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言無聲 大愛無形——一家三代共產黨員的家國情懷

春節,本該是舉國歡慶、萬家團圓、社會安樂祥和的好日子,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喜慶的2020鼠年春節蒙上了一層陰影。大年初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專題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一場史無前例、人類歷史上最大面積、最大規模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在中國大地上打響了……

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億萬中國人的心。曲靖市馬龍區納章鎮,有一個偏遠寂靜的村莊——方郎村,在清澈龍洞河畔,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看著蒼天和白茫茫的大地悲嘆:“我們的國家、我們的黨遇到困難了!”

誓言無聲,父子“撞捐”

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的家庭式戰鬥堡壘

大年正月初一,納章鎮的方朗村天寒地凍,漫天的雪花在風中飛舞,“簌簌”地落進龍洞河裡,瞬間就被融化,悄無聲息地奔流遠方。一大清早,李玉才老人像往常一樣打開了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黨中央國務院正緊鑼密鼓決策部署,籌集物資、調遣醫療隊支援武漢人民、防控疫情。兒子李文輝是村黨總支書記,早早就冒著冰雪上班,連飯都沒有回家吃,鎮上的、村委會的同志們也開始忙活起來,排查外出武漢務工返鄉人員、武漢就讀學生,宣傳防護知識……

老人心裡沉甸甸的,這些孩子忙碌得連飯都顧不上吃,就是顧上了,大過年的又去哪裡買菜做飯啊?他神色凝重,用沙啞的聲音與老伴兒商量:“老伴兒,沒有國家的安寧就沒有幸福的小家,現在國家遇到困難了,我是共產黨員,還是捐點錢吧?”老伴習慣性欣然支持他,這也不是第一次,她已經習慣了。

同樣的想法也在兒子李文輝的心中萌生,在安排完防疫工作後,他與村委班子的同事說:“習總書記大年初一大清早就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中國歷史上從沒有過。現在疫情嚴重,國家有難,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幹部,我要帶頭捐點特殊黨費,為國家盡一份責任、為家鄉獻一份愛心。”

大年初四一大早,李玉才老人拿出每個月節儉出的1600塊錢,拿著自己家醃製的一罈酸菜,來到了村委會,交給了村總支書記。就在這一天,李文輝來到鎮上,將錢交給黨工委的同志說:“我交6000元的特殊黨費,為國家盡一份綿薄之力,錢雖不多,哪怕能給抗疫一線的同志買幾個口罩、幾瓶消毒藥水也好。”

父子二人在捐款前從未討論過,卻不謀而合想到了一塊兒。這場毫無商量的“撞捐”故事在鄰近幾個村群眾中傳開了,廣大幹部群眾對此讚賞有加。大疫當前,國難當頭,人們不僅看到了農村黨員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誓言的具體行動,還從父子捐款這一平凡舉動中,深刻感受到了這個家庭式戰鬥堡壘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與國家前途命運興衰與共的家國情懷。

樂善好施,勤儉節約

平凡人生的風骨和人性中的真善美

李玉才老人還在城裡上班那會兒,他對村裡在縣城讀書的孩子總是格外關照,常常叫到自己家吃飯,還塞給他們零用錢。村裡需要修溝修路,他總是衝在最前面。村裡夫妻吵架,總是想到請他去給評理,鄰里不睦也常找他主持公道。村民李紹林說:“他上街買點餌絲、藥都要送點來給我,還經常給我送點菸、酒、茶。”村裡一位在外任職的領導說:“李玉才在外工作那會兒,不論是誰,只要找到他,他都會熱心幫忙,經常喊村裡經濟困難進城趕集的人到家裡吃飯。退休回老家,積極主動幫村民解決實際困難,熱心公益。總的來說,黨性修養和政治覺悟高。”

因為深情眷戀著生養他的土地,李玉才退休後便回到馬龍區納章鎮方郎村三組農村老家生活。如今他已67歲,中等身材,卻依然身形魁梧壯實,只要一有空就到院子裡捯飭,已成為每天的習慣。早晨的風霜打溼了他花白的頭髮,碩壯的手指被凍的通紅,菜地除草卻手腳麻利。這雙粗糙的手將菜種播撒到院前院後、角角落落,讓全家人都吃上新鮮可口的蔬菜,自給自足,既活動筋骨鍛鍊身體,又滿足生活所需。

老伴身體不好,換過骨頭,常年靠藥養著,李玉才每月3000多塊錢的退休金,除去生活費和老伴的醫藥費,省吃儉用,有點結餘。為了節省開銷,李玉才老兩口不講究吃、不講究穿,捨不得花錢去旅遊。一頂深色帽子,一身藍布衣服,這便是李玉才的日常裝束,鄉里鄉親一眼就能從人群中認出他來。這樣的退休生活,在別人眼裡可能是寡淡無味,但在老兩口看來確是恬淡和充實。

在李玉才看來,自己現在什麼都不幹,國家還每個月發養老金,要養好身體,多為社會、為他人盡一份力,回報養育他的家鄉人民。

退休回到老家後,沒有選擇安逸,繼續發揮餘熱,默默為鄉親做事,這是李玉才一生克勤克儉的生動寫照,也是一名老黨員的本色。

心繫桑梓,家國一體

家風傳承中的黨性修養與道德昇華

父子倆這次“撞捐”,與其說是不約而同的巧遇,還不如說是因為“紅色基因”的傳承薰陶和家教家風家訓的深遠影響。

李玉才老人和老母親、兒子都是共產黨員,這在村裡並不多見。老母親年輕時思想進步,在解放家鄉的鬥爭中受過槍傷,晚年舊傷復發卻從不言痛,她時時告訴孩子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扛得起苦難,經得住風霜,要儘自己的力量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李玉才把對母親的愛戴和孝敬,轉化為對母親家訓的堅守。他一生謹記母親教誨,“有國才有家,國家有難不能袖手旁觀,鄉鄰有難要伸出援手”,始終與國家前途命運緊緊捆在一起,與鄉鄰群眾患難與共、和睦相處。老人這一生經歷過許多艱難困苦,但無論多苦多難,每當遇到困難,似乎就看到母親瘦小的身影,看到母親在白色恐怖下為組織提供幫助。

母親對他的諄諄教誨,李玉才不僅自己一生堅守下來了,還把它傳給了自己的兒子李文輝。李文輝是一名優秀復轉軍人,也是納章鎮方郎村黨總支書記,父親的形象就是自己的榜樣。在他眼裡,父親特別嚴厲,從小家裡就是他說什麼是什麼,兄弟幾個怕他怕得要死,但父親的熱心和善心卻深深影響著李文輝。他在部隊是優秀士兵,在地方是致富能手,更是助人為樂的企業家,在辦企業促進家鄉經濟發展的同時,還不忘扶危濟困。

李文輝常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不能圖名圖利,只有在工作中儘自己的努力,為大家多幹點事,心裡才會踏實。”當他得知龍洞大溝飲水灌溉工程因缺乏資金而停工時,立即捐款;當得知縣機關幼兒園擴建資金短缺的消息後,為了能讓孩子們早日到寬敞的教室學習,他又為地方教育事業慷慨解囊、奉獻愛心。

李文輝的善行義舉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肯定和讚揚,授予他“心繫桑梓·潤澤故土”榮譽稱號。他說:“我來自農村,生活、成長在農村,我的根也深深地紮在農村。”

……

這一家三代黨員,一脈相承的,不僅是傳統優秀文化中立身處世的原則,還有核心價值觀倡導的心繫桑梓、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還有共產黨員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忠誠和擔當。

大愛無形,潤物無聲

無名英雄鑄就新時代的精神豐碑

春風化雨,成風化俗。遠近相傳的不只是名聲,還有見賢思齊、學先進當先進的純樸民風。

作為一名老黨員,李玉才從未忘記過入黨時的誓言。這麼多年來,村裡需要義務勞動、捐錢捐物,他總是第一個站出來。一次“心繫家鄉辦實事”,他第一個為家鄉捐了10棵紫薇樹,栽在龍洞河畔,兒媳受他影響毫不猶豫捐了90棵,後來村裡人陸陸續續一百多號人捐贈,這樣的小村莊從未出現過如此壯觀的捐贈場面。

行動是最好的引領和標杆。這一次,受李家父子影響,鄰近村民又紛紛捐款為防疫貢獻力量。

離武漢市1400公里外的雲南小山村尚且如此,可以想象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黨心民心團結一心逐漸彙集起磅礴力量共抗疫情,無數無名英雄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抗擊病魔的生命屏障。那耄耋之年為疫情奔波的老教授,那與時間賽跑、與死神爭搶生命的醫生,那雙手被消毒液、滑石粉浸泡得不成樣子、剃光頭髮的護士,那晝夜不停的火神山醫院建設者,那主動請纓義務運貨到武漢後自行隔離的貨車司機,那捐款捐口罩的環衛工人、小青年和小男孩,還有日日夜夜在防控一線堅守的工作者,他們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無數“戰士”厚植家國情懷,播撒人間大愛,舍小家為大家,成為新時代最美“逆行者”,是他們的大愛和無私點亮了黑夜裡的希望之燈……

多難興邦,天佑中華;風雨壓不垮,苦難中開花。最痛的傷結最硬的痂!在2020這個時間隘口,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領導9000萬共產黨人不辱使命、砥礪前行,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英勇抗擊病魔!偉大的中國人民在追夢路上必將築起一座新時代的精神豐碑!

劉冬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