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被中国人想入非非的行业,早期兴起因为“男男”?

艺伎文化是日本文化的一个鲜活载体,她们的服饰,她们的表演,以及她们的妆容都体现了日本文化,但是加上“伎”字之后,引起很多国人的误会,其实艺伎这个行业之所以能够留存到现在,它在不同时期满足了特定文化需求。

在日本,被中国人想入非非的行业,早期兴起因为“男男”?

艺伎浮世绘

艺伎发展历史

日本的艺伎最早产生于17世纪的东京与大阪,在1603年德川幕府开设幕府的时候,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和当时的明清一样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对内实行集权统治。

1615年幕府颁布了《武家诸法度》,其中规定:各领主必须在江户居住,历史上称为““参觐交代”,这些领主居住在江户之后,往往带领了大批的家臣,这些人有闲又有钱,平日里就喜欢攀比斗富。

在日本,被中国人想入非非的行业,早期兴起因为“男男”?

江户时代浮世绘

江户地区的商业、娱乐业便发达起来,由于有很多单身赴任的武士阶层,女性就成了相对稀缺品,整个江户地区的男女比例是3:1,三个男性要争夺一个女性,于是歌舞伎便在这个时候酝酿而生。

在日本关西岛根县,有一位叫阿国的女祭司,被认为是最早艺伎,她为了筹集修缮木殿的善款,化缘路上改革了念佛经的舞蹈动作,这些动作被一些流浪艺人争相模仿,这也是最早歌舞伎的由来。

当时日本饭店很少,人们都集中在歌舞伎厅这种地方,而且幕府为了管制流动人口,只在江户地区的吉原圈出了一小块地方,供人们娱乐,因此各地的娼妓便迁入其中。

在日本,被中国人想入非非的行业,早期兴起因为“男男”?

歌舞伎厅浮世绘

日本最早的这些艺伎不仅仅有女性,还有戴着假发的男性,他们一般充当鼓手,或者以逗笑为主要生计。由于当时日本女性社会地位很低,高阶艺伎往往是男性,逐渐形成一种男同的文化,另外由于艺伎馆人员缺乏,大量男性也被招揽进来,他们被称为小生歌舞伎。

到了1651年,幕府处于风化的考虑,开始禁止男性歌舞伎的表演,但是这种情况屡禁不止,后来幕府就规定男性艺伎必须剃发,强迫他们露出光秃秃的前额,而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这种男性艺伎也越来越少。

到了1688年,日本艺伎不断被幕府整改,自身也积极去适应环境的变化,特别在江户时代,严禁私下设立艺伎馆的行为,否则会没收设馆老板的家产,并且处以重刑。特别是对街头艺人的打击从来没有停止过,幕府甚至规定,艺伎不能前往武士、商人家中侍宴,而且还规定不能在船上表演。这些规定无疑促进了艺伎往高级茶屋、料亭等地发展。

在日本,被中国人想入非非的行业,早期兴起因为“男男”?

日本艺伎浮世绘

到了18世纪后期,为了和那些暗娼相互竞争,艺伎行业有意提高自己的身份,要求卖艺不卖身,由此卖艺和卖身相分离。为了显示区别,这些艺伎甚至主动修改了她们的着装,将传统和服的带子在背后打了个结,而且衣领用白色,发髻上插两支发簪、一把梳子。

她们规定,和服不同款式、不同颜色都有特定的意义,什么等级的艺伎穿什么颜色、什么款式的衣服,这些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为了防止艺伎越级,他们还组织了“见番”,专门监督并且登记这些艺伎。登记在册的这些艺伎是不能擅自外出的,只能在特定的茶屋侍宴,而茶屋有责任监督这些艺伎。

对于茶屋而言,这些艺伎能够招揽顾客,是他们主要的生财之道,当然也愿意协助管理。实际上茶屋对艺伎的影响非常深远,在客人没有熟悉这些艺伎的时候,往往通过茶屋进行推荐。因此这些艺伎实习期结束(也被称为半玉)之后,第一个要答谢的就是茶屋的老板。

在日本,被中国人想入非非的行业,早期兴起因为“男男”?

艺伎浮世绘

艺伎对明治维新的贡献

艺伎在19世纪时期发展到繁荣时期,由于幕府对于暗娼的打击,让艺伎市场日渐繁荣。亲朋欢聚,官场娱乐,艺伎都是助兴的最佳选择。1853年美国人培理用军舰打开日本国门之后,各地掀起了倒幕运动,很多维新派人士,纷纷聚集到京都。由于茶屋又是各地武士联络的场所,因此艺伎便成为庇护这些倒幕运动的维新派人士的最佳场所。

其中有一位叫中西君尾的艺伎被称为勤王艺伎,她对日本历史进程推进有着积极的影响。君尾出生在一个武士家庭,因为父亲被仇人 所杀,因此家道中落,不得不进入艺伎行业,她经常在一个叫鱼品的茶屋进行表演,因此在茶屋内遇到了多名维新派的骨干,其中就包括后来任外务、大藏大臣的井上馨。

在日本,被中国人想入非非的行业,早期兴起因为“男男”?

艺伎浮世绘

中西君尾和井上馨一见钟情,最后感情发展到难舍难分,后来负责追捕维新人士的岛田左近也看上了君尾。在一般人看来岛田有权有势,但是君尾不为所动,甚至拒绝了岛田的求婚。当井上馨听说岛田求婚的事情后,就主动找到君尾,让她做自己的间谍,于是君尾就嫁给了岛田,并且从他那儿获取了大量的情报。很多维新人士也得以逃脱幕府的追杀,而且后来井上馨根据君尾提供的消息,成功暗杀了岛田。

号称维新三杰的桂小五郎,也有一段和艺伎的生死恋。在1864年,幕府大肆搜捕维新人士,桂小五郎被迫扮成一个乞丐躲在一座桥下,每天他的艺伎妻子松子,就给他送饭团,将装有饭团的包裹有意无意丢在桥下。后来松子还多次利用艺伎馆掩护桂小五郎,这也成为日本历史上一段佳话。

在日本,被中国人想入非非的行业,早期兴起因为“男男”?

艺伎浮世绘

艺伎的衰落

到了20世纪,随着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步伐的加快,艺伎受到社会的歧视。特别是外国人很难欣赏日本艺伎的妆容,根据日本传统,已婚的妇女需要剃掉眉毛,把牙齿染黑,并且用胶水把头发粘成厚厚的一块,确实很难让人产生美的感觉。

英国首任驻日本公使阿礼国,就曾经说:“她们一化妆,就好像显灵日女王涂抹的白粉一样,而且牙齿还涂成黑色,可以说在所有女性中,人为的弄丑方面,日本女性是出类拔萃的。”

在日本,被中国人想入非非的行业,早期兴起因为“男男”?

而且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冲击,艺伎行业很快在历史巨变当中衰落下来,虽然艺伎行业也曾经学习西方的舞蹈自救,但是更多人实则沦为娼妓。在日本侵华时期,日本成立了爱国妇人会,政府强制要求这些艺伎加入“决死慰安队”,实际成为慰安妇,境况十分凄惨。

为了防止她们逃跑,给她们很少的食物,并有专人看管,没有军人服务的时候,还要负责洗涤军人的衣物。由于生存环境恶劣,这些艺伎很快感染各种疾病,而且得不到有效救治,很多人死在异国他乡。

在日本,被中国人想入非非的行业,早期兴起因为“男男”?

1948年日本颁布了《风俗营业管理法》,划定特定区域作为不影响风化地区,随后日本加入《防止卖春法条约》,因此日本艺伎从业人员大幅减少。

古代日本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在父权统治下女性沦落为迎合男性的文化产物,因此即使没有后来的法律条文,随着女性地位不断提高,女性独立人格的养成,这些行业都会消失。现在的艺伎作为日本一种文化现象,和以前作为生活的“艺伎”职业已经大相径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