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到超市什么都要,不买就闹怎么办?

木匠1841


不买就要闹,说明他已经对哭闹这种方法了如指掌了。我侄子小时候就这样,如果不给他买一个玩具,他可以一直哭闹,直到你妥协为止,只要一次的妥协,孩子就会尝到甜头。

但是一走了之或者冷处理是不是一个好的方式呢?未必。

这种一走了之或者冷处理简单、直接也可能是有效的。但其实对孩子也是一种威胁,随时面临失去父母陪伴的恐惧,比起孩子的哭闹,杀伤力更大。

也许,孩子会很快停止哭闹,会变得“很乖”,却并不是因为学会了规则,而是因为“爸爸、妈妈不要我了。” 对于孩子来说,没有回应就是绝望。当孩子哭闹的时候,其实是最需要你爱的时候。

如果父母经常采取这种方式,孩子的内心会始终缺乏安全感。孩子与父母之间亲密的信赖也会遭受破坏,接下来的所有教育方式,都会大打折扣,孩子可能更难教了。

面对哭而不得的孩子,我们可以:

温柔地陪伴他


当孩子为了某些不合理的需求而哭闹不止的时候,也是为孩子建立规则意识的最好时机。有时候,孩子对某一件东西的执着,并不只是单纯想要这个东西,而是为了证明父母对他的爱。我要什么,你给我什么等于你爱我。于是每次哭闹时父母的陪伴,就变得至关重要。

对孩子的情绪表示理解,从口头到身体行为都是。千万不要嘴上说你一定很失望,你可以哭一会儿,行为却在说这有什么可哭的然后一走了之。

李玫瑾教授对待哭闹的孩子的方式是“四个不要做只做一件事”:

不要打,以大欺小,不公平;不要骂,会给孩子不好的示范;不要说,孩子正闹情绪,听不进去,说的多会让孩子以为你在求在哄他;

不要走开,因为走开就成了单独禁闭,那叫惩罚,没有教育意义;

只做一件事,就是一定要陪伴他,告诉他:这样做不对,你要闹就闹吧。等孩子情绪完全平复以后再进行沟通交流。

温和而又坚定的态度和行为,让孩子虽然感觉被拒绝,但仍然可以感受到父母的爱。

用游戏转移注意力


几乎所有的孩子天生都热爱游戏,在两三岁的时候,这一点尤为突出。无论何时何地,游戏都可以发生,在这个充满想象的世界里,孩子可以毫不费力的随意进出。

著名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博士提出游戏力的概念,也就是如何用既保持底线又不伤害孩子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安慰哭泣的孩子,到处理孩子的沮丧,或者增加孩子的自信,都可以借助游戏。

在超市里能玩哪些游戏呢?


1、感官游戏:颜色、大小、形状、触感等

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简直是一个锻炼宝宝感官能力的天堂。家长可以和宝宝保持交流,带宝宝认识周围的商品:“今天要买苹果,宝宝来看,这就是苹果,红红的、圆圆的,可以摸摸看哦,是滑滑的……”邀请他去摸去感受,给宝宝多维度的感官刺激。

2、一起找相同游戏

在一个货架上,你先找到了包装上有一个圆形的图案,请宝宝来找一找其他包装上还有没有圆形的图案,锻炼观察能力。小朋友的观察力其实很厉害哦,经常能找到很多细枝末节的小细节。

3、分类、归纳能力

分类、归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逛超市的时候,超市的商品根据不同类别,会放置在不同区域,这是培养宝宝分类、归纳能力的好机会。逛超市的时候可以告诉宝宝,哪些是日用品,哪些是文具、食品、厨具。

购物结束后,把所有商品拿出来让宝宝试着分类。爸爸妈妈可以帮助宝宝按照颜色、大小、形状等进行简单的分类。然后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引导宝宝按照使用功能等方法分类。哪些放冰箱、哪些放橱柜,先让宝宝来分类,并说明原因。分好后让宝宝帮忙把每件东西都放到应在的位置上。

4、让孩子成为搬运工小助手

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个专属的购物环保袋,让他装一些购买的东西,认可他的能力,请他自己拿。这是尊重孩子的表现,把他当成重要的一员来平等沟通,他会有一种我也是家里的小主人的身份感,参与的热情会很高。

在日常逛超市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做一些选择(孩子能够对选择的结果负责),一次次选择的过程,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取舍,他们会拥有更加独立的思考能力,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明白什么对自己来说是重要的。

5、预防,提前定好规则

在去超市前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定制买东西的计划,可以买什么,什么时候买这些都让孩子参与制定,并且约定遵守。

并且提前把每天的行程都告知孩子,让孩子心中有数,有规律有安全感,这样也是一个预防的好办法。

逛超市开始,妈妈们可以邀请宝宝一起制作计划表,问问宝宝有没有计划买的东西,请他描述出他的选择,可以用画画、拼图等形式完成这个计划表,既能锻炼记忆力,又能煅炼宝宝精细动作的发展。

提前约定或许还能避免宝宝因为一定要买什么而哭闹的行为,一举三得。

以上配图均来自网络。

我是Elva,0-3岁蒙特梭利老师,边工作,边分享蒙氏育儿理念及方法,和家长、老师们一起解答育儿过程中的疑难困惑。喜欢我的内容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和分享。


成长中的Elva老师


孩子会把闹当成武器。我家大宝在两岁多的时候也这样,有一次直接躺在地上撒泼了,超市人很多,都在看我们,像是在观赏一场精彩的演出,很多人想看我怎么应对。于是买东西的人都停下来,驻足观看。我恨不得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不过还好,我在此之前考虑过这个问题,也想到了怎么应对。我并没有训斥他,更没有打他,而是我根本就没有反应。

他闹就随他闹吧,他愿意躺在地上那就躺在地上吧,我不看他,很自然地,我走了。我走的时候,他一边躺地上哭,一边偷偷看我,以为我会哄他。然而,并没有。我一直走了很远,小孩很聪明,他知道再继续躺在地上没有意义,因为我已经走了,根本看不到。

他麻溜的站起来,一边哭一边追我,追上我之后又躺地上了。我的天,真执着!于是我又走,他再次追上我之后就不敢再躺了,他知道威胁不到我了,于是乖乖地跟我走了。经过那次之后,我每次带他去超市,也改变了方法,尽量避免他闹。

1.去超市之前约法三章

在去超市之前就要和他讲清楚,这次要不要买玩具,买的话买几个,只能买什么。如果他同意的话就带他去,不同意的话就先不要去。这样把事情和他说清楚之后,他去超市再要别的东西,也不会那么闹了。

2.要故意拒绝孩子

故意拒绝孩子一次或者两次,让孩子知道并不是他想要什么东西就能买的。让孩子有这个心理预期,他在被拒绝时才不会反应过于激烈。

3.不要在众人面前批评他

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人,也需要有自尊。在超市人多的时候批评他,会让他感觉很没面子,久而久之,他会自卑。所以想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他的话,要三思而行。

4.孩子闹得时候要软处理

家长不要反应过激,你的反应越强烈,越会强化“闹”在孩子心中的重要作用,他越感觉到这个武器很强大。

你不和他正面冲突,让他感觉到自己的力量无处使,拳头撞在棉花上,他就没办法了。

铭花爸爸,广泛阅读30本育儿书籍,在两个孩子身上探索育儿经验,育儿知识的分享者。

关注铭花爸爸,成为育儿专家!


铭花爸爸


1、在情感上感到饥饿的孩子,与他人沟通的能力相对都比较弱。所以孩子用语言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只能用哭闹表达。

2、家长过度溺爱孩子也容易造成孩子哭闹不止。从小到大孩子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当又一次家长满足不了孩子的需求时,他就会用哭闹的方式来让你妥协。

面对孩子哭闹不止,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1、家长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孩子从很小就学会了观察反应,当你反应很大、脾气很暴躁时孩子是不是越哭的厉害呢?我记得我小时候我跟哥哥闹矛盾,哥哥欺负我的时候,我就假哭,当妈妈抱起我开始数落哥哥时,我就准备嚎啕大哭,最后妈妈的脾气就更暴躁了。

2、接纳孩子的情绪。因为当孩子喜欢,家长不满足时,孩子难免不了有些小情绪的,所以我们要做到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情绪,这时给孩子一个拥抱,说“妈妈没给你买玩具,你是不是很难过?妈妈能够理解你的感受。”

3、当孩子平静下来以后,可以跟孩子说为什么不给他买这个玩具“家里已经有一个相同的了”“家里有一个类似的”等等。实在不行,可以抱着孩子先出去超市,等孩子发泄完自己的情绪后,再跟孩子谈道理。


华仔爱电影


我家孩子也是看到家里没有的就很想要,但是去超市前我会和她约定好,去超市可以但是今天不可以买玩具了,她答应后带去超市看到玩具眼热但是不会让我给她买回家的,大家可以试一下,约定好商量好再开始行动,例如看电视玩手机,都不是无限制的,做饭时想让她安静些不要跑厨房,厨房还是比较危险的,我会和她约定好可以看电视,但是妈妈把饭端到桌子上自己把电视关掉。我弄好了喊她她会关掉电视,有时候还谈价还价说看完这集我会说你刚才怎么答应妈妈的,她就会自己关掉,不知道其他小朋友会不会这样。


旅行88


小孩逛超市要东西很正常。但是要跟他讲清楚,不能你要什么就得给买什么。我给我家小孩讲得是,东西可以买,只能买一样。选择自己最喜欢东西。不能盲目的满足小孩所以得欲望。如果是近期表现的不好,再怎么闹我都是不会买得。如果是近期表现好,听话,考试考的不错我会在逛超市时主动让他选择一件他喜欢的东西。不过价格也有限制。


松果妈妈two


我想这个问题作为家长都不可避免的遇到过,怎么来处理这个问题我想谈谈我个人的想法。

01

这种现象的出现一定是有原因的,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和占有欲,有自己的领域意识在,因此哭闹是孩子的天性所为,有的孩子可能哭一下就过去了,有的孩子可能还会打滚撒泼,家长一动怒就会在众人面前打孩子。那么做为家长我们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是关键,这会影响孩子今后的成长。如果孩子一哭闹就给他买了,那么孩子尝到甜头,下次还会哭闹;如果一哭闹就在众人面前打骂孩子,那么孩子心理就会出现疾病,不利于孩子成长,那么我们大人该怎么做呢?

02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家长千万不要动怒,我们先尝试着蹲下来与孩子面对面沟通,这样孩子会有安全感,平等感和尊重感,孩子可能会愿意进一步与你沟通。如果无效,那么我们就等到孩子哭闹够了再和他沟通,不能让他出现找老人求救之类的行为,我们要和他沟通这个东西他为什么想要,了解原因,了解他心中所想;然后他的要求是否合理,如果合理,我们可以给他买,但是要告诉他我们为什么给你买,不是因为你哭闹的行为而是因为你要买的理由够充分。如果不合理,就一定不买,,不买的原因是什么,一定给孩子讲清楚,让他明白哭闹是没有意义的行为。

03

我们家长在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把孩子这次行为当做孩子教育的一次机会,通过沟通既拉近了与孩子平等对话的关系,同时也纠正孩子不当的行为,给孩子立了规矩

04

关于孩子的教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文化,需要我们共同探索提高。在我个人看来,在孩子的教育中理性、耐心和沟通真的很重要。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留言关注共同探索提高。








邻家老赵


小孩子到超市不买就闹这个问题,作为8岁女孩父亲,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孩子年龄比较小,对新生事物比较好奇,特别是玩具类正常的孩子,见到都会吵着闹着要买,如果不买,就会现场大哭大闹,这种事比较常见,出现这类事后怎么办呢?
1、千万不能直接对孩子大吼大叫,直接答复不买,这样孩子会更加的叛逆,要首先去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找到现场一个对孩子有用的新事物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这样孩子就不会接着无理取闹,她的注意力会被这个新生事物给取代。


2、引导,找到新事物后,快速引导孩子对新事物产生兴趣,这时父母需要对新事物进行充分的讲解和引导,让孩子把注意力转移到新事物上面。
3、设定目标,是不是找到新事物后就一定要给孩子购买呢?也不一定,这时候可以给孩子适当设定一个小目标,比如完成作业,等孩子达到目标后,就可以给孩子购买了。由此可见,对孩子的正确引导,使孩子成长中的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97000687266e18ca24\

豫见张伟


对于幼儿园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很重要,家长的一味骄纵溺爱会适得其反,养成孩子任性、依赖、脾气差、自理能力差等特点。今天听家长反映的这件事很有典型性,自己和朋友还有孩子一起去玩儿,孩子就没法控制了,不买就是不行,弄的大人下不来台,长此以往,孩子会朝更严重的方向发展。我建议家长可以这样试试:

第一、去之前提前说好买什么,或者说只买一种喜欢的,其余的不买。二人达成协议,如果孩子反悔了,家长也要有“度”,不能对孩子妥协。对孩子妥协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以后会不好控制。

第二、从日常生活下手,针对孩子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情况可采取冷处理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还会出现任性、不讲理的情况家长千万不要任由其发展,得根据具体情况改变。让孩子知道自己这样做是错误的,往往很多孩子并不明白自己行为不对,而是把发脾气、哭闹当成达到自己目的的一种手段。

第三、家庭成员之间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让孩子明事理,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在是非问题上要有原则性,这种原则性在大人之间要一致。

第四、坚持性。家长觉得这次孩子让自己丢面子了,回家后揍一顿出出气,可是孩子并不明白自己错在哪。因为孩子出现这种问题绝不是短时间形成的,采用暴力手段并不能解决问题。还在于日常的坚持性和原则性必须保持住,让孩子看到自己这样做行不通,慢慢地就不会这样做了。


唠嗑先森


朋友家有6岁儿子,妈妈经常带儿子逛超市,儿子见什么爱什么,如果不买的话,现场就会大哭大闹,妈妈碍于面子,只好满足儿子的无理要求。后来爸爸主动要求带儿子去超市,并采取了一些方法,儿子至此很少再提非分要求。

(1)爸爸购物前与儿子“约法三章”,列出清单,让儿子知道哪些能买,哪些不能买,提前给儿子做好功课。

(2)遇到儿子现场要玩具撒泼打滚时,爸爸会采取冷处理法,不打不骂,静静在一旁看着儿子,让他知道,闹腾这招不管用。

(3)待儿子情绪发泄完,平静下来后,爸爸再耐心地倾听儿子的想法,而不是简单地说“不”。因为一个“不”字很容易激怒儿子,让他很难理智地去理解爸爸拒绝的原因。

(4)爸爸随后会问儿子:“你为什么想要这个玩具?”“这类玩具咱家已经有了,再买是不是多余了?”“如果真要买,咱们是不是买些益智类玩具?”这时候,儿子会觉得爸爸是理解自己的,自然愿意与爸爸沟通。

这位爸爸认为,如果一味地向孩子妥协,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实际上是助长了孩子的无理行为。孩子喜欢看脸色行事,他们会不断地试探父母的底线,而这个时候正是父母坚持原则不妥协的最好时刻。


宝爸育儿说


小孩什么都想要,这是小孩子的天性,超市里面东西那么多,尤其是大型超市,里面东西琳琅满目,眼花潦乱,到处都有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充满着诱惑,恨不得都把它们搬回家里,别说小孩子了,大人出去逛街看到许多东西都会想要,只不过大人多了一份理性。所以要理解孩子的行为,从根本去解决问题。

一、把去超市作为奖励的方式让孩子锻炼好习惯

假设你近期有想去超市的打算,但孩子也想跟着去,你可以和孩子说,看你表现如何,如果表现出色那就带你出去,买你想要的东西,反之就不能出去,何为表现出色?

  1. 作业是否按时写完,是否认真完成;
  2. 在学校里是否认真听课,积极发言,帮助同学和老师;
  3. 在家里是否尊重长辈,有礼貌;
  4. 房屋是否收拾干净整洁,文具书本有没有乱堆乱放;
  5. 玩具是否收拾整齐;
  6. 没有一直看电视玩手机或者平板等等。

把去超市看作是奖励,那么上面几点就当作奖励的要求,能全部做到自然最好,如果做不到全部那就一件一件来,鼓励孩子做到。

二、给孩子立规矩、讲诚信、守约定

如果孩子去了超市看见什么都想买,你事先就要和孩子商量好,约法三章。

  1. 只能买两件东西,玩具零食都可以,不可以超过三件;
  2. 金额控制在50元以内,如果一样东西超过了五十,那就只能买一件;
  3. 不可以在超市哭闹,如果不听话哭闹,那就一样都不买。

如果孩子不同意,那就告诉他不能去超市,如果孩子本来答应了好好的,结果到超市又反悔了,那下次坚决不能再带去了,说到就要做到,要给孩子立规矩讲诚信,告诉孩子这是约定,不能破坏,第一次就要做到,如果第一次做不到,那以后再想让他做到就难了。

真实案例:我有个外甥女今年九岁,我每次逛超市她只要不上学就会跟着我去,我第一次带着她去超市是她六岁的时候,孩子都是差不多的,在超市里看到巧克力说想要,看到芭比娃娃、玩具熊,零食什么的都想要,让我买给她。后来我就是用了这种方法治好了她的坏毛病,现在和我去超市乖的很,不会乱要东西了。

作为家长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孩子好好沟通,态度要温和,我想信孩子会很乖很听话,不会再闹脾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