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温、辅助诊疗、机器人,疫情下的AI+医疗正在进行时

测温、辅助诊疗、机器人,疫情下的AI+医疗正在进行时

文 | 搜狐科技 马文玥

17年前的“非典”,17年后的“新冠状病毒”,当相似的灾难再一次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看到的是一条消息半个小时之内传遍全中国,动一动手指就能靠快递和外卖解决生活难题,运营商只花两天就完成了火神山移动宽带和5G基站建设——科技的颠覆性给予了我们主动权,扭转了防疫战线的形势。

但在抗疫一线,从“一对一测温效率低”“核酸检测常出现假阴性”到“高危区域 容易感染”,在这场争分夺秒的速度战里,现有医疗能力依然有许多不足,难以去接招这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

人们呼吁新兴科技在医疗行业的有力担当——2月4日,工信部发出倡议,进一步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组织科研和生产气力,把加速有效支撑疫情防控的相关产物攻关和应用作为优先事情。在工信部枚举的四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中,其中疫情发现预警、辅助诊疗与智能化设备、病毒基因测序和疫苗药物研发三大场景都与医疗行业有关。

就这样,AI+医疗,一个年轻的、前期研究远多于商用落地的行业,被推上了真刀真枪的淬炼场。

AI测温:最先成熟的果实

“发热”是新型冠状病毒初筛阶段最主要的判断依据。1月25日,北京市中关村最先对其辖区内的科技企业广发英雄帖,寻求“红外测温产品”有关的人工智能技术方案。

“AI测温”的基础是“红外热成像技术”,近来有不少人体验过“被枪指头”的经历,实际上,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额温枪”、“耳温枪”早在2003年非典时期就已被广泛使用。

但这样的测温方式也存在着典型的缺点——无法区分人和同等温度的物体,测温者承担着近距离接触患病人员的风险。

疫情重灾区武汉是典型的外来人口流入城市,而每年春节有近一半人口离开这座城市外出过年。1月26日,据武汉市市长周先旺在湖北省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的通报——今年春运,大概有500万人员离开武汉。

正值春运期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加剧了病毒传染的可能性,火车站、机场和客运站成为检查关键。“人像识别”、“人体识别”等AI技术的加入,欲提高以“大规模人群”为基础的测温精度。

2月2日,百度AI大客流体温检测系统在京张高铁线最大车站清河高铁站上岗;两天后,旷视AI测温系统在北京海淀政务大厅和部分高铁站试点;与此同时,另一家中关村企业格灵深瞳的移动式双光快速温测智能识别系统也已在北京西站开始测试……

百度的产品研发人员告诉搜狐科技,与传统的手检和肉眼识别的检测方案相比,引入的AI算法模型能够人脸定位锁定异常面部区域并自动实现告警,即使在佩戴帽子和口罩这类面部特征过少的情况下也能精确定位人脸。根据报道,旷视已经将温度误差缩小至0.3℃,而百度将这个数字做到了0.05℃。

新型测温方式还引发了“乌龙”——此前有媒体采访武汉返乡旅客,该旅客痛斥自己从进站到出站一路畅行无阻,根本没有见到政府承诺的车站测温点。

事实上,AI测温设备已经做到大于3米远距离测温、即走即测无需停留、每分钟能检测200-300人,如果你行色匆匆,根本不会察觉多出来了一个摄像头或是一块电脑屏幕。

在此之前,体外诊断一直是AI+医疗创业的冷门。根据《2019中国医疗人工智能报告》,体外检测在行业图谱的比重仅有2%,位居倒数第一。最近几年,我们常看到的类似于AI测温等体外检测的商用前景更多被放在了猪身上,以智能化养殖来帮助饲养员提前预警猪瘟等疾病的发生。

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在危难之下复苏了机遇,让很多科技企业看到了医疗与安防市场对这类技术应用的巨大需求。

武汉本土企业、红外测温设备上市公司高德红外坦言工厂一直处于24小时轮班上岗状态,“已经处于爆仓状态,全国的学校、医院、火车站等等可能都需要这类仪器。从全国的需求来看,这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不过临危受命的AI测温仍然需要不断优化——旷视AI测温系统的开发者之一周舒畅称,“额温因为裸露,会低一些。事实上,这几天一大工作内容是反复做人体实验,还得用带计量证书的温度计反复测量,不断修正之间的误差。”

AI辅助诊疗:技术补位医疗的新思路

据南方周末报道,在杭州一所医院,一个病人连续6次核酸都是阴性,直到第7次才测出阳性。这些“假阴性”患者成为了潜伏的定时炸弹和被迫拖延救治的牺牲品。

危重症医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院士2月5日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并不是所有的病患都能检测出核酸阳性,对于真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人,也不过只有30%至50%的阳性率。

在疫情中,渴望快速准确得到确诊的迫切心理,督促了全国各地AI辅助医疗的迅速到位。

近日,浙江省疾控中心宣布,利用阿里达摩院的AI算法,首次将原本数小时的疑似病例基因分析缩短至了半小时。此外,新平台可对病毒样本进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比对,能够防止病毒变异产生的漏检。

这并非一场无准备之仗。达摩院的专家告诉搜狐科技,其AI辅助检测分析在2017年的时候打破了国际AI检测肺结节准确度的世界纪录,此外在肝结节诊断以及心血管诊断等领域都已有落地应用。

更多医疗机构、科研组织,主动寻求拥有AI实力的企业援助——中山大学药学院罗海彬教授团队请求商汤科技和腾讯云的支持,利用超算能力进行大量基因测序、药物筛选方面的数据分析。这里需要补充一个知识,冠状病毒的基因组是所有 RNA 病毒里最长之一,超长的基因组序列意味着新药和疫苗研发周期的拉长。

另一家人工智能企业依图医疗披露,1月28日,其由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指导开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T智能影像评价系统已经正式上线。CT影像是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重要诊疗决议依据之一,在速度就是生命的当下,越来越多临床医生呼吁用CT诊断填补核酸检测试剂盒无法到达的真空。

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实验报告中,AI系统与该院70多里新馆肺炎病例评估结果准确性在87%,而新系统病变区域自动检测与传统手工勾画ROI的方法相比,将时间时间由5-6个小时压缩到了2-3秒。

从小范围试点来看,AI辅助诊疗都取得了客观且显著的成功,但AI补位医疗缺口的真正意义在于全面和持久地推广。

武汉同济医院早在2017年就曾借助AI一年完成近10万例影像检查,经过长期使用后,该院放射科医生告诉搜狐科技,“AI目前主要是用于肺结节和骨折的检出,可以节约时间,避免漏诊。作为辅助诊断还是很好用的。但是进一步推广的话还有很多瓶颈待解决——比如图像资料的标准化问题,临床资料的标准化问题,算法优化问题,且患者自身和疾病本来就千变万化,目前的诊断模型显然还达不到诊断要求。”

AI平台的交互体验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例如目前阿里AI辅助检测平台更多还是由开发人员来使用操作,医护人员操作起来比较复杂。“为操作人员提供更友好的界面,为平台推广至其他地区做好准备”在其看来是当前最急需改进的不足。

AI机器人:需求倒逼进步

飞碟型的“脑袋”、圆柱形的“身体”,“熟门熟路”地在医院各个病房间串门——近日,一段消毒机器人在武汉疫情一线“工作”的视频在抖音走红。像这样在特殊时刻走红的“特殊志愿者”不在少数,快手平台上,一段外形酷似货架的机器人在医学留观点送餐的视频,就收获了70+万赞。

对于新冠病毒“人传人”“聚集性传染”的特点,一大批机器人企业驰援一线,让无惧高风险环境的机器人主动承担了更多病患服务相关的高危工作——

上文所提到的钛米消毒机器人,能够将消毒剂打成干雾状喷射在空气中,可以做到360°无死角消毒,病毒杀灭率在99.9999%。

猎豹移动旗下机器人公司猎户星空向武汉火神山医院、郑州版“小汤山”医院赠送的多台“豹小秘”机器人,除了能执行递送化验单、药物等工作,还搭载了红外测温系统,并能进行医生和病人之间的远程问诊。

无锡安之卓医疗驰援武汉金银潭医院的配药机器人,操作人员不需要直接接触药物,避免药物暴露在空气中可能产生的交叉感染。

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一批像钛米一样此前籍籍无名的机器人企业意外获得了曝光,甚至连公司内部陈列的样机都已被征用。

同样从事消毒机器人生产的灵至科技其订单量从今年1月20日起开始翻番,如今的需求量已是平时的7-8倍。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9年度的统计,截止2018年医疗机器人的市场规模约为5.1亿美元。总体而言,体量较小、尚处于起步阶段。从应用领域来看,康复机器人在我国医疗机器人占的比重约为41%,辅助机器人为17%,手术机器人为16%,大多直接面对临床。而其中医疗服务机器人的占比仅有8%。

以前是拿着产品找客户,现在是订单主动找上门。医疗机器人行业也在重新审视服务性机器人的新机遇。

不断从前线传来的新反馈,也在倒逼机器人公司反思技术进步,猎户星空首席战略官王兵告诉搜狐科技,“第一,机器人操作时,还是具有一定复杂性。在部署过程中,需要有工作人员前往现场支持。第二,豹小秘没有手臂,就没办法把所需物品直接递给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

在视频中,服务机器人均在无人的“理想”环境下低速行驶,但如何应付正常医院环境下人流拥挤、嘈杂多变的环境,并保持平稳高效完成任务,也是现有机器人企业需要共同突破的难题。

据IDC统计数据,到2025年人工智能应用市场总值将达到1270亿美元,其中医疗行业将占市场规模的五分之一。但目前,该赛道约70%的企业均处在早期融资阶段(A轮及以前),截止2018年,整体市场规模不过210亿元。

换句话说,AI+医疗尚处于起步阶段,却具有蓬勃的发展前景。

在抗击肺炎疫情的关键一役中,人工智能证实了自己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取得初步成果,但如何理性看待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行业的影响,如何寻找成熟的盈利模式全面落地推广——AI+医疗面临着产业化的新思考。

2003年非典,诸如淘宝、京东等一大批互联网企业由此起步;17年后,当疫情再一次来临,已经成为基础设施的互联网在维持社会正常运转上功不可没。

我们不愿意看见下一次“非典”、下一次“新冠”,但我们希望AI+医疗的发展能像如今的的互联网一样成为中流砥柱,给我们不再惧怕、从容应对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