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強戰鬥堡壘 勇當戰“疫”先鋒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重大決策部署,按照區委統一安排,積極投入戰“疫”一線,努力形成聯防聯控的工作格局,構築群防群控的銅牆鐵壁,同心同德,眾志成城,在抗擊疫情一線書寫著勇毅擔當,展現出優良作風,用堅定信念詮釋了對黨忠誠,為民服務,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初心使命,宗旨意識,奏響了這場沒有硝煙“疫”線戰爭中的最強音。

建強戰鬥堡壘 勇當戰“疫”先鋒

黨委主動扛起政治責任

各級黨組織聞令而動

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防控就是責任。疫情發生後,區委高度重視,始終把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重大政治任務來抓,強化政治擔當,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高頻次召開區委常委會、視頻調度會等,採取日彙報、日報告、日部署即“三步工作法”,壓茬推進各級黨組織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市委常委、區委書記王啟榮,區長張建軍等領導深入疫情防控一線督導檢查,以上率下,靠前指揮。

建強戰鬥堡壘 勇當戰“疫”先鋒

按照市委指示精神,區委通過發佈一封信、倡議書等方式,向社會各界發出動員令,吹響共同抗疫的集結號,要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全面動員,積極行動,當好群眾的貼心人和主心骨。及時成立疫情防控指揮部,組成15個專項工作組,統籌調度各鄉鎮街道、區直機關黨組織力量,發揮“樞紐中心”作用。壓實區、鄉街、村居三級責任,推動“網格化”管理落到實處。區四大班子領導帶頭包保鄉鎮街道,全區區直機關371名科級以上領導幹部下沉防疫一線,包保243個城區小區,嚴格落實包保職責,與社區幹部共同抗擊疫情,堅持一把手抓帶頭,一盤棋抓統籌,一張網抓防控,一竿子抓到底。

建強戰鬥堡壘 勇當戰“疫”先鋒

區委組織部聞令而行,積極主動履職,有效發揮作用。制發通知,向全區3100個黨組織,近7.5萬名黨員發出總動員,爭當抗“疫”急先鋒,實地督導在一線考察識別幹部,壓實責任。通過“4項提醒”,“6個結合”等,引導選派幫扶幹部、村幹部等擔當作為,服務奉獻。從區管黨費撥付90萬元,支持各級黨組織開展疫情防控,強化資金支持。抽調精幹力量組成5個督導組,對全區各鄉鎮街道、區直機關黨員幹部疫情防控工作督導全覆蓋。及時宣傳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先進典型,強化示範引領激勵效果。

建強戰鬥堡壘 勇當戰“疫”先鋒

黨組織積極發揮戰鬥堡壘作用

讓黨旗在戰“疫”一線高高飄揚

戰“疫”鬥爭打響以來,全區廣大基層黨組織始終按照區委部署,全面落實“三防三查三加強”的工作要求,結合區情實際,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築牢築實疫情防線,切實把組織優勢轉化為政治優勢,把組織效能轉換為工作效能。

建強戰鬥堡壘 勇當戰“疫”先鋒

鄉鎮、村級黨組織堅持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實行鄉鎮包村、村包組、黨員幹部包戶,對重點人員、重點場所進行排查,積極勸返外來人員,嚴防輸入性疫情,做到防控宣傳到村到戶到人。大店鎮各級黨組織推行人員管控、病毒消殺和宣傳勸導“三個全覆蓋”,穩定群眾情緒。苗庵鄉黨委迎難而上,扛責衝鋒,帶領全鄉27個黨組織與時間賽跑,和疫情決戰,鄉衛計黨支部每班同志連續堅持奮戰14天,檢測進出站旅客7.09萬餘人次,有效隔絕病毒傳播,構築一道堅實的“防火牆”。

建強戰鬥堡壘 勇當戰“疫”先鋒

街道、社區黨組織切實擔負起屬地管理重任,把每個網格當作一塊“責任田”,戰“疫”場上的“主陣地”,組織機關黨員幹部與社區黨員幹部嚴防死守,地毯式排查,做好重點人員登記,車輛限行等,把防護措施落實到戶到人。三里灣街道鳳池社區依託“紅色物業”戰疫情,農科苑小區建立“紅色物業管家”微信採購群,近20名黨員志願者組建“送到家跑腿團”,主動聯繫轄區超市為居民購置蔬菜等生活必需品,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米”。北關街道華地社區發揮大黨委工作機制,組織15名社區黨員幹部衝鋒在前開展排查,分類分級建立管理臺賬,在20處防疫點設置“黨員先鋒崗”,嚴實網格管控。

建強戰鬥堡壘 勇當戰“疫”先鋒

區直機關單位黨組織積極協調配合社區黨組織,嚴格履職盡責,落實防疫包保責任,確保工作取得實效。區紀委監委、區委組織部、區委宣傳部等部門立足各自職責,組織開展部門聯控。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黨支部組織黨員配合職能科室,厲打擊防疫物資市場哄抬物價等違法行為。公安、公路、交通部門抽調黨員組成突擊隊衝在“疫”線,在高速公路出入口、主幹道上設立檢測卡點11處,組織安排217名交通執法人員、66名公安交警實行24小時管控,嚴控增量防輸入。

建強戰鬥堡壘 勇當戰“疫”先鋒

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立足自身優勢,引導黨員職工主動扛起社會責任,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宿州高新醫院黨支部積極響應,將院部庫存的4噸醫用酒精全部捐獻給區內農村、社區及企事業單位用於防疫工作。宿州市雪鴿麵粉有限公司黨支部積極響應倡議,主動捐贈20噸麵粉供應保障民生,助力攻克疫情。安徽四力石料礦有限公司黨支部心繫疫情防控一線,克服自身困難,積極與符離鎮黨委對接,多方動員籌集捐贈資金20萬元,醫用口罩5萬隻。

建強戰鬥堡壘 勇當戰“疫”先鋒

黨員幹部勇擔重任向險而行

使黨性在抗疫鬥爭中熠熠生輝

惟有艱難,方顯勇毅。面對兇猛疫情,醫護人員、公安幹警、基層幹部、黨員志願者、團員青年踴躍響應區委號召,紛紛“請戰”。全區發動黨員2.3萬人次,組建黨員突擊隊、黨員志願者服務隊、設立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崗,千名黨員奮戰在戰“疫”一線,真誠守護著群眾幸福生活家園。

建強戰鬥堡壘 勇當戰“疫”先鋒

面對疫情,廣大黨員醫務工作者無畏危險,毅然衝在鬥爭的最前沿,全力以赴救治病患,與死神賽跑,與病魔戰鬥,綻放出黨性的光芒,為病患帶來生的希望。中煤礦建總醫院黨委號召全體醫護人員放棄過年休假,舍小家為大家,堅守在防疫一線,展現“逆行者”風采。宿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員職工帶頭加入抗疫志願服務隊,曾參與2003年抗擊非典型肺炎防治的老黨員,醫技老兵邵麗希第一個向黨委遞交請戰書;黨員錢穩,張勤2人作為院派第一批趕赴湖北的醫療隊成員緊急馳援武漢...他們是“白衣天使”,但更是一名共產黨員。

建強戰鬥堡壘 勇當戰“疫”先鋒

面對疫情,廣大基層幹部勇敢站在防控一線,戴黨徽,樹黨旗,亮身份,作表率,開展黨員進社區志願服務4200人次,落實各項防控措施,踐行著入黨宣誓時的錚錚誓言。三里灣街道紡織路社區黨總支書記李燕子2017年3月患癌,一直帶病堅持工作,疫情發生後,她不顧病體,義無反顧投入抗“疫”一線,不分晝夜帶領“兩委”幹部、網格員組織防控。大營鎮陳時村鎮胡疃村選派第一書記朱亞鵬、汴河街道馬梨園村選派第一書記滕之華面對複雜疫情向險而行,堅持堅守崗位發揮作用...他們雖然分工不同,但他們都是黨員幹部。

建強戰鬥堡壘 勇當戰“疫”先鋒

面對疫情,廣大黨員廣泛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開展防控政策和知識宣傳,引導落實各項防控措施,衝在前,幹在前,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東關街道大澤社區“埇橋好人”郭士超、“文明家庭”成員翟厚君、“優秀志願者”陳洪珍、“身邊好人”郜俊等紛紛加入黨員志願者行列參與抗疫,以實際行動書寫共產黨員的責任和擔當。蘄縣鎮許寨村流動黨員許卓、大店鎮汪圩村流動黨員王作春離鄉不離黨,分別向村裡捐贈2000元、10000元支持疫情防控工作,金額不論多少,份量都是沉甸甸的...他們雖然來自各行各業,但卻都有一個共同名字叫“共產黨員”。

建強戰鬥堡壘 勇當戰“疫”先鋒

當然,在全區抗擊疫情的鬥爭中,在廣大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的感召下,還有眾多的普通群眾積極參與其中,志願支援抗疫一線、捐款捐物,共同匯聚起了勇向疫情宣戰,守護美好家園的正能量。西二鋪鄉沈家村湯家組65歲村民郭克榮是一位靠拾荒維持生計的低保戶,雖然生活困難,但在聽說武漢的疫情後,他主動捐款,回報社會對他的關愛。沱河街道春光社區因患疾病靠支撐器行走,常以輪椅代步的宿城一中14歲初一學生王子文,雖然家庭困難,但當她毅然拿出自己積蓄已久的零花錢,堅持讓社區工作人員捐給武漢災區...他們雖然不在抗疫一線,但他們也都有一個共同的稱謂——“幕後者”。還有那麼一群人,在城區的背街小巷、小區廣場等城市一角,700餘名環衛工人身著工裝,默默奉獻,擔當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防疫“衛士”,他們和“幕後者”們一樣,無疑也是“最美家族”中的成員。

建強戰鬥堡壘 勇當戰“疫”先鋒

這些黨組織、黨員幹部和群眾,只是埇橋區抗疫鬥爭中的一個縮影。如今,埇橋區廣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正積極響應區委號召,團結一心,依靠群眾,勇戰疫情,共克困難,譜寫出抗疫鬥爭中一曲曲動人的生命之歌。(楊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