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呂布真的有那麼厲害?真實的呂布又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相信無論是否是《三國演義》的讀者想必都會對呂布這個名字有所熟悉,沒有其他原因,只是因為這個人的實力太強了,說是三國的第一猛將也不為過。他在各路諸侯聯合討伐董卓的戰役中可以說是以一己之力打退了眾多武將,名著中比較令人熟知的"三英戰呂布"就是在此戰役當中,但也是聯合了劉、關、張三人之力也僅僅是和呂布打了個平手,可想而知此人的實力有多麼強大,即便是像關羽如此有名的絕世武將也無法否認呂布之強。

歷史上的呂布真的有那麼厲害?真實的呂布又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但即便是如此勇猛,武藝高強的呂布在《三國演義》中的名聲其實也並不是很好羅貫中更是給他起了一個"三姓家奴"的惡名,可想而知呂布有多不招人待見。但名著終究是名著,並不如正史一樣的嚴謹,而是在史實的基礎上對其進行部分地誇大甚至可以說是進行改編。那麼在名著中武藝絕世無雙的呂布在真正歷史上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呢?

歷史上的呂布真的有那麼厲害?真實的呂布又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箭術高超,武藝高強

歷史上箭術高強且另大家熟記的人其實不在多數,西漢時期的名將李廣便是其中之一,這位名將的箭術高超,舉世聞名,即便是當時的匈奴聽見此名字都可謂是聞風喪膽,他也因此被人們稱為飛將。

而在後漢書的記載當中,對呂布的評價是此人對騎馬射箭有十分強的造詣,臂力十分之驚人,人送外號飛將。而在他之前,能被稱為飛將的人也僅僅只有上文所提到的李廣。可想而知,呂布的箭術是可以與李廣相提並論的。

在《三國志》的記載當中曾寫道:"布令門候於營門中舉一隻戟,布言:"諸君觀布射戟小支,一發中者諸君當解去,不中可留決鬥。"布舉弓射戟,正中小支。諸將皆驚,言"將軍天威也"!"。說的便是當時劉備受袁術大軍進攻,向呂布求援,通過自己高超的箭術威懾了袁術手下的將領,成功幫劉備解圍。

歷史上的呂布真的有那麼厲害?真實的呂布又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但呂布不僅僅只是箭術十分高超,他的武藝相比較之則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正史史書中記載著我們如今所說"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在當時其實便已經是家喻戶曉了,而赤兔馬在當時的史書記載當中是一匹可以日行千里的神馬,駕馭著赤兔馬的更是呂布本人,可想而知呂布的武藝高強並不只是信口開河。

並非有勇無謀

在《三國演義》當中的呂布,就像是一個有肌肉沒頭腦的莽夫一般,有勇無謀。但在真正的歷史上,其實並不是如此,即便他十分魯莽,也不是像名著中所說的一樣只會蠻力。在劉備受袁術大軍所困時,他的部下都讓他借刀殺人,他卻發現了其中最重要的一點,還說:"術若破備,則北連太山諸將,吾為在術圍中,不得不救也"。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決定放下之前的成見去救劉備,不然等到劉備被打敗後袁術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自己。

也正是因為他並不是有勇無謀,所以才會利用上文所說的計謀將袁術的將領們威懾住,袁術更是懼於他的武藝最後選擇退軍,不耗費一兵一卒就替劉備解了圍,更是可以看出即便他知道自己擁有強大的武藝也不會首先去考慮蠻幹,十分的機智。

歷史上的呂布真的有那麼厲害?真實的呂布又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過度自信,終身首異處

自古以來,即便是擁有無數種學問,都離不開教育人一件事:那便是學會謙虛,不自卑也不能自傲。對自己擁有的能力過度依賴,不聽取身邊人的建議,這樣的人結果大多數都十分悽慘。

而作為三國第一絕世武將的呂布自然而然也逃不開這個定律,我們自然無法否認的是他的實力強勁,他本人對此也十分清楚。然而在他通過自己的武藝擊敗了許許多多當時的名將之後,他開始認為在這個世界只要靠自己的武力便可以天下無敵,即便是面對敵方打的計謀時也可以無所畏懼。自然而然也聽不進去身邊的人對他的建議,輔佐他的人也不敢去勸他,因為搞不好說錯了話惹得呂布不高興,就把自己拉去斬首了。

歷史上的呂布真的有那麼厲害?真實的呂布又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這也是為什麼到了最後中了別人為他設的計謀,在白門樓被殺,一代絕世武將的生涯也就此落幕。

這也是為什麼歷史上對他的評價大多都是貶義,但試想當時的背景下,呂布其實也是一位可憐之人。當時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在其中的諸侯其實都是擁有背景的,而呂布並不是,他要想在亂世中生存下去只能夠不斷地投靠別人,不然即便是擁有一身武藝又去哪解決一日三餐呢?

而至於為何後世對他多是貶義,我想只是因為"成王敗寇"這個千古不變的道理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