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覆盤米蘭德比:針對性部署贏得開局,防守疏忽葬送努力

雖然並不是沒有想過失利的結局,但這場比賽輸得還是令人極為焦心。當然這並不是在指責米蘭本場比賽發揮不好,恰恰相反,就是因為球隊在開始時的極佳表現才讓人為這苦澀的結果扼腕嘆息不已。


“我們的戰術策略在上半場體現得很好,我們也應該以2-0的優勢領先。但不幸的是,在我們本應該做得更好的時候,心理狀態改變了比賽進程,在短時間內被對手連入兩球,讓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

「深度」覆盤米蘭德比:針對性部署贏得開局,防守疏忽葬送努力


在本場比賽的賽後,皮奧利對本場比賽做出了自己的點評,他認為米蘭痛失好局的原因更大程序要歸咎於球隊的心理狀態,而伊布也認為球隊缺乏足夠的經驗,那麼事實真的是如此嗎?本場比賽米蘭又是如何建立優勢和喪失優勢的呢?我們不妨結合比賽過程來仔細分析。


先發制人,米蘭掐住對手命門


雙方首發:


國際米蘭首發:27-帕德利、2-戈丁、6-德弗裡、37-什克里尼亞爾、87-坎德雷瓦(80'11-摩西)、8-貝西諾、77-布羅佐維奇、23-巴雷拉、15-阿什利-揚(90+3'34-比拉吉)、9-盧卡庫、7-桑切斯(72'24-埃裡克森)


AC米蘭首發:99-多納魯馬、12-孔蒂、24-克亞爾、13-羅馬尼奧利、19-特奧、79-凱西(81'39-帕奎塔)、4-本納塞爾、7-卡斯蒂略霍(79'17-萊奧)、18-雷比奇(84'5-博納文圖拉)、10-恰爾汗奧盧、21-伊布

「深度」覆盤米蘭德比:針對性部署贏得開局,防守疏忽葬送努力


本場比賽,國際米蘭方面照舊打出一套352的陣型,在他們這套戰術體系中,後腰位置的布羅佐維奇極為關鍵,他是理順藍黑軍團推進和進攻的絕對核心。因此為了更好地針對對手,米蘭在首發陣容上做出了一些調整,他們不再使用之前的雙前鋒,而是打出了一套4411陣型,原本打左邊前衛的恰爾漢奧盧被推到了前腰位置。


將恰爾漢奧盧推到前腰位置一方面是為了增加中場人數優勢以外,另一方面就是讓恰爾漢奧盧緊盯對方的布羅佐維奇,在掐斷克羅地亞人與隊友的聯繫以後,國際米蘭的進攻就會受到特別大的影響,這幫助米蘭很好地限制了對手的進攻。從數據來看,國際米蘭在上半場僅僅完成了4次攻門,而到了下半場他們則完成了高達12腳射門。


「深度」覆盤米蘭德比:針對性部署贏得開局,防守疏忽葬送努力

在這一次國際米蘭的後場嘗試組織進攻中可以看到,恰爾漢奧盧一路緊跟布羅佐維奇。在戈丁拿球時,由於看到隊友被緊密盯防於是選擇將球轉移,而什克則在布羅佐維奇被緊盯的情況下,傳球出現了失誤,被米蘭打了一次反擊。


另外一次防守:

「深度」覆盤米蘭德比:針對性部署贏得開局,防守疏忽葬送努力


再來看這一次國際米蘭後場的組織進攻,在戈丁拿球時,恰爾漢奧盧仍然緊跟布羅佐維奇,這使得戈丁在擺脫以後只能嘗試送出提前量傳球。桑切斯迅速回撤進行接應,但由於克亞爾同樣是緊追不捨,因此當國際米蘭好不容易破開了對方的三人防守將球分到邊路時,特奧和本納塞爾已經回到了自己的防守位置,成功將球破壞出了底線。


在AC米蘭這樣人盯人限制組織核心的戰術下,國際米蘭在上半場幾乎是拿不到任何的機會,他們僅有的一次威脅進攻來源於盧卡庫對位羅馬尼奧利的優勢。


無解的伊布,米蘭打造肋部進攻


在成功限制住對手的組織進攻之外,米蘭在進攻端也展現出了足夠的威脅。由於對手主打三中衛,因此米蘭通過頻繁地攻擊對手的肋部來做文章,這讓國際米蘭如芒在背。那麼為什麼國際米蘭不通過像米蘭一樣的方式來限制對手的進攻呢?這一方面是由於國際米蘭的實力更優,發揮自我比限制對手更為重要,另一方也是由於米蘭最主要的推進手段是通過長傳球找伊布,而本場比賽伊布6次爭頂對抗成功的數據無人可比,很難進行限制。


米蘭經典的進攻方式:

「深度」覆盤米蘭德比:針對性部署贏得開局,防守疏忽葬送努力


來看這一次比較典型的米蘭式進攻,先是多納魯馬大腳直接開到伊布頭頂,伊布抗下什克拿下皮球轉身帶球推進,隨後將球分到邊路,卡斯蒂略霍嘗試傳中被攔截。但這並不是進攻的結束,由於米蘭前場能夠形成以伊布為支點的進攻小組,因此中場的凱西和本納塞爾可以在“圈外”保護,保證後續的控球。


進攻後續:

「深度」覆盤米蘭德比:針對性部署贏得開局,防守疏忽葬送努力


在凱西將球控下以後,恰爾漢奧盧迅速啟動插進對手肋部成功將防守打透,可惜雷比奇跟進的射門被對手封堵。


「深度」覆盤米蘭德比:針對性部署贏得開局,防守疏忽葬送努力

在凱西拿球瞬間的靜態圖可以看到,由於對手剛剛將球解圍出來,防守有些鬆懈,因此當卡斯蒂略霍帶出阿什利楊以後,恰爾漢奧盧可以迅速地擺脫掉他們的中場防守進入到阿什利楊的身後,逼迫什克橫向移動,為禁區中間的隊友製造足夠的優勢。


左邊路的進攻:

「深度」覆盤米蘭德比:針對性部署贏得開局,防守疏忽葬送努力


除了右邊路以外,米蘭的左邊路進攻也是一路猛打對手邊中衛與邊翼衛之間的空隙。這一次雷比奇拉邊帶出坎德雷瓦,特奧見機迅速前插到坎德雷瓦身後的空檔完成接應,儘管隨後的傳中被對手勉強封堵,但這樣的進攻對國際米蘭的打擊是巨大的。


肋部進攻結合的傳中攻勢:

「深度」覆盤米蘭德比:針對性部署贏得開局,防守疏忽葬送努力


再來完整地看一次米蘭的進攻。克亞爾在後場拿球后大腳直接找伊布,伊布輕鬆將球點給恰爾漢奧盧,後者迅速將球分到左邊路。可以看到特奧拿球的時候,雷比奇迅速插向對方邊中衛和邊翼衛之間的位置,將戈丁拉了出來,為禁區內接應傳中的伊布減少了一名防守球員,雖然這一次的傳中沒能過德弗裡伊的頂,但這是一次成功的進攻配合。


防守疏忽葬送大好開局


在經過上半場持續有針對性的打擊以後,米蘭帶著2個球的優勢來到了下半場。但是在進入到下半場以後,米蘭的防守稍微有一些鬆懈,這樣的鬆懈很快就讓對手打開了一個口子,最終面對決堤的洪水,米蘭人不得不吞下這苦澀的結果。


米蘭第一個丟球源自於對布羅佐維奇的盯防疏忽:

「深度」覆盤米蘭德比:針對性部署贏得開局,防守疏忽葬送努力


在上半場的比賽中,恰爾漢奧盧對布羅佐維奇的盯防十分到位,這也成功地封死了對手的防守。但到了下半場,隨著體能下降,恰爾漢奧盧對於體能怪B羅的盯防強度有了明顯的下降。這一次進攻開始時我們可以看到,拿球分邊的布羅佐維奇身旁已經沒人盯防了,而等到他張弓搭箭完成遠射時我們也沒能找到恰爾漢奧盧的身影。


事實上在恰爾漢奧盧無法保證盯防強度的時候,皮奧利就應該果斷換人以維持對國際米蘭的限制,但是皮奧利直到80分鐘才打出第一個換人實在有些太晚了。


國際米蘭另外一次進攻:

「深度」覆盤米蘭德比:針對性部署贏得開局,防守疏忽葬送努力


在這一次的進攻組織中,布羅佐維奇再一次甩開了恰爾漢奧盧的防守,他在搶斷凱西后迅速與桑切斯打出2過1配合,隨即將球分到邊路,這幫助國際米蘭迅速將戰火燒到了米蘭的禁區附近。盧卡庫傳中被擋出製造的這個界外球正是國際米蘭打進第二個進球的開始。


國際米蘭第二個進球:

「深度」覆盤米蘭德比:針對性部署贏得開局,防守疏忽葬送努力


在國際米蘭扳平比分的這粒進球中我們仍然可以感受到米蘭球員的“防守走神”。在桑切斯反越位接球后,米蘭的防守球員並沒有保持足夠高的警惕性,他們在舉手投訴的時候完全放過了自己應該防守的球員,尤其是凱西,他在禁區內幾乎是完全沒有任何移動,目送了貝西諾啟動和射門。短時間內連續幾次的防守疏忽不僅讓米蘭丟失了2球優勢,更讓球隊的信心遭遇了重創。而在這兩個進球過後,率先做出變化的卻是國際米蘭,如此應變,想要贏球難道真的要靠伊布保佑嗎?


結束語


對於球迷來說,能夠看到本賽季的“最佳半場”確實是一件高興的事。但對於米蘭來說,他們卻需要在這樣一場失利中尋找到比3分價值更高的東西。他們不僅要記住半場的成功經驗,也要吸取後半場失敗的教訓。如何在順風的情況下保住優勢,又如何在體能下降後控制住比賽的節奏,我想這才是米蘭在這樣一場德比後真正應該思考和實踐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