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作用 助推单位提升管理水平

日前,审计机关叫停某医院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资产清理的意向,帮助其节约预算资金40万元。

市审计局在对某公立医院审计时,发现其银行存款、存货、固定资产财务账面余额与实际情况长期不符,财务账面余额大于管理台账余额达4000多万元,资产管理混乱。

审计组通过与医院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的充分沟通,发现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医院资产管理内控制度不健全、资产管理程序不到位等因素造成的。

为此,审计建议, 一是要完善制度。医院应重新修订资产管理相关内部控制制度,重新设计业务单据传递流程,规范资产确认程序,确保医院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做到同步确认资产。二是要加强管理。医院应加强相关人员的会计专业技能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同时要求财务及资产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修改后的内控操作制度,会计期末认真核对资产管理报表,严格做到账账相符,并定期进行资产盘点,做到账实相符,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三是要强化监督。医院内审机构应切实加强对医院固定资产的审计监督,督促财务及资产管理部门及时理清账目,规范管理。纪检监察机关应进一步关注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经营情况,对违纪违规或因工作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问责。

当前,该医院正依据审计建议进行整改,着手完善相关内控制度,切实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同时,派驻医院的纪检部门已启动问责程序,对账务处理出现重大差错的财务人员进行问责。

( 金保科、秘书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