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寧縣“吹哨報到”架起服務群眾“連心橋”

昌寧縣以“鄉鎮吹哨、部門報到”形式,採取“居民點單、支部下單、黨員接單”的訂單服務模式,開展在職黨員報到社區服務群眾工作,健全縣、鎮、社區黨組織聯動體系,不斷提升城市基層社會治理水平。

“雙重”報到,健全組織聯動體系。印發《昌寧縣“報到支部 服務有我”在職黨員報到社區網格服務群眾工作實施方案》,建立黨組織報到社區網格、黨員報到社區的“雙重”報到機制。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黨組織報到田園鎮文昌、龍井、關廟等6個社區33個網格責任區開展服務。黨員幹部利用週末空閒時間,定期不定期自行報到社區,開展政策宣講、法律維權、信息諮詢等服務活動。逐步形成區域統籌、條塊協同、上下聯動、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體系。

“訂單”管理,精細精準服務群眾。責任網格所在社區黨組織定期收集轄區群眾需求,形成服務“訂單”反饋報到單位黨組織。由報到單位黨組織結合黨員特長,進行“下單”分配服務任務。報到單位的黨員幹部“接單”後及時到社區開展服務,主動亮明黨員身份,通過義務勞動、愛心崗位、集體活動等服務方式,帶頭參加社區文明、衛生、環保、平安創建等活動,逐項銷號服務“訂單”,在志願服務中做表率、當先鋒。

“雙向”互動,互助共贏共促提升。報道單位黨組織通過組建黨員先鋒隊、建立固定服務點等形式,把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與報到社區網格服務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參與疫情防控,配合抓好基層黨建、脫貧攻堅、綜治維穩等重點工作。社區黨組織根據群眾的需求,策劃服務項目,聯合網格單位精準精細為群眾提供服務,提升社區服務群眾水平。同時,網格單位報到服務情況將作為機關黨員“三亮”積分和民主評議黨員重要依據,達到機關黨建質量和社區服務群眾質量“雙提升”。(楊春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