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一種生活的態度


讀書,一種生活的態度

《論語》開篇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大意是做人做學問,須隨時隨地地學習、思考、踐行,每當有所得時,便會產生一種會心的愉悅。我以為,孔子的“學”乃是個大概念,並非單指讀書而言。記得在青少年求學時期,面對升學考試的壓力,那時的讀書只能說“不亦苦乎”,何來“說乎”?然而隨著年歲漸長,涉世漸深,逐漸擺脫了讀書學習的功利心態,對讀書倒是產生了一種熟悉的親切感,猶如每天吃飯睡覺一般,讀書也成了我生活中須臾不可分離的一種樂趣。

古人說:術業有專攻。然對於讀書,我素來抱著無可無不可的態度,平常閱讀的以政治、經濟、歷史、小說居多,哲學、國學、文學偶爾涉及。二三十歲時讀書如猛火煮肉,每天給自己規定百頁的閱讀量,非完成不可。如今年屆不惑,反而放鬆了心態,讀書如慢火煮粥,有時得一好書,便細細斟酌,反覆咀嚼,今天讀十幾頁,明天讀幾十頁,隨遇而安,只求讀出其中滋味。

如今是互聯網時代,許多人特別是年輕朋友尤其喜歡在網上閱讀,隨時隨地瀏覽翻閱,十分方便。但我對於這種稍顯匆忙的快餐式閱讀,總是感到有些彆扭。我更喜歡在夜闌人靜時,一盞桔燈,一杯清茶,手持一卷心愛之書,聞著淡淡的墨香,於白紙黑字中神遊物外,追隨作者的文筆思路,跳出現實的桎梏,沉浸在未嘗經歷體驗過的另一大千世界。

為何要讀書?古往今來,無數學者文人對於讀書的目的意義已洋洋灑灑千萬言,高潔雅趣者有之,功利世俗者有之。不可置疑,書本中蘊藏著巨大的力量,這股力量是造福蒼生,抑或貽害世人,端看讀者的心態是正是邪。一代偉人周恩來 “為中華之崛起”讀書,芸芸眾生大都因為“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可以改變自身命運,就連戰爭狂人希特勒青年時也曾苦讀不輟,結果他從讀書中獲得的力量恰恰成了荼毒世界的毀滅性力量。對於像我這樣的普通大眾為何讀書?我覺得林語堂大師在《讀書的藝術》一文中的觀點頗有些代表性。林語堂說:那個沒有養成讀書習慣的人,以時間和空間而言,是受著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錮的。他的生活是機械化的,刻板的;他只跟幾個朋友和相識者接觸談話,他只看見他周遭所發生的事情。他在這個監獄裡是逃不出去的。可是當他拿起一本書的時候,他立刻走進一個不同的世界;如果那是一本好書,他便立刻接觸到世界上一個最健談的人。這個談話者引導他前進,帶他到一個不同的國度或不同的時代,或者對他發洩一些私人的悔恨,或者跟他討論一些他從來不知道的學問或生活問題。

我喜歡讀國學史書,歷史的深沉冷峻,時常會讓人掩卷長嘆,哀民生之多艱,嘆造化之弄人;我也喜歡一些政經類書籍,學習政治經濟規律,以期探究經世濟民之道,明瞭國運強弱之理;我也喜歡徜徉在唐詩宋詞或雄奇或婉約的詩文意境中,與作者同喜同悲,感悟“振衣千仞崗,濯足萬里流”的酣暢淋漓。

佛家雲,人生有三種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讀書也是如此。當你還是一個不諳世事、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沒有經過大風大浪,沒有經歷難以言說的痛楚和無法改變的無奈時,書本是死的,你或許記住了裡面的一些知識道理、一些人物的故事,但你可能從未真正走進書本,未能真正體驗書中人物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當你在社會上遇見了許多人、經歷了許多事,對世間百態、人情冷暖有了較為深刻的人生體驗後,方才醒悟“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你的內心可能充滿了懷疑,學會了冷眼旁觀、高高掛起,對於書中所教的一些智慧和道理嗤之以鼻。如若擺脫不了此種心態,你甚至可能斷了書香之緣。一個真正愛書的人會希望擺脫這第二層境界,邁向“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更高境界。書還是那本書,字還是那些字,然已看穿紅塵,萬物放下,心無所滯,圓融自然,這一境界,是吾輩孜孜以求然則窮畢生之力也未必能達到的。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讀書,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我希望自己在人生閒暇,多讀書,讀好書,只是喜歡,僅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