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直接参与战疫的一线医护工作者子女升学特殊照顾,你怎么看?

野鹤闲人


医生这个职业本身就是治病救人,在这个疫情面前更能体现医务人员的使用感和责任感,国家也给到实在的补助。让全社会对医务人员尊重和体谅也是应该的。但对子女再加分就不应该了。难道那里失火了消房员的子女也加分。地震了救灾的人也加分。是不是老百姓和环卫工人等劳动者就不需要了。要知道有的基层人员的子女也是医生消防当兵的家人,难道没有这样的家人就应该冷落吗?国家是一个大机器每个人都是组成部分只是服务社会的角度不一样。现在的收入已经体现出来了。


小胖1931817


这对于其他的学子们而言是不公平的,别人得到优待,相当于他们被亏待了。因为什么呢?就因为他们的父母不是医生吗?他们的父母是农民,是工人,是其他行业的人员,不管是谁,疫情来临,都尽力了。我觉得可以给一线医护人员奖励,升职也好加薪也好,我都支持。但是不该转移到孩子身上,造成孩子们之间的不平衡。下一代的成长成材,应该是凭借自己努力得来的,不该是拼父辈的流血牺牲换来的。


山东木朵


坚决反对这种方式的奖励,对抗疫战士奖励理所应当,奖励本人无论采取升值或者加薪我都举双手赞成。但不能给他们的子女特权。做贡献是他本人,而不是子女。父母优秀不代表子女一定优秀,给他们特权既不利于选拔最优秀的人才,也是在制造社会的不公平,让部分更努力更优秀的学子情以何堪。


大山66


我觉得如果因为疫情而牺牲,可以认定为烈士,按照烈士应有的待遇,没有牺牲的也是应该得到表彰的,但子女考试照顾有点对其他考生不公平,可以给予很高的物质奖励。


阿羊肉肉


不敢苟同, 疫情来袭,每个人都在坐着不同的贡献, 医生护士冒着生命危险救死扶伤,诚然可敬,其他人何尝不是呢? 物流司机,超市老板,手工师傅,环卫工人,快递小哥,交警民警,农电工,自来水燃气管道维护工人 哪个又不是冒着危险开门营业坚守岗位 保证大家平稳渡过疫情。还有自发给灾区送蔬菜的菜农们呢?他们可是真的自发自费。甚至村头六七十岁的大爷都自发的去村口站岗。每个人都在为疫情做着自己的贡献。每个职业都在发光发热。不要忽视任何一个人,每一份职业。


海角七号571


本人是医生,学医前都有誓言,职业不分贵贱,不支持加分,如果因公牺牲,有照顾牺牲者未尽之责任为感


念羊经


我的儿子保家卫国,外敌来临,冲锋在前,退役后从头再来。疫情来了,医疗队伍应该无私奉献,这是你们的使命,凯旋后,肯定加薪升职,个别人还想再加码,这种人不配在医疗队伍……


三人行必有我师587


对直接参与战役的医护工作者子女升学特殊照顾,我不是很赞同这做法。

病毒肆虐,那些不惧危险逆流而上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医护人员,我是由衷地敬佩。相比于那些在舞台上花枝招展光鲜亮丽的娱乐明星,唱一首歌,表演个节目,甚至做个评委,当个网红,就能收获无数的鲜花掌声金钱荣誉和崇拜,而冲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穿行在别人避之不及的新冠病毒侵染的环境,接触的是新冠病毒携带者,时刻有被感染的危险,也有被感染甚至献出生命的医护者们,他们更应该得到荣誉掌声鲜花和金钱的奖励,对他们,怎么奖励都不为过,因为他们是维护国家人民利益的勇士。但是,教育是国之根本,是容不得半点懈怠的,是最严谨也最需要公平对待的事情,对有功之士可以用很多方式奖励,但是涉及到教育,就要一丝不苟认真对待了,因为国之强大国之昌盛,教育是重器,怎可有丝毫大意?

向所有的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和部队官兵致敬,向他们的家人致敬,向每一个以各种方式参与战争的人们致敬!此战,中国必胜!





咂摸咂摸


随着一批又一批医护人员,犹如战时奔赴前线的战士们一样,源源不断地赶赴湖北,新冠状病毒肺炎新增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正在减少,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是举国上下的努力,更是奋战在抗病毒第一线的医护人员的战绩。

2月9日,四川省教育厅发布了一条政策:为了让在省定点收治医院直接参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一线医务工作者没有后顾之忧,优先安排支援北湖医疗队全体人员子女入园入学。

这真是一条令人欢欣鼓舞的好消息。

凡是四川省奔赴湖北的医护人员们的孩子可以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在当地的幼儿园、中小学,按照家长和学生的意愿优先安排。对于在当地读普通高中的,可以按照家长和学生的意愿,在同批次学校中直接录取,在省内读中职的,按照家长和学生意愿直接录取,对报考普通高校的,实行全程“一对一”服务。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让医护人员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地冲到前线,有些不近人情。诚然他们出于职业道德和救死扶伤的理念,写下这样的“请战书”是发自内心的,可我们不能用这样的话去要求他们。

白衣天使们也有父母、儿女、伴侣,他们是父母眼里最亲爱的孩子,孩子眼里无可替代的依靠。他们中有的才刚20出头,青春的美好还未尝够,有的人到中年,背负着重重责任和压力。

一时间,国家和人民需要,他们全都背上行囊,冲到了第一线。他们不怕吗?他们不累吗?他们难吗?他们也是人,他们只是不说罢了。

之前看新闻,武汉协和医院的医生李薇薇为了全心全意照顾病患,把自己8个月大的女儿送回父母身边。离别时,幼小的孩子离了妈妈的怀抱,哇哇大哭。都是做母亲的,那种痛,感同身受。可她还是毅然离开了心爱的孩子,奔赴武汉。只因为她知道,此去有无数的母亲和孩子等着她去相助,今日离开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家庭可以团聚,更多的母子不用分离。

对于这样的恩情,不是一句轻飘飘的感谢就可以表达的。四川省这个政策出台得太是时候了。虽然医护人员不说,但心里肯定牵挂着孩子,如果他们的孩子进不了幼儿园,他们不心焦吗?如果他们的孩子正在考初高中,他们不忧心吗?

让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的孩子无条件入学,是政府和人民所能给的为数不多的实实在在的报答。事实上,我建议疫情过后,仍然要给予医护人员子女一些入学上的优惠政策。我们不能用人在前,不用人朝后。

经过这一次疫情,我们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白衣天使的不容易。可在此以前,对于这个职业,我们又有多少敬意,多少感激呢?有些患者因为看不好病,动辄责怪医护人员,陶勇医生、杨文医生这样的案例,不令人痛心吗?

学医需要那么多年的青春投入,报酬和他们的付出不成正比。平时又容易被误会,如果我们再不做些什么,久而久之,还有多少人愿意学医呢?我曾问过很多人,他们都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去学医。

如果人人都不学医,那么谁来给老百姓看病呢?我建议凡是医护人员的子女中高考能获得一些加分。这样这个职业才会真正地体面起来。这次要给四川点个赞!


亦君说书


我觉得因公殉职的子女可以,其余的都给升职加薪吧!高考毕竟是国家选拔人才,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你优秀不代表你的子女同样优秀.对别的考生来说同样不公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