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位患者經過4次檢測才確診新型肺炎,原因是什麼?檢測結果會有可能不準嗎?

LIAIHONG


先回答再解釋。檢測結果肯定準確,但是病毒的潛伏期可能會很長。

首先,按專家論證。鍾南山教授說過,新型冠狀病毒潛伏期最長出現28天,這就意味著14天標準隔離期過後,病毒在人體內還是沒有發作,這位患者由於本身還有發熱及系列肺炎症狀,所以才會沒有輕易放棄,繼續做核酸檢測。因此,出現了四次核酸檢測的先例。但是這不能說明檢測結果不準,只能說明病毒在他體內的潛伏期太長。

其次,用事實說話。我們南票區有兩個疑似病例,截至今日,已經做了三次核酸檢測,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目前按照文件規定,已經可以離開發熱門診,但是也不能解除隔離,需要其再進行14天的居家隔離,每日監測體溫,隔離期滿之日起,48小時內,再次進行核酸檢測,也就是第4次,檢測結果如再次陰性,才算真正的解除隔離。

最後想說,相信醫學,謹遵醫囑,對我們普通人而言是最應該遵守的。


轉身向海南票人


經過4次或更多次檢測才被確診新型肺炎,這種現象,事實上官方已經不止一次有這樣的報道了,為了保證問題來源的真實性,避免謠言四起,我先帶大家來回顧下之前相關報道!

大家可以發現,光是天津官方發佈的4次檢測才被確診新型肺炎病例,就不止1例,而是又一例!

我們接著來看官方報道(如上圖),事實上福建漳州有一新型肺炎檢測5次才被確診!所以題主提到的這個天津有一位患者經過4次檢測才確診新型肺炎,是事實,並非謠言!

好了,當我們確診信息來源準確以後,那陳醫生接著就要給大家找實際問題原因了!

要理解出現4次、5次,甚至有可能未來出現更多次數檢測才確診新型肺炎的原因,我們需要了解以下三個方面內容!

第一個方面內容,新型肺炎的確診方法有哪些?

這個問題不難。現在網絡那麼發達,打開手機都能看到官方第一時間報道,因此當新型肺炎出現時候,我們很多人其實都能在第一時間瞭解到引起此次新型肺炎的兇手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

簡單理解,新型肺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那要確診這一疾病,方法也就很簡單了,那就要從這個人身上找到病毒存在,這種找病毒的方法在我們醫學上稱之為病原學檢查。

以下是國家衛建委發佈的新型肺炎利用病原學確診疑似病例的方法,具備以下病原學證據之一者可確診:

1. 呼吸道標本或血液標本實時熒光 RT-PCR 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
2. 呼吸道標本或血液標本病毒基因測序,與已知的新型冠狀病毒高度同源。

第二個方面內容,題主提到的4次檢測才確診,這當中檢測方法具體值得又是哪一種?它是通過什麼樣的方法原理來檢測的

可以肯定告訴大家,題主提到的4次檢測才確診,這當中用的檢測方法是上面病原學檢測方法一(即第1種)——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檢測,這點在官方的報告中也有提到,前3次檢測是陰性,第4次才是陽性!

因為只有病原核酸檢測才有陰陽性之分,如果是通過第2種方法,通過病毒基因測序,與已知的新型冠狀病毒高度同源來確診,那它的檢測結果應該是同源性佔了百分之多少多少!

舉個例子來解釋,我們當初懷疑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最主要的懷疑來源就是我們通過對病毒測序,發現其與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同源性達到85%以上(如下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已經非常明確了)

那麼什麼是病毒的核酸檢測?

事實上,病毒核酸診斷技術發展非常快,目前主要有實時熒光定量RT-PCR、定性RT-PCR、基因芯片、逆轉錄環介導等溫擴增(RT—LAMP)等。

而這次新型肺炎採用的就是實時熒光 RT-PCR的方法,疾控工作人員利用咽拭子從人體咽部蘸取少量分泌物,然後帶回疾控中心致病微生物實驗室,利用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技術,從基因水平檢測病毒是否存在!

它是怎麼做到發現病毒的呢?

實際上很簡單,新型冠狀病毒它是一個單鏈RNA病毒,主要感染我們的呼吸道,因此我們通過提取患者咽喉部分泌物,就能更大概率提取到它的核酸片段,也就是它的RNA,然後我們通過將這一條RNA鏈被逆轉錄成為互補DNA,再以此為模板透過PCR技術進行DNA複製特異性擴增,最終發現有病毒存在(如下圖)!

第三個方面內容,檢測結果會有可能不準嗎?為什麼?

這個問題答案,其實已經有病例說明了,確實存在結果不準確,出現假陰性!

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跟一個人體內病毒量有密切關係!比如有的病人本身抵抗力好,病毒複製慢,那他開始檢測時候,就可能出現假陰性,檢測不出來病毒;再有的是這病人才剛剛感染沒多久,病毒複製還不多,也可能出現假陰性等等!

第二,取樣過程取的陽性樣本少。意思就是說有可能操作人員用咽拭子從病人咽部蘸取少量分泌物當中正好病毒不多,這時候拿去檢測也可能出現假陰性!

第三,檢測技術和試劑盒本身存在假陰性的可能,但概率很低,這也就是為什麼只有極少數人需要多次檢測的原因。

怎麼避免這個問題?

對於有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CT+核算陰性的疑是病例必須多次檢測,否則容易漏診!


醫學小偵探


這個問題涉及到的是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最終診斷問題。

首先說,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才的確診的金標準。

在國家衛健委2020年2月4日剛剛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中,新增加了湖北省患者的診斷標準。

在湖北省外的病例中,具有疑似病例的特點,經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才能診斷為新冠肺炎。

而在湖北省的病例中,符合疑似病例的其它條件,加上的肺部影像學特徵(CT表現),就可以臨床診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注意是臨床診斷,也就是說,根據這些特點,可以推定為新冠肺炎;但確診病例,還是需要病毒核酸檢測。

根據上述描述,可以看出,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是確診的最終依據。

回頭看題目中,天津患者經4次檢測才確診新冠肺炎,原因是什麼?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中,對患者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的認定是這樣的:1、是取患者呼吸道或血液標本,經RT-PCR方法檢測,結果陽性;2、對患者呼吸道標本或血液標本進行病毒基因測序,與已知的新型冠狀病毒高度同源。

目前臨床所用到的是RT-PCR方法檢測,全稱叫做“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這裡涉及到相關的專業知識,不再詳述。

1、即使有感染,陽性率未必百分百

從患者的體內取得標本後,送檢的陽性率與目標RNA的量有關,通俗來講,就是說如果取到的標本中病毒量非常微小,會影響到最終的檢測結果,導致部分患者檢測結果為陰性。

2、檢測試劑盒及其它干擾因素

任何一項檢測都不會是百分百準確,因為檢測手段受多種因素的干擾,客觀上也是導致部分患者假陰性的重要原因。

所有病毒性肺炎的臨床表現及肺部CT特點都具有很多的相似性,可以是甲流病毒、可以是乙流病毒,也可以是腺病毒或柯薩奇病毒,甚至是SARS病毒,只有在核酸檢測中發現了新型冠狀病毒,才能確定為目前流行的這個新冠肺炎,而這個檢測,並非一次取材送檢就能保證百分百的發現,有些是需要多次送檢才能發現並最終認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