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天下不少父母都在犯一个大错误“孩子认为的大事,你们却认为是小事”,你怎么看?

老孙遁世无闷


“让孩子的行为跟着父母的思维走”!

从一定程度而言,这是中国式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弊端。

父母望子成龙没有错,但是如果父母对孩子期望太高,过于严苛,就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甚至有的父母,将自己的梦想寄托到孩子的身上,让孩子的未来按照自己所设定的轨道发展。

对于中国式教育体制下,大多数父母而言,根本不知道孩子想要的是什么,也很少有人静下心来倾听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只是一昧的按照自己的思想,依照大众的思维,在操纵着孩子的发展。

如此一来,孩子的个性被无情的虐杀,父母总是认为跟随大众就没有错,比如,无论孩子喜不喜欢,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何种培训班,说是为了孩子以后未来的发展好。但是何曾想过孩子自身的感受?

能够认真倾听孩子内心想法的父母,太少了。父母们总认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但是这种过度的爱,往往让孩子倍感压力。以至于,孩子说的每一句话,父母都不以为然。因此,很多孩子从小就没有主见,因为无论什么事情,都是父母安排好的。而长大成人后,没有主见的他们,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所以,如今的中国家庭教育中,当孩子出现了问题,父母在埋怨学校没有尽到义务的同时,更应该反思的是自己,扪心自问一下,是否寄予孩子足够的选择?是否听取过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


新概念传媒宋晨声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以自己的经历,小时候父母经常吵架,所谓的“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形容他们再合适不过了,母亲是个暴躁脾气,父亲很温和。

他们年轻时,父亲很帅,又爱串门,母亲就觉得父亲想和谁谁家的女的说话聊天,吃醋,不放心,自己又不好意思去叫回来,每次都让我出去叫爸爸回来,晚上天都黑了,好害怕[流泪],虽然可以理解妈妈,但是为什么叫我去,又有点讨厌爸爸为什么那么爱串门,每次都害妈妈不开心我遭殃[捂脸],爸爸回来之后还要收到妈妈冷嘲热讽一番。爸爸长的帅,妈妈不放心,爸爸还净做让妈妈不放心的事儿,经常吵架,小时候有记得他们吵的很凶,妈妈得理不饶人,爸爸又觉得憋屈,每次都会温和的回几句,就是不服,结果就惹恼了,女的再强悍,动起手来,女的到男的跟儿也不是个儿,上小学第一次看到大人打架得出的结论。知道他们爱吵,以至于上学上课都怕他们吵起来,太凶然后打起来,唉-,不让人省心的父母

另外一个事儿就是爸爸妈妈都喜欢打牌,谁输了都会遭到另一方的谴责,每天打牌,所以家无宁日,当然农收的时候。他们就老实的干活儿了,没有固定的工作,人又有点不安分,可不就是乱串打牌嘛

再者就是爸爸年纪越来越大,做事可能不太上心,妈妈说话不饶人,觉得爸爸不动脑子,经常说一些嫌弃的话,家庭氛围很不好,待在这样的家里,觉得不静心,长大离开之后还是不放心,经常时不时要问下他们有没吵架,劝妈妈不要事事不顺心就发脾气,但是好像脾气被爸爸惯出来了,什么不顺心都发泄出来,气的自己也上头。[流泪],心疼他们又无能为力,现在每天睡觉都会想到家里人,失眠严重

六七十年代的很多父母没有教育孩子的观念,都是我行我素,觉得父母做了什么跟你没关系,把你养好供你上学就成,有时候妈妈说我怎么怎么样,我说小时候看你做的多了,就成这了,妈妈说,我又没让你学我[笑哭],小的不好的习惯,有可能影响孩子一辈子。

以上都是父母经常做的事,他们不以为然,但是小孩子已经开始有自己的思考,要经常和孩子沟通,听从孩子的意见,父母经常做的小事,小孩儿觉得事情很大,可能给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或者负面的影响


热门资讯要闻


说起这个问题,本人深有感触。女儿今年考进市里的一所中学,因为以前患病的原因,头发剃光了,所以去学校时头发很短,女孩子爱美吧,因为头发短,她很自卑,而班上有某些同学又联合一些同学欺负,嘲讽她。发生这些事老师和家长都不知道。有一天周末女儿回到家中,发现她情绪很低落,眼睛总是红红的。我觉得不对劲,就追问她发生什么事,她才告诉我原因,但叫我别管,别找老师和家长。怕同学知道后变本加厉欺负她。我很担心长此以往影响女儿的成长,更怕她存受不住走极端。于是,我联系了挑起事端主谋学生的家长,他然后询问了他儿子,一切都是真实的。于是向我道歉,保证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后来问女儿,同学也没再欺负她了,女儿也变得开朗和自信,学习成债也越来越好。所以通过这件事,我觉得孩子的成长之路,家长要多点关心,不要以成人的角度看问题,而要融入到孩子们的心思,不要让孩子们认为的大问题,而家长以为是微不足道的小问题,不去解决它。让天下父母和孩子们共同成长吧!


雨后阳光248133785


女儿有非常多的玩具,可以装上几大箱子。在我眼中那简直是一大堆垃圾。[哈欠]说了好多,次要给他扔掉,可她不让。有一次她又看上了一个积木,吵着我给他买。我说着和所有父母一样的话:你都一大堆玩具了,还要买,懂不懂道理?懂不懂事?要买等你长大了自己挣钱再买。

女儿说:妈妈,你小时候喜欢布娃娃吗?你肯定也喜欢,那你现在还玩布娃娃吗?我现在喜欢的东西,等我长大再玩,还有什么意思呢?

我想想也对,孩子眼中的玩具,可能就跟我们心仪已久的一件衣服一样珍贵。

后来给孩子立了个规矩,一个月最多只能买一件玩具,而且必须表现好才可以买。

在孩子眼中的大事,从我们大人的角度看,的确是小事。可以跟孩子沟通,不过他觉得这件事很重要,那么经过一定的努力是家长还是尽量满足孩子。


喻家红


我有四个孩子,大的今年都12周岁了,最小的两个才2岁。每天就看着孩子们打闹、欢笑。

大宝二宝相差6岁,姐妹俩经常为争东西而吵架,我就说:“妹妹小你让她点”,结果她生气了,自己到房间里不理人了,这才意识到是孩子的大事,我看成小事了。我想以后不管什么都要分四份才好。




苹姐的Vlog


看到这句话,我很有感触。

从一个小小的孩子开始,孩子看了电视上面的超人,看了几乎在他们眼里无所不能的科学家,于是就有了一个大大的梦想,做超人,做科学家。而这些在平凡的父母的眼中,都是不敢想象的,所以这件事情在他们成年人的思维中,仅仅是把它当做了一个玩笑。梦想是大事,玩笑只是一件小事。

孩子长大了,知道做超人,做科学家的梦想太大了。孩子想,我想看一次完美的日出。刚好有一天有一次绝妙的机会,但是需要半夜上山看日出,孩子心想这是我的梦想,父母用自己成年的思维权衡利弊,是孩子小小的梦想重要,还是安全重要,父母说,看日出什么时候不能看?半夜的山上多危险!父母的阅历太丰富了,他们习惯了用是否有利来看待每一件事情,权衡利弊,所得的结果往往与孩子实现心中的大事背道而驰。

父母和孩子是不同的,但是父母是爱孩子的,他们的爱让他们犯下了一次次错误,他们也许是理解孩子心中的大事的。也许当孩子长大后,知道了父母的良苦用心,他们心中那一件件大事,也变成了小事。






药弥弥


我个认为有这认为是个错。天下父母心,谁不爱自家孩子。但管教要从严,有人打骂,也只方法不对,更不能爱过头,只有那孩才能走得更远,才有前途。


用户1844989442130徐


我不会的,一直鼓励孩子说出自己想说的,会根据孩子说的任何不满进行反思,进行换位思考。会把儿子当作大人看待。把他当作一个成年人对待,有事儿,会征询他的意见。会对儿子表达爱,会天天说爱儿子的话,喊他小宝贝,给他充分的爱,让他在家人面前有安全感。所以儿子很会表达,用词很准确。


最爱的崽儿


孩子的事什么是大事?不少家长会说“孩子身体健康是大事,学习好是大事,有一个体面的工作,挣钱多是大事”可是很少有家长关心孩子的心理,我问你,孩子快乐吗?所以要我说,孩子的快乐才是头等大事。也许这就是孩子认为的大事,家长却认为是小事。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都是用命令的口气给孩子说话“你必须把饭吃完”“不做完作业不准去玩”“你必须考重点高中”孩子完全是按家长的意愿在成长,熟不知孩子也会有孩子的想法。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大人,总是被别人呼来喝去的,不能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他能高兴吗?他能把工作做好吗?同样,我们要给孩子留一定的自由空间,让她做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样孩子就会快乐起来。

大家是不是有和我不一样的看法?欢迎讨论。


农民工248510435


有人说天下不少父母都在犯一个错误,孩子认为的大事,你们却为是小事,你怎么看?关于这个问题,现在社会孩子们都是幸福的,父母基本都尽量满足他们,现在的孩子都比较聪明,但是由于现在的条件比较优越,从小就养成强势的个性,比较自私任性,这都是父母们惯着的坏习惯,所以才会造成现在的孩子很不听话,不懂得遵重别人,只管自己,不管大事小事都要听他的,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这种情况坚决不能由着他,耍不然长大后也是害人害巳,对家庭对他人都是不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