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变形,只因你“想赢怕输”的心理

最近写了一篇文章《做交易,急功近利的想法真的很可怕》,很多朋友看看过之后私信问我,对于交易变形的问题,和别人在一起,尤其是经历过系统性学习的交易者,更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

在有老师带领,或者大家都在一起的时候,交易做的中规中矩,一旦自己回到家里,没有了人监督,就会面目全非,做的什么也不是。

就像文中所提的那样,不该做的机会去做、小级别的机会也开始尝试、由于止损太多,亏损惨重后,就连尊崇之上的止损,也开始变得不那么果断、纯粹,回过头来总结自己,这些,本不该出现在账户上的交易,却做了一次又一次。

交易环境的改变,会降低纯粹性

记得我刚学习交易的时候,有一个女学员,从广州那边来学习突破交易,家里有自己的生意,她因为对这种交易模式了解的很深刻,看到老师的盈利后,下定决心出来学习,立志是要做出一番业绩的人,和家里商量,准备用一个月的时间,课程学完要半个月。

她比我们所有人都努力,可能是因为时间不像我们这些人这样自由,老师讲一个品种,或者一段操作过的行情,她都要打开电脑,抓紧时间翻出来,找找这段行情,备注下当时老师是怎么做的,然后记录下来。

交易变形,只因你“想赢怕输”的心理

思维差异

学完之后的半个月,她做的最稳,一笔一笔严格按照学到的来执行,当然效果非常好,大多数人不是止损犹豫砍大,就是进场时机没把握好,该进的没进去,错失机会,只有她认认真真的做。

一起做交易,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因为她家里还有孩子,就回家去做了,刚开始还能看到她在群里发的成交单,后来就越来越少了,即使发,发现很多都是亏损的交易,她自己在群里说,家里事太多,有点时候看着盘,忙别的错过了行情。

想着看好的机会,错过了多可惜,就追一把,然后不是追在回调的顶部,就是追在反弹的底部,然后便是止损,开始出现亏损,心态就不好了。

大家一起做的时候,互相监督,收盘后一起交流,始终处于这样一个氛围中,就不会有太多的想法,只是想着分析后,制定的交易策略,如何去完美的执行。

别人的赚钱效应

交易变形,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别人的赚钱效应,也会影响你的交易心理,继而影响到交易的结果。

有人问,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先来说一个简单的例子,股票市场开户人群,什么时候最高,肯定是大盘涨势最强的时候,最疯狂的时候,有一组统计数据最能说明这种现象。

交易变形,只因你“想赢怕输”的心理

新增开户数与大盘指数

大多数的交易者,都是看到别人赢利之后,才不顾一切的跑步进来,生怕再晚一秒,就赚不到钱一样,结果呢,往往这群疯狂跑进来的人亏损的比重最高。

最近看了一本关于P2P投资的书籍,作者也是看到同学在市场上赚钱以后,不顾一切的进来,对这个市场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接着暴雷,投入的如e租宝,都是一个又一个的亏损,他很困惑,亏损了却不知道为什么。

便静下心来学习,通过研究论坛、网页、群,来找原因,最终他发现,这些都是庞氏骗局,可这些庞氏骗局吸引的正是冲着高收益来的人群,15%的年化收益,不用宣传,直接都有大批的客户进来,这些人都是抱着盈利来的。

说这些扯的远了,我想说的是,交易动作变形了,不是别的,是你太想赚,并且赚不属于你的那部分利润,心乱了,手也就跟着乱了

押上你承受不起的“赌注”

曾经有一个非常尊重的交易前辈说过这样一句话,哪是市场变化了,是你的心跟着变了。

他在去年操作过棕榈油、也做过玉米,棕榈油5000附近,进场几次被行情震荡出来,再度进去,又被洗出来,第三次看着行情起来,感到信心不足,就放弃了,正是这次开启了1400点的行情,一手单子也就是赢利14000块钱。

交易变形,只因你“想赢怕输”的心理

棕榈油与玉米走势对比

从棕榈油出来后,他盯着玉米,每天眼睁睁看着价格上涨,愣是没有进一手,不断在玉米上买多单,也赚到了一部分利润,但相对棕榈的波澜壮阔,差距可是太远了。

后来我问他,你后悔吗?他喝了杯茶水,问了我一句,你看过金刚经吗?

我说看过,南怀瑾老先生写的《金刚经说什么》,他说,其实这一切都是果,你也可以理解为你的大局观所形成的果。

他这波交易之后,总结过很多次,为什么棕榈油的行情,看到了,也分析了很长时间,却没能做好,原因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把开仓看的太重了,因为看重的机会,进场就希望是对的,当错了第二次之后,他就开始怀疑自己,还是因为怕输。”

我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总会提起行情都是在不断试错中,找到趋势性的机会,从而获得了大的盈利,虽然我也知道,这种逻辑,不过尝试多了,被市场止损两次以后,我也会心生不安,没有了第一次开仓的勇气,怕再次止损。

可能这是格局观不够大,或是心态还要锻炼,一切都是与自我的博弈,不断的精进,只要方向对了,每天进步0.01,一年下来可就是37.8倍的利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