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敬事房有什么特殊作用?为什么一些嫔妃怕去?

小史坑


妃嫔怕去敬事房?这是无稽之谈。敬事房确实像电视里一样,有净身和管理皇帝卧房事宜的职能,但绝不止于此,宫里其他大小杂事他们也都要管,说通俗点,敬事房相当于管家,秘书一类。

敬事房又叫宫廷监办事处,是清代内务府下属专门管理太监的机构。

大清还没入关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使用太监了,努尔哈赤曾经下诏说,贝勒家的奴仆,趁小时候阉了好,免得他们长大了侍女私通。顺治入关定都北京之后,曾经废除了内务府,设立十三衙门管理太监。康熙上台之后,恢复了内务府这个机构,为了方便管理太监,他又设立敬事房,并且亲自题写敬事房的匾额。<strong>

雍正的时候,清廷将内务府定为三品,敬事房的总管加封四品官衔。到了乾隆时代,他为了防止太监做大祸乱朝纲,将太监品级限制在四品,不能加封到三品。

说了这么多,咱们来看看敬事房有哪些职能。

管理太监的甄别,赏罚,调补等事宜。

太监进宫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检验,哪个环节出了差错,让未净身干净的假太监混入宫里犯了事,那可是要命的大事,牵连非常广,所以电视剧里那种普通男人混进宫的事几乎不可能发生。有人说可以使钱混进宫,有钱的人家,谁来当太监,再说没人会为那点钱赌上性命。

宫内哪个地方用太监的数量,皇帝都做了规定,具体调派工作由敬事房负责分配。

夜间打更,巡视

到了晚上,太监要定时巡查,看有没有起火,或者不明来历的人在皇宫乱逛。每天的宫门开闭工作也由太监完成。

记录皇子,公主的出生情况,后妃父亲的姓名和官职,后妃和皇帝的死亡日期

管理妃嫔

这个职能的具体内容就是电视剧里常演的翻牌子。太监通常在皇帝吃晚饭的时候把放有妃嫔名字手牌的银盘子拖到皇帝面前,等皇帝吃完饭。太监跪下等候指示,皇帝如果不想找妃子过夜,就说退下。如果有意,皇帝便会翻牌子。

确定妃嫔之后,太监会提前通知妃嫔沐浴。皇帝事毕,太监会详细记录年,月,日作为证据,以证明将来妃嫔生的孩子确实是皇室血脉。

铺宫

后宫各个宫内的物品摆设工作,都要由太监来完成。

岁修

岁修囊括的都是力气活。皇宫内大小宫殿房屋的修缮宫,疏通排水渠道,御花园种植植物,室内的保洁工作,修补窗户等等,全都要由太监来完成。

安设

逢年过节的时候,宫里要装扮的喜气洋洋。太监负责张灯结彩,贴挂对联和门神。

管理接受外库钱粮

上缴国库的税收,粮食,还有皇帝及后宫的日常开销,都是由敬事房管理发放。

管理各种礼仪,祭祀活动

各种祭祀活动所需服装,陈设,太监都要准备好,有一点不是的地方,便要受罚,最轻的也要打你个屁股开花。

总之,敬事房是个杂务繁多的部门,太监们不仅身体劳累,还要时刻小心翼翼,他们没有一点地位。当了太监的都是苦命人,好在宣统退位被赶出京城后,敬事房也被解散了,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strong>


西堤君


这个问题三哥来回答。敬事房是个专门管理太监的机构,职责是很多的,其中有一项是负责皇帝的性生活,与嫔妃在宫中的地位沉浮有密切关系,是个让宫中嫔妃们既爱又怕的地方。

清代皇宫敬事房, 又名宫殿监办事处,隶属于内务府。康熙十六年(1677年)五月, 为加强对太监的管理, 防止太监干预政事, 清宫在内务府的基础上增设管理太监的敬事房。康熙亲自书写了“敬事房”的匾额。

大家不要认为敬事房只是管理皇帝的“房事”,它有很多职责呢,不仅管理宫内各处太监的甄别、调补、赏罚诸事, 而且还要办理宫内的其他事务, 其中包括收取外库钱粮及应行礼仪等事。像首领太监、笔帖式及一部分太监, 专门承行办理内务府的来往文移、夜间坐更、巡防等事。

除此而外, 敬事房还有一项重要的职掌, 就是要记录各皇子、公主的出生情况,后妃之父的姓名、官位以及皇帝和后妃等的死亡情况, 以备纂修玉碟之用。

与这项执掌有关的工作就是管理皇帝的“房事”。皇帝每天晚餐前后,敬事房的太监就托着一个盘,跪着呈到皇帝面前。盘中尽是象牙做成的签牌,每一根签头上,有些是黄色,有些是红色,有些是蓝色。这些颜色是表示后、妃、贵人的等级,上面还有黑字,写明妃嫔的名字。皇帝拣出一根签后,太监就唯唯而退。皇帝当晚要宠幸的一个后妃,就是这根签上写明的一个。这叫“翻牌子”。

除了皇后,其他妃子在宠幸之前,都要剥光衣衫,一丝不挂地裹在被窝中,由太监送上龙床,揭开被的下端,再让被宠幸的妃嫔爬入被中。行房之时,外边另有一个太监守着,到了一定时间这个太监就跪着喊四个字“是时候了”,这是规矩。有些皇帝可能拍掌为号,让太监再用被裹着退出;有些皇帝可能龙心大悦,不理什么时候,外边尽管叫“是时候了”,他充耳不闻。有些被宠幸的留宿一宵也是可能的。

皇帝出来后,太监又要紧跟着问皇帝“留不留”。皇帝若说“不留”,他们就要按住侍寝妃嫔的某一处穴位,让其将“龙种”排出体外。这正是让侍寝的妃嫔们最担心的事,按说被皇帝宠幸,一旦诞下皇子,母以子贵,妃嫔的地位可能顿时显贵,但如果只是沦为皇帝泄欲的工具而无感情可言,怀上“龙种”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

皇帝和妃嫔“完事”后,敬事房太监要记录具体时间在档案中,作为日后受孕的证据。

从敬事房太监的职责来看,一般的妃嫔是不敢得罪他们的。在放置名字签牌、控制行房时间、档案记录等环节上,太监都有上下其手的机会。



听三哥说历史


古代皇宫里面,有一个特殊的机构,那便是敬事房。对于这一个机构,很多妃子们极为恐惧,却又不得不想办法去讨好里面的人。因此,有人可能就会觉得奇怪了,这究竟是一个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作用?能让后妃们害怕呢?

我们先来谈一谈它的作用,敬事房说白了,就是负责皇帝夜晚睡觉的地方。我们看宫廷剧的时候就发现了,每次皇帝在睡觉之前,就会有太监来告诉他,敬事房的人来了,这就说明,敬事房的人要负责为皇帝服务,要负责他晚上睡觉的事情。皇帝睡觉可和我们平民百姓不一样,普通的人,到了夜晚,洗漱之后上床就能睡觉了。但皇帝不同,敬事房的人要询问他,晚上招哪一位妃子来侍寝?让哪一位妃子来陪他睡?

其实最初的时候,皇帝还是挺随性的,今天晚上想招哪位妃子侍寝,直接就去了,根本不需要敬事房的人来多此一举。但是后来觉得这种不行,容易引发后宫争斗,所以为了公平性,敬事房这个机构就出现了,他们就是为了提醒皇帝要做到公平,同时也是为了记录皇帝夜晚睡觉的事情。同时防止有妃子们从中作乱,做出一些假孕或是给皇帝戴绿帽子的事情。

既然皇帝睡觉的事情由敬事房来管理,那么很多妃子们就要讨好这些人,让他们增加一些灰色收入。虽然他们没有能力为皇帝决定由谁来侍寝,但他们却可以将妃子的牌子放在显眼的位置,让皇帝一眼就看见,以此增加被选中的几率。后宫之中,女子们为了能够多得皇帝宠幸,那就少不得要对这些人巴结讨好,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那既然如此,她们又为何会恐惧于敬事房呢?第一,在敬事房的面前,妃子们没有任何尊严。不管妃子有多受宠,在去给皇帝侍寝之前,敬事房的人都会将她们清洗一番,然后将她们脱光了,用被子裹上,送到皇帝的寝宫。第二,敬事房的人下手比较狠,还不能够轻易得罪。古代皇帝的后代,并不是谁想怀就能够怀的。如果皇帝下令说是不留,那么这个女子就没有怀孕的这个资格。为了不让她们怀孕,那这个机构的人就必须要做一番处理。而这个处理过程非常的残忍,同时他们下手也特别狠,这就导致妃子们对这些人极为恐惧。所以从这也能够看出,后宫妃子虽然看起来过得很幸福,但实际上的辛酸苦累,可能也只有她们自己才能知道了。


紫禁公子


敬事房有两大职责:“皇帝交媾之事”和“甄别调补宦官”。

先说“甄别调补宦官”的事。

清廷的宦官(太监),都是经过敬事房挑选出来的。而且,太监进宫以后的训练、奖惩、调动、任免等,也都是敬事房负责。所以,太监很怕去敬事房。到了敬事房,不是受处罚,就是“体检”。

这个“体检”主要是看太监是否“净身”干净,一年两次。这么做,是因为太监都是很小就净身了,也是怕清理的不干净,再长出来。真要是出一个“歪嘴茶壶”,乱了后宫,所有相关人员都要被杀头抄家。所以,敬事房每年都要给所有太监体检!

而且,太监们被二次净身的大有人在。所以,体检这一关很严格,都怕出差错。不过,这就苦了需要“二次净身”的太监,白白的又挨一刀,再到鬼门关走一道。

再说说“皇帝交媾之事”。

敬事房不仅负责记录皇帝和妃嫔交媾的日期,方便以后验证皇子出生时间是否合理。同时,敬事房还负责每天晚膳后的“翻牌子”。

晚膳之后,凡是准备被临幸的妃子,敬事房太监都为她们准备了一面绿头牌,上边写着妃子们的姓名。皇帝会从中选出一个,翻过来。如果,皇帝今天累了,也可以不翻牌子。

在皇帝翻牌子时,太监也会说一些话来引导皇帝。比如,哪个妃子学了什么才艺;哪个妃子那很久没去了;皇后那很久没去了;等等。

皇帝选好以后,会有宫女给被选上的妃子沐浴,然后裹紧被子(大氅)里。专门负责驮妃子的太监,再把妃子抬进皇帝寝宫。此时,皇帝一般已经躺下了。妃子会从被子下端逆爬而上,和皇帝交媾。

这个交媾时间也是有限制的,妃嫔是不能留在这里过夜的,会有太监在门外提醒。一般情况下,太监提醒三次以后,皇帝就让太监把妃嫔抬走了。当然,这个规矩不适合行宫。所以,康熙很喜欢去行宫待着。

当然,皇后不用这样麻烦,她的待遇高。皇帝可以去皇后寝宫居住,而且,是可以留宿过夜的。

事毕以后,太监会问皇帝留不留。如果,皇帝说不留,就会有专业的太监给妃嫔按摩,据说能避孕。不过,效果无法考证。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妃嫔应该对敬事房的太监很礼让。毕竟,敬事房负责交媾之事。但是,妃嫔肯定不怕敬事房。敬事房也没有权利处置妃嫔。妃嫔应该怕宗人府,那才是管理皇家宗室事务的机构。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为啥男人都想当皇帝,十个人有八个回答:那还用说,后宫佳丽三千,一夜想睡哪个说哪个,想怎么睡就怎么睡。

但我要告诉你,自从有了敬事房,皇帝还真不能为所欲为。

敬事房,听名字就知道是鼓励皇帝勤勉敬事的机构,事实确实如此,它是清朝的特有机构,主要掌管皇帝与妃子们的那点床第之事,当然,以节制为主要准则。


相信喜欢看清宫戏的人一定常常看到这种场景,当皇帝用完晚膳,就会有太监把一个银盘子捧到皇帝面前,上面有几十块牌子,皇帝随手翻一个,那么对应的妃子今晚就要脱光了衣服,被太监卷在被子里,送到皇帝寝室里,这时候皇帝已经在被窝里等着了,脚丫要露在外面,妃子被抬到床上以后,赤身裸体从皇帝脚丫方向钻进被窝,然后就开始进行没羞没臊的运动。


皇帝和妃子运动完,或者运动到一半正在兴头上,到时间有点长,就会有太监在窗口催促,表示皇帝你可以了,时间长了对身体不好,一般情况下要叫三次,一次两次你不听,第三次就不得不听了,不然太监们可要朗诵祖宗遗训了。

所以这时候皇帝就是再起劲儿也得赶紧完事儿,然后太监们进房,把妃子再裹起来抬走。

为啥妃子们都怕敬事房的太监们呢?

这是因为就算是被皇帝临幸,敬事房的总管也会问皇帝,要不要留,意思就是说,要不要让刚才被临幸的妃子怀孕,一旦皇帝摇头,那妃子就算是怀了孕,也会被敬事房的太监用各种手段巧妙的处理掉。

敬事房还会把皇帝和妃子的性生活记录在案,时间长短几何,地点是何处,都要写的清清楚楚。


为啥?毕竟皇帝大部分时间还是想要孩子的,如果哪个妃子怀了孕,敬事房的太监就会查一查怀孕的那时间段这个妃子有没有被皇帝翻过牌,虽然说有点多此一举,毕竟整个后宫只有皇帝有那个功能,但防患于未然毕竟是没错的。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明离子


总的来说,敬事房就像是皇帝的私人妓院,负责找女人来让皇帝嫖的拉皮条!皇帝女人虽然多如牛毛,可是玩多了总会腻,也会想想去耍个流氓搞偷吃什么的,这时候就会用到敬事房了。

实际上我们一直误解了敬事房的职能,实际上敬事房的权力没有那么大。在当时,皇帝睡女人实际上是归皇后管,整个后宫的贵妃、皇妃、甚至贵人美人等(只要有被皇帝册封过的)都要听从皇后安排,一般来说皇后会拿着一本小册子,然后安排皇帝今天跟谁睡明天跟谁睡,尽量要做到雨露均沾。只有特殊情况才会轮到敬事房,那就是比如突然这个妃子来月经了,那么她这个月的宠幸就会被拿掉了,而为了确保公平(不至于让其他人多有),她的份额就会拿给敬事房去安排。所以呢,敬事房也称为候补的后宫。

不过呢,律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废立皇后也不过是皇帝的一句话而已,后宫定的规矩要执行也得看皇帝跟皇后的关系。像朱元璋对马皇后十分的敬重,他肯定是听从马皇后的安排的。反过来像乾隆这种不日会死帝,皇后的权力就会下降很多,乾隆的皇后根本就没啥权力去安排乾隆的夜生活,敬事房也在这个时候权力最大。这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个人,和珅。

和珅虽然没有管着敬事房,但是却经常通过敬事房伸展自己的通天手段。在以往由于满汉不能通婚,不仅整个后宫都是满族女人(乾隆厌倦了),敬事房也只能从满族里找女人来供乾隆玩耍,这乾隆肯定是不满意的,汉族美女水灵灵,维族美女细纤腰,环肥燕瘦妙不可言啊。所以呢,和珅就会把乾隆看上的女人拿去改宗籍,不管什么族,通通改成满族,然后再送到敬事房里,这样乾隆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嫖了。


优己


敬事房是明清时期设置在皇宫里的机构,隶属内务府,主要负责对太监和宫女的管理奖惩事务。


根据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描述,敬事房就是一个对太监进行管理的机构,有权对太监进行奖惩处理。所以说宫中的宫女和太监对敬事房是非常敬畏的,毕竟古代皇宫规矩森严,动辄就对太监和宫女进行严厉的惩罚。

至于说嫔妃们比较怕敬事房,是因为据说敬事房还有一项职责,就是负责皇帝的房事,“专司皇帝交媾之事者也”。但是这种说法出自野史,没有相关证据或记录切实证明敬事房拥有这种职责。



假如敬事房确实要负责皇帝的房事,那么宫中这些嫔妃当然就会怕敬事房了,就得百般讨好敬事房的太监,可以让皇帝多翻自己的牌子,毕竟这关系到皇帝对自己的宠幸,关系到生育龙子龙孙的百年大计。


如果搞好敬事房太监,让皇帝多宠幸几次,那么这些嫔妃怀上皇子的几率就会增大,那么就能凭着母以子为贵从而实现自己地位的提升,确保后半生的衣食无忧。


安定郡小书生


古代敬事房有什么特殊作用?为什么一些嫔妃怕去?(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人们常说: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虽然不一定真实,但也客观地说明古代皇帝确实有很多老婆。看过清朝宫廷剧的朋友都知道,每个皇帝除有一个皇后外,还有贵妃、妃子、答应等名称的妃嫔,其实就是相当于大户人家的小妾,只是在皇宫里有地位等级分别而已。

俗话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皇帝后宫的老婆们都是经过选秀层层挑选出来的,无论是容貌还是身材,在全国堪称一流。自古君王配美女,皇帝面对这么多的美女老婆,如果夜夜欢好,从此君王不早朝了,不但影响国家治理,而且皇帝的身体也会受不了的(在历史上也出现过好色过度英年早逝的皇帝)。

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出现,在明清时期,皇帝后宫内专门设置了一个部门,还起了好听的名字叫敬事房。那么,敬事房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为什么一些嫔妃们害怕呢?

原来,敬事房是专门负责管理皇帝与后妃们的同房之事的部门,隶属于内务府,全部由太监组成,没有宫女,也没有非太监的其他人员,还负责管理太监和宫女的一些事务。

那么,敬事房的具体作用是什么呢?

皇帝与皇后、嫔妃的房事都归敬事房太监管理、记录。皇帝与皇后每行房一次,敬事房总管太监都得记下年月日时,以备日后怀孕时核对验证(避免皇室血统不纯正)。皇帝与妃嫔行房,程序则会复杂一些。

每日皇帝用完晚膳,敬事房总管太监就奉上一个大银盘子,用红布盖着,里面盛了几十块绿牌子,每块牌子上都写着一个妃子的姓名,让皇帝挑选,也叫翻牌。这个镜头,我们在看宫廷剧时经常看到。据考证,这种牌子的正式名字叫赍牌、也叫膳牌。

看到敬事房太监高举的大盘子,皇帝若没有那方面想法,便说声“退下”即可,敬事房太监立马退去;如果皇帝要同哪个妃子过夜,就把写有这个妃子名字的牌子翻转过来,放回银盘。总管记住这个牌子,出来后将牌子交给专负责背妃子进寝宫并一直送到龙床上的太监,也就是驮妃太监。由他负责通知被选中的妃子沐浴,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皇帝就寝的时间到了,则先上龙床,将被子盖到踝关节处,脚露在外面;驮妃太监把沐浴后的妃子用大被子裹着,一直背到皇帝寝宫,再扯去被子,将妃子放在龙床上。妃子则从暴露在外的皇帝脚这头匍匐钻进被子,然后“与帝交焉”。其实,这是为了防止有人暗藏武器带入皇帝寝宫伤害到皇上所采取的安全措施。

此时,太监退出房外,与总管太监守候窗外,敬候事毕。为防止皇帝不知节制,时间稍长,总管太监就高呼“时间到了”。”若皇帝兴致高,装聋作哑,则再喊一次。当喊到第三遍时,皇帝就不能再拖延了,而得“止乎礼”,招呼太监进房。太监进去后,妃子必须面对皇帝,倒着爬出被子。因为君臣朝堂相见,臣子退下,是不能转背而行、拿脊梁骨对着皇帝的,得面朝皇帝,往后挪步,这叫“却行”。“嫔妃”更不能拿光脊梁对着皇帝,所以只能这样倒爬下床。太监再次用被子裹着她,背到门外,送回妃子的寝宫。

随后总管进来,问:“留不留?”皇帝说留,就拿出小本本,记上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皇帝幸某妃;若说不留,总管就出来,实施人工避孕。避孕倘不成功,就得补做人流手术,也是很残酷的方法。电视剧中,总是赐一碗汤药。

有人会怀疑,坐拥天下的皇帝难道还不如一名普通百姓吗?过个夜还要有人监督,难道皇帝不敢杀了敬事房太监,或废除这个部门吗?

答案是皇帝不敢,因为这是祖宗定下来的规矩,是“祖宗家法”。明朝的这种制度,很难考证是从何时开始的,但一直到清朝,还沿袭着这种制度。因为皇帝们认为这种制度对查清子女是否确凿地出自皇帝血统,对皇位继承有很大关系,同时也可对后代的皇帝纵欲有一些限制。所以,皇帝们即使不满意也不能随意废除。否则就是对先人大不敬。

按理说,敬事房是负责管理皇帝与皇后、嫔妃的房事的部门,对于深宫中落寂的嫔妃们来说,是一个能帮助自己见到皇上的部门,为什么会害怕呢?

这还要从敬事房的职责来看,敬事房的工作看似简单,却有着许多的路数。

一是嫔妃侍寝与皇帝在一起的时间是有限的。妃子进入皇帝的房间后,“敬事房”的太监就开始在门外计时间,妃嫔们非常畏惧这些“敬事房”的太监,因为自己的表现会被记录下来的,这直接影响到自己在皇帝心里的印象。另一方面,处在深宫中的嫔妃们为了争宠,需要母凭子贵来站稳地位,这就需要怀上龙种,如果太监不打点好,他们照章办事,只要喊几声时间到了,自己就会前功尽弃。所以,他们很害怕敬事房,有时会提前给这些“敬事房”的太监一些好处,让他们计时的时候慢一点。

二是敬事房的太监在皇帝翻牌子的时候,也会在摆放牌子上面做一些手脚,放在最显眼的一个位置。嫔妃们但是如果得罪了敬事房太监,那将会永远被留在后宫,不得皇上宠幸,因此妃子们对敬事房也是十分害怕。

三是在皇帝翻完牌子之后,敬事房的太监就将指定的嫔妃带到敬事房当中,沐浴更衣,并且检查这个妃子的身体,确认身体没有毛病之后,才会将妃子送到皇帝的寝宫当中,这就给太监们一些权力,如果嫔妃得罪他们,只要他们说嫔妃身体有毛病或缺陷,即便是被皇帝选定的嫔妃,也不能侍寝皇上。所以,嫔妃们都很害怕敬事房。

四是当嫔妃侍寝后,敬事房太监会提醒皇上“留不留”,在这个过程当中,敬事房的太监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不管皇帝让留不留,当值的太监在处理这些事时还是有一定的裁量权的,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嘛”,如果嫔妃们打点这些太监后,他们会想办法帮嫔妃们留下龙种的,即便是不留,在处理时也不会用摧残的血腥手段的。如果嫔妃与敬事房太监处理不好关系,就会被太监们公事公办,甚至辣手摧花,嫔妃们一旦被摧残,将会永无出头之日了,所以,嫔妃们很害怕敬事房。 总而言之,虽然敬事房是明清两朝封建帝制的产物,是为皇家服务的,但自古权力与私欲相伴而生,敬事房虽然没有封疆大吏的权力,但它却是皇帝与后宫嫔妃的 纽带,甚至会影响后宫妃嫔们的一生,所以,后宫妃嫔们很害怕敬事房。




葛大小姐


敬事房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作用,现代很多影视剧将敬事房解读为专门负责皇帝行房记录的部门“专司皇帝交媾之事者”,之所以嫔妃害怕去,估计也是干一些堕胎什么的阴暗事。

比如,在很多影视剧中都会提到一个情节,就是翻牌子的,皇帝用晚膳后,敬事房的太监就准备了一些牌子,上面都是妃子的名字,皇帝翻哪个,太监就把哪个妃子给洗完送到皇帝的被窝里,然后给皇帝“计时”,到点了就敲门,然后再把妃子抬走。

实际上,真实的敬事房并非如此。

敬事房隶属于内务府,又名宫殿监办事处,是清朝时期管理太监的一个机构,是清朝为打击太监设立的一个部门,总体上来说,明朝的灭亡和宦官专权有一定的关系,而清朝从始至终都没有太监专权的事情发生,跟敬事房的存在不无关系,如果说敬事房有什么特殊的作用,那就是防止太监专权。

中国古代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时代,而宦官就是中央集权过程中皇权加强的衍生物,越是皇权专制的时代,越容易出现太监专权的局面,清朝入关之后对于管理太监这件事就很看重,于是顺治设立内务府管理皇宫内部的事物,后来顺治因为内务府管理事务效率不高,又沿袭明制,改设十三衙门,在顺治时期,太监一度达到了清朝时期的巅峰状态,因此,顺治一死,清朝就裁撤了十三衙门。

康熙八年的时候,又恢复了内务府制度,为了防止太监干政,又设置了敬事房,专门处理太监的那些事情。

关于敬事房的职能,首先就是管理宫内各处太监的甄别、调补、赏罚诸事,说白了就是太监的人事部门,相对于嫔妃来说,太监更怕敬事房,是一个对太监起到生杀大权的部门;

其次,敬事房还要办理包括收取外库钱粮及应行礼仪等事。首领太监、笔帖式及一部分太监,则专门承行办理内务府的来往文移、夜间坐更、巡防等事;

最后,敬事房要记录各皇子、公主的出生情况,后妃之父的姓名、宫位以及皇帝和后妃等的死亡情况,以备纂修玉碟之用。

从最后一点来看,敬事房顶多是记录一下皇子公主的出生情况,并不会负责到具体的房事,也不会有权力处置嫔妃,要真是这样的话,那太监岂不是操控了后宫,太监在后宫主要是服侍嫔妃的,而敬事房可以管理太监,因此,嫔妃对敬事房这个机构会比较在乎,毕竟能够帮她们管理不听话的太监。

其实,相对于敬事房来说,嫔妃们最怕的一个部门是宗人府,宗人府是管理皇室宗族的各种事物,在电视剧里面讲到将某个妃子关到宗人府中,几乎就是关进监狱了,当时宗人府并非只是管嫔妃的,皇族成员都受宗人府管理。


史论纵横


小时候看《宰相刘罗锅》,看到有嫔妃要给皇帝侍寝的时候,都是让单子裹着被太监抗进皇帝的屋子里,小时候看不明白,不知道为啥有这种操作,怎么睡个觉还还这么费事啊。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突然又回想到了小时候看电视的情节,恍然大悟,原来是有敬事房这么个管理机构啊,光着身子拿布裹着是为了防止有暗器刺杀皇帝。不得不佩服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到了明清的时候对皇帝的保护演进的是多么的完善。

这个机构既要管理皇帝每次同房的妃子,也要管着皇帝和妃子同床的时间,还要在皇帝的意旨下决定是否在同房后对妃子采取避孕措施,这个机构还真是为了皇上操碎了心啊。皇帝的嫔妃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接近皇帝,陪伴皇帝,并且得到皇帝宠爱,给皇帝生个孩子,好母凭子贵,敬事房管的这些事决定了一个妃子在宫里的出路,所以妃子们对这个机构真是又敬又怕。


不过从中也可以看出古代女性的地位是多么的低,幸亏近现代进行了妇女解放,才除掉了这么多的陋习。

只是看了答案,有感而发,欢迎点评。

雄观历史 期待您的点评和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