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重点领域企业复工率近4成

一手严防严控,一手抓紧复工。2月10日,广州市南沙区众多制造业企业正式复工,口罩管够、饭菜管送、严出严入、提前预演……南沙复工企业拿出了扎实的防控手段,全力做好疫情影响下的开工。

记者从南沙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截至2月10日16:30时,已收到541家区内工业企业的报备复工申请,后续报备企业还在不断增加。据了解,南沙区包括人工智能、商贸服务、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重点企业共124家,2月10日已有47家复工,复工率近4成。

此外,区内众多商业企业、金融和科技企业也通过采取远程办公、错峰上班或轮班方式复工,相关部门正陆续向企业开展复工前指导,积极宣传复工后的防疫知识,以及突发事件处理应对措施。

南沙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重点领域企业复工率近4成

据了解,在复工前夕南沙区推出了一系列指引和措施也让企业倍感温暖。“具备防控机制到位、员工排查到位、设施物资到位、内部管理到位、宣传教育到位等5个条件的企业才能复工复产”,南沙区人社局给出了明确的复工条件指引。与此同时,南沙区还出台了包括延期纳税、奖励生产、租金减免等在内的“关爱企业共克时艰的十条政策措施”,并对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加一定规模的工业企业给予最高3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员工先预演后复工 今年产值要冲百亿

2月10日上午7点,在分批、错峰前往饭堂就餐后,2063名工人在排队登记健康情况和消毒后,回到自己的岗位上,用熟练的操作结束这个不一样的春节假期。这是记者在位于珠江工业园的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看到的复工情况。该企业负责人汪小进告诉记者,当日复工人数达2063人,复工率为52.43%,预计在10-15天内人员补充到位后复工率可达98%。该企业是美的集团家用空调事业部下属的重要生产基地,2011年建成投产,2019年产值已超过80亿元。

在生产车间,记者看到这里大多数机器和设备实现自动化操控,戴着口罩的员工大多在屏幕前观察机器情况,不时做出调整。据介绍,该企业拥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自动化空调生产线,经过不断改造升级后,原来该企业需要8000名员工能创造的产能,现在仅需3700名员工即可达产,在人力资源成本上有显著的节约效果。

汪小进表示,上周南沙正式发布的《广州南沙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关爱企业共克时艰的十条政策措施》文件中,有两条是“减轻企业负担”和“奖励工业企业增产”,对他们吸引力很大。“我们决心全力争取,预计2周内完全恢复产能,全年目标超826万套冲刺,力争2020年产值超100亿元!”

南沙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重点领域企业复工率近4成

“往年我们是初六复工,今年我们向区里报备复工登记得到确认的回复,2月10日开始全面复工。”汪小进表示,今年的开工准备工作必须做得比往年更加充足,首先是生产和防护物资都要到位,该企业目前的口罩、消毒水、体温仪、护目镜等物资储备足够全厂员工使用两周,另外还有大量物资在途。

在摸查复工员工健康情况上,他们仔细了解每一个员工在假期里去过的地方,确定936人因为身在湖北、买票困难、在当地观察的原因需要延迟返工。此外,有720名员工于前段时间早已返回南沙厂区,但搭乘过公用交通工具,他们也设立单独宿舍区让部分员工隔离观察14天后返岗工作。

除了口罩管够、饭菜管送、严出严入等举措,该企业在复工前还进行10个场景预演,包括入厂预演、办公要求、生产要求、洗手间要求、就餐要求、宿舍要求、应急预演要求、第三方人员要求、返厂要求等,确保复工和防控并重,每个人员对这些要求落实到位。

春节奋战不停歇 全力保障民生供应

2月10日上午,在南沙港区,一艘名为“顺风520”的集装箱船缓缓向码头靠泊,戴着口罩和安全帽的工人们控制着龙门吊和小车,将船上的一个个集装箱装卸上岸,叠放到堆场上。

记者了解到,港口行业涉及国计民生和对外窗口,春节期间,港口生产一直没有中断,截止2月8日广州港集团在岗上班8840人(含劳务承包工),生产现场在岗上班比例达67%,其中南沙港区在岗上班3107人(含劳务承包工),生产现场在岗上班比例76%。非生产一线、保障性单位和部门人员自2月2日假期结束后,为减少人员聚集,鼓励采取弹性上班、远程办公等灵活上班方式。

南沙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重点领域企业复工率近4成

“我们要求船员都不能上岸,如果有特殊要求,需要提前6小时申请,一条船只允许一名船员上岸。”南沙港区二期码头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整个春节都是24小时上班,今年春节在岗的人员不比往年少,保障在特殊时期货物经广州港安全存放并顺利进出。

随着南沙港区水果进口知名度的提升,春节期间,南沙港区又迎来大连毅都的6个车厘子柜和来自东南亚的4个椰青柜。南沙港区克服春节长假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积极配合船东、客户做好柜子的接卸、搬移、查验及提运,获得客户的好评。截止目前,南沙港区共接卸冷冻榴莲20柜、鲜龙眼20柜、椰青86柜、牛油果5柜、车厘子183柜。

南沙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重点领域企业复工率近4成

据统计,一线装卸码头作业单位全年365天全天24小时无休作业,保障电煤、粮食、液化石油气的接卸工作,为疫情期间珠三角地区的能源、食品等民生供应提供有力保障,顺利实现“保生产”“保供应”双目标。 广州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均完成月度指标,其中砂石、石油化工品、商品汽车和外贸煤炭同比分别增长65.2%、8.1%、6.7%和3.6%,生产经营实现平稳开局,为完成全年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此外,1月份共接卸电煤64.4万吨、粮食133万吨、液化石油气3.6万吨,有力地保障了新冠疫情期间珠三角地区的能源和食品等民生供应。

政府十项措施暖企 企业复工“五到位”

具备防控机制到位、员工排查到位、设施物资到位、内部管理到位、宣传教育到位等5个条件的企业可复工复产。记者了解到,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促进广州市南沙区内各类企业节后有效防控疫情、有序复工复产。

日前,南沙区人社局正式印发《广州市南沙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级响应期间企业复工稳岗就业工作的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就辖区内企业复产复工的相关防控要求、防控管理以及人社系统的扶持政策、政务服务、劳动关系工作等方面作了具体指引。

南沙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重点领域企业复工率近4成

数据显示,南沙区内工业企业正在大面积复工。记者从南沙区工信局获悉,截至2月10日16:30时,已收到541家区内工业企业的报备复工申请。值得一提的是,南沙区还利用区内中科院软件所的优势,上线企业复工报备系统,该系统通过线上备案复工的形式,全面覆盖广州市对复工的“五个到位”要求,指导企业做好复工所需的各种防控准备,确认企业防疫设施准备和规范复工。

该系统采用区块链技术,确保企业如实填报,形成了一套企业上报和承诺、政府在线备案等快捷流程,提高复工效率、降低安全生产隐患。南沙区还成立了由多个职能部门组成的工业企业复工现场核查工作小组,对照“六个落实”进行现场核查。

2月9日,《南沙区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报备制度的工作指引》正式发布,全区工业企业2月9日后将按照“分类管理、严格防控、实施备案、加强监督”的原则逐步复工复产,依托区块链技术,实施企业复工复产报备制度,突出落实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

该指引提出,南沙区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将分类推进。第一类为优先保障复工复产的企业。第二类为稳步复工复产企业,南沙区将支持生产自动化程度高、生产卫生条件好、员工数量少、新投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涉及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的企业复工复产,并支持制造业企业结合当前形势进行生产线智能化提升。第三类为审慎复工复产企业,南沙将对国家发展改革委2019年10月修订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限制类和淘汰类企业复工复产进行严格控制。

南沙区还出台了《广州南沙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关爱企业共克时艰的十条政策措施》。政策重点解决企业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现实困难,分类施策、精准施策,鼓励有资质的企业参与防疫物资和重点应急生活物资生产,帮助因疫情影响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企业平稳发展,携手企业闯关夺隘、共同发展。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耿旭静、董业衡、黎旭阳 通讯员 罗瑞娴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黎旭阳、耿旭静、董业衡 通讯员 罗瑞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