦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黄连,别名:味连、川连、鸡爪连,属毛茛科、黄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黄连的苦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黄连的叶基徨,坚纸质,卵状三角形,三全裂,中央裂片卵状菱形,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侧生裂片不等2深裂;叶有长柄;叶片稍带革质,卵状三角形,宽达10厘米,三全裂,中央全裂片卵状菱形,长3-8厘米,宽2-4厘米,顶端急尖,具长0.8-1.8厘米的细柄,3或5对羽状深裂,在下面分裂最深,深裂片彼此相距2-6毫米,边缘生具细刺尖的锐锯齿,侧全裂片具长1.5-5毫米的柄,斜卵形,比中央全裂片短,不等二深裂,两面的叶脉隆起,除表面沿脉被短柔毛外,其余无毛;叶柄长5-12厘米,无毛。根状茎黄色,常分枝,密生多数须根。

黄连的苦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黄连的苦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黄连的花葶1-2条,高12-25厘米;二歧或多歧聚伞花序有3-8朵花;苞片披针形,三或五羽状深裂;萼片黄绿色,长椭圆状卵形,长9-12.5毫米,宽2-3毫米;花瓣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6.5毫米,顶端渐尖,中央有蜜槽;雄蕊约20,花药长约1毫米,花丝长2-5毫米;心皮8-12,花柱微外弯。

黄连的苦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黄连蓇葖长6-8毫米,柄约与之等长;种子7-8粒,长椭圆形,长约2毫米,宽约0.8毫米,褐色。

黄连的苦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黄连的苦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黄连用种子繁殖。种子底胚后熟类型。5月上旬种子成熟采收后,选择阴凉较平坦的山坡用树枝搭荫棚,雨水能自然淋入棚内,挖20cm深地作窖,将种子与湿沙在窖内层积贮藏。经早晚及秋季低温,

黄连胚逐渐发育形成。10~11月间种子裂口后撒播于高畦,每1hm2播种子22.5~37.5kg,用牛马粪覆盖。次年2月下旬在畦面搭矮棚遮荫,3月初出苗,拣去畦面落叶,并除净杂草。苗期5~6月间应追施速效性氮肥催苗,10~11月间撒细碎牛马粪及火灰腐殖土以利越冬。

黄连的苦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黄连的苦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黄连传统的栽连技术都采用搭棚遮荫,于冬季砍树搭1.2m高荫棚,荫蔽度70%左右,棚内作1.6m宽高畦(厢)。播种后第3年3月间苗圃幼苗已长出4~6片真叶时移栽,行株距10cm×10cm,栽深3~5cm,每1hm2栽苗75~90万株。有用玉米间作与林间栽连技术,冬季在畦面以行株距1.6m见方,间隔栽植麻、桑等灌木及松、杉等乔木。早春2月末在塑料矮棚中作营养钵培育玉米苗。

黄连的苦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黄连的苦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黄连苗高30cm左右时,在高畦沟两边以株距30cm,叶对叶定向移栽玉米苗,6、7月份玉米叶封垄后即在行间栽黄连。冬季玉米收获后,用玉米秆编织矮棚,为黄连遮荫。次年复栽玉米,约4~5年后灌木已成林,可为黄连遮荫,不再栽种玉米。

黄连的苦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黄连要选择土壤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力强、通透性能良好的油竹杂木林地,土壤以微酸性至中性,地势以早晚有斜光照射不超过30度的缓坡地为宜。忌连作。

黄连的种植需选种、育苗、移栽等过程。一般育苗2年后移栽,春、夏、秋季均可移栽,栽后前3年,应及时补苗、除草。移栽3~4年的黄连,每年除草3或4次。从第2年起,除留种植株外,均应及时摘除花苔。在种植栽培过程中,要根据种植年限和植物的生长要求,调整荫棚的郁蔽度。

黄连的苦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黄连收获后在林间整地,施足底肥,还可再栽连;灌木林栽黄连2~3季后,乔木已成林,便可砍伐灌木,在乔木林下栽连。采用玉米和造林遮荫技术栽连,不但不影响黄连产量,同时省工、省料、节约投资,活立木积蓄量比不栽黄连的树林快1倍。

黄连的苦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黄连的根浅,分布于5~10cm的土层,适宜表土疏松肥沃,有丰富的腐殖质,土层深厚的土壤,pH5.5~6.5,为微酸性。野生或有时栽培。

黄连的苦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黄连的苦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黄连的苦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黄连药用为黄连干燥的根,色黄,味苦。

黄连喜冷凉、湿润、荫蔽,忌高温、干旱。一般分布在1200~1800m的高山区,需要温度低、空气湿度大的自然环境。不能经受强烈的阳光,喜弱光,因此需要遮荫。黄连野生或栽培于山谷凉湿荫蔽密林中。其味入口极苦,有俗语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即道出了其中滋味。朋友们!你们尝过没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