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良知的人总是被没有底线的人践踏,难为自己,所以人为什么要有良心呢?

邓凌毅


有良知的人总是被没有底线的人践踏,难为自己,所以人为什么要有良心呢?

《孟子·尽学》“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也,良知也。”良知是天生的,是对自己和外界的良好判断能力,良知即至善,即天理。

俗话说:“患难之处见真情,危难之时见人心。”当下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正是中国同胞的“国难”时刻。如何化解“国难”,专家给出了没有成本的解药“不出门”,从现实看这个解药并没有赢得有些人真正的认同。躺在沙发上(床上)看着电视、玩着手机,依然抱怨生活是多么的无聊。社区和物业劝导少开车少出门时,不予理解配合,甚至是虎视眈眈说:“大题小做,病毒离我们还很远”。这种人不会自我约束,不会愧疚,不会心有不安。换句话说,这种人没有作为人的底线,不懂何为道德。他们即使做了坏事被抓到,也只是感觉自己遭受了表面上的惩罚,内心丝毫感觉不到伤害别人所遭受的痛苦。

人生在世,谁能够离开社会而生存,谁没有受过别人的恩惠?看看那些面对疫情 勇敢逆行,疫情面前 他们勇敢地坚守一线,用忙碌的工作状态诠释了“责任担当”。疫情肆虐,人间有爱,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一个人,干了坏事知道羞耻,做了错事知道愧疚,受人恩惠知道报答,这就叫有良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知愧的前提是知道自己的弱点、缺点和错误。人生的最高境界,不是高官厚禄、锦衣玉食,也并非遥不可及、高不可攀,而是“问心无愧”!

这世界的道理本来就简单,关键是良知。良知即使站在最无耻解释的层面,都不能突破如下底线,就是人禽之别。有良知的人总是被没有底线的人践踏,这种人就是良心喂狗了、狗良心了,不过是衣冠禽兽而已,管子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把耻列为维系社会、国家存亡的支柱之一。知耻,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相反,人若无耻,就会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不可救药。这就是俗话说的“人无廉耻,无法可治”。我没有理由质疑那些人的良知,但是我愿意看到的是“知行合一”,我更想知道在国难当头,你加油了吗?


烦人憨憨


选择良知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道德、人格尊严,保留内心的光,并不是为了获得利益,也不是为了战胜没有底线的人,所以孔子说君子固穷。

良知总被不道德践踏只能说是社会大环境出问题了,良知不被保护会使一个社会走向堕落,最终人人自危,互相伤害。

良性的社会环境会使人人崇尚良知,即便是性恶之人也得保有做人底线,从而人人都可过的体面,光明,和谐。



河洛宜人


在这个问题里,前提不是那么准确。首先,没有底线是不准确的,再强势再恶劣的人做事,他也是有底线的。不信的话你让他随便杀个人试试?

其次,那些人践踏和难为决不是因为你善良,没有谁闲着没事儿干去欺负善良人玩。被人践踏是因为你拥有他们需要的利益,而且你不顺应他们的意志,你的实力还不够,他们认为欺得住你,能把你拥有的东西霸占到他们手里。再加上你软弱退缩,不敢与其相争相抗。才助长了他们的恶行。

善良不一定非得受他人欺负,有良知也只是遵守公共道德,不欺负弱小,不欺负他人。不要总是把弱小当成善良,一味地退缩助长了坏人的气焰也不能算善举。革命和阶级斗争也不一定就不是善举,推翻三座大山的壮举更不能说没有良知。良知和做事的风格不是一种概念。实力才是真家伙。


梦113300796


看来这个问题 很少有人愿意回答。的确,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难题总得有人来答,我就不自量力,冒失一回,权当一块探路石、一块引玉砖吧。

“良知总是被没有底线的人践踏,”这种情况在社会生活中时常会有,有时甚至是常态。所以便有了“诚信是诚信者的墓志铭,欺诈是欺诈者的通行证\\\

南阳耕夫


这句话不十分正确,应把总是改为有时。因为正气大于不正之气,这一点应该肯定。人总要有良知,也可以说是良心,更应有凛然正气(或谓正义和共识),古训言:邪不胜正,正义始终战胜邪恶的,更应把邪恶踩在脚下!人没有良知(良心),即是邪恶、歪风,那毕竟是极少数,不堪是被踏,而是要把它扳倒的!


直又直


1、个人认为,良知并没有被践踏,做为“整体互利机制”,这是人类祖先赋予我们的进化能力——人类恰是靠这种“整体互利机制”才在远古时代脱颖而出,战胜各种强大对手,获取食物,实现分工合作。

2、个人认为,良知也不是本体,我们追求良知、拥有良知是为了让我们过得更好——良知的本质,是一种功利主义源头。

3、良知可能调整的是个人长远利益、整体利益,所以会显示出“暂时被无底线之人践踏”,因为“无底线”之人,“践踏良知”之人,一般追求短期利益。

4、个人认为,情感中的“善念”,是良知的情绪之表达形式;情感中的“恶念”,是“认知”中的“恐惧情绪、完美主义、简单思维、施虐倾向”之表达形式——良知是认知的一种。所以,如果你的“良知行为”含有以上几种情感倾向,“良知思想”有可能会变为“行为之恶”,这说明良知有边界。

5、人不是要有良知,而是你骨子里可能就含有良知——根植于基因、血脉之中,每个人都有。在思考别人“做恶”的过程中,要防止“恶之谜思”。“恶”会有镜像错觉——你觉得别人的“恶”,恰是别人觉得你之“恶”。而且,很多“恶”,对于“作恶者”来说,他(她)们的感觉是“理所当然”。

6、有些人天生“匮乏良知”,有可能是因为他的大脑“杏仁体”不够发达,无法感知别人的情绪,尤其是别人的恐惧情绪。

7、深入地理解“良知”,可能才能更好认知良知、拥有“更多更好”的良知。不过,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良知、道德、秩序、集体一类的确定性“熵增”,会引起全系统某些地方的加倍“熵”,所以,良知的对立面不可能会被消灭——“恶”不可能被消灭。这个世界的本质,是趋于不确定性和混乱的。在政治学上,这不由让人联想起波普尔的话:“任何试图建立人间天堂的结果必然是造成炼狱,因为这会导致不宽容。”




罗尔斯正义


有良知的人总是被没有底线的人践踏。人为什么要有良心呢?

做人有良知或无底线!这些都与当事人的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社会阅历等因素密切相关。

总起来说,有良知是关于人们道徳情操积极向上的一种评判标准。无底线则是关于人们道德情操丧失的一种评判标准。从整个社会生活的运行、发展及其需要看,社会生活需要人们具备良知,具备良知的社会成员是广受社会尊重的,行为无底线的社会成员则是被社会所不齿的,就是说,有良知的人能够得到社会尊重。

基于‘’人在社会生活中是希望得到他人尊重‘’的这一心理需求,人们都会以“得到他人及社会尊重”为荣!这大概就是人为什么要有良心的基本缘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