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一些细胞战胜不了病毒,那么能不能用病毒攻击病毒?

伤感物语


病毒并没有自主移动和识别的能力,它们象把钥匙一样,随机遇到能开锁的细胞,打开门进去繁殖。病毒的一生要么在繁殖,要么就是去繁殖的路上。如果一定时间内走不到繁殖场——也就是另外一个人体,就会死光光。隔离,就是让病毒死在寻找新繁殖场的路上,是目前防控病毒疫情最主要,最有效的策略。

下面开个脑洞。假设有另外一种病毒,与致病病毒异性相吸,只要相互遇到就宽衣解带——也就是打开蛋白质外壳,紧紧拥抱,而且还是恰好使用了打开人体细胞密钥的触角相互拥抱。那么它们一旦如此成双配对,就失去了侵入人体细胞的能力,变成无害病毒,也因此再也无法进入人体细胞繁殖,很快就会灭绝。

先不说这种病毒能不能制作出来,即使制造出来,它也进入不了细胞内部,抓不到细胞内部的目标病毒,而且还容易被免疫系统干掉,无法成为特效药物。

但这些小东西可以制成消毒液,引诱环境中的病毒与自己结合,变成合体无害病毒,相拥着同归于尽。

用一种病毒勾兑另一种病毒的消毒液,关键技术是生产目标病毒的亲和体,如果有这种任意摆弄分子的技术,何必还大费周章的制造一种病毒啊!


欧比旺罗克


不能。

由于病毒要寄生在细胞内才能生存繁殖下去,病毒和病毒之间只有竞争关系,而没有一方把另一方消灭的情况。一种病毒感染人体细胞后,会利用细胞内的资源进行复制,直到这个细胞裂解死亡为止,然后大量病毒开始入侵另一个细胞进行复制繁殖,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机体衰亡。

就算是人体感染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病毒,这些病毒对于所入侵细胞内的资源利用效率不同,即使不同病毒间存在竞争关系,但对于入侵的细胞来说,感染一种病毒和感染多种病毒的结果并没有两样,最终被感染的细胞还是要裂解死亡。并不存在多种病毒间的“以毒攻毒”关系。反而多种病毒会加速机体的衰亡。

寄希望于不同病毒间内斗使机体恢复正常,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我觉得,冠状病毒的外层是蛋白质…因此,凡是有强烈分解分化蛋白质的东西都应该都对抑制治疗防治有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