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彈量、航程全面超越,“海空悍將”殲-16將完全取代殲轟-7

在上世紀80年代,赤瓜礁海戰的發生暴漏了海軍嚴重缺乏遠距離空中支援能力和對海攻擊能力,在此背景加上海軍的堅持下,一飛院自籌資金開展了殲轟-7“飛豹”戰鬥轟炸機的研製工作。1998年殲轟-7正式定型並裝備海軍部隊,成為我國脫離蘇式設計思維、真正自主研發設計的第一款戰機。

載彈量、航程全面超越,“海空悍將”殲-16將完全取代殲轟-7

殲轟-7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海軍的“燃眉之急”,6噸半的載彈量在當時已經算是不錯,最大3650公里的航程,超過1500公里的作戰半徑則是讓海軍較為滿意的地方,也正是如此殲轟-7遠距離的對海打擊能力和較長的滯空時間,對守衛南部海域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載彈量、航程全面超越,“海空悍將”殲-16將完全取代殲轟-7

不過,一飛院畢竟是搞運輸機和轟炸機出身的,在研製戰鬥機方面經驗不足,所以殲轟-7在性能方面更偏向於“轟炸機”,雖然有著較強的對海、對陸打擊能力(後來有了空軍型),但殲轟-7的機動性能一般,對空打擊能力較差,不能狗鬥、纏繞,在作戰任務方面較為單一。

載彈量、航程全面超越,“海空悍將”殲-16將完全取代殲轟-7

而且,殲轟-7“飛豹”的穩定性也有所欠缺,在海空軍裝備總共約250架的殲轟-7中,至少發生過10次墜機事件,而且是“十摔九亡”,事故率和傷亡率都比較高,有說這主要是殲轟-7低空低速性能和彈射座椅的問題,在新新生產幾十架已經解決,不過這也註定了早期生產的殲轟-7在未來將加速退役。

載彈量、航程全面超越,“海空悍將”殲-16將完全取代殲轟-7

而殲-16就不一樣,殲-16的定位是多用途戰鬥機和殲轟-7的戰鬥轟炸機並不相同,但這並不妨礙殲-16未來全面接替殲轟-7,因為殲轟-7的遠距離對海、對陸打擊能力殲-16都具備。殲轟-7的最大載彈量為6噸半,殲-16卻可以達到12噸;殲轟-7超過1200公里的作戰半徑,而殲-16作戰半徑能超過1500公里。

載彈量、航程全面超越,“海空悍將”殲-16將完全取代殲轟-7

而且,殲-16多用途戰鬥機還可以攜帶海空軍幾乎所有的空基導彈,打擊能力更山一層;殲-16還裝備有有源相控陣雷達、最大超過35噸的起飛重量、不俗的機動性以及對空打擊能力等各種優點,可以說殲-16多用途戰鬥機對殲轟-7“飛豹”戰鬥轟炸機是全方位的超越,十足的“海空悍將”。

載彈量、航程全面超越,“海空悍將”殲-16將完全取代殲轟-7

總體來說,殲-16多用途戰鬥機對殲轟-7“飛豹”戰鬥轟炸機在性能方面是全方位的碾壓,殲轟-7能執行的任務,殲-16都能執行而且做得更好;殲轟-7不能做到的,殲-16依然可以升任,所以目前已經裝備超過120架的殲-16,在未來全面替代殲轟-7只是早晚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