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樣硬件配置的手機有的發熱厲害有的確不太明顯?

晉北老張


基於你說了同樣配置的手機,那就是默認了處理器等硬件相同。

個人分析,主要是兩個方面:

(1)機身散熱結構設計區別。

隨著手機功能增強,現在手機存在發熱源越來越多(SoC是發熱大戶,其次是射頻功放,充電IC等等),需要良好的機身散熱結構設計:

  1. 良好的PCB堆疊分層設計,使得熱量能夠自由的散發出去;

  2. 石墨散熱層熱量傳導到金屬機身,然後機身再將熱量散發出去;

  3. 銅管散熱,以前只是電腦上才有銅管散熱,現在很多手機廠商也將銅管水冷散熱帶入手機散熱系統設計中,比如三星、華為、紅魔等,使得手機散熱能力進一步加強;

(2)系統調度激進程度以及軟件優化程度的區別。

  1. 很多手機系統調度很激進,導致手機持續高負載運行,從而發熱嚴重,比如一加手機。而同樣配置的小米和魅族系統調度則顯得比較溫和,當遇到手機發熱嚴重時,會自動降頻運行,減緩手機進一步發熱。華為手機的系統調度最溫和。

  2. 後臺軟件的控制也很關鍵。手機同時運行軟件太多或者後臺程序、自動下載等後臺行動太多,是系統和軟件優化問題導致的發熱嚴重。

所以,這些原因會導致同樣硬件配置的手機有的發熱厲害有的確不太明顯。


個人觀點,供大家參考。喜歡可以關注一下噢。


電子颶風


手機發熱的主要原因1)處理器:處理器是一個高度集成的SOC芯片,當這些芯片、模塊在高速運作時都會散發出大量熱量。2)充電:充電過程中電源迴路在運轉時有電阻在工作,電阻和電流互相博弈,發熱肯定是必然的。3)太陽直射,環境原因4)手機電路板或者是電池出現故障。5)手機使用時間太長或是運行軟件太多2、手機不發熱就一定正常嗎?手機不發熱就一定處於正常狀態嗎?

其實不是這樣的,手機發熱只要在正常溫度以下,通常是60度,都是正常的,不熱反而要擔心啦!不熱不代表手機沒有發熱,很有可能是缺少散熱石墨貼片或者本身導熱性能不佳。熱量囤積在內部無法散熱所導致,實際上反而會對手機造成一定的傷害。避免手機過熱的10個方法1)避免邊充電邊玩遊戲、看影片或者通話2)長時間通話時,避免手機緊貼臉頰,儘量使用耳機3)關閉不使用的後臺程序、自動下載、自動更新功能4)避免使用散熱不良的保護殼,或者在發燙時去掉5)握在手上或放在口袋都會傳熱,儘量放在通風散熱的地方,有空調的話讓手機也吹一吹冷氣6)避免長時間使用高耗能的APP程序7)充電過程中,儘量停止使用,防止發生危險8)手機如果已經發燙,清理一下內存會有效降溫9)實在不行的話,就暫時關機,讓手機溫度恢復正常後再繼續使用10)最後,如果手機真是莫名發熱的厲害,那好吧,最好的辦法就是拿去售後檢測一下!


智慧星球


在配置相同的情況下發熱情況不同那麼有可能是以下兩大原因引起的。第一,使用習慣方面:兩者運行的軟件及時間不同、是否有邊充電邊玩、是否經常清理運行程序及垃圾軟件、是否帶了手機殼等,這方面的原因不可控,每個人的使用習慣差異巨大,需要大家去培養良好的習慣。第二:手機散熱設計方面:是否使用了有效的散熱材料、是否做了散熱結構優化、是否有相應的軟件優化。在散熱材料方面比較常用的有石墨烯散熱、金屬背板散熱、導熱凝膠散熱、熱管散熱、液體散熱等,控溫效果也與使用材料的多少、覆蓋面積等有關。在散熱結構優化方面就很考驗手機整體的設計功力了,整機佈局採用整版方式就有利於散熱 半截版堆疊方式散熱效果就會差一些,設計方面還有就是合理安排各結構間隙也會有利於散熱。除此之外,軟件的溫控監測與優化也很重要,準確的溫控檢測可以是手機預處理發熱,從而提升體驗。







石門手機哥A王路飛


主要來說還是看手機的電池,系統,散熱方式,電池電阻電壓電流穩定消耗就相對平穩些,好的手機也需要好的系統,如果系統後臺一大堆軟件運行會給處理器造成較大運算能力需求,早年的手機散熱方式都不怎麼樣,現在基於軟件的需求基本目前的手機都有自己的散熱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