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奔!听网红“矿三代”讲解员讲述可可托海人

在新疆北部的阿勒泰,藏着一座神秘的小城——可可托海,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它地图上只有一个军事符号:111。

“老天爷把钻石给了南非,把稀有金属给了我们中国新疆的可可托海!”

泪奔!听网红“矿三代”讲解员讲述可可托海人

60年代可可托海用稀有矿石偿还了外债;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可可托海被称为“两弹一星功勋矿”;1971年中国核潜艇的成功下海,重要的抗腐材料就是来自于可可托海的矿石。

这么一个边远的山区小镇,却曾经拥有4.7万人口,比当时的一个县的人口还要多,号称“西部小上海”,当时新疆百分之六十的产值来自可可托海。来自全国各地的技术人员、工程师、矿工等与外界隔绝,甚至隐姓埋名,为国家需要的贵金属而不断地找矿、挖矿。

这是怎么样的一个神秘宝地?

“矿三代”老谭带我们体验探宝之旅。

3号坑脉,是世界罕见的超大型稀有金属花岗类金属矿,80多种稀有金属矿聚集在这里,世界只有这一个,号称“中华聚宝盆”

提前剧透!这周五晚的《新疆是个好地方》,将由“矿三代”网红讲解员老谭,带着我们一起去矿洞里追溯历史、致敬英雄!

进洞之前,感受到的是千亩花海随风摇曳、艳阳高照的热烈,进洞之后,却只感到后背发凉,令人瑟瑟发抖的寒冷。近30度的剧烈温差,一下让我们就感受到了矿坑的恶劣环境。

泪奔!听网红“矿三代”讲解员讲述可可托海人

老谭淡然说道:当年在冬天,经常是零下40度,甚至是零下60度的极端天气情况下,在矿坑里依然连续十几小时不停地工作。工友们开玩笑的说:眼泪可以冻在半路流不下来,话语凝固在半空听不见声音。

泪奔!听网红“矿三代”讲解员讲述可可托海人

老谭介绍道,由于矿石非常坚硬,即便后来有了电机,凿开几级五六节台阶都用了一个半月,何况当年全是人拉肩扛,全靠手工!而工人们吃的却是只有二两的黑馍馍,掺有麸皮 ,甚至没捡掉羊粪蛋的面糊糊!

是怎样的一种在精神支撑着?是国家的需要!祖国需要这些宝贵的矿石。

老谭讲起当时:有一个矿洞快要塌方,老班长发现一大块矿石还在里面,硬是返回身,把那块150多公斤的矿石抱了出去,而自己的后半身子却被塌方砸伤掩埋,等工友们把他扒出来,他那满头满脸灰尘下却呈现的是欢喜的眼神,咧嘴的笑脸,完全忘记了身体的疼痛……

恰如老工人们所说:曾经我们弯下腰,低下头,就是为了我们未来的后代,能够直起腰板挺起头。

泪奔!听网红“矿三代”讲解员讲述可可托海人

正是这些可爱的矿工们,他们爱国家胜过爱小家,大家团结一心建造一个家 ,这就是新中国!新中国的生日,才是大家的共同生日!正是这种不断燃烧的爱国激情,一代代的可可托海人,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他们是新中国发展历史上不可抹去的永远的荣光!

可可托海,在这遍地是宝的地方,

伟大的人们做着伟大的事。

寻找精神上的宝藏,

才是这次寻宝之旅的真正意义!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而他们,

就是替我们负重前行的人,

他们的精神,

就是可可托海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