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要如何走现代化科学之路?

HealthBAR


中医现代化之路的方向是中西医结合,但中西医结合却不是简单的谁用谁的问题,也不是中医简单的要求技术所谓的“科技化”。

我对中医现代化的看法是,必须先学好中医,方可以结合西医,而不能反之。

原因如下:

我们都知道,中医,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中国人的世界观,反应了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世界看待世间万物之间的关系的。中医,为什么叫中医,不叫“上”医或者“下”医?中国人为什么叫中国人?是因为生在中国就叫中国人吗?是在中国就叫中国人吗?不是,中国人之所以叫中国人,是因为我们懂得“中”的智慧。

关于“中”的智慧,《尚书·大禹谟》中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允执厥中,是中国人独特的独有的智慧,这个智慧在世界上只有中国人懂,一根不规则的木头怎么才能平衡?就是执中。中不是和稀泥,是平衡,是智慧。

中医恰恰是最能反映这种智慧的医学,每个人的身体都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一旦不平衡,就是生病了,这里的病是一种症状,不是西医里面的病名。这也是为什么中医里面“同病不同方,同方不同病”的原因,因为每个人的平衡不同,导致失衡的原因也不同。

所以,这才是最科学的医学。有人喜欢用实验室的数据或技术去证明,然后说一个事物科学不科学,其实是不对的,实验室或者数据能证明的只是这种技术在当下是正确的,不能证明的就不正确了吗?非也。再说,当下正确以后就正确吗?同样不是,技术总是会迭代,但科学不会。这就是道与术的区别。

有时候你证明不了,他又能解决问题,恰恰说明你认为的“科学”数据还不能到达理解他证明他的层次。

当下,西医大行其道,中医黯然神伤。我们看得到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医学发展,但是,通过这次疫情,我们更应该认识到,中西医结合,未来的方向一定是中医包容西医,而不是西医包容中医。

这里的原因我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古代,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是中国人传统的教育理念,学好中医必然是熟读中国传统经典,而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基因就是中庸包容,这也是为什么不管什么文化到了中国都会被同化,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化自己会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既能够学习你的优点,又不会抛弃我们的优点,这就是文化属性,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带在基因里的,这就是允执厥中。

那么好了,但凡一个能学好中医的人,都会深受传统文化影响,会懂得包容,不张扬。但西医呢?西医是西方的文化思维,西方骨子里是一神教,是具有排他性的,很简单,我们从西药的名字就可以看得出来,抗病毒、杀菌药、抗血压、降血糖等等,这都是对抗思维的体现,是二元对立的思维。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说,中西医结合,必须以中医包容西医而非西医包容中医。因为中医包容西医是天然属性,西医对抗中医也是天然属性。


不是巫山不是云


传统中医不可能现代化。

传统中医总是反复强调:中医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总是强调古人古书古方的神奇疗效。

要传统中医现代化,就是要去掉传统中医都命根子。

传统中医也不可能科学化。

你看看中医的教材就知道:中医与阴阳五行学的论调配合得非常完美,根本没有数理化的概念。

你想用数理化理论根本无从进入。

只有完全推翻中医原来的理论,才能用数理化理解。

如果这样,就不是传统中医了。

现在任何科学技术都离不开数理化理论。如果传统中医能够用数理化质化和量化,就与西医一模一样,那样的"传统中医"还能够称为传统中医吗?


红色土地640


传统中医目前还不能走现代化科学之路,原因在于现代科学目前水平有限,还达不到完全理解中医的层次!

中医与科学是东西方不同思维的产物,他们有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所以中医目前要做的是继承和整理工作,然后需要制定一些行业标准,至于现代化科学之路还为时尚早,时机还不成熟,科学目前在统一场理论未问世前无法对中医进行理论研究。

中医的理论基础是元气论,阴阳学说,五行理论,子午流注,五运六气,人体经络,其核心理念就是气,中医的实质就是气医学,而气到底是啥?现代科学对气确实一无所知,用科学观念看气是一种未知场,那我们暂称为气场吧,中医就是一门调整人体气场的医学,而现代科学目前未达到研究气场水平,古人所说的形而上为之道,形而下为之器;

目前的科学还是停留在粒子的水平,而中医是一种场医学,所以说科学还需要一次重大突破,由粒子进入到统一场的世界,统一场理论我相信将由东方的中国人完成!


元通pyf


传统中医要如何走现代化科学之路?我觉得这个话题包括的范围太广了。所谓现代化的科学,我理解为:数据可靠,重复性好,指标可以量化。

我们传统中医,有很多都是模棱两可的。比如说把脉的时候,有的人认为是细脉,有的人却认为是弱脉。这到底该依什么标准来断定是哪种脉象呢。中医在这里都是靠经验,每个人经验不一样,对于脉象的把握千差万别。然后,再开药方,用药与脉象息息相关。脉象都不能统一,用药就千差万别了。所以中医脉诊时靠经验,很难令人觉得他到底判断对了吗。

以上只是我举的一个例子,说明传统中医有很多都是没有量化的,让人没法重复。现代科学,比如血液检查,基本上在三甲医院,血液的指标不会有很大的出入。这就是指标得到量化,让人能读懂,数据可以重现。

所以,我觉得传统中医要要走现代化科学之路,需要做到:诊断直观,有量化数据;中药材的有效成分也要有量化的指标。


健康知识分享侠


一名现代化的中医医生,要具备西医医生基本的功底,不能完全不接触新事物、新理论,有些西医的诊断检查还是要用到的,中医在诊断时能够结合到西医的检查结果,在治疗时可以更直观,更能有量化的数据,比如在治疗前通过化验是某数值,在经过中医药治疗后数值是在下降,医生的治疗更能有说服力,同样患者也会认可医生的水平。

在临床有些疾病可能根本没有任何症状表现,中医治疗时往往也会根据症状表现结合辩证来进行干预治疗,没有症状的患者往往只能通过辩证来进行调理,如通过相关的检查,再结合中医的辩证,当然治疗更为明确。中医医生一定也是要紧跟形势不掉队,不要固步自封,相信好的中医医生会做到借鉴多学科知识,来提高自己的认识观,总之,最后能达到好的治疗效果才是最大的目的。


中医医生苏林坡


现在中医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真正继承传统医学的精华,改造中医院校的教学体制。中医的理论体系庞大,要求业有专攻但本科5年的时间还是非常紧迫。关键是中医院校的生源混文凭的居多,再加上所谓的“中西医结合”让和中医无关的课程喧宾夺主,这些中不中 西不西的半成品面对患者束手无策。中医应从“娃娃抓起”,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胜过一切责任感。最好的方式是以中医职业院校的形式专业定向招生,化学 物理 数学 外语等和中医关系不大的课程全免或只作为参考。

加大中药萃取的工艺水平。中药的饮片是中医发展的难点,要想中医真正走向市场必须解决吃药难的问题。目前中药制剂南韩 日本以走在前列,但辩证施治却不尽人意因为他们把汉医的思维早被西医的思维取代,所以造成了现在重医轻药的现状,这是中医的大忌。鼓励个体中医行医实行市场化,行不行让老百姓投票倒逼中医队伍业务精益求精。


田书吴


传统中医要如何走现代化科学之路?

很愿意为此主题作答。

这个命题的提法,作者本身就是戴着变色镜横视古老中医的人。就像看一个衣冠不整的人如何走进五星级酒店的大门一样,满怀踌躇。

现代化不就是所谓的高科技吗?发明不用让人动脑子,就能简单用来检测诊断和操作治疗一体的“代”人机器人等,与西医模式有一拼的格式,这是行外人的惯用思维。

这还用难为中医人干嘛?现代的科学这么让人沉迷向往,难道还不能探明揣测出现代中医人只识古方论著的迂腐“古董”脑子?手术打开来研究一番不就“科学”明了了吗?

“现代化科学”这顶帽子确实很耀眼,它只不过是探索世界里一个小小的范围而已。是细化了的“较真点滴”。

要说它能不能融入中医,还要看看“现代科学”的能力。会发明科学仪器,还要深懂中医人的辩证脑子,再把它高标准地合二为一,融入一体,才是现代人所想要的现代化科学是不是?

要说中医能不能利用现代化科学,广泛普及于世界各个角落的临床一线,那可是很轻松的事。

不信吗?你科学有多先进,只要中医人编个程序软件就可以完成诊断技术,只不过使用者还的要好好学习,怎样使用这个软件程序,就像心电图,必须有专业的医师参断,否则,就有多少人愣是不懂它的语言。

别小看古老的中医,它的“土”,只是年代久远而已。但真的如“金”又不土,也不是伪科学,也不是凭空无据的奥玄,只是您还没真正读懂中医。

中医药学是涵盖现代医学所谓现代化科学之外的临床实用医学。

它研究的人体结构理论,范围之大,是一个在空间磁场里不断变化的人体结构力学,也就是人在自然界中的相对对抗能力的互根互长,相互交织,错综有序的种种复杂关系。

要想使中医药这块瑰宝,能广泛地服务于现代人,必须放下医种歧视,真正重视人才。将现代与古典血融与共,才能达到人们所期盼的目的。

——这仅仅是本主的一点片面见解,望与大家共勉!


郁金香184995999


传统中医难道不是正在走现代化科学之路吗?比如中成药,有颗粒冲剂,有丸剂,有膏浆饮剂,有针剂,有喷剂,有贴剂,这不都是现代科学的具体运用吗?还有一个老中医把中草药发展到1500多种,而且是根据现代生物植物的纲目科属种及生态产地进行分类表述便于理解和记忆,这都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呀!说中医难学,真用心学起来,所有法门都掌握也就是个时间问题,可最大优势就是中医看病治疗成本比较低,缺点就是方剂配伍熬制较麻烦,其实我们也完全可以把所有中医理论和操作技术编制成程序输入机器人,由电脑来分析操作,这可能比老中医诊断更可靠,一般一个老中医正当年一天最多也就只能诊断个四五十人,年龄大些一天能保证诊疗三十人就了不起了,因为中医诊断主要靠脑力,不仅要准确运用诊断法门,还要时刻调动记忆审度药方配伍,确实不易,而中医机器人一天可以诊断更多患者,同时也可以教更多学生,未必不可以尝试,凡事都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要说此疫唯一好处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培养历练出一大批医学优秀人才,通过医疗工作者们大胆的实践,孕育出更多科学成果自是必然,实践出真知,智慧的劳动才能促进中医科学地发展,这是一个通过具体努力慢慢递进的过程,哪里可能就一下子全都搞成中医科学现代化呢?!


宇波3687


回归大自然,中医天人合一传统中医如何走现代科学之路,真要走起来怒怕现代科学医学束手无策,为什么?因为真正的科学源来自大自然的智慧。中国传统中医有几千年文化历史传承,理论博大精深,现代科学未必看懂,能理解,(因为研究的观点视角在肉体上,忽略|了虚体的重要性,信息,径络,阴阳等等的致病的真凶,治疗顶端的科学之法一经络信息,)单从这儿方面就违背自然医学治疗法则,自然人类用自然医学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健康是最合适不过了。

现代科学当医生不能治疗自己的病,离开仪器不会看病治疗,专家死于本专业的病还少吗?。西医看似科学,病人到了医院什么检查都上,花了好几千元甚至上万都无结果,一个小小的感冒发烧都要发费几百上千元,旧病未好新病又来了,这就现代科学医学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后患无穷,多少病人终身服药,癌症化疗,放疗,手朮都治愈了吗?,连病因都不明,如何治疗??这是真科学还是伪科学?。

在信息时代的到来,是人类发展客观的现实,中医天人合一是传承伟大中华民族中医理论与医朮,是真正的自然科学医学。现在处于信息医学的前沿,因为人体小自然的头顶信息区与大自然是合一的,信息是高静态,高密度光子区,外强光围隔线是人体众神经线的根糸。信息内十字上与大自然信息合和,下系恩顶中的体信息中心,胸中心光环,左右脸顶到下小肚是经络中心口,这里面是天人合一的信息,。

(1)人体经络医学信息是自然信息

(2)中医医朮学信息

(3)中草药应用信息

(4)人体眼睛信息生化区,邪淫罪业导致的结,粒,块,瘤大病处理与非处理。

(5)医德与大众预防

(6)医德文化文明的永续必要性

以上六条医疗信息没有西医信息的存在,人体信息是生命对应信息,人类要逐步认识自己,认识人体虚实体结构,在天人合一信息区,因人体内无数生命活力细胞,不管是脑高光还是体细胞都用自己不同的神经光微波动外荡于大自然无限旋动合和。来实现细胞生命旋动活力与联动。经络的自然呼吸,面对天空无数星体,包括我们的地球都在大自然中浮动。小小的人粪只有顺应大自然规律。获取人体虚性的扩大,让生命远航,中医天人合一让人类医学展现信息医疗伟大前景,预防与治疗,中医中药信息使强有力的自然医学医朮指导人类进入崇尚道德文明时代。向高素质前行,自然信息治疗定有一批优秀中医人材进入。回归大自然,永远回归大自然/


如墨轻风


中医向前迈进是很必要的。

中医理论是在几千年前“黄帝内经”的基础中延续下来的,是一套完整的理论学说。

但是由于当代条件的原因,只能以当代的认知深度来阐述。

虽然推导的道理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千年后的今天来看,对于其中因果关系的因素,是需要接合现代科学认知来继续补充内容的。

现在有很多“中医”人虽然嘴里讲着一些“内经”的语句,却不知其然,对“黄帝内经”的理论并不理解,理论不能与现代接轨。

所以中医虽然目前还不能“数据化”,但理论上要应该能用现代科学的认识解释。

只有给“内经”理论注入“生机”,向现代迈进,才能使“中医”得到发展。

希望“中医学者”们为把“内经”拉进新时代做出努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