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最需要的不是良好的物质生活,而是妈妈的陪伴

不愿再玩我的洋娃娃,不愿再唱小班的歌呀,好想吃妈妈做的饭菜啊,好想听爸爸讲的童话。

我亲爱的爸爸妈妈,外面工作辛苦啦。我最爱的爸爸妈妈,你不用把我牵挂,我会听话会听爷爷的话,懂得礼貌不吵架

我会听话会听奶奶的话,好好吃饭快长大,我会听老师的,认真读书学文化,其实我最想听的话—是你的话。

听女儿唱儿歌,我却湿了眼眶,因为在25年前我也曾是,一名留守儿童。

只是没想到25年后,在老公的村庄里,还有那么多的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最需要的不是良好的物质生活,而是妈妈的陪伴


在村里有这样一群妈妈,她们常年不在孩子身边,孩子交给老人照看,她们的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

出门在外的时候,总是为没有陪伴孩子而感到遗憾,现在因为疫情假期延长,本以为有了充裕的时间陪伴孩子,令人意外的是没几天她们就宁愿去打工。

孩子和妈妈不亲

有几个年轻妈妈,在孩子断奶后,就把孩子留给老人照顾,过几个月回来,孩子就不认识妈妈了,不肯要妈妈。

就像小严一样,她在女儿10个月的时候,把孩子留给婆婆照顾,自己去了外地打工,年前回来的时候女儿已经一周半了。

留守儿童,最需要的不是良好的物质生活,而是妈妈的陪伴


小严对于女儿来说就是一个陌生人,孩子已经不认识自己的妈妈了,当小严微笑着伸出双手想抱抱女儿,没想到孩子怯生生地看着她,满脸的惊慌,

小严慢慢的挪过去抱住了女儿,没想到女儿连踢带打,哭着喊奶奶。

孩子不让妈妈抱,也不让妈妈亲,甚至不让妈妈接近自己,整天都寸步不离的跟着奶奶。

孩子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

龙应台说:"对于教育孩子,除了言传身教和陪伴,没有任何捷径可循。"

父母常年在外,孩子不知不觉就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例如自理能力差,都5-6岁了吃饭还要奶奶喂;几乎整天都躲在屋里看电视;喜欢吃零食吃饭挑食。

妈妈看到了自然是看不下去,就想管管孩子,结果一管孩子老人就来护犊子,每次都以吵架结束。

孩子不爱学习成绩差

孩子不爱学习,考试成绩差。小云的儿子三年级,她知道孩子成绩不好,但没想到会差的离谱,这次期末考试全班倒数第三。

留守儿童,最需要的不是良好的物质生活,而是妈妈的陪伴


她本想着乘假期好好帮孩子补补课,结果自己家的野猴子,一放假就只知道玩,一连几天一个字都没写,小云好不容易,揪着儿子写作业,还没写几个字就哈欠连天,小云也很无奈。

婆媳矛盾升级

婆婆等着儿媳妇说一句谢谢,儿媳妇却等着婆婆说对不起。

婆婆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带了一年孙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结果儿媳妇不懂感恩也就罢了,还整天嫌弃自己没把孙子带好。

就像四婶说的:"我只管孙子吃饱穿暖不生病,那里会教孩子学习,我自己都不识字呀"。所以婆媳是两看相厌,自然是矛盾不断。

因此,好不容易遇到长假,没有好好陪孩子不说,天天都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一心想逃离,就特别想出去工作。

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在孩子三岁前最好由妈妈抚养

孩子和妈妈更亲密

父母出去的太早孩子和父母不亲,就像小严说的,看着女儿把自己当陌生人,心里很不是滋味。

其实别说小严离开了大半年,有时候和孩子分开半个月,孩子都会忘记妈妈。

留守儿童,最需要的不是良好的物质生活,而是妈妈的陪伴


你是不是特郁闷自己拼了半条命生的孩子,怎么这么快就不记得自己了呢。

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孩子在2岁前虽然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是记忆力发育还不成熟,一般一个礼拜左右,便会把妈妈忘记了。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幼年时期,是父母和孩子建立亲子关系的重要时期,错过了这个关键期,很难再让孩子和父母变得亲近。

就像我自己,我从小被寄养在外婆家,9岁上三年级才回到父母身边。我不知道在父母身边撒娇是怎样一种体验,也没有和妈妈拥抱的时刻,更不知道依偎在妈妈怀里睡觉是什么感受。

所以我长大后就不爱回家,不再那么强烈的需要父母,才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远嫁(当然现在也后悔当初冲动,嫁的的太远了)。

孩子更有安全感

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指出,根据人类进化的过程,宝宝只要在3岁前应该和母亲建立一种亲密、温暖和持久的关系,只有这样才可以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一直到成年。


留守儿童,最需要的不是良好的物质生活,而是妈妈的陪伴


挣钱的时间很长,但是孩子一转眼就长大了,特别是前三年,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时期。

李玫瑾教授也曾提到,宝宝在妈妈的子宫里待了近10个月,他早已经习惯了妈妈的心跳和声音,对妈妈的依赖也会非常强烈,而这种依恋关系是发生在宝宝出生后的头3年里。

所以孩子在三岁以前,妈妈最好能在孩子身边,孩子如果过早地和妈妈分离,孩子就会没有安全感。

理解老人宠孙子

想想你在明知自己要出去一年的情况下,为什么把孩子留给婆婆,其实是因为信任,如果你把孩子留给一个陌生人,你肯定会寝食难安。

老人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睡真的不容易,我们要学会感恩,体谅老人带孙子的艰辛,因为孩子他真的不会自己长大,

留守儿童,最需要的不是良好的物质生活,而是妈妈的陪伴


他不是地里的野草,见风就会疯长,我们需要衷心地感谢老人,毕竟带孙子是情分,不带是本分,你说呢。

积钱不如教子

古语曾说"积钱不如教子"

父母总希望可以多挣钱给孩子好的物质生活,但是却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

老公所在的县城邻进沙县,村里里的人都喜欢,把孩子留给老人,去外地做沙县小吃挣钱。

但是有一个伯伯却逆风而行,他选择在家种田教育孩子,20年后他的几个孩子相继大学毕业,大儿子在厦门安家立业,小儿子在上海工作,现在他家的日子在村子不知道羡煞了多少人。

反观那些出去挣钱的,虽然也挣到了钱,但孩子大都早早辍学,有无一技之长,有的找老婆都困难(这里的女孩子相亲都不要做沙县小吃的)。

父母都想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这其中最宝贵的,并不是多少财产,而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

正如曾国藩所说:"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今天的父母,总想着把最好的物质条件给孩子,有人戏称全民富二代,这其实不是爱而是在害孩子。

留守儿童,最需要的不是良好的物质生活,而是妈妈的陪伴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好吃懒做,最终会害人害己。

所以给孩子正确的教育,让孩子懂的勤奋和好学,这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著名作家龙应台女士有这样的一句话:父母也是有"有效期"的,而且很短,只有十年。孩子十岁以后,任凭父母百般努力、拼命补偿,也无济于事,因为你们过期了,很残酷,但也很现实。

所以如果可以,请父母可以陪孩子长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