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2月10日起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 仍有少量確診病人等待入院

武漢2月10日起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 仍有少量確診病人等待入院

傳奇唐樾小區,工作人員對小區內的垃圾桶進行消毒。圖/財新記者 丁剛

  【財新網】(記者 蕭輝 包志明)今日(2月11日)凌晨1點,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出第12號通告,決定從2月10日起武漢全市範圍內所有住宅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並要求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或疑似患者所在樓棟單元必須嚴格進行封控管理。

  財新記者昨日探訪了武漢市江漢區、礄口區多個社區,各小區均已實行封閉式管理。在江漢區唐家墩站東社區傳奇唐樾小區,財新記者看到小區平常出入的三個大門,其中東門、北門已經用兩米高的鐵板封死,只留南門進出。有社區民警把守大門,一般情況下不允許小區居民外出,非發熱的居民若要外出,必須登記註明外出的緣由和時間。在小區門口與外界有緩衝隔離觀察區域,快遞、蔬菜等在這個隔離區域消毒後,再由居民前來領取,對於行動不便的居民,物業則會幫忙將物品送到門口。

武漢2月10日起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 仍有少量確診病人等待入院

傳奇唐樾小區,在小區門口與外界設置的緩衝隔離觀察區域。圖/財新記者 丁剛

  按照規定,社區工作人員需要對有發熱病患所在的門棟嚴防死守。據站東社區工作人員介紹,所有確診新冠病人都由社區民警和社區工作人員送入醫院或者隔離點,一律不允許在家中。疑似人員也大多送進隔離點,做核酸檢測,檢測為陽性,將送往醫院或者隔離點,檢測為陰性,再隔離十四天才能回家。有發熱病患的門棟,社區有專門工作人員在門棟入口處守候,登記為發熱人員的居民一律不得外出,非發熱的居民經過體溫檢測後,可以在社區內短暫溜達。

  但是在一些老小區,記者發現仍陸續有居民外出買菜和日用品。礄口區一名社區工作人員2月10日告訴財新記者,2月10日是第一天實行封閉小區的規定,由於人手不夠,社區的後勤保障工作沒有跟上來,居民家裡缺菜和日用品,社區工作人員不得不放行居民外出。

  該社區工作人員說,他們目前的工作重點依然在確診和疑似新冠病人,幫助他們聯繫街道、醫院和120急救車,送他們去醫院和隔離點,但目前床位緊張問題仍未能緩解,社區對應的定點醫院床位已滿,導致他們有兩名確診病人無法入院。經過多方聯繫,一位病人已經送往隔離賓館,還有一位82歲生活不能自理的確診病人,社區送去醫院又等不到床位,只能坐在椅子上,老人身體熬不住,只好又拉回來在家等候,區長親自打電話協調都聯繫不到床位。到2月11日中午,社區終於等到上面通知,將該名病人安排到10多公里外的亞心總醫院,家人正在準備候車前往,“希望這次能夠住上院”。

  根據武漢官方消息,2月9日起,武漢落實“四類人員”分類集中管理措施,發起“應收盡收”總攻。截至9日,武漢市共排查3371個社區(村),421萬戶1059萬人,戶數排查百分比達到98.6%,人數排查百分比達到99%,通過大排查發現的1499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截止2月10日中午已全部住院治療。

  所謂“四類人員”,是指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疑似患者、無法明確排除新冠肺炎可能的發熱患者、確診病人的密切接觸者。根據武漢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此前發佈的緊急通知,2月2日12點前,各城區要完成對新冠肺炎確診、疑似、發熱及密切接觸者“四類人員”的集中收治和隔離工作。通知要求,對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必須實行集中收治,重症患者須送定點醫院入院治療,輕症患者無法全部進入定點醫院治療的,須徵用其他醫院或酒店作為臨時治療區集中收治。對疑似患者須實行集中隔離,重症患者必須入院治療,輕症患者無法入院隔離的,須改造酒店作為臨時隔離區集中隔離,為有效防止家庭聚集性傳染,不得居家隔離,檢測結果為“雙陰”但臨床症狀符合新冠肺炎的患者仍按疑似患者管理。對無法明確排除新冠肺炎可能的發熱患者,參照疑似患者集中隔離觀察,與疑似患者分開隔離,防止交叉感染。因一些病毒攜帶者,自己不發病但仍具有傳染性,一些病例在尚無症狀的潛伏期就已具有傳染性,因此對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也須實行集中隔離觀察。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發佈於今日頭條平臺,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實時全面深入的疫情報道,請點擊下載財新App閱讀

更多對武漢肺炎疫情的相關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