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和父母不在一起住,又不能去探望,怎麼辦,主要是父母年齡大?

阜臨如夢


我家就是這個情況,父母在同一個城市的不同小區,兩邊距離十幾公里,疫情期間兩個老人獨自在家,非常不放心。隔三差五視頻通話報報平安聊聊天,最擔心的是基本生活物資,又不能出門,還好發現很多大超市都可以送貨到小區門口,果斷下單給父母買點蔬菜肉類送過去,直接在微信公眾號上面搜索填好資料就可以配送,還是很方便的。




教子真經


疫情期間,和父母不住在一起,我說一下我的情況吧。

我父母都已經83歲了,生活還能自理。我和父母家住的不遠,大約一里地左右的距離,我是每天必打電話,問問家裡還有啥?還缺什麼東西?因為老兩口畢竟年齡大了,我們自己家裡有些吃的用的買的還不及時呢,更別說他老兩口了。過年之前我是幾乎每天中午都給他老倆口做午飯的,然後買著吃的用的,雖然年前家裡準備一些吃的,可是也早已吃完了。過年之後,疫情加重了,為了老兩口和家人的健康,我們姊妹幾個就輪流著,做點好吃的,買點新鮮蔬菜、水果之類的,輪流給他送。剛開始小區查的還不是特別嚴,這幾天辦了出入證,進小區還要測體溫、登記身份證號、手機號和工作單位之類的,有時候我們去之前給他老倆口打電話,老父親就出來到門口接我們,怕我們進不了家。

現在唯一不能做的,就是不能給他老倆口做午飯,幸虧父母身體尚好,生活還能自理,特殊時期,特殊對待吧!等疫情過後再好好孝順吧,我想父母會理解的。以上是我和大家分享的,近期我探望父母的情況,希望和大家共勉。





我的退休生活


去年十一月份,我媽媽因為生病,去醫院做了檢查,檢查報告說她肺癌晚期了,作為子女的我們,一週都安排好了,每天都有人在她身邊,陪伴著她(我媽媽中風後的第二年,她自己要求去了敬老院),這次疫情來得太突然了,年初一起,敬老院也封閉管理了,出不來進不去,我姐每天站在大門外,看著需要全護理的媽媽,而我年廿七就回了夫家家鄉,原以為年初二可以帶媽媽過來住上幾天的,可疫情阻隔了,我的心好痛好痛,想到媽媽不久會離開我們,我自己經常一個人躲著,偷偷的哭……可又有什麼辦法呢?剛開始幾天,我定時給媽媽電話,電話那頭的她,沒聊上幾句,就在那咳嗽,不停地咳,她還總是安慰我,說她身體好好的,別惦記!昨天老姐說媽身體疼痛難忍,又沒有藥吃,非常時期,也沒敢帶她上醫院,我就在京東給她買了止痛藥,今天收到了,希望她吃了能止痛,能夠好好的吃上飯,睡好覺,疫情時期,阻隔了我想陪伴媽媽心,但阻止不了我對媽媽的思念,媽媽今年82歲了,希望媽媽能夠活到85歲!



AmaDai


我來敘述一下目前吧!我嫁外省,平時儘量兩三個月回去陪八十多的老父母住上一週。在此次新冠狀病毒疫情期,老年人因為免疫功能差,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所以,習慣獨居的父母就成了我們兄妹最牽掛的人。

為了保護好父母安全,首先我跟老人電話講解了傳染病毒的危害性及安全防範措施。另每天電話問候老人身體狀況是否有不適,我還囑咐附近居住的哥哥定期給父母送蔬菜、扔垃圾。為安全起見物品交接只能放門口,最後告訴老人有什麼需要採購的生活必需品,隨時電話告訴我網絡快遞過來。

就這樣,父母在家裡安全健康的響應國家不出門添亂的號召。遠方的我們也放心了。


叮噹的花園


我母親也是自己住,好多年了一直勸她和我們一起住,或者給她請個保姆。但無論哪個方案,母親都不接受。這是這幾年我最掛心的一件事。母親聽力還不好,有時電話鈴聲也聽不見。我們就約好,每天下午4打一次電話,問個平安。這樣晚上就能睡個好覺了。


山東夫子


我家正好相反,孩子和我不在一起住,他不太會做吃的,元宵節那天他那裡一點吃的都沒有了。因為每個小區都隔離禁行,每家三天只能派一個人帶上通行證去買菜。我那天一直在考慮給不給他送菜。雖然只有幾分鐘的路程,讓我糾結了一天,但孩子不能不吃飯,就冒險送了一次菜。現在我就擔心孩子的吃飯問題,只好每天打電話讓他先把冰箱裡的菜吃完,堅苦一段時間,等我下次買菜時多給他送一些過去。反正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寧願我冒險都不讓孩子出門。


於是4299


現在這個問題真是不成問題的問題。為什麼這樣說呢?現在國家強大了,什麼都發達了。不能和親人在一起,可以打電話,發視頻。到能會見時坐飛機坐髙鐵,就是髙速路玩自駕也很

方便浪漫。要是二十幾年前,那真是叫急死人。那時候程控電話還沒普及。我記得九三年我在鄭州往新疆吉木乃打電話,是在郵電局。先填單子,然後就是等待。大概等了一個多小時,營業員才通知讓到幾號房間接電話。接上電話後根本聽不清楚,淨是躁音干擾。放大嗓門兒喊'半天,勉勉強強能聽清一句半句,真沒辦法,只得掛掉。打個電話累了一身汗,花錢多少不說,太費勁。

現在多好,手機一點就到,還能看到視頻。真是:

通訊發達太方便,

萬里迢迢一點見,

偉大祖國了不起,

屹立世界髙峰巔!


劉善與


平時父母是怎麼照料生活的了?如果說你平時很多時候都不在,父母也在自己生活,那就不必要太過擔心,如果會打電話,堅持每天問候,看看好不好,如果會視頻,就每天視頻看看。或者你認識隔壁的鄰居,小區人員,可以說明情況,讓帶你探望一下。

疫情期間,大家都有難處,可能各種各樣的事情都得忍一忍,畢竟兩老在家還是比較安全一點,吃喝不夠的話自己想辦法聯繫讓近一點的親戚給拿到小區,或者自己不進去放到門口看可不可以。


luckyqueen


以前的春節,我們都會幾家人聚集在一起過,今年原本也打算和舅舅、小叔家一起過節,可是後來我覺得疫情嚴重程度加重,就臨時取消了這個決定,並跟大家說明情況,一開始大家對我的決定還有些不滿,直到後來疫情越來越嚴重,大家才逐漸明白嚴說說結婚有家的人,每年的過年初二都要回孃家看看,現在的溫情這麼嚴重,都回不去,自己在家裡待著,非常想念自己的父母,只能用電話聊聊天,拉拉家常呱,希望溫情,快點過去,回家看看自己的爸爸媽媽,然後好正常的上班,為了生活,我們一起努力,加油


宋小喵


兒女是父母一生的牽掛,父母也是兒女心底的惦記。疫情防控非常時期,現在的要求是不扎堆,不聚集,少出門,戴口罩,勤消毒。所以,沒有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又不能去探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關心好父母,最大可能盡到做子女的孝道。

每天電話問候,問候是必不可少的關心。

父母年紀大了,又不能去探望,見不著面,心裡難免會擔心,怕父母萬一在家裡摔倒了,或者是有一個突然來的什麼疾病,甚至因為錯過最佳搶救時間出了意外。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發病錯過黃金搶救六小時,可能帶來一生的遺憾。所以,作為子女不能在身邊,雖然見不到面,但是每天至少要給一個電話,知道父母還安好,父母知道你的牽掛,他們心裡也會更加踏實。在現在群防群控戰勝疫情的時候,會更多一份期待和信念。

噓寒問暖,保證父母必要的生活所需。

從開始打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開始,到目前已經持續這麼多天了。從春節到現在,這近20天裡父母的生活用品是不是還夠?吃的,用的,甚至醫療用品,家庭必備藥品是不是都還有,這些都要問清楚。如果沒有了,又不能親自買東西送上門的話,可以通過線上預定的方式讓專門的機構安全地送上門。這既避免了人員走動,保證了生活必需。現在的社區電商都很發達,而且非常方便快捷,可以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滿足目前居家需要。

堅定信心,給父母最大的心靈慰藉。

父母年紀大了,身體素質相對沒有年輕人那麼健壯,而且像這次的病毒出現危險的一般都是本身身體較弱、有基礎病的人。作為老人,可能心裡會更加的恐慌,更加地害怕,更加地胡思亂想。在這個時候,子女一定要給父母必要的心理慰藉和指導,讓他們不要太緊張,緩解他們的焦慮。告訴他們,只要在家裡堅持合適的鍛鍊,並且不出門少扎堆,如果非得要出門的話也要戴口罩,做好消毒,嚴格做好個人防範。人沒有真正意義上被別人打敗,一般都是被自己嚇倒的。所以,鼓勵父母一定可以平安度過疫情。

父母作為生養自己的人,一把屎一把尿含辛茹苦地把我們養大,也許他們並不需要我們豐厚的物質回報。給予父母必要的關心和生活保障,這是我們做子女都應該盡的孝道和本分。在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忽視了對父母生活心理的照顧。大家一起堅定信心,平安度過疫情,早日打贏疫情阻擊戰。

待到春暖花開時,又可以帶著老頭老太出去遛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