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在家,罵老公、罵孩子?還是“苦”中作樂

在這個特殊的假期裡,所有人都只能據守在“狹小”的空間裡。

本想出太陽了,是不是可以帶孩子出門“放飛”一下。可誰想,家裡口罩所剩無幾了,還是留著,非出門不可的時候再用吧。

抗疫在家,你的一天是這樣度過的?

抗疫在家,罵老公、罵孩子?還是“苦”中作樂

還是這樣度過的呢?

抗疫在家,罵老公、罵孩子?還是“苦”中作樂

因為老公不管孩子,孩子也不省心,非得來硬的才肯老實一分鐘。所以,不少家長,天天在家著急上火,過著罵老公、罵孩子的一天。

快樂的時光往往覺得很短暫,痛苦的時間格外漫長,而無聊的時間總覺得特別難打發。

如果你正在為自己玩,或是為帶孩子玩而煩惱的話,彆著急,今天小松老師為你支招讓你成為一個會玩又不無聊的人。


支招一:找樂子

找樂子就是要會收集遊戲,換種說法就是要會把有難度或受家庭條件限制的遊戲簡單化。

現在家中缺的倒不是遊戲,遊戲介紹和玩法,手機裡到處都是,但是玩起來都不適合!

不是家裡缺道具,就是準備起來極其複雜。

其實,當你看到一個遊戲,覺得想玩又不能玩的時候,只要把這個遊戲轉換成另外一種方式來玩兒,就會變得很簡單,也不需要花過多的時間來找其他的遊戲了。

比如,

前兩天我家孩子在手機上看到了踩氣球的遊戲,可是家裡沒有氣球,那該怎麼辦呢?

我就在踩氣球的遊戲中找到了另一個有趣的樂子。

找出幾個塑料袋,分別套在腳上,然後我們直接玩起了踩鞋子的遊戲,誰被對方踩到的次數超過10次就算輸。

就這樣簡單的變換一個形式,孩子們就玩的特別起勁兒,而遊戲本身仍保存著踩氣球同樣的作用,既鍛鍊了孩子的運動能力,又促進了孩子反應能力的培養。既不用費力的準備氣球,鞋子也得到了塑料袋兒的保護。

再比如,

很多的家長看到過穿越火線,很快就被吸引了。可是,真正在家玩的機會卻少之又少,原因就是要花費很多的透明膠或者是繩子來把它串成火線的狀態,而且還要有適合的空間來固定“火線”

一想到要花費如此多的經歷,家長們就會覺得這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然後想想還是算了吧。

同樣,我們只要稍加轉換一下思路,就能夠將這個遊戲很好的運用起來。

用一卷紙巾擺在地上玩,還可以用繩子穿在桌子、椅子上進行等等。

如果是你,你還會想出什麼既好玩又方便的玩法呢?(歡迎大家留言哦!)

《遊戲力》作者科恩曾經說過:在遊戲的世界裡,孩子才是原住民。也就是說,每個孩子都是資深的遊戲創造者和玩家。

平日裡,我們都希望孩子能有創新的精神和思維,家長主動“找樂子”的過程,就是培養孩子創新思維的最好時機。

第一招的秘訣是:多想、多行動,就能找出好多“樂子”。


支招二:別較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當我們在和我孩子玩遊戲的過程當中,經常會出現不歡而散的現象。因為在玩遊戲的過程當中,家長們很容易跟孩子較真。

1.要面子

在遊戲中覺得輸給一個幾歲小孩特別沒有面子,這種情況爸爸居多,生怕自己輸了之後,在孩子面前有失威風。

2.太誠實

這種情況通常出現在競技類的遊戲裡,比如,在玩一些棋類或者是比賽的遊戲時,家長們總是誠實的去贏孩子,然後還非常自信的說:“看,你又輸了吧!”一次兩次下來,孩子只能獲得輸的體驗感,興趣就會馬上削弱,最終就會不高興的離開遊戲。

3.太嚴格

這一類的家長會非常關注,孩子在遊戲中是否遵守規則。也有的是考驗孩子“輸得起”的品質,對於這一點,我也是非常贊同的。

但要注意,遵守規則一定只是遊戲方法規則,而不是按照你的主觀規則。而且,隨著遊戲的深入,孩子可以有權利去改變或創造新的規則。

很多家長就總是難以控制。正如我曾經發現,我的小侄子,在和他爸爸遊玩“聽我指揮”這個遊戲時,就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情,玩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孩子矇住眼睛,根據家長的指示來行走。

在遊戲的過程中,只要孩子做到根據你的指令來完成相應的動作就可以了,當要求孩子向左轉時,爸爸就覺得他轉的不標準,所以,就反覆要求小侄子不停的練習向左轉的標準動作。就這樣,小侄子覺得這不是在遊戲,這是一個訓練,最終,生氣的退出了遊戲。

所以,遊戲中當發現孩子哪些技能不夠好,可以採用另外一個遊戲,例如“我來學動作”,幫助孩子在其他遊戲裡來學習這些標準的動作,而不是在這個遊戲中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希望你們能夠很好地和孩子打成一片,成為孩子心目當中的好玩伴。

第二招的秘訣就是:不較真,不固執,開開心心玩遊戲!


支招三:創造新遊戲

有些時候,家長也很無助,好不容易陪孩子玩一玩,最後都覺得很無聊而結束了遊戲。

出現這樣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在跟孩子玩遊戲時,沒有找契機來拓展遊戲的玩法,而孩子對於遊戲的好奇度是有限的。

如果第一天玩這個遊戲,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一直都玩這個遊戲時,孩子對於這個遊戲的喜愛度肯定就會下降,甚至是不再想玩這個遊戲,因此我們在跟孩子互動的過程中,就要隨時的尋找契機來發現新的遊戲。

那麼,到底該如何去發現遊戲中的契機呢?

聽起來很難,但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1. 在原遊戲的基礎上拓展。

每個遊戲都可以在原來的基礎上拓展成多個遊戲,比如,增加遊戲難度或一物多玩等,同一個道具,可以每天拓展新的玩法。

例如:

兩根竹竿,可以拓展成好多個有趣的遊戲。簡單的玩法是把竹竿放在地上作為障礙物進行跳躍的遊戲。玩兩遍後可以增加一點難度,把兩根竹竿的距離拉遠一點,讓孩子跳過去。再接下來可以加上音樂,帶孩子跟著音樂有節奏地跳竹竿舞。

抗疫在家,罵老公、罵孩子?還是“苦”中作樂

2.鼓勵孩子自己發明新遊戲。

前面在說“找樂子”的時候,也提到過,找樂子的習慣能夠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我們為孩子做好了榜樣,就要給他們嘗試的機會,鼓勵孩子自己找樂子,他們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就像這樣,小女孩看到外婆把盆子曬在外面時,自己想出了一個好玩的新遊戲。


抗疫在家,罵老公、罵孩子?還是“苦”中作樂

孩子在寒假,能夠繼續堅持自主閱讀、主動學習當然是件好事。但是,如果孩子此時不願意學習,不願意閱讀也是能夠理解的。就好比放假期間,讓你去加班估計也會不大情願吧。

“苦”中作樂,是緩解當下憂愁的最好方式,還是增進親子關係的好機會。

一生中,我們能真正陪伴孩子的時光並不多,遊戲,卻能讓我們的陪伴變得永恆,當他們長大後,還能回想起兒時和爸爸媽媽玩過的遊戲,這將是一份難得的幸福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