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口轻原因多,饵料的动态效果、味型,刺激鱼的视角、嗅觉是关键

鱼情复杂多变,是如今鱼愈发难钓的重要原因,轻口鱼的存在又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所以称为轻口鱼,是由于绝大多数类似的鱼吃饵动作缓慢、轻微,力量小,反馈给浮漂的信号微弱,钓鱼人也不宜观察漂相。本文讨论的重点便是轻口鱼形成的原因及垂钓情况鱼的几个技巧。

鱼口轻原因多,饵料的动态效果、味型,刺激鱼的视角、嗅觉是关键

轻口鱼形成的外因、内因

任何事物的成因、结果往往有外因、内因,轻口鱼的形成也不例外,那么两者是如果致使鱼的正常摄食变得口轻呢?具体如下。

1、轻口鱼形成外因

首先是水温,每个鱼种都有其最适宜的水体温度,这是鱼长期生活在水里逐渐适应环境的结果。比如鲤鱼的最佳水温是20-30℃,水温一旦低于或高于这个数值,其活性或多或少受到影响,特别是冬季水温低,水温在0-10℃的区间时,鲤鱼开口动作缓慢,常用嘴唇轻触饵料,或缓慢吸食,或咬饵后再转身离开,觅食不积极、口轻的情况突出。另外当水温剧烈波动时,鱼需要通过体液调节体温,有强烈的不适感,此时鱼口也轻,严重时毫无觅食欲望。

其次是溶氧量,水体里含有的溶氧量越多,鱼越兴奋,活性越高,鱼喜欢逆水游弋便是具体的表现之一。

而溶氧量少特别是阴天、气压低的时候,鱼会上浮到上层溶氧量高的水层,夏季常见的浮头现象便是溶氧量过低所致。此时如果扬竿钓鱼,鱼口都偏轻,也会出现鱼缺氧而停口的情况。除去上述两个常见的原因,水质、鱼受到惊吓都会引起鱼吃饵口轻,这里不再详述。

鱼口轻原因多,饵料的动态效果、味型,刺激鱼的视角、嗅觉是关键

2、轻口鱼形成内因

轻口鱼的产生有外因,也有内因,这里的内因主要强调的是鱼自身的物理方面的健康状况。常见的黑坑及封闭水域的老钓点,活跃在这里的鱼被多次钩挂后,强烈的疼痛感不断刺激鱼的神经,久而久之形成记忆,再次遇到同样的钩饵,摄食变得谨慎、小心,吃饵动作轻缓,有时变得还非常狡猾。除去最为常见的上述原因,有些鱼在春季、夏季,水温回升过程中,容易被寄生水体、食物的有害细菌感染、生病,鱼又明显的不适感,行动缓慢、开口摄食动作迟缓、轻微。同样,除去上述两个常见原因外,还有其他这里不再赘述。

鱼口轻原因多,饵料的动态效果、味型,刺激鱼的视角、嗅觉是关键

轻口鱼的垂钓技巧

上文对轻口鱼形成的原因做了描述,不管内因、外因,对鱼的影响大致相同,要么活性低,见到食物不幸福;要么吃饵动作轻微,不宜钩刺,所以垂钓情况鱼的垂钓、方法技巧,也基于上述原因展开。

首先在饵料商品面饵上做文章。与蚯蚓、红虫等活饵相比,面饵的味型可调,适口性可改,优势明显。钩饵入水后,下落过程中,不断与水流接触、碰撞,外层粉末状的细碎饵料脱落,进而雾化当钩饵钩饵就位后,会在下方形成柱状雾化带,气味分子向周围传播、扩散。气味浓度以钩饵为中心,向外延伸逐渐淡化。这个过程中饵料对轻口鱼的吸引通过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气味刺激鱼的嗅觉,激发它的摄食欲望;二是饵料不停脱落、雾化,极具动感,刺激鱼的视觉神经,激发它的捕食兴趣。因此,不仅要求饵料味型适合鱼的偏好,而且饵料尽量做到蓬松、雾化好。

鱼口轻原因多,饵料的动态效果、味型,刺激鱼的视角、嗅觉是关键

其次人为改变钓饵的动作轨迹,刺激鱼的觅食兴趣,最为经典的便是逗钓。长竿短线传统钓法,先把长竿伸到钓点上方,钩饵接触水面,下压竿稍,钩饵缓慢入水,直到设定水层。缓慢上提竿稍,钩饵徐徐上移,再慢慢下落,反复多次。饵料上下浮动类似在水中不停游动的小虫,鱼对小虫的熟悉度远大于饵料,加之饵料的浓郁的气味,两者在动态及味型分别刺激鱼的视角、味觉,效果显著。

鱼口轻原因多,饵料的动态效果、味型,刺激鱼的视角、嗅觉是关键

后调整垂钓方式,飞铅钓法便是其中的代表。与普通线组相比,飞铅线组的铅坠并非紧靠8字环,而是上拉10-15公分,极端情况下,紧贴浮漂的下脚,相当于最大程度的延长子线长度。当钩饵入水后,铅坠质量大,迅速沉入水中,带动钩饵下落,并且以浮漂为中心做钟摆运动。浮漂、铅坠就位后,钩饵以铅坠为重心继续做钟摆运动,直至钩饵着底。

整个过程起到两个作用:一是钩饵缓慢下沉,饵料不断雾化、脱落,动感十足,刺激鱼的视觉神经,激发鱼的捕食欲望;二、饵料穿越不同水层,兼顾各个水层的鱼种,最大程度的不错失各个鱼口,特别是对于轻口、鱼情差的情况,格外重要。不难看出,调整的垂钓方法,也是诱鱼吃饵。

鱼口轻原因多,饵料的动态效果、味型,刺激鱼的视角、嗅觉是关键

写在后面

本文首先对轻口鱼的成因,包括内因、外因做了介绍,再对针对轻口鱼所采用的垂钓技巧、方法做了描述。可见,鱼的轻口是各因素作用后的结果,主动摄食的兴趣、欲望大减;钓鱼人所采用的技巧、方法,不论是饵料的雾化,饵料的挑逗,还是钩饵缓慢的下落,均是在气味上诱鱼,视觉上刺激鱼,从而激活鱼的摄食欲望,促使其吞食上钩,其本质也是主动诱鱼,最大程度地激发鱼的摄食兴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