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販子進不了村,農民出不去,活禽家畜停止交易,農民該怎麼辦?

新大風歌


一定要執行政府的決定,不出門,出門一定要帶口罩。農村相對城市來說好多了,有的家裡四季都能吃到新鮮的蔬菜,家裡都有小菜園子。米和麵都充足的很。不出門吃上一兩個月都沒事。院子裡空間大,空氣也好,最主要是一定響應國家號召,打贏這場防疫的戰爭,不給國家添亂。


大智若愚146224033


更多農業養殖知識和種植技術,請關注三農堂廣訊,誠邀您的關注,共同探討三農知識。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確實是有點無奈,畢竟在城市裡的居民生活還是有點保障的,對於在城市裡,很多的超市和一些蔬菜水果超市還是營業的,我們老家這裡的生活還是可以的,就是唯一不足的是肉食類的產品基本上沒法保障,很多都是售賣的青菜,就連昨天正月十五我們都是吃的素菜過的元宵節,不過對於目前的疫情來看,大家還是需要忍耐忍耐,畢竟這個疫情也是馬上就要過去了,困難也是短暫的。

但是對於菜販子進不了村,農民也是出不去,活禽家畜停止交易,那麼這個問題主要是因為現在的疫情還是怕咱們出去受到傳染,你想想你要是出去亂跑的話,那麼現在的友情又是那麼嚴重,不小心把病毒帶回到了村裡,那麼受到牽連的可是全村的人,況且現在全國各地的活禽家畜類的農副產品也是停止了交易,畢竟現在的疫情可能也是會從一些蛋禽類身上進行傳播,所以這個時候,大家還時候吃素比較好,那麼對於我們平時買菜怎麼辦呢?

其次根本也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嚴重,很多的地區也是允許村民外出買菜的,不過外出也是通過測量體溫和登記之後才能出入村莊,對於咱們農民買菜方面還是允許的,很多的農村也是發放一些通行證或者是村裡的人外出購買菜之後回來在分發給大家,所以說疫情期間,蔬菜不漲價,也是供應充足,所以這個時候如果村裡不讓外出,但是生活問題還是會保障的,現在在家裡待著就是對疫情最好的抗擊,外出記得也要誰是帶上口罩。


三農堂廣訊


菜販子進不了村,農民出不去,活禽家畜停止交易了,這句話說的就是現在農村真實生活的寫照。

我就拿我們老家這個村子來舉例說一下農村的現狀。

我們村是一個有著3000多人口的還算比較大的村子,我是臘月三十上午回的老家,當時雖然從網上已經知道了相關的新聞,但是在老傢什麼事都沒有。

我們村的大集是每逢農曆五十趕集,在大年三十的上午還專門去趕了集,集上人還很多,也沒有人戴口罩。

大年初一拜年也很正常,初二村裡大喇叭就喊起來,要求不讓出門,不讓親戚聚餐。到了大年初三,村裡的防控升級,把所有的路口都用鐵板擋了起來,只留一個出口。

今天是正月十六,從大年三十算起,我在村裡已經待了整整半個多月的時間沒出去了。

村裡的大集也停了,這半個多月裡基本連家門也不出,為的就是保護每個人的健康。

老婆在城裡上班沒有回來,當聽我說村子全封閉的時候,她就著急的說,那你們吃什麼呀?

我就很淡定的和她說:“今年又不能走親戚了,在老家把置辦的年貨全部自己吃光了,還有過冬時儲備的一堆白菜,土豆,再說了,村子裡的超市還是開業的,裡面也有新鮮的蔬菜。”

其實在農村,就算村子封閉了,基本生活所需的東西還是都有的,家裡的米,面,油儲備很足。我們現在停下來,不出門亂走動,是為了在今年剩下的日子裡可以去想去的地方,做想做的事。

如果現在不做好隔離,那麼以後需要隔離的時間會更長,我們的日常生活更會受到影響。

明白了這中間的輕重緩急,那麼現在就算出不去,生活受點影響那又算什麼呢?要知道你現在待的無聊的家,是外面很多執勤的人們,想回卻回不去的家。

珍惜現在在家的這段日子吧,這一年剩下的時間裡你會很忙,並且會懷念現在的生活的。

我是農村養殖新鮮事,以上只是個人觀點,歡迎批評指正,您的點贊關注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農村養殖新鮮事


在現在疫情階段農村也都做好了各項防護,因此對於一些農民生活方面的問題確實受到了一些影響,比如像問題中提到的“菜販子進不了村,農民朋友也出不了村,以及活家禽家畜都停止了交易”其實像問題中提到的這幾點雖然說有影響,但是對於我們農村來講確實是比較小的,因為首先我作為土生土長的農村人,以及現在我就在自己的農村老家,也沒有感受到這些問題的影響。

要知道在農村每家每戶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菜園子,就好比我家的菜園子裡面現在種植的就有“菠菜”“油麥菜”“大蒜”“香菜”“生菜”“油菜”等各種蔬菜,可以說不用外面的菜販子進村來賣菜,我們村民自己就可以解決在疫情期間吃菜的問題,至於說農民朋友出不去,要知道不讓出去是為我們農民朋友著想,畢竟現在處在非常時期,那麼如果沒有什麼特別重要的事情儘量待在家裡不要外出。

當然我們農民朋友對於不能出去也都非常支持,因為在非常時期農民朋友都自覺在春節期間啊走親戚不串門,因此大家都待在家裡看電視,想外出了就在自家的農家院裡做一些運,動,因此這一點對我們農民來說影響也不大,那麼對於農民朋友的一些家畜不能進行正常的交易,其實這一點影響不是非常小。


首先就好比我們家的餵養的家畜都只是自家養殖一般數量都比較少,因此就算不能交易也不會受到影響,畢竟現在農村的生活條件都好了,大家手裡多少都有一些積蓄,但是對於大規模的養殖戶來說其影響還是有的,但是對於大規模養殖的朋友來講,可以暫時養殖著畢竟現在處在非常時期,不交易也是對於現在防控的支持。


紀錄鄉土


如果村裡的人大批量的種植蔬菜是可以銷售的,我們這裡是有批發商來拉貨的,因為在這非常時期更需要這些蔬菜供應需求。在我們村外邊來人一律不讓進,但我們村種植西紅柿和韭菜,所以村裡書記親自把守路口,只要上市場賣蔬菜都可以去,如果不是賣菜是隻身一人出去那不行。




農村趙家妞


現在別說菜販子,啥販子都進不了村,我們家這邊的飲用水不是很好,每次都是指望外村的來賣山泉水,一元錢罐一桶回家,吃飯做湯都用買來的山泉水。如今因為疫情的嚴重,外人不讓進,上別人村又去不了,水也吃不上了,家裡養的雞鴨也賣不出去,這個時候要如何是好?

其實對於農民來說,出不去頂多就是沒有辦法上城裡去打工賺錢,吃穿還是不用愁的,比在城裡住的那些人要好多了。在農村家家戶戶都會種些菜,即使自己家不種,鄰居們送幾棵菜也夠吃了,在城市可沒有這麼好的待遇,自己家裡沒地種菜,只能靠上超市去買,超市裡的菜價雖然比較穩定,現在一棵白菜賣10塊8塊也說不上來貴,就這樣也得排隊去超市搶購。



城裡人買不著菜,而另一方面農村人多餘的菜又賣不出去,現在到處都封閉式管理,尤其是養家禽的更是賣不動,不讓吃野生動物,現在很多人對家禽也退避三舍,凡是活物通通不吃,就怕感染了病菌。其實農民種的菜還有養的雞鴨賣不出去還都算好的,自己家種菜不是大範圍的批量種植,就算賠錢也賠不了多少,再者說了,這已經在家裡封閉了14天了,還有下一個十四天,家裡人多的話一個月怎麼也能把菜吃完,但就苦了那些種植水果,尤其是草莓的果農了。



今年的草莓賣價大降,以往過年都能賣20元錢一斤的草莓,今年才賣八九塊錢一斤,就是因為現在大家都不出門,也封鎖村路。在村裡種的大棚草莓沒有辦法批量運出去,賣的出不去,買的也出不來,這就影響了草莓的銷量,再加上草莓這種水果保存的期限非常短,所以就只能降價出售,還得送貨上門,減少損失。

在疫情防治的關鍵時刻,農民們就別想那麼多賺錢還是賠錢的事了,在村子裡住著,有吃有喝有糧有菜,已經是非常幸福的了,好多住在城市樓房裡的人就好像被關進了一個小籠子裡,連新鮮的蔬菜都吃不到,那才真的叫“慘”,相信用不了多久,疫情終將會過去。在這個關鍵時刻還是聽從安排,不讓出門就別出門。


一品小十六


如今,應對這場疫情的最有效措施就是減少人員流動,防止交叉感染。所以很多農村在進出村莊的各個路口增加了值守人員,實行24小輪守,不允許人員隨意進出。同時,活禽家畜也停止交易,這些措施,都是為了在最大程序上保證村民的安全。所以,在這種嚴峻的時候,農民最好是呆在家中,進行自我隔離,為自己負責,為家人負責。


自從疫情出現之後,我們村也是響應上級號召,對進出村的各個路口增設了檢測點,對正月裡前來探親的外來人員進行勸返。對自己村的想外出的村民進行體溫檢測,做好登記工作。

後來,隨著疫情的發展,為防止交叉感染,村裡要求村民減少出門,儘量呆在自己家裡,不外出,不串門。而有一部分村民,想不開,總認為這疫情離自己遠,所以對禁止自己出村的工作人員有意見。

就在昨天,我們當地一小山村有一村民有發熱等症狀後,被醫療部門確診。這才讓那些總認為疫情尚遠的村民開始不再要求外出,畢竟這次病毒的傳播途徑並非只有親密接觸,還有氣溶膠傳播這種途徑,據說病毒在氣溶膠狀態下存活時間很長,並且以漂浮狀態飄浮在空氣中,傳播距離遠。所以很多村民這才知道,只有遵守規定,不外出,才是避免感染的最安全方式。

如今正值春季,也是禽流感的高發季節,禁止活禽交易,也是為了減少禽流感的發生。像我們北方農村,冬季都有儲備的蘿蔔、大白菜等越冬蔬菜。而且農村多數家裡都有小菜園,菜販進不了村,倒也影響不太大。何況,如果是村民外出採購,只要是做好自身防護、戴好口罩,還是可以的。



疫情面前,做好防控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只要是家裡有米有糧,我們還是呆在家裡吧,不出去就是對防疫工作的最有力的支持。至於家禽,也可以自己宰了之後作為疫情期間的食品嘛,畢竟非常時期,在健康面前,其他的都是次要的,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建行漸遠


像題主所說的菜販子進不了村,農民出不去,活禽家畜停止交易的情況,在這個疫情防控的特殊階段,農村普遍存在。下面阿麗把這3個問題分開來解答。

我們首先來看題主說的,菜販子進不了村,農民該怎麼辦的問題?

其實生活在農村的人都知道,即使菜販子進不了村,農民也出不去,對農村人影響並不是很大。對於農民來說,一般都自己種植糧食,在過冬前都會儲藏一些備用的食材,如大白菜以及土豆等當地日常做飯經常用到的。在普通的農村地區,在冬季買菜吃的農民很少,都是靠自己儲存下的食材過冬。用阿麗婆婆的話來說,農民一個冬季不買菜,在吃喝上也不會有問題。

可能有些農民在冬季習慣買吃一些新鮮的大棚蔬菜,但在這個特殊時期外地菜販子的蔬菜吃著也不放心。那就充分利用自己家所有的菜類,也能維持過日子。在這個時期健康不生病才是最重要的,沒有新鮮的蔬菜,也沒有肉類,那就吃簡單一些。

而即使沒有菜販子,目前不少農村本地地區都建設有大棚。如阿麗所在鄉鎮的一個村就種植不少大棚蔬菜,在疫情爆發以來,縣級部門在確定種植者身邊以及鄉鎮範圍內沒有疫情,還特定下了文件,讓大棚種植者供應縣內以及市區範圍的蔬菜,期間拉蔬菜的車不受檢測站的限制。

再來看題主說的第二個問題:農民出不去的問題?

按往年這個時間也到了返崗期,農民也逐漸開始返回務工單位,但在疫情階段,出於安全考慮,農民儘可能耐心等待,而不是想著非要出去。如果真的迫於生計,需要外出務工,那也可以和務工單位對接,並在自身所在鄉鎮開返崗證明,也是可以出去的。並不是一刀切,所有農民都不讓出去。

第三個問題:活禽家畜停止交易,農民該怎麼辦?

如果是普通的農民,也並非專業搞種養殖業,那自己一般也就養個3頭5頭,10只8只的,數量不會多,這種情況下也不需要擔心說讓不讓交易的問題,大不了多養個3~5個月。而對於農村規模養殖戶來說,有經驗的一般在年前臘月25以前都已經將活禽家畜進行了出售,不會等到過完年,到現在疫情嚴峻的時期。所以對於目前疫情發生的特殊時期,活離家畜停止交易並不會對農民產生多大影響。

總結起來,阿麗個人覺得,以目前的疫情情況來看,農民要從大局出發,稍安勿躁,靜待國家對疫情作進一步的控制以及有效藥物的研製。當疫情徹底控制了,農民再考慮出門,或幹其他事情。至於吃喝方面,即使農村進不來菜販子,農民依舊可以維持自己的日常吃喝。而對於活禽家畜停止交易,一般來說在這個階段也不會對農民有大的影響。

我是村官阿麗,歡迎大家關注!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11405156926772089"} --}

村官阿麗


由於疫情的原因導致了現在處於非常時期,特別是在農村對於疫情的關注程度也是非常高的,絕大多數農村採取了禁止外來車輛和人員進村的措施,這是我國啟動了一級防禦預案的響應,可見這次疫情的嚴重程度。現在對於一般的自然村入村的小路被堵死,大路僅留一條的生命通道。這種措施極大地堵住了農村疫情的擴散和蔓延,也是迫不得已的一種做法。畢竟現在每個村只有一條出入路口,而且在出入路口設置了值班人員,並且進行出入人員、車輛消毒處理。



現在農民出入村必須辦理相關的證明,而且每一個家庭只有一個人一天出入村一次,也有的村是兩天一個家庭配一個健康,年輕免疫力強的出入土地採購食品。畢竟現在村外的一些超市也需要相關的證明才能夠採購才能夠買到東西,否則的話現在買東西都非常的困難,這是對於疾病防患於未然的安全的保障,畢竟現在人員流動比較大,尤其春節人員的流動量更大了,這也使得疫情有可能無處不在的現象,所以小心行得萬年船。

目前菜販子進不了村,也使得一些農村種植的蔬菜,特別是大棚裡的蔬菜賣出去的速度是非常的低,好多大棚裡的蔬菜都賣不出去,一些菜農不得不降低大棚的溫度。儘量抑制蔬菜過快的生長,降低大棚蔬菜的產量以減少更大的損失,等待疫情過後再賣蔬菜。其實這種做法損失了農民的一點經濟利益,但是確保了整個村村民的生命安全,這就是舍小家顧大家,一切從大局出發。但是對於農民的蔬菜消費來說,農民在冬季基本上是不缺蔬菜的,因為大部分農戶家裡都儲存著大量的白菜、蘿蔔,而且今年又是暖冬的天氣,菜園裡的一些油菜、香菜等等也可以享用了,特別現在立春以後菜園裡的蔬菜開始返青,也不缺蔬菜吃了。



但對於現在的疫情非常的嚴重,傳染源應該是在鳥類或者家禽方面因此現在限制了野生動物的交易,這也極大的打擊了養殖活禽的養殖行業的行情。好多地方已經取消了宰殺活雞點,甚至關閉了活禽的交易市場,現在活禽養殖戶可以說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抓耳撓腮的。據好多網友反映家裡養的雞現在賣不出去,而且又沒有飼料或者糧食餵養,好多雞已經出現了被餓死的現象。

農戶養的雞賣不出去被餓死的現象非常的讓人痛心,對於這種現象希望這些農民養殖戶聯繫當地的村集體,以及當地的有關部門協調動物檢疫部門進行溝通工作,及時的出手手中養殖的雞。畢竟現在雞的價格行情非常的低,目前養殖的肉雞毛雞價格平均在2.5~3元每斤之間;雞蛋價格還不如白菜貴,目前也僅僅在1.5元左右一斤的批發價,即便是土雞蛋曾經1.5元一個,如今降到了一塊錢三個的行情,而白菜的價格在城市裡現在達到了2.5~3.6元每斤,甚至又出現了天價白菜一棵63元的奇觀。



總之,對於現在是菜農進不了村,農民又出不了村,活禽又被限制了交易,這些都是因為疫情的嚴重性造成的。但是為了村民生命健康安全,必須犧牲部分菜農或者養殖戶的一些利益來保障全村村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一切必須服從於大局。農民現在只能夠在生產自救,儘量的減少一些經濟的損失,對於能夠在家裡解決的問題儘量在家裡解決,不要出門,對於確實需要外出處理事情的農民可以辦理相關的手續,做好健康方面的保護,比如說出門要戴口罩,要注意與人接觸的一些方式方法,儘量避免疫情的傳染。對於菜農或者養殖戶而言,要通過多方面的渠道,最好通過當地的有關部門來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因為現在整個社會都在為疫情而戰,都在為解決各方百姓的困難而努力,相信方法更比困難多,只要戰勝了疫情,一切困難都不是困難。


三農一姐


題主說的這個事情是事實,雖然很多地方下達政策要保障生活保障品正常通行,但在疫情面前,真正落實下來的也只有“酌情而定”了,沒有證明,沒有手續哪哪都是禁行,但做為農民的我,很理解,沒有嚴防死守,哪能有安穩生活,小農人非常支持。

小農人的舅舅家年前養了5000只肉雞,豬肉價格猛漲,使得很多人對於豬肉都是望而生畏,於是舅舅看準了肉雞養殖行業,投入了家底準備大幹一場,從市場來看肉雞的行情確實不錯,還有10天,5000只肉雞就可以出欄了,但人算不如天算,出現了這場疫情,舅舅每天在家都是愁容滿面,曾經也是試圖聯繫市場、屠宰場、外地批發市場,但得到的回覆是,飯店關門、交通管制、市場限制購買等等一系列原因,最終舅舅這5000只雞始終沒有找到銷路,如果不能賣出去,每天的飼料、消毒、人工都會增加很多成本,也確實讓舅舅有點承受不了。

這幾天也是抓緊打電話幫舅舅聯繫村委會、鎮政府,總不能眼睜睜看著這5000只雞沒銷路,活活的養著啊,經過一些列協商,最終舅舅以2.6元每斤的價格賣給了一個倒騰肉雞的養殖戶,這個價格相對於養殖戶來說基本是賠錢往外賣了,尤其像我舅舅第一年養,但好在折騰出去了,也算是皆大歡喜。

抗疫形式現在非常嚴峻,面對這個疫情我們暫時沒有特殊藥物治療,之所以實行這麼嚴格的封村、封城等政策,都是防止因為人口流動造成大規模的二次傳染,所以作為農民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家裡待著,不出去添亂,所以小農人也懇請廣大農民朋友們,一定要堅守住農村這最後一道防線,不給病毒可乘之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