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县:战“疫”当先,驻村干部用“辛苦指数”提升群众“安全指数”


2020年的春节注定会留下太多故事,但这个不同以往的春节也注定会留下许多感动。自疫情爆发以来,全县78支驻村工作队就地转变为疫情防控工作队,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开展摸排、劝导、宣传等工作, 处处能看到驻村干部的身影,听到他们的声音……


“细致入微”变身信息摸排的“侦查员”

“陈老辈,你们家老幺回来了吧,是从广东回来的吗?”“小刘,你坐的那班高铁具体车次是多少,我需要登记一下”“徐嬢嬢,你一定要如实给我说,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这是新市镇沙板村第一书记张雪萍最近问得最多的话。她放弃春节与家人团圆的机会,连续5天逐户见面、逐户收集,当建好村上返乡人员台账时,她却因为眼角膜发炎而双眼通红。新市镇20支驻村队伍通过入户走访,把返乡人员的信息详实的做好记录。

新市镇汉溪村4组聚居点,老远就能听到第一书记王继尤的声音,因为担心那帮子“老亲戚”爱热闹,不把疫情当回事。大年初一,他就返回了村上,骑着他的摩托车,带着村干部逐户摸排人员信息,白天摸排,晚上汇总。村上哪户哪里回来,坐什么车,啥时候到村里,他都门儿清。群众笑他说就他最积极,他憨厚地笑着说“我当了4年的第一书记,村里情况我最熟悉,为了大家健康,我当然要最积极”。

屏山县:战“疫”当先,驻村干部用“辛苦指数”提升群众“安全指数”

王继尤入户宣传

像这样的片段还有很多,自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以来,全县各驻村工作队积极投身到返乡人员信息收集工作,累计摸排返屏15182人,为做好疫情防控打下了坚实基础。

“走村入户”变身防疫知识的“宣传员”

屏山县:战“疫”当先,驻村干部用“辛苦指数”提升群众“安全指数”

朱春林入户开展全覆盖返乡人员摸排并进行防疫知识宣传

“老乡,新年快乐哈!家人都在吗,从哪里打工回来的?”书楼镇桤木村第一书记朱春林发放《致全县人民群众的一封信》,宣传新冠病毒疫情防控事项,叮嘱不走亲、不访友、不串门。为了让村民更多了解疫情防控知识,他充分利用“桤木村大家庭”微信群,开展疫情防控宣传,他一会问老李出门了吗?一会劝小张不要乱跑,大家笑话他一个年轻小伙怎么变得那么“婆妈”,他却不在意的说:“我只怕自己做的太少,说的太少,只要大家都平安,说再多我都愿意”。

“我能做的就是让更多人了解疫情防控知识,哪种方式效果好,我就用哪种”。中都镇春风村第一书记郭楗,一面党旗、一个音响、一台皮卡车,他的身影在213国道和中都镇的其他主干道来回奔波。清平彝族乡驻村干部黑勒拉罗,利用自身作为彝族干部的优势,用彝汗双语给群众讲解防疫知识。各驻村工作队利用“硬核”横幅、移动音响、大喇叭等形式实行“地毯式”全覆盖宣传,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明显增强,全县上下同心同向,共克时艰。

为了更深入的宣传,龙华镇碳石村第一书记刘焘在疫情发生后迅速把自己的私家车改成流动宣传车,走家串户发放宣传资料。贫困户余全玖代购生活用品不够了,他就变身“代购”为他添置生活用品,五保户唐吉华不识字,他就反复把宣传知识读给他听,老远看到刘书记走来,唐吉华说:“书记,你每天来宣传,我们都知道疫情严重,放心!我们不出门”。全镇各驻村工作队奔走在田间地头,确保疫情宣传不留死角、不漏一户。

“苦口婆心”变身群众聚集的“劝导员”

屏山县:战“疫”当先,驻村干部用“辛苦指数”提升群众“安全指数”

曹峪(右2)带领村医生入户开展全覆盖摸排返乡人员情况并为返乡人员测量体温

“曹屿姑,看到你,我们心里都踏实,我们这就回家,不给你们添麻烦!”在村口,村民小罗向曹屿说道。曹屿是书楼镇尖山村驻村工作队员,疫情发生后,她迅速返村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她说自己和村里人熟悉,赶场天积极开展劝导。“你不要跟我说这些,我反正没得病的,我走哪儿你不管。”得知二组唐某某一家4人是从疫区返乡,曹屿立刻来到她家中,通过几个小时耐心劝导,终于让唐某认识到居家观察是为她好、为她亲人好!临走时,唐某很不好意思的说:“曹屿姑,慢走哦,我说话不好听,不要往心里去哈。”

锦屏镇中和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唐晗入户宣传、劝导,新市镇寸腰村驻村农技员温再明同女儿温亮父女齐上阵¨¨¨疫情发生以来,全县各驻村工作队及驻村干部,把守护村民健康作为头等大事,积极开展摸排、劝导、宣传工作,在疫情防控一线践初心担使命,用他们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安全指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