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說說書法中怎樣做到不俗?

亦雲星辰


書法俗的評判。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筆法體系。要有古意,要有出處,有淵源。沒有常年對法帖的臨習做基礎,書法作品難免入俗。二是書法修養。要有文人的修養。要有對書法史,中國古典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積澱。沒有文人的素養,寫出來的作品一定會俗。書法體現了時代文人的整體素養。秦漢魏晉,唐宋元明清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文人素養,都有不同的時代烙印,體現了那個時代文人的意境。只會寫字沒有這樣的素養,是寫不出不俗的書法的。





本無齋


書法的俗和書法的藝術,是密切相關聯。所謂書法的俗,就是人人都會都懂都明白的書法技能技法的方式方法,書寫的書法,叫書法的俗。所謂書法藝術,就是書法之上的脫俗的,供人們審美觀念需求的書法,叫書法藝術。從這個定義裡不難得知,要使書法不俗做到以下幾點:

一、必須懂得漢字結體法則。

二、閒熟並能運用書法的筆法的運轉規律。

三、大自然法則規律在書法中的應用原則是什麼。

四、在遵循書法法的基礎上,懂得並甜實施書寫書法的實踐創作中的書法的氣和書法的韻,以及書法氣韻如何合一。

做好以上四點,書法的不俗自然而然,就會呈現在人們面前,書法的藝木價值隨之而出,書法的不俗自然營造出來。總之,臨帖要出帖,自然不俗。


李行子


首先要臨摹學習,打好良好基礎,掌握一定的書法要領與技法後,注意研究古代名人的不同風格、運筆及種類的特點,在學習中交流,在實踐中摸索,逐步形成自己的書法風格。





白金暢遊


近幾年由於國家對書法教育的支持,書法似乎像上了熱搜一樣,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青睞,紛紛加入書法練習的浪潮裡。由於書法門檻低,準備好筆墨紙硯就可以學習,其中定會有大部分人不得其法而走進自己的世界,從而越寫越俗,要想讓自己的書法不俗,那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取法乎上

古語有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因此在我們選擇字帖時一定選魏晉時期或者唐代時期進行臨摹學習,再後面學習宋元明清或者近代大家表現手法,作品才能進入方家法眼。

二:臨帖深入

選好了字帖應該沉下心來臨帖,耐得住寂寞,每天堅持練習,剛開始練習可以放慢速度,體會原帖的筆畫的味道,理解和掌握字帖的結體方式和特徵,儘量臨摹得像,有一定基礎後就可以適當加快速度臨寫了。

三:拜師友

學習書法不能閉門造車,一定要多拜訪老師,在別人的指點下自己進步更快,出現的問題也能及時解決,不至於養成不好的習氣,多交一些書法朋友,沒事就請別人指點,走進書法大圈子裡面,不僅能提高自己的書法技法,書法的專業素養也會得到提升。

四:多看展覽

尤其是蘭亭展和國展都是應當去看的,代表著中國書寫最強的人都會聚集在一起,各種字體都有,是很寶貴的學習機會,看看自己有哪些不足,就會有努力的方向。看展覽還能提高自己的眼界,大腦中積累的優秀作品越多,你就越會遠離低俗的作品。

低俗的書法都是在筆法字法和墨法上面不講究導致的,用筆隨意,用墨只為吸引別人的眼球故意為之。這種現象在網絡上和生活中經常有,我們應當有所甄別,我們能做的是認真臨帖,在經典碑帖中完善自己,不斷打磨自己。






我心非我心


古人論書"雅”與“俗”的文章很多,今人說的也不少。暫且不談,我想從幾十年的書寫體驗中,啦一點自己的感受。

一、什麼是“媚俗”

當我們遇到一個人,特別是男人,濃裝豔抹,故做恣態,人稱“媚俗”。書法亦然,如果我們只徒字形漂亮,而故意寫得柔媚,線條無骨,則如人同。

二、什麼是“病俗”

人人都以健康為樂,以面色紅潤,肌膚飽滿,也就是氣血充盈為美。書法線質如干癟無神,氣韻呆滯,可謂“病俗"。

三、如何脫俗

a 初學書法,先從篆隸開始,最是得法。要點在於,不圖字形,專求筆法。蔵鋒入筆,方圓兼施。行筆澀進,得中鋒之要領,立不俗之根本。

b 楷書可從魏碑入手。魏碑上承漢隸,下啟唐楷。其用筆斬截有力,其結體變化多端,樸拙中情趣盎然。筆法中、側兼備,可得拙趣之基礎。

c 行草入晉。看王羲之手札,圓則渾厚虯勁,方側斬截入木。如握以上二法之門鑰,再進二王之聖門,可謂如龍戲水,盡得其奧妙定不遠矣。

d 還要切記一點,必須多讀詩書。如同花木一樣,若無肥料相助,則命喪,人若無文脈詩韻相伴,其書更是俗不可耐。

e 總而言之,欲去其俗,唯有一途,即得古人之筆法,入古人之神韻,得文化之精髓。別無他徑可尋。

f 如若有人說咱缺乏時代色彩,可一笑置之。當今時代之主流,便是大愛。其核心即“仁”,放之行為則是行善助人。把自己放入生活的大潮之中,其書法自有浩然之氣,並非奇形怪狀。所謂強調“時代色彩”者,正是當下一俗耳!

最後,再多說一句:古人經典的東西越多,您的書法則越雅。您自己的東西越多,您的書法則越俗。











林邊書屋


書法中所謂的俗,是指一個人隨心的寫法而得不到大眾認可的自創體,要做到大眾認為的的不俗,我總結如下幾點。

1鳩佔鵲巢,寫楷書時加入草書,這樣顯得突兀。

2不自己創新自由體,不隨心所欲的書寫,不寫一些誇張變形的字,創新總是困難重重,失敗幾率高。

3循規蹈矩的臨帖,學寫現有得到大眾認識和認可的字,書帖一般是經過歷史的檢驗,得到認可的符合現有審美觀點的字帖,照著寫一般沒有問題。

所以要做到書法中書寫不俗,步伐不要邁得太大,脫離大眾的審美觀點,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加以創新。





殘墨


學習書法,一定要臨古帖。不臨貼,沒有任何的書法功底,自己就隨意寫,寫出來的字就會“俗”。臨帖是學習書法的捷徑,是伴隨書法學習的全過程。大書法家王鐸也是經常堅持臨貼,在臨帖的基礎上進行再進行自己的創作。






永州農村農業


在雅自然不俗。藉古人論琴之雅以辨今人書之俗。《溪山琴況》有論雅一則:

古人之於詩則曰“風”、“雅”,於琴則曰“大雅”。自古音淪沒,即有繼空谷之響,未免郢人寡和,則且苦思求售,去故謀新,遂以弦上作琵琶聲,此以雅音而翻為俗調也。惟真雅者不然,修其清靜貞正,而藉琴以明心見性,遇不遇,聽之也,而在我足以自況。斯真大雅之歸也。 然琴中雅俗之辨爭在纖微?喜工柔媚則俗,落指重濁則俗,性好炎鬧則俗,指拘侷促則俗,取音粗則俗,入弦倉卒則俗,指法不式則俗,氣質浮躁則俗,種種俗態未易枚舉,但能體認得“靜”、“遠”、“淡”、“逸”四字,有正始風,斯俗情悉去,臻於大雅矣。

音樂樂乎耳,翰墨樂乎目,五蘊本乎心。耳聽之樂旁通目視之樂哉。


千尺井


其實這個俗也是相對的。有好多東西俗也是美的,並不是俗就是不可耐的意思。就書法而言,你寫大多數群眾喜聞樂見的所謂的江湖體的東西,群眾感覺也很美呀,這個裡邊兒就不能脫俗,你要是脫了俗那就曲高而和寡。但是也不能一味的媚俗,那麼怎麼既做到書寫上就要有好的技法又要有脫俗的格調呢?就是在掌握技法的同時,要大量的讀書,把個人的文化修養、文學修養,尤其是詩文的修養提上來。這時候你寫的作品就會自帶高格,這是個綜合性的東西,就如同一個人的氣質,有些人長得非常帥非常美,但是氣質上不來,就感覺這個人有點俗。有些不看書的書法家技法結構都沒什麼問題,但是就覺得好像缺點什麼。感覺格調不夠高,不夠清新。所以在練字的同時一起讀書吧,朋友們。


犁雲耕月


所謂俗與不俗我認為一是看結構,是否臨過帖,沒有臨過帖就是我字體,江湖體或是老幹體。再是看線條,那些線條無質感,軟弱無力,漂浮或是充滿江湖氣,匪氣,流氓氣,有功底的線條充滿著文氣,雅氣,藝朮氣,使人賞心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